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曾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圖(第9版),這是自2000年以來IDF第9次發布全球糖尿病概覽如下:
在糖尿病患者人數中,中國排名第一,總人數約為1.164億人,第二為印度,約有7700萬糖尿病患者,第三為美國,有3100萬糖尿病患者。另外,中國同時也是老年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中國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3550萬,預計到2030年將會增加到5430萬,到2045年更是可能會增長到7810萬。
什麼是糖尿病?
從根本上講,糖尿病是人體無法調節或適當使用血液中糖(稱為葡萄糖)的疾病。胰腺在控制這些水平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胰腺內有成千上萬個細胞簇,稱為朗格漢斯島,其中包含多種調節血糖的激素產生細胞。
最重要的是,這些細胞包括β細胞,該細胞會產生一種稱為胰島素的激素,當血糖水平達到一定閾值時,該激素就會釋放到血液中,從而通知體內其他細胞吸收糖分,而糖分是人體細胞的主要能源。
人體一直在平衡可利用的血糖量—太高或太低的水平都可能有害。在糖尿病中,血糖升高是由於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1型糖尿病),或者是因為體內的細胞對釋放的胰島素沒有反應(2型糖尿病)。
在1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胰島或其他器官或組織中的β細胞卻不攻擊其他細胞。
在2型糖尿病中,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具體原因還需要進一步解示。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1)運動療法。研究發現,通過增加運動量,有利於改善人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能力;而且通過運動,有利於降低體重和脂肪,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2)飲食療法。經過大量的試驗研究發現,一些患有輕微的糖尿病患者通過使用運動療法,就能夠控制住糖尿病病情。
(3)藥物療法。目前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療法基本上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然而使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容易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除了上述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又出現了新的治療糖尿病的方法——間充質幹細胞療法!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原理
隨著再生醫學領域的飛速發展,科研學者們將研究重點轉向了尋求具有分化為胰島素分泌細胞潛能的幹細胞。
幹細胞的自我更新並能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類型的特點,讓科學家們可以使用幹細胞生產出充足的分泌胰島素的細胞資源,滿足β細胞替換、達到胰島素非依賴的廣泛需求;
以及幹細胞可以通過釋放可溶性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來刺激新血管的形成和調節炎症的特性,使其在糖尿病併發症的治療中大有可為。幹細胞治療同時也具備不良反應小、血糖穩定、預後好等優點。
為了了解幹細胞療法治療糖尿病的具體效果,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的小鼠試驗。
科學家從小鼠身上提取了健康的細胞。再將糖尿病病毒注射到了小鼠身上,後來經過觀察,發現小鼠已經確診患有了糖尿病。科學家將提取出來的細胞放在了特定的環境下進行培育,生成了健康的幹細胞。科學家再將健康的幹細胞植入到了小鼠身上,經過一段的時間觀察,發現了小鼠身上出現了新的胰島素分泌細胞。而且這些小鼠的糖尿病病情已經達到了極大的緩解和控制。
幹細胞改善糖尿病的臨床案例
案例1: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
研究者:韓忠朝教授科研團隊及遼陽糖尿病醫院
治療對象:10名胰島素依賴的2型糖尿病患者
治療方法:3次胎盤間充質幹細胞靜脈注射
治療結果:10名患者胰島素用量大大降低,平均減半。胎盤間充質幹細胞移植後沒有出現發燒、發冷、肝損傷和其他副作用,腎臟功能和心臟功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案例2: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新發1型糖尿病
研究者: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治療對象:13名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0名伴有糖尿病酮酸症
治療方法: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治療結果:患者的免疫活性得到調節,胰島β細胞功能被改善
結論:移植自體造血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