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獲突破 新技術成功逆轉1型糖尿病

2020-11-28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 | 黎元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機制是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機體無法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長期注射胰島素並配合血糖監控是必須的治療手段。然而,每天注射不僅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還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癲癇和昏迷等併發症,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死亡。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

在眾多候選治療策略中,替代被自身免疫破壞的β細胞被認為是最接近「治癒」1型糖尿病的方法。通過移植來自供體的整個胰腺或胰島可以實現β細胞的替代。但是,胰腺移植雖然具有良好的長期功能效果,但是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病率較高;胰島移植存在著植入率低和移植物功能減退的問題。

近年來,一些研究團隊嘗試將胰島細胞移植到實驗動物的肝臟中。不幸的是,這種方法沒有像期望的那樣有效,胰島細胞不能存活很長時間,有時會引起炎症。另有研究人員試著進行胰島細胞的皮下移植,但這一路徑依然失敗了,因為胰島細胞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在皮下也不能存活很長時間。

在9月7日發表於Nature Metabolism的一項研究中,針對胰島移植的難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開發一種皮下移植胰島細胞的新技術,成功地在小鼠和猴動物模型中測試了將胰島細胞移植到皮膚下以治療糖尿病的想法。

來源:Nature Metabolism

這項研究的新穎之處在於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無裝置方法來促進胰島的皮下植入。研究人員製作了一種胰島生存基質(IVM)來延長胰島細胞在皮下移植後的存活時間,這種基質含有將近80%的I型膠原蛋白,I型膠原蛋白是胰島胞外基質的主要成分,可調節胰島細胞的增殖、功能和存活。

胰島皮下移植的工作機制及後續發展(來源:Nature Metabolism)

研究人員將胰島與IVM混合後植入動物模型皮下進行各項測試。通過移植來自小鼠、豬和人類的胰島細胞到胰腺被切除的小鼠中,他們驗證了這項技術能持續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而且這一技術的功效也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得到了證明。在這一模型皮下移植後的820天內,血糖得到了完美控制。

IVM為皮下移植的人類胰島提供了更高的生存能力(來源:Nature Metabolism)

總結來說,研究者們認為,胰島-IVM混合物移植是一種簡單、安全、可重複的方法,為發展1型糖尿病新的治療模式提供了重要支撐。但他們也指出,這項技術還需要做更多的測試工作。目前關於這種基質是否可以保護移植的胰島細胞免受免疫應答的攻擊,或者人類是否會像小鼠一樣反應還是未知的。

參考資料:

1# Ming Yu et al. 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ubcutaneous space achieves long-term euglycaemia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type 1 diabetes. Nature Metabolism (2020)

2# Berney, T., Berishvili, E. 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 Nature Metabolism (2020)

3# Transplanting pancreatic islet cells under the skin to treat diabetes(來源:MedicalXpress)

