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2020-12-01 搜狐網

原標題: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如何讓糖尿病患者免於每日胰島素注射?答案是細胞移植胰島素生成細胞。

令人高興的是,這些障礙正在被科學家逐漸克服,一些概念性的理論正逐漸形成產品,最終也將進入到臨床使用階段,幫助人們實現糖尿病的功能性治療。

與胰島細胞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生產足夠量的能夠響應葡萄糖調節需要的胰島β細胞。

去年5月,《自然》雜誌闡述了如何富集幹細胞定向分化而來的胰島β細胞[4],對胰島β細胞的純化有重要意義。他們發現幹細胞定向分化來的β細胞上有一種特殊蛋白(CD49a)高度表達,並通過攜帶CD49a抗體的藻紅蛋白微珠成功富集β細胞,提高了產量。

今年1月,《幹細胞報告》雜誌上的研究表明[5],通過調整誘導人幹細胞產生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的配方,由此產生的β細胞對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波動更敏感。

幹細胞就像新出生的嬰兒,可以向多種方向分化,轉變為各種各樣的細胞,將幹細胞用於糖尿病的治療是一種理想的方式。

什麼是幹細胞治療

糖尿病的病因比較複雜,通俗地講是胰島細胞罷工或者怠工,使得分泌胰島素減少,或者是胰島素的作用減弱,就像刀變鈍了一般,不能有效地降低血糖。

針對此根本病因,採用幹細胞移植重建胰島細胞功能的方式治療糖尿病,使消極怠工的胰島細胞恢復功能,是迄今人們認為的最理想的糖尿病治療模式。

幹細胞直接移植

新生兒出生時都有臍帶,而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幹細胞,同時由於臍帶幹細胞的免疫排斥效果較弱,因而移植成功率較高。移植後不僅可促進胰島再生,同時還可以像修理工一樣修復損傷的胰島細胞。

臍帶血來源豐富,胎盤的過濾保護作用也使其比循環血液中的幹細胞更加純淨。因此,臍帶血和臍帶基質幹細胞一直成為治療糖尿病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科學家將臍帶中的幹細胞誘導成為胰島B細胞,將其移植到糖尿病動物身上,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糖尿病患者進行臍帶幹細胞移植也取得了同樣的效果。目前這種方法還存在一些局限。

由於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通俗地講就是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自己的B細胞。

雖然臍帶血幹細胞免疫原性比較弱,也就是說受攻擊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仍存在被自己的免疫細胞攻擊的可能,導致移植的細胞被排斥掉, 同時有可能加重自身的胰島B細胞破壞。

骨髓是一種造血器官,裡面含有大量的幹細胞,可以分化為多種細胞。採集骨髓幹細胞僅需對患者本人進行骨髓穿刺,進行體外培養,可作為B細胞的很好的來源。

移植的骨髓幹細胞可以分泌大量的細胞因子,促進受損的胰島B細胞再生和修復,並且骨髓幹細胞可分化為血管細胞,為胰腺提供新的營養微環境,促進幹細胞分化為胰島B細胞。

近年來很多此類研究在糖尿病動物和糖尿病臨床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幹細胞誘導成為胰島細胞後移植

幹細胞具有向多種細胞分化的能力,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分化為胰島B細胞。科學家對多種幹細胞採用不同的方法培養或進行基因修飾,將幹細胞轉變為胰島B細胞,再將這些經過轉化的B細胞移植到糖尿病小鼠體內,調節小鼠的血糖。

這種方法通過補充已損傷的B細胞並發揮胰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成為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幹細胞的免疫調節法

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均存在免疫系統紊亂,而幹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這使得幹細胞除了直接轉化為B細胞外,還通過免疫調節劑來治療糖尿病。

目前已經應用於臨床的有體外幹細胞教育器。研究人員利用臍血中幹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將其與糖尿病患者失衡的免疫細胞一起,在幹細胞教育器進行「教育」,然後將「教育」好的免疫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

目前有中國和西班牙的學者應用此方法, 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臨床研究。

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的研究中65名1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幹細胞教育器進行治療, 胰島功能明顯恢復,改善了血糖控制, 降低了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研究者:中科西部細胞研究院(百度)

治療方法:3次間充質幹細胞靜脈注射

治療結果:88%患者胰島素用量大大降低,平均減半。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沒有出現發燒、發冷、肝損傷和其他副作用,腎臟功能和心臟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西班牙國家細胞研究所對3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研究中發現,治療後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增強,糖化血紅蛋白降低,胰島功能明顯恢復。

