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案例:幹細胞治癒糖尿病病足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01-19 騰訊網

隨著醫學生物學的發展以及幹細胞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將幹細胞用於糖尿病治療的可能性及方式。間充質幹細胞是一類臨床上常見的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組織幹細胞,尤其是來源於臍帶的間充質幹細胞( UCMSC)具有諸多優點,如來源廣、易獲取抗原性低等,且UCMSC與胚胎細胞更接近,促創面癒合效果明顯優於成體細胞。隨著分離培養技術的日趨成熟,UCMSC成為各種疾病細胞療法的選擇之一。

糖尿病是一種胰島功能障礙或胰島素分泌缺陷導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在中國成年人中,糖尿病的總體患病率約為10. 9%,相當於每11成人中就有1名患者,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達35. 7%,情形非常嚴重。

傳統方法幹預糖尿病足效果欠佳

外科療法

目前,糖尿病的外科療法有胰島移植等組織器官移植法,但存在供體不足、免疫排斥風險大以及抗排斥藥物昂貴等問題,難以在臨床上普及。

內科療法

有注射胰島素、口服藥物等,雖可不同程度地控制病情,但難以根治糖尿病。

基礎研究結論

Sun等報導, UCMSC通過激 活Wnt/β-catenin 信號通路而促進糖尿病傷口癒合。Yin等通過動物實驗證實,UCMSC可能通過調節免疫器官中的巨噬細胞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病情。但目前有關UCMSC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研究偏少,尤其是機制研究欠透徹。因此,本研究擬探討靜脈聯合局部注射UCMSC對糖尿病足患者的影響及可能機制。

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主分為急慢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

急慢性併發症引起的生活質量和壽命的下降。急性併發症主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糖尿病感染和低血糖。

慢性併發症主要包括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足。

幹細胞療法有效幹預糖尿病足三種作用機制

定向分化

幹細胞通過定向分化成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整合到受損血管中促進血管新生;

MSC分泌細胞因子

幹細胞通過旁分泌多種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基質細胞衍生因子-la(SDF-la)水平等,促進細胞外基質生產及減少內皮細胞凋亡,從而促進血管新生;

MSC抑制炎症細胞因子分泌

Girdlestone等人證實,在皮膚燒傷和燙傷中,UCMSC能夠抑制炎症細胞因子分 泌,有利於血管新生,促進皮膚的重建與修復。抑制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a)和(IL-1)水平的升高,明顯促進肉芽組織新生,

臨床案例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臍帶間充質(UCMSC)治療糖尿病病足的效果及潛在機制。

研究方法

科研機構選取在醫院接受診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採用常規療法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靜脈聯合局部注射UCMSC治療。

排除標準:患有可能影響糖代謝及脂代謝疾病者;合併有嚴重心臟、腦、肝臟、腎臟、內分泌系統疾病者;患有急性併發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惡性腫瘤者;發生酮症酸中毒者;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對青黴素、鏈黴素、間充質幹細胞及其保存液有過敏或禁忌者。

對比兩組治療前後的足部體徵評分、Wagner分級、血清炎症指標、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 和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a(SDF-1a)水平及總有效率。

結果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 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兩組足部體徵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足部皮 膚溫度、疼痛程度、皮膚色澤、踝肱指數和間歇性跛行 評分比較差異(P>0.05);與對照組比 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後的足部皮膚溫度、疼痛程度、皮膚色澤、踝肱指數和間歇性跛行評分明顯增加(PV

兩組(Wagner)Wagner分級法:0級:有發生足潰瘍危險的足,皮膚無開放性病灶。1級:表面有潰瘍,臨床上無感染。2級:較深的潰瘍感染病灶,常合併軟組織炎,無膿腫或骨的感染。3級:深度感染,伴有骨組織病變或膿腫。4級:骨質缺損,部分趾、足壞疽。5級:足的大部或全部壞疽。

兩組患者治療前Wag- ner分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乂2 = 0. 081, P = 0. 960),觀察組患者治療後Wagner分級明顯低於對 照組(X,=9. 444,4 = 0. 024),見表 3。

兩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 血清TNF-aJL-6和hs-CRP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 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治療後的血清TNF-aJL-6和hs-CRP水平明顯降低(P

