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茶樹起源演化、玉兔二號、高分十一號02星、海底「樹葉」、新型發光真菌、胰島細胞皮下移植

2020-09-09 科協身邊事

1

我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日前揭示了茶樹群體的系統發生關係,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研究成果為茶樹基因組學研究和育種研究,以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研究參與單位還包括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


這項研究發現,茶樹野生近緣種群是栽培的中小葉茶品種(植物分類上多屬於茶變種)和大葉茶品種(植物分類上多屬於阿薩姆茶變種)的祖先,馴化過程中二者的選擇方向存在差異。中國中小葉種茶樹中的萜烯類代謝基因在芽和葉中表達量較高,這意味著其風味特性更明顯、更豐富。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9月7日在線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


——新華網


2

玉兔二號再立新功!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玉兔二號所到之處淺層結構剖面(課題組供圖)


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係,是寫下月球三十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於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雷達探測數據,獲得月球背面著陸區月壤和淺層結構的重要發現和認識,翻開月球演化「日記」的全新一頁。北京時間9月8日,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發表。


——《中國科學報》


3

我國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


▲圖為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鄭逃逃攝)


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高分十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科技日報》


4

中美科學家發現5.5億年前海底「樹葉」


9月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早期生命研究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在我國湖北三峽地區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現4種形似樹葉的遠古生物。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形態奇特的早期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


參與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此次新發現的這4種古生物,生活在約5.5億年前的海底,現在已經完全滅絕。形態上看,這4種古生物大體相似,體長都在10釐米左右,長得很像樹葉葉片。


——新華網


5

中印科學家聯合考察發現一種新型發光真菌


▲圖為發現的新型發光真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網站9月7日發布消息:中印科學家在印度東北部聯合考察時,從梅加拉亞邦竹林中的枯死竹莖上發現一種新型發光真菌。


據介紹,全球已知有97種生物發光真菌類群。由於在醫學、農業與生態環境傳感器等方面的廣泛應用,生物發光真菌一直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該研究成果以「Roridomyces phyllostachydis(Agaricales,Mycenaceae),a new bioluminescent fungus from Northeast India」為題發表在PHYTOTAXA雜誌上。


——中國新聞網


6

胰島細胞皮下移植動物試驗成功


據英國《自然·代謝》雜誌9月7日發表的一項醫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Ⅰ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血糖水平保持穩定,並已在部分靈長類動物中測試成功。該研究成果對改善這種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可移植的胰島細胞供不應求,因為這種細胞來自供者的遺體,因此,研究團隊認為他們的方法可用於提高其他類型的移植細胞的生存力。例如,如果幹細胞來源的β細胞也可以進行這種處理,它們或能成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的一個可再生來源,從而替代Ⅰ型糖尿病患者所失去的那些細胞。


——《科技日報》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眾號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相關焦點