相關焦點

  • 新的胰島細胞移植方法或改善糖尿病治療
    《自然-代謝》發表的一項研究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ubcutaneous space achieves long-term euglycaemia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type 1 diabetes發現,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
  • 盤點2017年1型糖尿病研究新進展
    導語  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其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會錯誤攻擊並摧毀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從而導致胰島功能喪失並最終發展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發於青少年,因此也曾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小編整理了2017年1型糖尿病領域的一些重要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一同學習。
  • 1型糖尿病的胰島移植新方法 有望進入臨床試驗!
    1型糖尿病的胰島移植新方法 有望進入臨床試驗!新治療方法的研究由珍妮·岡頓(Jenny Gunton)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將胰島移植到四頭肌的肌肉中和通過門靜脈(portal vein)將胰島移植到病人的肝臟中的方法是一樣成功的。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新臨床成果(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新臨床成果(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近日,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幹細胞移植中心汪成孝教授團隊的一項成果在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雜誌上發表。該研究揭示間充質幹細胞能夠逆轉2型糖尿病人胰島的去分化,修復病態胰島。
  • 科學家如何靶向作用胰島組織/細胞來有效治療人類糖尿病?
    除了進行完整的胰腺移植以外,目前治療糖尿病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胰島細胞移植,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儘管成千上萬名患者都成功接受了供體的胰島細胞,如果更多的細胞在最初的遷移和運輸過程中能存活下來,那麼患者機體中胰島細胞的存活率和有效的移植率將會大大提高。而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新技術正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 重大突破!科學家研發新工藝,糖尿病或可徹底治癒
    令人期待的是,近期來自加拿大的科研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來自阿爾伯塔大學的James Shapiro博士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找到了徹底治癒糖尿病的方法!該團隊致力於將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細胞轉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然後將其移植回患者體內。
  • 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不同途徑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鼠
    背景: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移植於1型糖尿病鼠體內,會使血糖降低,糖尿病症狀有所改善,但腹腔移植的方式少有報導。從15隻雄性C57BL/6J小鼠中隨機取3隻小鼠做正常組,其餘12隻小鼠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製備1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9隻小鼠隨機分為糖尿病組、尾靜脈-胰島樣細胞組、腹腔-胰島樣細胞組,每組3隻。造模10 d後,正常組和糖尿病組不予處理,尾靜脈-胰島樣細胞組經尾靜脈注射0.4 mL胰島樣細胞懸液(含5×105個細胞),腹腔-胰島樣細胞組經腹腔注射0.4 mL胰島樣細胞懸液(含5×105個細胞)。
  • 新希望!華盛頓大學成功「逆轉」糖尿病,治癒或將成為現實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得患者的細胞,並在這些細胞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來糾正導致Wolfram症候群(常以1型糖尿病為首發症狀)的基因突變。這是科學家首次將CRISPR用於修復患者的糖尿病遺傳缺陷,並成功逆轉糖尿病。
  • 異種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研究邁進臨床階段
    央廣網長沙9月9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蔣凱)9月8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發布王維教授團隊研究的「『新生豬』胰島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小樣本臨床研究」專家評審結果。專家組建議將異種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技術納入三類醫療技術管理並制定相應臨床應用技術規範,推動該技術的臨床應用。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
    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克服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幹預2型糖尿病的傳統方法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很嚴重。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樣本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1.6%,患者人數約為1.2億。 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
  • 首次鑑定出小鼠胰島成體幹細胞,治癒1型糖尿病值得期待
    撰文:步步先生來源:幹細胞者說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曾藝課題組,首次發現並鑑定了小鼠胰島中的成體幹細胞,隨後建立了胰島類器官培養和長期擴增的體系。研究結果發表在《 Cell 》雜誌上,治癒1型糖尿病值得期待。
  • 新技術或能將幹細胞分化為胰島β細胞 糖尿病細胞替代療法有望開發
    近日,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刊登了一項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的研究報告,他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改進型的多能幹細胞分化技術,其能在體外產生具有良好葡萄糖反應和胰島素分泌的胰腺β細胞。
  • 今日科技話題:茶樹起源演化、玉兔二號、高分十一號02星、海底「樹葉」、新型發光真菌、胰島細胞皮下移植
    1我國科學家在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成果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的一項研究,日前揭示了茶樹群體的系統發生關係,描繪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研究成果為茶樹基因組學研究和育種研究,以及茶樹遺傳和進化研究提供了豐富素材。
  • Nature:人胰島樣類器官動物試驗成功!可以恢復小鼠葡萄糖穩態
    北京時間8月20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產生了人胰島樣類器官(HILOs),將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模型後,可以快速重建葡萄糖穩態,且不會出現免疫排斥。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最新突破:免去胰島素注射不再遙遠【糖尿病治療...
    而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能有效地阻止B細胞功能衰退,增加B細胞數量,最大程度地挽救和恢復胰島功能,同時幹細胞以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極強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使其成為獲得胰島B細胞的最佳「種子」細胞,把採用臨床新技術治療糖尿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境界。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由於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能幹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在體內發揮重要的組織修復與再生作用,且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旁分泌特性,近年來研究證明,幹細胞移植技術在2型糖尿病幹預方面有著積極的效果,為有效幹預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思路。傳統方法幹預2型糖尿病效果不理想目前全球約有4.51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93億。
  • 中國科學家在體外重構小鼠「人工胰島」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曾藝研究組在實驗小鼠中開展實驗,成功鑑定了小鼠胰島中的幹細胞類群,並藉助幹細胞體外培養的方法,獲得了有功能的小鼠「人工胰島」( 胰島類器官),為下一步人體「人工胰島」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該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3月19日發表於《細胞》。
  • 異體移植治癒糖尿病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被寄予厚望
    人身上移植豬細胞治療糖尿病,這是長沙醫療科研人員取得的領先世界的突破。截至今年6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細胞移植與基因治療研究中心,已成功為7名Ⅰ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了醫用供體豬的胰島移植手術,療效非常接近人同種異體胰島移植。更為可喜的是,該項異體移植技術正在由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化發展之路,在實驗室完成最後的臨床技術研究後,預計明年能用於臨床治療。
  • 納米技術助1型糖尿病早診早治
    □本報記者 王瀟雨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翁建平課題組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閔元增教授課題組,針對1型糖尿病的治療,總結了納米技術在磁共振成像、納米免疫療法和胰島移植中應用的研究進展。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納米醫學與納米生物技術》上。
  • 糖尿病又上熱搜!攻克糖尿病急需幹細胞來突破
    常見的糖尿病類型有1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而1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的特徵分別是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絕對缺乏和相對缺乏,都需要應用外源性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雖胰島素能控制病情進展,無明顯毒性作用,但無法完全控制血糖穩定和副反應的發生[3]。胰島移植結合使用非糖皮質激素治療糖尿病雖然備受關注,但因胰腺供體匱乏而無法滿足所有糖尿病患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