兩組血清VEGF、bFGF、SDF-la水平比較

兩 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清VEGF、bFGF、SDF-la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 患者治療後的血清VEGF、bFGF、SDF-la水平明顯升 高(FV0. 05),見表 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 於對照組(X2=8. 807,P = 0. 032),見表6。

結論

靜脈聯合局部注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糖尿 病足,能明顯減輕患者足部症狀,降低患者Wagner分 級,提高臨床療效,其機制可能與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的抗炎和促血管新生作用相關。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病足,是一件具有高臨床價值的新型的科學技術,後續還需要更多的臨床事件,用於鞏固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病足的可行性,從而造福更多民眾。

相關焦點

  • 幹細胞可以治癒糖尿病嗎?
    自從1960年科學家發現可以利用骨髓幹細胞治療白血病開始,細胞生命學界對幹細胞的研究逐步深入。隨著幹細胞的普及,更多人都認識到幹細胞作為人類生命的重要角色,間接「操控」 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技術手段來讓自己的健康收益更多,在慢性疾病領域,糖尿病患者名列前茅,糖尿病因可引起很多併發症給糖友帶來不安。那麼幹細胞究竟可以治癒糖尿病嗎?
  • 臨床研究:幹細胞有效修復糖尿病腎損傷
    糖尿病腎損傷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併發症.腎血管損害可加速腎小球球性硬化的進展,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腎損傷的早期臨床表現,後期將出現大量蛋白尿,是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我國的糖尿病腎損傷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腎功能下降患者增加,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的患者也越來越多,需要更高效的方法來提高臨床效果。幹細胞具有向腎組織細胞分化的潛能,對腎臟損傷和修復具有積極作用,成為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臨床方法。用於糖尿病腎損傷的幹細胞種類主要為間充質幹細胞,如臍帶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
  • 臨床探究丨幹細胞移植療法為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臨床進展
    2型糖尿病佔糖尿病患者總數的90%以上,其病因多樣,致病機制尚不明確。傳統的醫療幹預方法不能令人滿意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式主要為口服降糖藥物、外源性胰島素補充。外源性胰島素補充主要用於1型糖尿病的治療。依賴外源性胰島素長期性注射的治療方式會發生耐藥性和急性低血糖的風險,對已經出現了廣泛耐藥性2型重度患者可通過胰島移植治療。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當腎損傷碰到糖尿病(我國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糖尿病腎損傷便成為了我國的重視對象。糖尿病腎損傷臨床上主要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尿蛋白及血壓血脂等延緩腎損傷進程。2019年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23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研究人員建議糖尿病腎損傷患者應合理控制蛋白攝入量,限制鹽攝入、合理運動、戒菸、減輕體重等對延緩糖尿病腎損傷進展有一定幫助。
  • 幹細胞療法終結胰島素注射時代,讓糖尿病治癒成為可能!
    糖尿病主要分為四型:I型糖尿病(T1DM)、II型糖尿病(T2DM)、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糖尿病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喝得多、吃得多、尿的多但是體重卻下降。
  • 全球第2例愛滋病治癒者出現,細胞治療臨床應用的突破性進展!
    自從1981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美國首次被發現後,39年來世界上僅有2例HIV治癒案例,而第一位被成功治癒愛滋病的患者,就是在10年前轟動世界的「柏林病人」(Berlin
  • 華盛頓大學成功「逆轉」糖尿病,治癒或將成為現實
    ,幹細胞是一類能夠自我複製的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旁分泌特性,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幹細胞在糖尿病治療方面有著積極的效果,被認為是有效治療糖尿病的理想細胞類型。β細胞、與胰島共移植增強胰島存活、保護內源性β細胞、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等,為治癒糖尿病提供了前提。
  • 糖尿病又上熱搜!攻克糖尿病急需幹細胞來突破
    因此,促使人們尋找可轉化成胰島素陽性細胞的幹細胞來源。當這些問題被克服時,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受益於基於自體幹細胞治療的治療策略 [4]。資本湧入 支持糖尿病幹細胞療法從原理上看,幹細胞有望實現功能性治癒糖尿病。
  • 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原標題:擺脫胰島素注射—2020最新糖尿病治療案例,糖尿病有希望了 如何讓糖尿病患者免於每日胰島素注射?答案是細胞移植胰島素生成細胞。 科學家將臍帶中的幹細胞誘導成為胰島B細胞,將其移植到糖尿病動物身上,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糖尿病患者進行臍帶幹細胞移植也取得了同樣的效果。目前這種方法還存在一些局限。
