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想要留住人才到底有多難?

2020-12-05 馬豆識途

據網上報導,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其中大多數人擁有博士學歷。這些科研人員據說被其他企業挖走。如此大規模的高學歷人才集體離職實屬罕見。

電影《天下無賊》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臺詞: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這是飾演賊王的葛大爺說的一句教科書般的臺詞。連小偷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何況從事科學研究的機構呢?

馬雲說員工離職的原因不外乎兩個:1 錢沒有給夠。2 心理委屈。

提高待遇,讓人得到物質上的滿足,這是最直接的留住人才的辦法。除此之外,尊重人才並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的機會也是留住人才的好辦法。

我們想要留住人才,只需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就可以達到目的。

01提高待遇

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毛澤東

合理的物質激勵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有人在網上曬出了華為公司的工資單。他的職位是銷售總監,工作時間6年。在他月薪最高的時候,包括年終獎和股票分紅就有18萬,其他月份基本是4萬多,總收入一欄顯示100多萬的工資。這樣豐厚的獎金數字讓我們垂涎三尺。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高額待遇的刺激下,華為員工潛能不斷被激發,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可能。目前華為公司在5G通訊領域是世界的領導者,即使在美國全力封殺下依然能夠屹立不倒。

天下熙熙,皆為利兮;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有利可圖,是人們工作的動力所在。只有滿足人們的利益訴求,才能贏得信任與追隨。沒有利益只有道德準則,是無法留住人才。

春秋時期,許多魯國人因戰亂流落外國,淪為奴隸。

魯國出臺一條法律,如果有人能夠將被奴役的魯國人贖回,就可以到國家獎勵的贖金。

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回魯國人,卻不肯接受魯國支付的贖金。

孔子知道後,批評子貢說:「你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願意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逐利,乃人之本性。任何沒有利益的事情,很少有人會願意去做。

在創業時,如果只依靠激情澎湃的演說,煞有介事的道理,雖然可以鼓動號召團隊,但是不一定能留住人。

02尊重人才

如果說物質激勵可以吸引來人才,那麼尊重人才則可以俘獲他們心。

人才資源是競爭獲勝的重要法寶。隨著各行業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有強大的人才儲備。而想要招攬到更多的人才,首先要懂得尊重人才。

三國時期,劉備聽說諸葛亮的才能後,便前去請他出山輔佐自己。他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去拜訪諸葛亮。誰知去了兩次,諸葛亮都不在家。可是劉備依然不死心。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他特地選了個好日子來到諸葛亮家。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便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則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才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在封建社會,人是分等級的。當時,劉備雖然沒有很強的實力,但也是一個有名望的人物——劉皇叔,而諸葛亮只是一介山民。

劉備能夠多次前來拜訪諸葛亮,並且在臺階下靜靜地等待,就像臣子覲見君主一樣誠懇。這樣的態度足見劉備對人才的重視。諸葛亮也被劉備的誠意深深打動。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 —— 孫中山

從此,諸葛亮悉心輔佐劉備,一路披荊斬棘,終於為他開創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輔佐劉備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是尊重人才的典範。

我們尊重人才,就是把人招來的同時也把心留住。只有把人心留住了,即使你遇到困難,也總會有人追隨,且不離不棄。

03知人善任

想讓招攬到的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必須提供人才發展的土壤和空間。

作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需要有一顆一統天下的雄心。如果領導沒有長遠的眼光和偉大的雄心,人才就沒有了施展本領的機會,最終也只能變成廢材。

老虎指揮下的羊群勝過綿羊指揮下的虎群。

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爭奪北方的控制權。袁紹兵強馬壯,地理位置優越,糧草充足,財力雄厚。並且,袁紹手下也是人才濟濟。文有田豐、許攸等謀士,武有張遼、張郃等良將。但是袁紹在與曹操的對決中,卻遭謀士許攸反叛導致一敗塗地,最終地盤被曹操吞併。

