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雲起電——誰給雲朵充電了?

2021-01-07 中國氣象局

  雷暴的形成與溼熱空氣在不穩定環境中的對流抬升有關。在炎熱的夏天,如果水汽又很充足的話,地面有源源不斷熾熱的溼空氣強烈上升,不斷冷卻凝結成了雲滴,逐漸形成龐大的雲體。如果在平原,地面受熱不均會產生熱力抬升;若到了山區,氣流爬坡就更容易產生抬升凝結而成雲致雨了。

  當雷暴雲襲來,本身就已是「黑雲壓城城欲摧」,還有電閃雷鳴令人不寒而慄。閃電一度被認為是老天的懲罰、上帝的怒氣,直到富蘭克林首次認識到存在正負電荷,並設計風箏實驗想要驗證閃電是不是電。後來,在法國的一個小鎮,有人幫他實現了計劃,成功將閃電的電荷引流到一個酒瓶中,發現那可怕的「上帝之鞭」居然也是電。也就是說,雲是會帶電的。

  雲朵之所以帶電,是因為雲內有各種不同尺度及不同相態的水成物粒子(霰、雹、雪花、雨滴、冰晶等)在強烈的上升氣流作用下相互作用,比如離子捕獲、粒子間的碰撞分離等過程,導致了不同尺度、不同表面溫度的粒子攜帶上不同極性的電荷,在氣流和重力作用下發生分離,形成正負不同極性的電荷區。

  目前,學界對於起電機制仍然有很多爭論,主要存在以下理論:

  粒子起電機制——依賴雲內水成物粒子之間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非感應起電、感應起電和次生冰晶起電。

  離子起電機制——綜合考慮雷暴雲內的對流、傳導、離子擴散和湍流擴散等過程引起的電荷生成和輸送。離子起電機制雖然能夠導致雲粒子攜帶不同極性的電荷,但整個起電過程只與晴天大氣中的自由電荷有關。主要包括:離子擴散起電、離子電導捕獲和對流起電。

  其他起電理論——破碎起電、凍結起電、融化起電、電暈起電和夾捲起電等。

  20世紀初,現代雷暴電學領域兩位奠基人威爾遜(Wilson)和辛普森(Simpson)分別利用不同的探測手段,開始對雷暴雲電荷結構進行研究。為尋找高能粒子發明雲室的威爾遜,是第一個利用靜電場測量來推斷雷暴雲內電荷結構與雷電中和電荷量的人。而辛普森及其同事們開展的雲內電場探空則提供了雷暴雲電荷結構的直接科學證據。

  他們利用自由氣球攜帶電暈探針在英國進行了首次雷暴雲內的電場探空實驗,從而推斷出了雷暴雲內的電荷結構。在氣球上升穿過雷暴雲時,他們同時對垂直電場和大氣壓力進行測量,利用氣壓值推算出傳感器所在的高度。根據探空結果,他們推斷雷暴雲內的電荷結構由垂直分層的三個電荷區域構成,即三極性電荷結構:下部是電荷量約+4C的正電荷區,位於暖於0℃的區域;中間是電荷量約-20C的主負電荷區域,位於 0℃和-10℃的區域;上面是一個主正電荷區,電荷量約+24C,對應溫度低於-10℃的區域。

  儘管近年來的電場探空表明,雷暴雲內的電荷結構較三極性電荷結構可能要複雜得多,但是三極性電荷結構被廣泛接受了長達近半個世紀。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電場探空技術的進步和大量雷暴雲內電場探空個例的積累,表明不同雷暴系統、不同的雷暴發展階段甚至在雷暴系統的不同區域,其電荷結構可能會有差別。但是,時至今日,在很多情況下,單體雷暴雲中的主要電荷區域仍常用經典三極性電荷結構來代表。

  (作者:浦雲嬌 作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LAGEO實驗室雷電研究團隊 責任編輯:唐淼)

  

