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上報導,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其中大多數人擁有博士學歷。這些科研人員據說被其他企業挖走。如此大規模的高學歷人才集體離職實屬罕見。
電影《天下無賊》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臺詞: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是飾演賊王的葛大爺說的一句教科書般的臺詞。連小偷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何況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呢?
馬雲說員工離職的原因不外乎兩個:1 錢沒有給夠。2 心理委屈。
提高待遇,讓人得到物質上的滿足,這是最直接的留住人才的辦法。除此之外,尊重人才並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的機會也是留住人才的好辦法。
我們想要留住人才,只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就可以達到目的。
01提高待遇
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毛澤東
合理的物質激勵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有人在網上曬出了華為公司的工資單。他的職位是銷售總監,工作時間6年。在他月薪最高的時候,包括年終獎和股票分紅就有18萬,其他月份基本是4萬多,總收入一欄顯示100多萬的工資。這樣豐厚的獎金數字讓我們垂涎三尺。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高額待遇的刺激下,華為員工潛能不斷被激發,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可能。目前華為公司在5G通訊領域是世界的領導者,即使在美國全力封殺下依然能夠屹立不倒。
天下熙熙,皆為利兮;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有利可圖,是人們工作的動力所在。只有滿足人們的利益訴求,才能贏得信任與追隨。沒有利益只有道德準則,是無法留住人才。
春秋時期,許多魯國人因戰亂流落外國,淪為奴隸。
魯國出臺一條法律,如果有人能夠將被奴役的魯國人贖回,就可以到國家獎勵的贖金。
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回魯國人,卻不肯接受魯國支付的贖金。
孔子知道後,批評子貢說:「你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願意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逐利,乃人之本性。任何沒有利益的事情,很少有人會願意去做。
在創業時,如果只依靠激情澎湃的演說,煞有介事的道理,雖然可以鼓動號召團隊,但是不一定能留住人。
02尊重人才
如果說物質激勵可以吸引來人才,那麼尊重人才則可以俘獲他們心。
人才資源是競爭獲勝的重要法寶。隨著各行業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有強大的人才儲備。而想要招攬到更多的人才,首先要懂得尊重人才。
三國時期,劉備聽說諸葛亮的才能後,便前去請他出山輔佐自己。他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拜訪諸葛亮。誰知去了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可是劉備依然不死心。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他特地選了個好日子來到諸葛亮家。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便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則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才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在封建社會,人是分等級的。當時,劉備雖然沒有很強的實力,但也是一個有名望的人物——劉皇叔,而諸葛亮只是一介山民。
劉備能夠多次前來拜訪諸葛亮,並且在臺階下靜靜地等待,就像臣子覲見君主一樣誠懇。這樣的態度足見劉備對人才的重視。諸葛亮也被劉備的誠意深深打動。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 —— 孫中山
從此,諸葛亮悉心輔佐劉備,一路披荊斬棘,終於為他開創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輔佐劉備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是尊重人才的典範。
我們尊重人才,就是把人招來的同時也把心留住。只有把人心留住了,即使你遇到困難,也總會有人追隨,且不離不棄。
03知人善任
想讓招攬到的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必須提供人才發展的土壤和空間。
作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需要有一顆一統天下的雄心。如果領導沒有長遠的眼光和偉大的雄心,人才就沒有了施展本領的機會,最終也只能變成廢材。
老虎指揮下的羊群勝過綿羊指揮下的虎群。
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爭奪北方的控制權。袁紹兵強馬壯,地理位置優越,糧草充足,財力雄厚。並且,袁紹手下也是人才濟濟。文有田豐、許攸等謀士,武有張遼、張郃等良將。但是袁紹在與曹操的對決中,卻遭謀士許攸反叛導致一敗塗地,最終地盤被曹操吞併。
袁紹最大的弱點是:缺乏長遠的戰略目光和知人善任的能力。這也是許攸最後倒戈的原因。即使他手上擁有許多傑出的人才,但是由於沒有長遠的規劃,沒有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最終只落得兵敗身亡的下場。
反觀曹操,實力不如袁紹,卻能以少勝多取得最後勝利。在接手袁紹的地盤後,曹操還接收了袁紹的許多部下。曹操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很快他就讓從袁紹手上挖來的人才幫助自己建功立業。
袁紹原手下武將張遼、張郃投靠曹操後,成為了曹操最得力的五子良將,並成為一代名將流芳百世。
人們常說: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然而,引來金鳳凰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想要的是讓鳳凰留在樹上築巢下金蛋。
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善於規劃藍圖,能夠知人善任,他能讓優秀人才有施展才華的空間。
良禽擇木而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規律。每個有才華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展抱負的機會。這樣才是自己價值的最好體現。為了獲得施展抱負的機會,人們在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
想要留住優秀的人才,就要不斷的完善適合人才發展的機制,提高待遇,讓他們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優秀人才足夠多的獎勵。做到這些要求,還會有那麼多的人才離職嗎?
如此,想要留住優秀的人才,其實也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