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胰島移植新方法 有望進入臨床試驗!

2020-12-01 一品手機網

1型糖尿病的胰島移植新方法 有望進入臨床試驗!

2017.09.11 10:36:00來源:壹品健康作者:sharon

9月11日報導 文/sharon

據外媒報導,雪梨西米德醫學研究所(Westmead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最新研究顯示,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很快就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方法。

新治療方法的研究

由珍妮·岡頓(Jenny Gunton)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將胰島移植到四頭肌的肌肉中和通過門靜脈(portal vein)將胰島移植到病人的肝臟中的方法是一樣成功的。

首席研究員麗貝卡·斯託克斯(Rebecca Stokes )表示,將胰島移植到肝臟會為病人帶來一定的風險,而他們的新研究為接受移植胰島的人提供了更安全、更有益的治療法。

「胰島是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Stokes解釋道。

胰島移植是一種治療1型糖尿病的方法,胰島細胞被疾病摧毀後無法產生和調節胰島素,而胰島移植可以再生產和調節胰島素。

目前,胰島移植通過門靜脈注入病人的肝臟。這個位點被用於做胰島移植,因為門靜脈與體內的營養和胰島素有關。然而,胰島輸液也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風險,這些風險包括出血、血凝塊和門脈高壓的潛在併發症等。

這表明,需要胰島移植的患者應有更好的治療方案。

Stokes說:"我們研究了其他可以替代門靜脈移植的位點,為人類和受體鼠進行胰島移植,比較了從門靜脈移植胰島與從股四頭肌肌肉和肝、 腎、 脾膠囊移植的不同。"

將豬細胞移植到人體內的研究

韋恩·霍桑教授團隊的同事們也在他們的同伴論文中提到對豬身上類似胰島部位移植進行了測試。

霍桑教授對異種移植的研究——將豬細胞移植到人體內的研究,這為1型糖尿病解決了人類胰島的供體器官短缺的問題。

這兩項研究都表明,胰島移植進入肌肉部位比移植入門靜脈對人體更好。

骨骼肌對於門靜脈來說也有其他優勢,這種注射方法(從四頭肌的肌肉中移植胰島)使活檢更容易。對病人來說手術越簡單越好。

Gunton教授說,這些發現令人鼓舞,值得進一步調查。

小編說兩句:

這項研究是獨一無二的,對人類胰島的不同移植部位的比較之前沒有過。這種治療1型糖尿病的新方法,我們現在希望將進展到人類的臨床試驗中。(sharon)