相關焦點

  • 10種全世界最浪漫的雲朵!
    根據各種偶然的機會,會形成各種不同的雲朵形狀,今天為大家介紹10種全世界最浪漫的雲朵。第一種蘑菇雲,6月4日在雲南普洱出現的巨型蘑菇雲其實叫鬃積雨雲,雲量較多,底部常伴有很多碎雲,常有閃電和雷暴。冰雹雲第三種愛心雲,晴朗的天空經常會有一些小清新的雲朵,比如在你抬頭放鬆脖子的時候,蔚藍的天空向你比個小心心,你看到是否消除忙碌一天的煩惱呢?
  • 英國上空出現「超級單體雷暴」,宛如「宇宙飛船」
    這些戲劇性的照片顯示了昨晚超級單體雷暴變成了「宇宙飛船」的那一刻,攝影師卡爾·漢弗瑞昨晚在恐懼中目睹了這個超級單體雷暴,他呆在「渾身溼透」的地方,拍攝戲劇性的旋轉雷暴。昨晚它引發了狂風暴雨和雷暴,氣象局目前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
  • 小電、怪獸等充電寶不斷悄悄漲價,誰來規範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
    目前,各個品牌價格大致如下:街電充電寶每日封頂價格從20元漲到了30元,除旅遊景區提升至5元/小時以外,其餘人流量較大的地點均提升到了3元/時;來電充電寶的每日封頂價格20元未發生變動,每小時價格提升至2-3元;怪獸充電寶每日封頂價格28元,僅次於「街電」,但怪獸充電寶不分場所均為每小時4元;最貴的封頂價格屬小電充電寶,24小時封頂價格為99元。從數據我們直觀的看出,各家使用價格出現普遍上調。
  • 電是誰發現的 避雷針是誰發明的
    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是離不開電的,沒有電就沒辦法在電腦上辦公,沒有電就沒法給手機充電,那麼電是誰發現的呢?  電是誰發現的?  電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說閃電、靜電,所以我們不能說電是誰發明的,而應該是電是誰發現的。
  • 可以充電嗎?
    每個充電槽上方都有充電連接確認孔(充電監測孔),必須等這個孔位和充電槍對接成功後,電流才會流通。絕大多數時候,雨量是無法浸沒監測孔位、造成短路的。而且,就算遇到特大暴雨,導致槽位下方的充電孔被雨水浸沒,只要你不插入充電槍,也是不會通電形成電流的。
  • 雷暴天氣是怎麼形成的 雷暴天氣有什麼特點
    雷暴出現的時間多在下午。夜間因雲頂輻射冷卻,使雲層內的溫度層結變得不穩定,也可引起雷暴,稱為夜雷暴。雷暴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一般伴有陣雨,有時還會出現局部的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強雷暴天氣出現有時還帶來災害,如雷擊危及人身安全,家用電器、計算機機房直接遭雷擊或感應雷的影響而損壞,有時還引起火災等。
  • 電動車有了「共享充電寶」 哈嘍換電緩解「充電焦慮」
    近日,在合肥一些外賣、快遞網點等電動車使用頻次較高的場所,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智能換電櫃,電量耗盡只要在這裡換一塊電池,6秒就能「滿血復活」。這種全新的共享電池模式,由安徽省著名商標路基亞電動車聯合阿里投資的哈嘍換電聯合推出,它的出現讓電動車有了「共享充電寶」,有效緩解了廣大車主的「充電焦慮。」
  • MIT最新研究:給飛機「充電」,就能降低飛行中遭遇雷擊的風險
    大約90%的雷擊是由飛機本身觸發的:在雷暴環境中,具有導電性的飛機外殼實際上成為了會吸引雷電的避雷針,其觸發的雷擊可能損壞飛機外部結構並對機上電子設備造成影響。為了避免遭受雷擊,常見做法是讓飛機繞開天空中的雷暴區域。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工程師們提出了一種減少飛機遭受雷擊的新方式,即在飛機上搭載一個可以為飛機充電的系統。
  • 努芭比、你好雲朵、POTATOkids聯合秀 誰說家居不能時尚ING?
    2017年10月30日上午,青島中紡即墨童裝城在2017中國即墨童裝節的暖場音樂裡「醒來」,努芭比、你好雲朵、POTATOkids三個童裝品牌也聯合為我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童裝秀。Hello cloud你好雲朵  Hello cloud你好雲朵以簡約明快的日韓童裝為主,融合北歐的精緻與浪漫,追求休閒舒適與潮流兼備,主張服裝以人為本的隨性風格,用色以優雅的亞光文藝色為主,在整體和諧中尋求變化,輔以生動童趣而人性隨意的手繪圖案,在紛擾繁雜而忙亂的現在社會生活中尋找那一片內心的安寧和平靜
  • 解密:詳解充電寶的鋰電池電芯
