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之夏:河童出現的夏天,是成長的歷程

2020-12-04 莎莎動漫說

河童之夏,由日本的導演原惠一執導的一部動漫電影。於2007年7月28日在國內上映,並在2008年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

人生有無數個季節,無數個夏天,在夏天這個炎熱異常的季節,都會遇到什麼呢?夏天,是一個經歷時間很長的季節,即使她非常的炎熱,但卻也掩不住那偶爾給人的清涼。河童就是在這個夏天出現的,對於康一一家來說,這個夏天註定與眾不同。康一在暑假玩耍的時候撿到了一塊很是奇怪石頭,於是他將石頭帶了回家,並清洗了石頭。原來石頭不是石頭,而是一種叫做河童的生物,康一想要留下他幫助他找到新的屬於河童能夠生活的地方,康一的一家同意了,並且康一的爸爸還給河童取名為小酷,就這樣小酷在康一家流了下來。雖然康一的媽媽總是說著勉強,但卻也對小酷十分照顧。在那個平凡的夏季中康一一直都陪著小酷尋找能作為家鄉的地方,陪著小酷在清澈的河中遊泳,見到了最純淨美好的自然。知道了小酷一直生存在優美又美麗環境中,也見到了這些年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對自然的影響,在這個夏天康一知道了許多可能長大後才會知道的事實,康一的妹妹瞳也在這個夏天長大了許多。小酷的到來給康一家帶來了許多歡樂,許多的成長,但是小酷卻是始終都不能在康一的家中。

報社的記者知道了康一家有一隻河童,於是寫了許多關於河童的報刊,在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下,康一一家終於是承受不來。小酷也因為許多的人類的出現而變得驚慌失措跑到了東京塔上,炎熱的天氣烤得他虛弱,失去力氣,他想起了自己的爸爸……

小酷的爸爸是被人類害死的,小酷一直都知道,在沒有認識康一一家之前小酷一直都認為人類是惡毒的可怕的,在碰到了康一這一樸實善良的一家後,小酷也了解到不是所有的人類都是可怕的,這也是小酷又活這一百年來經歷的第一次成長。

小酷的成長,康一的成長,妹妹瞳的成長都在這個夏天,這個夏天無論對誰來說都是一個無法忘記的夏天。夏天是很多,但是有著意義的夏天卻不是很多,炎熱的夏天遇到了改變著自己的人何嘗不是一件幸運的事,能夠改變著自己的夏天可能就在未來等著。