隨著基因技術、細胞技術和材料技術的進步,幹細胞治療糖尿病顯示了燦爛的前景,人類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突破現有瓶頸,徹底治癒糖尿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最新突破:免去胰島素注射不再遙遠【糖尿病治療...
    原標題:幹細胞治療糖尿病最新突破:免去胰島素注射不再遙遠【糖尿病治療最新方法】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
  • 糖尿病治療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最新成果進行到哪一步了?
    糖尿病何時能夠治癒?一直是我們著力關注的大事。自1921年發現胰島素以來,血糖能夠被有效管理,挽救了不少糖尿病友。但經過差不多100年的發展,糖尿病還只停留在可控制的範圍,究竟糖尿病治療離徹底治癒還有多遠?最新成果進行到哪一步了?
  • 中國糖尿病患者怎樣正確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的使用是多數糖尿病患者的必然趨勢 中國糖尿病患者全球最多1,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約1.298億,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2。但我國糖尿病血糖控制狀況不佳,TIDE研究顯示,糖尿病知曉率為43.3%,治療率為49.0%,控制率為49.4%2。
  • 日本研究團隊發現1型糖尿病新治療法 患者無需再注射胰島素
    人民網東京11月15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團隊12日公布了一項有關1型糖尿病治療方法的研究新成果。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於人體胰臟無法分泌胰島素引起的,目前日本國內約有10-14萬1型糖尿病患者。為補充胰島素,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注射4-5次胰島素,並需特別注意對血糖值的管理。
  •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講講糖尿病幹預管理
    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保持增長趨勢,今年4月份,由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教授牽頭的最新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8%,成人糖尿病前期比例35.2%,我國大陸地區糖尿病患者總數估計為1.298億。(發表於BMJ,WeipingTeng, BMJ. 2020; 369: m997.)
  • Nature裡程碑:糖尿病治療新靶點——胰島素抑制受體
    直到1921年,加拿大科學家Frederick Banting進行了一系列動物實驗,發現並成功提取到了胰島素,並於1922年應用於臨床。胰島素的發現和應用挽救了大量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至今,胰島素注射仍然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
  • 口服胰島素真的來了?!不用天天打針了,造福億萬糖尿病患者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胰島素,自1921年被發現以來一直都是糖尿病患者又愛又恨的東西。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是控制高血糖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手段,是其賴以維繫生命的「救命藥」。但對於很多恐針或對自己注射胰島素有恐懼心理的糖友來說,每日一次或多次的注射無疑是一大難題,會發生漏打的情況,這對健康會造成嚴重影響。
  • 幹細胞療法終結胰島素注射時代,讓糖尿病治癒成為可能!
    在中國臨床實驗註冊中心,從2010年至2018年,共有19項糖尿病相關的幹細胞臨床試驗項目註冊。截止到2020年2月,在美國國立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註冊庫上註冊的有關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研究項目共有211項。
  • 在胰島素、降糖藥發明之前,醫生是怎麼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果嗎?
    ,估計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糖尿病患者吃藥、注射胰島素的場景,確實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用於運動和飲食無法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水平,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幫助人們避免併發症的影響。
  • 糖尿病患者福音:幹細胞改善糖尿病效果已被證實!
    在糖尿病患者人數中,中國排名第一,總人數約為1.164億人,第二為印度,約有7700萬糖尿病患者,第三為美國,有3100萬糖尿病患者。經過大量的試驗研究發現,一些患有輕微的糖尿病患者通過使用運動療法,就能夠控制住糖尿病病情。 (3)藥物療法。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療法基本上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然而使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容易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我們希望再生醫學與免疫躲避相結合,通過用實驗室生成的人類胰島樣細胞簇(islet-like cell cluster)取代受損細胞,按需產生正常數量的胰島素,就可以在這個領域真正發揮作用。」那麼什麼是糖尿病呢?一.什麼是糖尿病?
  • 口服胰島素真的要來了!有望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
    口服胰島素真的要來了!有望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市場信息網   2018-07-03 17:11:56   來源: 醫藥資訊    評論: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胰島素口服膠囊,有望改善全球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使患者擺脫胰島素注射的痛苦,提高治療依從性。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糖尿病|hba1c
    2020年11月25-27日,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召開。解放軍總醫院原內分泌科主任、北京瑞京糖尿病醫院院長陸菊明教授受邀參會。11月26日下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發布儀式在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學術會議(CDS 2020)期間舉行。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統計,全球約有4.25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6.29億。我國是全球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糖尿病人數約為1.14億,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 1.5億左右。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海外醫療界中,日本醫療可以排名前幾,今天多睦健康來給大家講一講海外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新希望:日本幹細胞療法。 糖尿病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可有效控制,但終究無法治癒的疾病。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注射胰島素 屬於非治癒性治療手段,具有長期依賴性,無法避免糖尿病一系列併發症。
  • 2020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梳理糖尿病最新研究進展
    2020年11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2020年11月14日是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護士與糖尿病」。護士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促進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發現,確保高危人群得到及時幹預,患者得到及時治療;(2)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管理的專業培訓及心理輔導,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3)對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進行幹預,預防糖尿病發生。在全球範圍內,4.63億人患有糖尿病,其中80%來自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2019年,有420萬人因這種疾病及其併發症而死亡。
  • 停用胰島素,逆轉1型糖尿病!NEJM罕見病例提示JAK抑制劑治療潛力
    然而,有一名年輕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個幸運兒。在服用了一款JAK抑制劑蘆可替尼(ruxolitinib)後,截至目前,這個年輕人已經停用胰島素並保持正常血糖水平近兩年。這一特殊個例的報導近日正式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為JAK抑制劑在1型糖尿病領域的應用潛力提供了重要洞見。
  •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
    本期問答: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進行藥物治療?參考答案目前,可用的幾組降低血糖水平的口服藥物如下,每組藥物都有不同的藥理特性和作用機制。1. 磺脲類藥物自 1942 年以來,磺脲類藥物被用於治療 2 型糖尿病。這類藥物可使胰腺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
  • 得了糖尿病,打胰島素會上癮?控糖有妙招,別走入誤區
    其實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首先採用的是口服降糖藥,如果降糖藥起不到很好效果的話,就建議注射胰島素了,因為在控糖力度上來說胰島素要比降糖藥的效果更好一些。那麼對於需不需要注射胰島素是長期需要還是短期用,完全取決於患者的具體病情,尤其是患者自身的胰島功能與會不會上癮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 GLP-1類藥物有望替代胰島素成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的最佳選擇
    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是肥胖患者,在胰島素注射治療中伴隨的體重進一步增加,會加劇患者機體代謝紊亂以及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併發症),而導致的死亡風險(2)。GLP-1藥物治療具有的減肥功效對糖尿病患者非常有益。更為重要的是,其心血管獲益作用為長期GLP-1治療提供了卓越的臨床依從性。Discovery of insulin by D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