相關焦點

  • 異種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研究邁進臨床階段
    央廣網長沙9月9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蔣凱)9月8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發布王維教授團隊研究的「『新生豬』胰島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小樣本臨床研究」專家評審結果。專家組建議將異種胰島移植治療糖尿病技術納入三類醫療技術管理並制定相應臨床應用技術規範,推動該技術的臨床應用。
  • 臨床探究丨幹細胞移植療法為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臨床進展
    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其病因多樣,致病機制尚不明確。傳統的醫療幹預方法不能令人滿意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為口服降糖藥物、外源性胰島素補充。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主要用於1型糖尿病的治療。依賴外源性胰島素長期性注射的治療方式會發生耐藥性和急性低血糖的風險,對已經出現了廣泛耐藥性2型重度患者可通過胰島移植治療。
  • 新的胰島細胞移植方法或改善糖尿病治療
    《自然-代謝》發表的一項研究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the subcutaneous space achieves long-term euglycaemia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type 1 diabetes發現,一種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的新方法可以讓
  • 胰島細胞皮下移植獲突破 新技術成功逆轉1型糖尿病
    文 | 黎元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機制是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胰島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機體無法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長期注射胰島素並配合血糖監控是必須的治療手段。然而,每天注射不僅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還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癲癇和昏迷等併發症,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死亡。
  • 快訊:幹細胞移植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進展!
    因此,幹細胞移植有望克服胰島細胞移植的缺陷,成為幹預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幹預2型糖尿病的傳統方法並不令人滿意近年來,中國的糖尿病發病率很嚴重。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樣本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為11.6%,患者人數約為1.2億。 2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新臨床成果(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胰島功能衰竭新臨床成果(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近日,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幹細胞移植中心汪成孝教授團隊的一項成果在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雜誌上發表。該研究揭示間充質幹細胞能夠逆轉2型糖尿病人胰島的去分化,修復病態胰島。
  • 盤點2017年1型糖尿病研究新進展
    這意味著,新療法可幫助實現長期血糖穩定,讓患者徹底擺脫對外源胰島素的依賴。【3】科學家找到保護胰腺β細胞、預防1型糖尿病的方法傑克遜實驗室,Cyteir治療公司和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保護胰腺β細胞免受破壞——實現長期難以捉摸的目標,可能帶來預防1型糖尿病(T1D)的治療方法。
  • 科學家如何靶向作用胰島組織/細胞來有效治療人類糖尿病?
    除了進行完整的胰腺移植以外,目前治療糖尿病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胰島細胞移植,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儘管成千上萬名患者都成功接受了供體的胰島細胞,如果更多的細胞在最初的遷移和運輸過程中能存活下來,那麼患者機體中胰島細胞的存活率和有效的移植率將會大大提高。而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新技術正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 新技術或能將幹細胞分化為胰島β細胞 糖尿病細胞替代療法有望開發
    眾所周知,Ⅰ型糖尿病發生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自身免疫性損傷所誘發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缺失會導致。臨床上胰島細胞移植或能潛在治療Ⅰ型糖尿病,但供體的胰腺卻非常稀少;因此,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科學家們的這一發現,是糖尿病邁向細胞替代治療的重要一步。
  • 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不同途徑移植治療1型糖尿病鼠
    背景: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移植於1型糖尿病鼠體內,會使血糖降低,糖尿病症狀有所改善,但腹腔移植的方式少有報導。目的:觀察不同途徑移植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誘導的胰島樣細胞對於1型糖尿病小鼠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採用組織塊貼壁法分離培養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然後將其定向分化為胰島樣細胞。
  • 美國探索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新療法 有望治癒1型糖尿病
    近期,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招募患者參加一項以研究臍帶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療法的臨床試驗。 間充質幹細胞作為減少1型糖尿病進展的治療工具的使用則代表了一種有前途的新幹預措施。瑞典的一項試驗性臨床試驗表明,單次輸注自體骨髓衍生的間充質幹細胞可以維持成人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
  • 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令人高興的是,這些障礙正在被科學家逐漸克服,一些概念性的理論正逐漸形成產品,最終也將進入到臨床使用階段,幫助人們實現糖尿病的功能性治療。 移植的骨髓幹細胞可以分泌大量的細胞因子,促進受損的胰島B細胞再生和修復,並且骨髓幹細胞可分化為血管細胞,為胰腺提供新的營養微環境,促進幹細胞分化為胰島B細胞。 近年來很多此類研究在糖尿病動物和糖尿病臨床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幹細胞誘導成為胰島細胞後移植 幹細胞具有向多種細胞分化的能力,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胰島B細胞。
  • 科學家研發新工藝,糖尿病或可徹底治癒
    令人期待的是,近期來自加拿大的科研團隊取得了重大突破:來自阿爾伯塔大學的James Shapiro博士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找到了徹底治癒糖尿病的方法!該團隊致力於將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細胞轉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然後將其移植回患者體內。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這些細胞可以在體內成熟,並發育成為被I型糖尿病破壞掉的特殊胰島細胞。 目前,PEC-Direct已進入到了臨床試驗階段,在非免疫保護的裝置中遞送胰腺祖細胞,用於治療具有無知覺性低血糖症候群、血糖極度不穩定以及嚴重低血糖發作的I型糖尿病患者。
  • 新研究顯示iPS細胞有望用於治療糖尿病
    新華社東京3月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再生醫療學會年會上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為患有糖尿病的猴子移植由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而來的胰島,可以成功降低猴子的血糖值,未來有望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  胰島是胰臟中許多大小不等和形狀不定的細胞團,可分泌降低血糖值的胰島素。如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則會患上糖尿病。
  • 新希望!華盛頓大學成功「逆轉」糖尿病,治癒或將成為現實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有1.3億,每10個中國人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每2個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在世界範圍內,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糖尿病。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得患者的細胞,並在這些細胞上使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來糾正導致Wolfram症候群(常以1型糖尿病為首發症狀)的基因突變。
  • 糖尿病研究新進展2018年3月1號
    Cell Rep:糖尿病新療法來啦!特殊的胰腺幹細胞有望再生胰腺β細胞對葡萄糖產生反應!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刺激人類胰腺中的祖細胞或能產生對葡萄糖響應的β細胞,相關研究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針對1型糖尿病的再生細胞療法。
  • 異體移植治癒糖尿病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被寄予厚望
    人身上移植豬細胞治療糖尿病,這是長沙醫療科研人員取得的領先世界的突破。截至今年6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細胞移植與基因治療研究中心,已成功為7名Ⅰ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了醫用供體豬的胰島移植手術,療效非常接近人同種異體胰島移植。更為可喜的是,該項異體移植技術正在由實驗室研究走向產業化發展之路,在實驗室完成最後的臨床技術研究後,預計明年能用於臨床治療。
  • 糖尿病又上熱搜!攻克糖尿病急需幹細胞來突破
    常見的糖尿病類型有1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而1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的特徵分別是產生胰島素的細胞絕對缺乏和相對缺乏,都需要應用外源性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雖胰島素能控制病情進展,無明顯毒性作用,但無法完全控制血糖穩定和副反應的發生[3]。胰島移植結合使用非糖皮質激素治療糖尿病雖然備受關注,但因胰腺供體匱乏而無法滿足所有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 納米技術助1型糖尿病早診早治
    提高成像質量減少免疫攻擊「納米技術可在1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和多種治療手段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成像的準確性、增強成像效果,使治療更加安全有效,並減少患者對胰島素注射的依賴性。」翁建平教授介紹。糖尿病可以分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系統攻擊胰島細胞,導致其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發生在20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