相關焦點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何其有幸,遇見的是你
    「這個夏天,幸好遇見了你。」——《河童之夏》天氣越來越熱,夏天的感覺也隨之回來了。動漫電影裡的夏天,總是滿目的綠色和清爽的微風,你記憶中的夏天,是宮崎駿作品中的西瓜和電扇,還是《夏日大作戰》中夏希和一群人聯手對抗世界混亂危機的場景,亦或是河童小咕為你帶來的清爽夏天?
  • 《河童之夏》:取名河童,實則談人
    正是河童所具備的獨特魅力,許多創作者也樂於將其寫入筆下,像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便曾經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河童》,以人類在河童王國的所見所聞,寓意諷刺當時社會現狀和人性的醜惡。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動畫電影《河童之夏》也與之有著相似之處,以人類少年與河童之間共度夏日的奇幻故事描繪出人之百態,雖取名為河童,卻藉以圍繞河童展開充滿童話趣味性的故事,來談「人」這一種複雜的生物。
  • 《河童之夏》:觀後感
    《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如其它日本動漫的一般風格,畫風唯美。日本的動漫中喜歡講述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由於人類漠視自然,不相信自然神靈的存在,因此肆意破壞環境,擴大人類的生存領土,讓大其他生靈無以寄存。
  • 《河童之夏》:那個夏天,幸好遇到的是你!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一部感人治癒的動漫電影。河童是日本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妖怪,因為地震的原因一隻小河童被埋到土地裡面,成為了化石,康一在偶然間把河童帶回了家,並給他起名字叫小酷。因為自己的父親是被人類殺害的,所以小酷非常害怕人類,然而在與康一與家人的接觸中,小酷與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與小酷的交往中,康一與家人也在逐漸的改變。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
    夏天是生命季節,它讓所有的生靈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活著的魅力。對於夏天,我們從來都不用苦來形容,因為它的本身是快樂的。夏天是孩子們的天堂,在夏日的陽光中,可以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幼稚的嬉戲時光。正逢初夏,自然是要向大家推薦一部適合大家啃著西瓜吹著風扇觀看的治癒系動畫電影。
  • 《河童之夏》:一場為離別而生的相遇,演繹三位少年的自我成長
    直到我發現《河童之夏》這部寶藏作品。如果說龍貓因為外在形象讓人治癒,那麼河童"小咕"就是在外形和心靈的強烈衝擊下實現治癒。小咕是一名來自日本傳說的河童,他長著鳥的喙、青蛙的四肢、猴子的身體及烏龜的殼,如同多種動物的綜合體。他頭頂有個碟形的盤子,只要盤子裡裝的水流盡,他就會精力盡失。
  •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時間:2007.08.20 來源:M1905 作者:未知 既然大師退出,自然有人上位,如無意外由《蠟筆小生》電影版導演原惠一操刀的《河童之夏》,應該可獨領風騷。這位有心人不但畫出彩虹,還利用動畫宣揚環保,和《阿森一族》的創作人馬特格安寧同樣有心,並呼籲放映《河童之夏》的電影院把冷氣調低兩度,雖然只有五十家戲院肯附和,但原惠一不失為一位身體力行的環保人士。 至於《河童之夏》更以環保信息入題,不過絕非說教式。
  • 奇葩動漫:河童之夏,河童也拍的那麼萌,看完真想去河裡找找看
    給河童之夏給這個夏天——河童之夏人人心裡都曾有過一個結識精靈的夢吧。所以有英國人寫下彼得潘,而日本人人講出了河童的故事。河童不好看: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但是河童比人類更有情有義。
  • 豆瓣8.7分的日本治癒系動畫《河童之夏》裡的河童到底是什麼?
    原惠一導演的日本動畫《河童之夏》很治癒很暖心同時也很催淚。相比大家對電影中這個長得瘦小形象怪異但卻很暖心的河童萌到了吧?河童高約60公分至1米,重約45公斤,身上有臭味和黏液,難於捕捉。據說某些地方的河童全身長毛。
  • 《河童之夏》看完之後每到夏天你都能想起「小酷」!
    《河童之夏》,自己是注重動漫的人,看到過它的簡介後就想看,一貫沒有當作重要的事來完成,最近才得以看完。2個小時,自己看的很細心,回想起來自己剛剛看宮崎駿的作品的時分。風格很像,靜靜的音樂,淡淡的畫面,淡淡的故事。看的時分自己心境不是很好,開場暗暗的畫面自己看的很厭煩,色彩畫面的抑鬱。
  • 淺析《河童之夏》:這部豆瓣8.7的高分動畫你看懂了嗎?