  • 最新臨床研究 幹細胞有效修復糖尿病腎損傷
    糖尿病腎損傷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併發症.腎血管損害可加速腎小球球性硬化的進展,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腎損傷的早期臨床表現,後期將出現大量蛋白尿,是導致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 臨床案例丨幹細胞治療腦出血後遺症,有望康復腦出血患者!
    腦出血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而血管的病變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通常所說的腦溢血是指自發性原發性腦出血,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表現為失語、偏癱,重者意識不清,半數以上患者伴有頭痛、嘔吐。
  • 臺灣幹細胞研究有新突破 治癒小鼠猛爆性肝炎
    臺灣幹細胞研究又有新突破!榮陽幹細胞研究團隊成功以間葉幹細胞移植,治癒罹患猛爆性肝炎的小鼠。研究發現,小鼠注射幹細胞二周後,肝功能恢復正常,受損的肝臟還能再生並自我修復。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於三月被國際排名第一的腸胃醫學期刊《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研究
    糖尿病不能通過內科保存治療治癒。脂肪幹細胞的使用使採集更容易,並允許重複製造和移植。 該研究於2018年建立了胰島素生產細胞製備培養方法,路線圖於2021年推出,目標是在2021年獲得醫生主導的臨床試驗(第一階段)和企業主導的臨床試驗。此外,細胞培養技術也發展起來,使實驗室能夠構建與人體具有相同三維結構的細胞質量。 通過形成三維細胞質量,細胞的性質更接近身體中的細胞。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癒糖尿病的方法。而且傳統的糖尿病治療,不能解決併發症的問題。 根據糖尿病的特點,糖尿病通常分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間充質幹細胞因其易分離、免疫原性低而成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幹細胞。 Ⅰ型糖尿病與幹細胞 Ⅰ型糖尿病是由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胰島細胞缺乏。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應具有多克隆、多免疫調節障礙的特點,是其難以克服的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自身免疫是Ⅰ型糖尿病治療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 幹細胞治療:帶你了解日本治療糖尿病有什麼新方法
    海外醫療界中,日本醫療可以排名前幾,今天多睦健康來給大家講一講海外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新希望:日本幹細胞療法。 糖尿病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可有效控制,但終究無法治癒的疾病。 今年,該團隊研發的另一款產品PEC-Encap也取得了進展。與PEC-Direct不同的是,PEC-Encap在具有免疫保護的裝置中遞送胰腺祖細胞,用於治療所有需要胰島素的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
  • 英國科學家:人造血量產取得突破性進展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國民保健制度血液和移植管理處的科學家說,他們在血紅細胞量產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向量產人造血邁進一大步。  英國廣播公司24日援引研究人員的話報導,先前製造人造血的方法是「誘騙」骨髓幹細胞在實驗室製造血紅細胞,但每個幹細胞製造不到5萬個血紅細胞後就會凋亡。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國家重點項目
    原標題: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國家重點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GLP-1和FGF21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
  • 困擾女性的產後抑鬱,臨床案例探究幹細胞療法抑制抑鬱症的可行性
    抑鬱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鬱為主要症狀的精神神經障礙性疾病,臨床上呈慢性進展,反覆發作,主要表現思維遲緩.情緒低落、認知和意志力減退等症狀。目前由於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以及慢性病的精神壓力,使抑鬱症患病率復發率、自殺率及疾病負擔均居高不下,已成為 公共健康中的主要問題之一。加強抑鬱症的防治研究,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及藥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近年來,間充質多能幹細胞被醫學界廣泛的運用於八大系統性疾病的治療,包括:神經系統(帕金森、小兒腦癱)、免疫系統(銀屑病、紅斑狼瘡)、泌尿生殖系統(卵巢早衰、子宮內膜修復)、內分泌系統(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呼吸系統(哮喘病、新冠肺炎)、消化系統(肝硬化、慢性腸炎)、運動系統(骨關節炎、骨髓損傷)及心血管系統。以下是各類疾病治療的成功案例,我們一起看看吧。
  • 快訊: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臨床轉化研究獲批國家重點項目
    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北京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人 GLP-1 和 FGF21 雙因子高表達自體脂肪間充質幹細胞輸入治療 2 型糖尿病臨床研究,於10月獲得國家科技部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