袁紹最大的弱點是:缺乏長遠的戰略目光和知人善任的能力。這也是許攸最後倒戈的原因。即使他手上擁有許多傑出的人才,但是由於沒有長遠的規劃,沒有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最終只落得兵敗身亡的下場。

反觀曹操,實力不如袁紹,卻能以少勝多取得最後勝利。在接手袁紹的地盤後,曹操還接收了袁紹的許多部下。曹操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很快他就讓從袁紹手上挖來的人才幫助自己建功立業。

袁紹原手下武將張遼、張郃投靠曹操後,成為了曹操最得力的五子良將,並成為一代名將流芳百世。

人們常說: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然而,引來金鳳凰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想要的是讓鳳凰留在樹上築巢下金蛋。

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善於規劃藍圖,能夠知人善任,他能讓優秀人才有施展才華的空間。

良禽擇木而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規律。每個有才華的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展抱負的機會。這樣才是自己價值的最好體現。為了獲得施展抱負的機會,人們在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

想要留住優秀的人才,就要不斷的完善適合人才發展的機制,提高待遇,讓他們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在物質和精神上,給予優秀人才足夠多的獎勵。做到這些要求,還會有那麼多的人才離職嗎?

如此,想要留住優秀的人才,其實也並不難。

相關焦點

  • 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貓膩背後的正面意義
    文/咖啡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有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消息一出,立馬刷爆各個平臺,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對於這一罕見的現象,該科學院的人事部就此事回復是正常人員流動,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可能是有人挖「牆角」。根據知情人稱,其實這所科學院最近幾年人才流失非常嚴重,最高峰的時候竟然有500人,2019年時,該科學院只有200人,最近90多人集體辭職後,也就剩下100人左右了。
  •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的離職。僅僅是因為工資低嗎?並不是
    中科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的離職。僅僅是因為工資低嗎?並不是,這只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而已。在大多數人眼裡,科研員就應該淡泊名利,為國家做貢獻,不能太過注重金錢,應該要把注意力放在科研上,但是請你知悉,科研人員,他首先是人,是人他就有家庭,那麼他為了家庭,肯定也希望擁有更好的生活,所以才會如此努力的工作。
  • 放棄事業編制、福利分房,中科院30多歲的科研人員為何敢集體辭職
    技術人員大面積辭職,「換保安」只是導火索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所的90多名技術人員集體辭職引發轟動,但該所對外卻聲稱離職是「正常的人員流動」,這些員工是主動離職的。離職原因猜想90多名技術人員「冒險」集體辭職,我猜測可能主要有以下2方面原因:1、待遇問題核能所原本只是一個實驗室,人員編制並不多,後來擴張成為一個研究所。
  • 叮咚快評|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辭職,改革動了誰的奶酪?
    文|丁建庭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上了熱搜。有媒體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的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離職」,合肥研究院指責媒體「部分誇大事實」,強調這是「正常的人員流動」。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
    來源:中國經營網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在這裡,數千名科研人員創造出「人造小太陽」等實驗成果,屢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他們為什麼辭職?6月28日晚,科學島一名中層幹部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這名幹部表示,此事已經引起了領導的注意,目前正在調查離職風波背後的原因。
  • 中科院近百名科研人員離職,中美科技博弈之際,為何留不住人才?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技研究院近百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不管任何單位人員流動算作正常現象,可是一下近百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就顯然有些不正常了,在這中美科技博弈的特殊時期下,為何留不住人才呢?提到中科院,在小編眼裡非常的高大上,中科院全稱為中國科學院,可以說是中國科技領域的最高殿堂,根據2018年中科院官網顯示,中科院擁有12個院,100多家科學院所以及3所科技大學。而合肥物質科技研究院算作其中之一。在天下無賊的電影中有句話說得好,21世紀什麼最貴?那就是人才。那麼為什麼中科院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中科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是什麼激怒了「老實人」?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
  • 中科院90多人集體離職!專項工作組趕赴合肥調查
    7月20日,中國科學院官網發布消息,透露中科院黨組已經向合肥研究院派出專項工作組。中科院表示,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該工作組由中科院黨組成員、秘書長汪克強任組長,中科院機關相關廳局負責同志組成。此前有媒體報導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簡稱核安全所)的90多名科研人員於6月份集體提出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
  • 能夠導致90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這下子不火都難
