《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

2020-12-05 溫暖大齡蘿莉動漫影視

夏天是生命季節,它讓所有的生靈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活著的魅力。對於夏天,我們從來都不用苦來形容,因為它的本身是快樂的。夏天是孩子們的天堂,在夏日的陽光中,可以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幼稚的嬉戲時光。

正逢初夏,自然是要向大家推薦一部適合大家啃著西瓜吹著風扇觀看的治癒系動畫電影。《河童之夏》用細膩的畫風溫情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一隻河童的冒險之旅。一隻古老的河童如何在如此「現實」的社會之中生存,迎接的它的命運會是一帆風順,還是殘酷的現實。《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

《河童之夏》是由原惠一執導的動畫電影。影片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2008年,該電影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在故事中,我們看到了願意和河童成為朋友的善良人類,同時也有那些為了一己私慾而製造麻煩的「記者」。這部動畫電影雖然改編自兒童文學,但仍然批判了不少人性的弱點。有些劇情看起來很壓抑,但它的確是一部治癒系作品。

擁有純淨心靈的河童小酷很慶幸遇到了善良的上原一家

故事的一開頭,小酷的父親帶了一條超級大的錦鯉來和日本武士討論沼澤變水田的情景。如果河童所生活的沼澤變成了人類用來耕種的稻田,那麼對於這些古老生物還是很不友好的。單純的河童一家以為好好談判就可以獲得一份自己的棲息之所,但是人性的險惡他們全然不知。對河童來說,最珍貴的莫過於大過自己身體的鯉魚,但與人類的貪婪和自私比起來,再大的鯉魚也是可笑的。

由於對未知力量的不了解,武士被恐懼所支配,為了不讓自己自私的計劃被他人發現傷害了小酷的父親後,也打算把這隻幼年期的河童一起殺掉。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武士的行為觸動了天神,製造了一場大混亂把小酷「藏了起來」,再次甦醒的河童小酷沒有了父親的陪伴,卻多了上原一家的守護

為何慶幸?面對不同人,大家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

小酷獲得了「復生」之後就一直棲息在康一的家中,雖然家裡人對這隻河童是百般照顧,作為一隻古老的物種,現代人的生活並不適合這些單純的動物們。直到小酷的行蹤被那些記者發現,為了獲得更加獵奇的新聞,大家堵在了康一家的門口。看到這裡的時候,難免會對記者的工作產生一些不耐煩甚至是想出手打他們的衝動。為了獲得更多的流量而打擾上原一家,也讓小酷感受到氣氛的壓抑。儘管如此小酷的生活還是幸福的,因為他遇到了善良的人。

通過劇情我們不難發現,人類的自私被演繹的淋漓盡致,如果說小酷最開始被那些記者們發現,它的命運或許將會很悲慘。對於記者們來說,小酷就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出名的「大蛋糕」這份來自於上天的恩賜自然是不會隨意丟棄的。小酷直接暴露在眾人的面前,它的命運又將如何想必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滿足那些記者的私慾之外,小酷將會活在「眾人的眼睛下」別說是可以自由自在的遊泳了,面對它的是那些永無止境的聚光燈,就如最初殺害父親的武士刀一樣,激發出內心的恐懼,揮之不去。

面對矛盾的人性,善良的小酷愈發格格不入

為了報答上原一家的恩情,小酷決定參加電視演出。通過小酷緊張的面部表情來看,他並不喜歡這樣的場景。在聚光燈360度無死角的照射下,讓這位喜歡水源的生物痛苦萬分。當研究學家拿出已經變成化石的父親手臂後,小酷終於爆發,展示出了驚人的力量。

正因為如此,讓那些剛剛還對這只可愛的生物熱烈鼓掌的人們發出了恐懼的尖叫。面對這種未知的生物大家露出的厭惡,害怕的表情。而當小酷逃離電視臺,與大伯一起飛奔,為了保護小酷的大伯最終因為車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儘管這樣,大伯還在一直想著之前的主人如何,有沒有獲得幸福,哪怕是之前對它拳打腳踢,在大伯的記憶中依舊是溫暖的,直到大伯最後咽氣,圍觀的人群竟沒有一個人能夠出手相救,相反的還利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幕,口裡說著可憐,卻無動於衷,與小酷的天真純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同時也表現出人類的冷漠。