  • 我國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
    來源:科技日報圖為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鄭逃逃攝)科技日報北京9月7日電 (記者付毅飛 通訊員朱霄雄)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今日科技話題:長徵八號、「玉兔二號」、亞洲水塔水量、「天象劇場...
    今日科技話題:長徵八號、「玉兔二號」、亞洲水塔水量、「天象劇場」謝幕、「探索二號」、一類伊波拉病毒 2020-12-23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
    FUTURE | 遠見 大海 選編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今日航天快訊2020年9月7日太原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2星
    今日航天快訊 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高分十一號02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
  • 資訊 | 高分十一號02星成功發射
    【測繪學報的個人主頁】長按複製此條消息,長按複製打開抖音查看TA的更多作品7NsBSynuc88[抖音口令]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新華社。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內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
  • 13點57分,長徵4F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2星進入預定軌道
    9月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將「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9月6日,在軌運行兩天後,「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已經順利返回預定著陸場。對此,外界作出分析,稱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類似美國波音公司研發的X-37B空天戰鬥機。
  • 長徵四號乙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2星 大幅提高觀測效率
    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常溫液體三級運載火箭,具備發射多種衛星、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及多星發射能力,其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軌道高度700公裡)。
  • 高分十一號02星衝破天際,2020火箭發射有望突破40次
    9月7日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今年發射的第三發火箭,高分十一號02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素解析度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5次發射,也是長四乙火箭的第66次發射。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十一號02星
    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一號02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5次飛行。
  • 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獲突破 新技術成功逆轉1型糖尿病
    在眾多候選治療策略中,替代被自身免疫破壞的β細胞被認為是最接近「治癒」1型糖尿病的方法。通過移植來自供體的整個胰腺或胰島可以實現β細胞的替代。但是,胰腺移植雖然具有良好的長期功能效果,但是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病率較高;胰島移植存在著植入率低和移植物功能減退的問題。近年來,一些研究團隊嘗試將胰島細胞移植到實驗動物的肝臟中。
  • 今日科技話題:海洋二號C星、「豬3.0」、地球6600萬年氣候變化、高速噴流、新型止血材料
    1海洋二號C星成功升空 將構成我國首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9月21日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汪江波 攝)9月21日,海洋二號C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的第二顆衛星,也是我國首顆運行於傾斜軌道的大型遙感衛星,其入軌後與海洋二號B星組網,將大幅提升我國海洋觀測範圍、觀測效率和觀測精度。
  • 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 將在軌組網大幅提高觀測效率
    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我國又一顆光學遙感衛星成功「上天」。9月7日13點57分,長徵四號乙火箭成功發射,搭載的高分十一號02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高分十一號02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可在防災減災、國土資源普查發揮重要作用。該星將與高分十一號衛星首發星實現在軌組網,大幅提高觀測效率。
  • 今日科技話題:高分十三號衛星、嫦娥四號、類新星、富鋰巨星、恐龍化石、半導體量子比特
    647個地球日 玉兔二號將對巖塊進行光譜探測「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23月晝工作期。分喚醒,「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0月10日18時57分喚醒。基於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在本月晝期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向玄武巖分布區域或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區域行駛,這兩個位置均位於當前探測點西北方向。在此行進路線中,存在一枚直徑約為30釐米的巖塊,「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利用紅外成像光譜儀擇機對該石塊進行光譜探測。
  • 高分十一號02星提高觀測效率、衛星捕獲加州火災後氣溶膠圖像
    高分十一號02星成功發射,大幅提高觀測效率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高分十一號02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地面像元解析度最高可達亞米級,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信息保障。該星與高分十一號衛星在軌組網後,將大幅提高觀測效率。
  • 新的胰島細胞移植方法或改善糖尿病治療
    《自然-代謝》發表的一項研究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ubcutaneous space achieves long-term euglycaemia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type 1 diabetes發現,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
  • 今日科技話題:資源三號衛星、重力儀、船用低速機、量子精密測量...
    今日科技話題:資源三號衛星、重力儀、船用低速機、量子精密測量、耀斑、真菌 2021-01-0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兔二號數據揭示馮·卡門撞擊坑地形演化歷史
    《中國科學報》11月25日報導,11月21日,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公布的消息,玉兔二號月球車結束寒冷漫長的月夜休眠期,受光照成功自主喚醒,恢復月面工作,進入第十二個月晝工作期。至此,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工作時長已突破300天,達到322天;「玉兔二號」月球車行駛裡程也成功突破300米,達到318.62米,實現「雙三百」突破。
  • 今日科技話題:嫦娥四號著陸器、陸上最深定向井紀錄、油田多相流量測量、陀螺型小行星、類器官
    ▲資料圖: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像。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據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完成第23月晝工作,分別於10月23日21時40分和12時,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模式設置,進入月夜休眠。在23個月晝的科學探測中,著陸器上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開展了國際上首次月表實地粒子輻射環境探測。
  • 你好,玉兔二號!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於1月3日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 今日科技話題:「天問一號」、圓柱齒鼠類化石、嫦娥四號、星「探」珊瑚、「變色龍」巧克力、偵察衛星
    科研團隊 供圖在古動物演化領域,傳統觀點一直認為已絕滅的圓柱齒鼠類起源於北美。不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學家領導國際合作團隊最新在內蒙古發現亞洲已知最早的圓柱齒鼠類化石證據,並認為亞洲存在發現更為原始的圓柱齒鼠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