    河童,蛙蹼猴身,鳥喙龜殼。興於日本河川,載於民間志怪。力大,懼猿,傳說將人拖入河底,亦被稱為河靈受人敬仰。2007年7月,《河童之夏》上映,口碑極佳,為難耐的酷暑帶來一份清涼。13年後的今天,重看這部作品,天氣沒有當年的炎熱,人沒有了當年的浮躁,情節宛若汩汩泉水流入心間。
  • 影視鑑賞;河童之夏,回首已是百年身!
    主要路線父子之情,少年成長的煩惱,人類的虛榮和對自然的吞噬,動物之間的相憐相惜,以及河童穿越百年的孤獨,雖然線索紛繁妹妹的態度轉變更加印證了小咕的完美所在,由河童到人類,後者的醜惡和卑鄙更加凸顯。    河童存在的消息不脛而走,引得全城轟動關注,造成媒體的糾纏和民眾的圍觀,上原一家愁雲密布,小咕也是深受其擾。小咕之所以無親無故、無家可歸和無所適從,完全是拜得人類所賜,而人類卻渾然不知,肆意地改造著屬於他們的世界。
  • 消暑必備,日本神話傳說改編《河童之夏》:人的妖性、妖的人性
    ——《河童之夏》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哪部影片會讓你一秒淚崩?在下面看到了《河童之夏》這個回答,原因是:《河童之夏》的原名應該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時光」,聽上去它應該是滿懷童趣,平易近人。河童在日本就像是水之精靈的存在,在動漫中的形象也很可愛,在《河童之夏》中,河童小咕就有著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眼神中時常充滿純真和委屈,在日本神話傳說中,河童住在日本各地的河川或池子中,依照各地的習慣,有著不同的名字,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住在河川裡的孩子」,因此才會叫做河童。
  • 豆瓣9.1《河童之夏》——人類大概會失去靈魂吧
    沒有哪個季節像夏天這樣充滿生命力。莽撞,熱烈,陽光貪戀人間。幾年前的一個夏天,我遇見了一隻河童。《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導演名作原惠一,說起這個名字大概一百個人裡只有一個知道。導演基本上展示了「童年+夏天這絕佳組合最美好的狀態了。再說劇情。一開始,河童爸爸和小河童走在鄉間的田野上。
  • 《河童之夏》:適合一個人看的治癒電影
    《河童之夏》是由《蠟筆小新》系列電影導演原慧一,改編自日本兒童文學名家木暮正夫《河童大騷動》、《河童的驚奇之旅》等河童系列,耗費五年完成的動畫片。該作也是繼《千與千尋》後首次入圍日本電影旬報的動畫電影。片子中融合了父子之情,壞境問題和欺凌問題等,也通過友情表現出人間的美好。
  • 《河童之夏》:你怎麼可以這樣就拿走我的眼淚?
    河童之夏是在今早的清晨一口氣看完的,到影片後半部分,止不住的眼淚,舒舒服服的大哭一場真是痛快的感覺啊,第一次決定寫下我對這部影片的一些感受,神靈是最重情義的,就是說,神靈其實都是幼稚的孩童,相信美好,隨性,單純,只有人才會虛偽和害人,所以人類有信仰,相信神明也只是在追尋某種不變的單純的契約罷了
  • 《河童之夏》:我們祈求著能與命運和解,恰如那隻離開了水的河童
    電影中導演對於真實人性的解讀,矛盾、複雜且不完美《河童之夏》中導演刻意地將河童小酷描繪成一個單純、善良且誠實的「完美」形象,它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人類殘忍的殺害,但是小酷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在地下被「封印」了幾百年之久的小酷,面對將它救起康一和收留它的康一一家人展現出來的是善良和感恩。小酷有太多太多的理由來仇視人類了,作為河童的它也有能力對傷害它的人類復仇,但是它沒有選擇這樣做,導演刻意地描繪了一個善良的生靈與醜惡的人性做出對比。
  • 河童之夏,獨家記憶
    河童之夏,獨家記憶「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就這麼好奇,就這麼幻想,這麼孤單的童年。」夏天,配上這首歌,來根冰棍或者來塊西瓜,喧鬧的童年時光,讓人難以忘懷。在家,或分組下棋,打牌,或一起看電視;在外,穿梭在道場做迷藏;在田間,奔跑在小路上,採野花;在小河,捉魚抓蝦……清新之夏
  • 河童之夏:電影內容反映出了現實,網友稱:生活就是那麼殘酷!
    ·河童之夏:電影內容反映出了現實,網友稱:生活就是那麼殘酷!·今天給大家講一部非常感人的動畫作品《河童之夏》,也被翻譯叫做與河童小酷的暑假時光。這部由原惠一導演的作品,2007年上映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讓人反思的一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讓人反思的一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日本的動漫很多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有的嘲諷,有的讚美,總之,日本的動漫總是給觀眾一種看完以後回味無限的感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體現人類與自然相處的動漫《河童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