之前的記者還一直想拍到小酷的真容,在得知它擁有強大力量後卻開始反對他。如此矛盾的人性讓善良的小酷愈發格格不入。這場人類靈魂與大自然資源交換的過程中,人類每向大自然索取一次,便將靈魂中皎潔的一方割除一小塊,而隨之填補靈魂空缺的則是每一次交換中附加在奪取所得戰利品上的貪婪和無止境的欲望。

一直不敢表達自己心中想法的康一很慶幸遇到了善良的妖怪

作為一隻妖怪肯定會有自保技能的,小酷從被康一救活的那一刻起,它從來都沒有表現出攻擊架勢。不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面對未知生物都會小心一些,但是我們的康一還是選擇幫助這位乾癟的,被認為帶有細菌和病毒的河童,不求回報的付出。

通過小酷破壞攝像機鏡頭,還有演播室的燈具來看,它的確存在著特殊力量。但是小酷並沒有利用這個力量來傷害康一和他的家人,對於康一來講這是幸運的。如果康一和最初的那位武士一樣,或許還會受到「相對應」的懲罰。如果是邪惡的妖怪,上原一家可能就要遭受詛咒或者是什麼災難了,通過小酷不告訴康一真名這部分的內容來看,曾經的確發生過這樣的慘狀。如果小酷是那種壞壞的妖怪,倒黴的是誰相信大家心中有數。而很慶幸的是我們的康一遇到了善良的妖怪。

小河童的善良大概是看完後最打動人的。小酷說過這樣的兩句話:「河童從來不說謊」「我的朋友是不會騙人的」「騙人的只有人類」,從這些對話之中我們就能夠看出動物之間的單純以及小酷對人類的看法。這裡面還存在一個畫外音,那就是人類是陰險狡詐的,哪怕是康一想要辯駁,聽到這句話之後也是無從下手,因為人,本身就是貪婪的,小酷說的並沒有錯。

小酷在上原家遭受記者和公司圍困的窘迫情況下,同意接受拍攝採訪來幫助上原家,之所以答應下來,我認為是為了還上原一家人的人情,就如大伯(上原家的狗)所說的那樣,為了報恩,所以小酷記在了心裡。由此可見,康一是幸運的遇到了這麼一位單純的善良的河童。

這個夏天很慶幸能夠遇到你

「這個夏天很慶幸能夠遇到你」其實這個你並不是單純的指一個人,他可以是康一,也可以是河童,同樣也可以是父親或者是那位嘴上不說喜歡內心卻非常歡喜的妹妹。

《河童之夏》這個故事只不過是對現實的一種映射,不論是河童代表的單純善良的人們,還是那些為了一己私慾而不顧他人安危的自私鬼。其實這部電影想討論的還是人與自然的話題,人類為了自己的私慾而破壞自然,卻讓自己的靈魂更加空虛。