    能夠導致90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這下子不火都難。90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不是小事,也只有人才儲備特別豐厚的合肥研究院才有如此的魄力。其實多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是社會資源重組的表現,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
  • 中科院核所90多人集體離職,待遇太低還是改革刺激?
    7月15日,中國經營報報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設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起廣泛關注。16日,澎湃新聞採訪的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稱,離職於6月份發生,「他們都是自願離職的,現離職手續都已經辦完。」據新京報報導,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回應稱,離職屬於「正常的人員流動」,工作人員稱「這種人員流動一直存在,辭職人員也都有自己的安排和去向。辭職是部分職工個人選擇,目前上述單位在職員工們均正常工作。」
  • 中科院派工作組調查「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20日通報: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有網友指出: 又代表什麼呢?
  •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
    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事件回顧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這在中科院系統內引起廣泛關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坐落在一個美麗的半島上,得名「科學島」。在這裡,數千名科研人員創造出「人造小太陽」等實驗成果,屢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6月28日晚,科學島一名中層幹部證實,已有90餘名科研人員辭職,均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職工。
  • 某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中科院派工作組調查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7月20日在官網表態,中科院黨組7月17日研究決定成立專項工作組,工作組於7月19日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
  • 中科院核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事件後續
    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集體離職事件引發關注,90多名科研人員在6月集體離職,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並擁有事業編制。7月17日,中科院成立專項工作組,7月19日工作組已抵達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開展調查工作。調查工作後續如何?
  • 中科院90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究竟為何?
    近期,中科院90位科研人員集體離職,領導只是說了一句「正常人的人員流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事情絕非表面上這般輕描淡寫,不然,國家又何須勞師動眾成立專項調查組呢。有人說是被美國給悄悄挖走了,這也不是空穴來風。一直以來,美國的科技發展就是收割在其他國家的科技人才的基礎之上。現如今,美國前六的材料學專家都是我國培養的,矽谷每年甚至還從清華大學挖走16%的人才。
  • 是什麼讓科研人員放棄事業編、福利房!誰一次性挖走中科院90多人
    放棄事業編、福利房 誰能一次性挖走中科院90多人?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 ,國務院介入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相關信息引發各界關切。7月16日,表態中提及的合肥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即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的消息刷爆各個媒體平臺。
  • 中科院某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原因是領導上任就降工資?
    7月15日,有媒體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設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核安全所」)90餘名科研人員集體出走,引起廣泛關注。 多人辭職 上述科學島中層幹部告訴記者:「核所最高峰的時候有500人,這幾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開始只有200個人了。這下90多個人辭職,現在就剩100人左右。」
  • 中科院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人事處:被挖走的
    國務院辦公廳牽頭成立專項工作組赴合肥調研據中科院官網消息,為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聽取中科院有關情況匯報,並要求國務院辦公廳、科技部、中科院等單位成立專項工作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其下屬研究所職工離職事件展開深入調研。
  • 中科院下屬研究所90餘人離職,為何驚動國務院?
    原創 佟西中 中國新聞周刊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可以看出對事件的重視7月15日 ,一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報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報導稱,合肥研究院旗下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90餘名科研人員,放棄編制與福利房集體離職。
  • 中科院90多人集體離職驚動國務院!不要事業編制、不要福利房
    近日,一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所屬某研究單元90多人集體離職」的消息引發各界關切。公開資料顯示,中科院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中科院所屬最大的綜合性科研機構之一。這90多人均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核所)職工,大多是博士畢業生,還有事業編制,很多人有福利房。有內部人士稱,這些說不要就不要了,太可惜。確實很可惜,想想看有多少人為了進事業單位,擠破了頭。有多少人為了房子,折騰了大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