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類的發育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然後不斷地進行分裂,產生許許多多的細胞,而這些細胞再形成各種組織,器官,系統,以及發展成一個完整的人體。
根據科學家統計,我們人體大約由60兆個細胞構成,細胞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就像建房子一樣,我們必須要有轉頭,水泥,鋼筋等等的原材料,如果沒有這些原材料,高樓大廈就不可能建好。
因此很多問題就能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小孩生長發育需要補充營養,大病康復需要補充營養,甚至疲勞過度也需要補充營養,因為組成身體的基本原料就是營養素,所以身體有需求了,出了問題了用什麼去修復?
營 養 素
根據科學家以及營養學家的統計,如果人的細胞要保持在健康的情況下,每天需要200多種營養。營養素分為8大類,即: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維生素,生物素。
(一)水
人體每天需要的水大概在1700ml-2500ml左右,喝水要主動,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清晨空腹可以喝些溫開水,有助於淨化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切記生水,陳水,反覆煮沸的水儘量不喝。
(二)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第二大營養素,我們所有的器官都需要這個原材料(除了尿液和膽汁),比如我們骨骼的硬度需要的是鈣,而長度需要的就是蛋白質,所以蛋白質的需要量是比較大的。蛋白質分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現在我們對於動物蛋白補充足夠甚至是過量,但優質的植物蛋白卻不夠,大豆蛋白是目前發現最優質的植物蛋白之一。俗話說:「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肉。」
(三)脂肪
現在我們談脂色變,其實脂肪分為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其中多不飽和脂肪中的必須脂肪酸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例如磷脂亞麻酸和DHA等,它們是大腦非常需要的營養,被稱為血液的清道夫,它可以消除血管裡的垃圾,可以消炎,缺乏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現代的飲食裡很難補充到足夠的量,必須額外補充。
(四)碳水化合物
它能轉化為糖,給人體提供能量,米飯,麵條,土豆等等食物裡面都有,是人體必須的,很多人為了控制體重不吃主食,這是不對的。
(五)礦物質
是人體不可少的元素,缺什麼就會引起相應的疾病,比如缺鈣會容易骨質疏鬆,缺鐵容易貧血,缺鋅就容易引起小兒厭食,生長發育緩慢,缺硒容易引發癌症等等
(六)維生素
維生素顧名思義就是維持生命所需的元素,也是缺一不可,如缺A會容易夜盲症,缺B族容易口腔潰瘍,缺C容易壞血病等等。
(七)纖維素
纖維素是不參與消化的,怎麼吃進來怎麼拉出來。過去世界衛生組織不把它放在營養素類,但是近幾年發現腸癌的發病率非常高,科學家發現與纖維素的攝入不足有直接的聯繫,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把它列為第七大營養素。
(八)生物素
生物素又稱維生素H,輔酶R,是水溶性維生素,是人體自然生長,發育和正常人體機能健康的必要元素。如果人體缺乏生物素,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因此對生物素的補充非常重要。
細胞是構成人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因此,只要細胞健康人體就健康,細胞的質量決定我們生命的質量。
本期文章來源於健康營養師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