河童不可怕,可怕的是擁有無窮貪慾的人類。這個夏天很慶幸能夠遇到你。

相關焦點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何其有幸,遇見的是你
    「這個夏天,幸好遇見了你。」——《河童之夏》天氣越來越熱,夏天的感覺也隨之回來了。動漫電影裡的夏天,總是滿目的綠色和清爽的微風,你記憶中的夏天,是宮崎駿作品中的西瓜和電扇,還是《夏日大作戰》中夏希和一群人聯手對抗世界混亂危機的場景,亦或是河童小咕為你帶來的清爽夏天?
  • 《河童之夏》:那個夏天,幸好遇到的是你!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一部感人治癒的動漫電影。河童是日本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妖怪,因為地震的原因一隻小河童被埋到土地裡面,成為了化石,康一在偶然間把河童帶回了家,並給他起名字叫小酷。因為自己的父親是被人類殺害的,所以小酷非常害怕人類,然而在與康一與家人的接觸中,小酷與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與小酷的交往中,康一與家人也在逐漸的改變。
  • 河童之夏:河童出現的夏天,是成長的歷程
    河童之夏,由日本的導演原惠一執導的一部動漫電影。於2007年7月28日在國內上映,並在2008年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人生有無數個季節,無數個夏天,在夏天這個炎熱異常的季節,都會遇到什麼呢?
  • 《河童之夏》看完之後每到夏天你都能想起「小酷」!
    《河童之夏》,自己是注重動漫的人,看到過它的簡介後就想看,一貫沒有當作重要的事來完成,最近才得以看完。2個小時,自己看的很細心,回想起來自己剛剛看宮崎駿的作品的時分。風格很像,靜靜的音樂,淡淡的畫面,淡淡的故事。看的時分自己心境不是很好,開場暗暗的畫面自己看的很厭煩,色彩畫面的抑鬱。
  • 消暑必備,日本神話傳說改編《河童之夏》:人的妖性、妖的人性
    ——《河童之夏》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哪部影片會讓你一秒淚崩?在下面看到了《河童之夏》這個回答,原因是:《河童之夏》的原名應該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時光」,聽上去它應該是滿懷童趣,平易近人。其實影片從側面也反映了環境的重要性,人類不應該理所應當的佔有地球,這個世界上就算沒有河童這種傳說生物,還有各種動物在。當然《河童之夏》是一部很清新的動畫片,也塑造了好多醜惡的人性,還有善良的人們。「這個夏天,遇見你真是太好了。」
  • 由日本神話改成的動漫,碰巧遇到了你,碰巧我是河童
    要說哪部影片讓我一下子淚崩,便是《河童之夏》。這部動漫的原名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時光,」聽名字好似是一部夏日必備的動漫神劇,劇情應該也是滿懷童趣,讓人能一下看懂的,但看完這部電影的人無一不是哭著看完的。原來不是大自然的環境變糟糕了,是人心變壞了。
  • 《河童之夏》:你怎麼可以這樣就拿走我的眼淚?
    河童之夏是在今早的清晨一口氣看完的,到影片後半部分,止不住的眼淚,舒舒服服的大哭一場真是痛快的感覺啊,第一次決定寫下我對這部影片的一些感受,神靈是最重情義的,就是說,神靈其實都是幼稚的孩童,相信美好,隨性,單純,只有人才會虛偽和害人,所以人類有信仰,相信神明也只是在追尋某種不變的單純的契約罷了
  • 奇葩動漫:河童之夏,河童也拍的那麼萌,看完真想去河裡找找看
    給河童之夏給這個夏天——河童之夏人人心裡都曾有過一個結識精靈的夢吧。所以有英國人寫下彼得潘,而日本人人講出了河童的故事。河童不好看: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但是河童比人類更有情有義。
  • 《河童之夏》:我們祈求著能與命運和解,恰如那隻離開了水的河童
    電影中導演對於真實人性的解讀,矛盾、複雜且不完美《河童之夏》中導演刻意地將河童小酷描繪成一個單純、善良且誠實的「完美」形象,它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人類殘忍的殺害,但是小酷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他們有愛且善良,對未知的生物——河童小酷表現出的是包容和愛,小酷也十分慶幸自己在那個夏天的午後被康一發現並收留。導演也是通過康一一家人和其他人之間人性的對比,突出了人性本來就是矛盾的,它有時會想炙熱的陽光一樣讓你無法直視,仿佛要燒盡這世間的一切;但有時它也會像暴雨過後和煦的太陽一樣,給你帶來溫暖和希望,也正是這種不完美和複雜組成了矛盾但是真實的人性。
  • 《河童之夏》:取名河童,實則談人
    但哥倫布卻仗著土著的愚昧落後,肆意在島上奸淫擄掠、濫殺無辜,可謂無惡不作,土著肯定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善意最終換來的卻是充斥暴力的毀滅。《河童之夏》的武士亦與哥倫布無二致,在逾越過心中的道德準則之線後,他們也不過是披著人類外皮的野獸罷了。
