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刊登了一項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的研究報告,他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改進型的多能幹細胞分化技術,其能在體外產生具有良好葡萄糖反應和胰島素分泌的胰腺β細胞。
眾所周知,Ⅰ型糖尿病發生的發生,主要是由於自身免疫性損傷所誘發的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缺失會導致。臨床上胰島細胞移植或能潛在治療Ⅰ型糖尿病,但供體的胰腺卻非常稀少;因此,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科學家們的這一發現,是糖尿病邁向細胞替代治療的重要一步。
據悉,研究人員開發的這種方法,能夠利用高度特異性的胰腺祖細胞來豐富幹細胞的培養,從而促進幹細胞更有針對性地分化為β細胞;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後,識別出了一種名為CD177的單克隆抗體,其能標記內胚層亞群,從而使其有效並均勻地分化為特定的胰腺祖細胞;
最終,研究人員發現,在內胚層階段利用CD177來豐富幹細胞培養液或能增加特異性胰腺祖細胞的產生,最終就會導致更多成熟功能且能對葡萄糖有效反應的β細胞產生,同時還能改善機體胰島素分泌的模式;並且通過CD177的純化不僅能夠改善所產生的β細胞的異質性和質量,還能增加其臨床安全性。
此外,基於CD177所產生的β細胞與人體內的β細胞較為相似,因此CD177步驟還有可能幫助建立模擬人類胰腺疾病模型系統,這種新型的分化步驟或能幫助研究者產生功能性的β細胞從而用於藥物篩選和新型療法的開發,對於糖尿病等胰腺疾病的治療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幹細胞——糖尿病治療新方向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高糖、高脂肪的飲食模式下,糖尿病的發病率一路高升,且越來越年輕化。在2019年發布的最新版《全球糖尿病概覽》,截止到2019年,在20歲到79歲的人群中,共有約4.63億糖尿病患者,其中我國糖尿病患者數排名第一,總人數約為1.164億人。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也《全球糖尿病報告》中將糖尿病列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世界各國要採取行動優先對付的四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
因此,全球基於糖尿病療法的相關研究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熱點。經過無數科學家的們的潛心研究,糖尿病的治療方式也在不斷取得突破,目前已經從傳統的降糖藥物與胰島素注射治療發展到了胰島移植或胰腺移植等治療方法。而近年來,隨著幹細胞療法在幹預人類多種疾病方面的潛力被證實,幹細胞療法成為糖尿病臨床治療研究的重點方向。
總結與展望
大量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幹細胞在降低血糖,減少胰島素的使用方面具有有效性。它能夠通過分化再生機制以及免疫調節機制,改善胰島抵抗和提高胰島功能,從而實現對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此外,幹細胞在預防和改善糖尿病併發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腎損傷等方面也極具臨床價值。相信,通過科學家們的進一步探索,幹細胞療法有望成為糖尿病治療的新方向,造福廣大糖尿病患者!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轉發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