  • 《河童之夏》:觀後感
    《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如其它日本動漫的一般風格,畫風唯美。日本的動漫中喜歡講述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由於人類漠視自然,不相信自然神靈的存在,因此肆意破壞環境,擴大人類的生存領土,讓大其他生靈無以寄存。
  • 豆瓣9.1《河童之夏》——人類大概會失去靈魂吧
    沒有哪個季節像夏天這樣充滿生命力。莽撞,熱烈,陽光貪戀人間。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遇見了一隻河童。《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導演名作原惠一,說起這個名字大概一百個人裡只有一個知道。也有,對這個世界的不舍:「我曾以為人類就是這樣怪物一樣的生物,沒想到還能遇到你們這樣好的人類」沒錯,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但你總能在其中刨出一種叫「希望」的東西。
  • 淺析《河童之夏》:這部豆瓣8.7的高分動畫你看懂了嗎?
    河童,蛙蹼猴身,鳥喙龜殼。興於日本河川,載於民間志怪。力大,懼猿,傳說將人拖入河底,亦被稱為河靈受人敬仰。2007年7月,《河童之夏》上映,口碑極佳,為難耐的酷暑帶來一份清涼。13年後的今天,重看這部作品,天氣沒有當年的炎熱,人沒有了當年的浮躁,情節宛若汩汩泉水流入心間。
  • 讓人反思的一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讓人反思的一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日本的動漫很多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有的嘲諷,有的讚美,總之,日本的動漫總是給觀眾一種看完以後回味無限的感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體現人類與自然相處的動漫《河童之夏》。
  •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時間:2007.08.20 來源:M1905 作者:未知 聽到這個消息,當然有大把人高興不已,因為少了這個對手,他們的製作在票房上可望更上層樓了。
  • 《河童之夏》:可怕的並不是牛鬼蛇神,而是泯滅的人性
    文|三斤談娛樂一提起河童,不管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觀影者更多的印象是恐怖,邪惡,神秘或者是厭惡。但<<河童之夏>>讓我改變了對於河童的看法,我看到了一隻善良可愛的河童。電影的鏡頭再一轉已經是現代了,在人類刀刃下倖存的小河童在機緣巧合下遇到了善良有同情心的一家,他是幸運的,沒有被圖謀不軌的人再次利用,成為賺錢工具,而是開始融入這個幸福和諧的家庭。小河童剛剛甦醒時的那一句:不要殺我。
  • 河童之夏,獨家記憶
    河童之夏,獨家記憶「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夏天,配上這首歌,來根冰棍或者來塊西瓜,喧鬧的童年時光,讓人難以忘懷。在家,或分組下棋,打牌,或一起看電視;在外,穿梭在道場做迷藏;在田間,奔跑在小路上,採野花;在小河,捉魚抓蝦……清新之夏
  • 河童之夏:借妖寓人,妖怪的純真,比偽善的人類更可愛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的作品。《河童之夏》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的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獲得第31回日本奧斯卡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在這部動畫電影裡,人類和妖怪,誰是真純真,誰是假善良,人性的扭曲,被赤裸裸地呈現。
  • 河童之夏:電影內容反映出了現實,網友稱:生活就是那麼殘酷!
    ·河童之夏:電影內容反映出了現實,網友稱:生活就是那麼殘酷!·今天給大家講一部非常感人的動畫作品《河童之夏》,也被翻譯叫做與河童小酷的暑假時光。這部由原惠一導演的作品,2007年上映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河童之夏》:一場為離別而生的相遇,演繹三位少年的自我成長
    看過《龍貓》之後,我很難想像還有哪位大師能跟宮崎駿一樣,擁有與生俱來的柔軟內心,明察秋毫的細密感受力,將各個戳心戳肺的小細節附加在虛擬人物上,浸透人心。直到我發現《河童之夏》這部寶藏作品。如果說龍貓因為外在形象讓人治癒,那麼河童"小咕"就是在外形和心靈的強烈衝擊下實現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