    放電效率中最重要的是電芯,它是怎麼一回事?   現在的充電寶電芯一般分為18650電芯和聚合物鋰離子電芯。   它們的外觀也很好辨別。      現在有一種說法,18650電芯比聚合物鋰離子電芯低檔,總覺得放了幾節充電電池在裡面。這是真的嘛?
  • 電是什麼?電是誰發現的?
    專注充電100年什麼意思捏?當然,不是說本人的年紀,我是一個小年輕,不管內心還是外表,嗯,沒錯!繼續說充電,什麼意思?一個自然是給電池充電了,一次性的電池是肯定不行的,好奇心強的朋友請不要將這類電池放進充電器,動手能力強的朋友請不要用DIY的充電器給此類電池充電!水電池這類鉛酸的各類衍生電池,鋰電池鎳電池等各類蓄電池,才是可充電的電池!第二個自然就是給自己充電了,沒明白的朋友也請不要把輕易嘗試把自己接上電,嘗試一下電擊的感覺!
  • 手機充電秘訣:不怕充電怕沒電 充滿不好
    不少使用者可能一天中要分別充電好幾次,但國外知名科技網站近日刊文指出,每次將電池電量充足,都會造成電池少許退化;更關鍵的是,要想延長電池壽命,最好別讓電池電量耗盡,甚至不要讓電量低於20%。  科技寫手埃裡克•李默(Eric Limer)近期在國外知名科技網站Gizmodo上發表文章,分享了如何讓鋰電池壽命更長的秘訣。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終南別業》賞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是什麼意思?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這首名詩多年來的解讀,基本上說什麼的都有吧。把「水窮」解讀成人生至暗,而「雲起」解讀為柳暗花明;把「水窮」解釋為才思枯竭,把「雲起」解釋為另闢蹊徑。
  • 刀郎愛徒,雲朵歸來
    《愛是你我》的原唱刀郎,雲朵,王翰儀。刀郎那首自多年前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已是萬人空巷的盛景,而《愛是你我》,著實地火了歌手雲朵,讓無數人知道了這個名字。2005年,雲朵師從刀郎,並且接受系統的音樂學習,第二年,便推出與刀郎、王翰儀合唱的作品《愛是你我》。作為歌手雲朵首支參與的作品,《愛是你我》,並非大眾意義上的情歌,而是一首公益歌曲。
  • 出門想給手機充電,明明給充電寶充滿電,為什麼電量不耐用?
    1月4日消息 隨著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衣食住行、吃喝玩樂、行動支付都離不開手機,出門手機沒電,就會很焦慮,充電寶正好緩解了這一焦慮,知道現在出門手機和什麼最配嗎?當然是充電寶啦!但現在充電寶種類五花八門,質量良莠不齊,如何在眾多充電寶裡面選到自己心儀的充電寶,讓自己出行無憂。
  • 電雙層型超級電容的原理及充電方法
    早晨起床,給手機充電只要一分鐘,便可將電充滿。這不是做夢!以電雙層為代表的大容量電容器,以超級電容的名字已經有了20年以上的商品化歷程.近年來。更是在大容量、高耐壓方面有了驚人的進步。
  • 雷暴和雷電概念的區別與聯繫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義軍解釋說,通常所指的「雷暴」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而「雷電」則是發生在「雷暴」過程中的一種天氣現象。雷暴必定產生在強烈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雨或暴雨,有時伴有冰雹和龍捲。
  • 充電寶什麼電芯好用?安全性能高的充電寶推薦
    目前市面上的充電寶品牌也是越來越多,可謂是品牌比較魚龍混雜,看的有些眼花繚亂,花樣也很多,但是對於外行來說,有時候卻不知自己的充電寶究竟是不是值這個價錢,其實這與充電寶的內部電芯有很大關係,充電寶電芯一般有聚合物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兩種。
  • 為什麼手機充電插頭比一般插頭大?直流電和交流電區別是什麼,今天...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手機充電插頭比一般插頭大?其實嚴格來講,這個「插頭」叫開關電源適配器,目的是將電網傳來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傳輸進電子設備中。筆記本電腦的電源適配器更大,冬天暖手更方便~那為啥要把交流電換成直流電呢?
  • 電暖寶充電時突然爆炸 女子後背被炸傷 以後再也不用了
    電暖寶充電時突然爆炸 女子後背被炸傷 以後再也不用了素材來源網絡,文章原創,抄襲必究冬天到了,天氣也越來越冷了,出門的時候每個人都裹得嚴嚴實實像個粽子。而人們最常見的取暖方式之一就是電暖寶。電暖寶因為外形新穎豐富多樣,儲熱量大,保溫時間長,使用也比較方便,備受大眾的喜愛。可是李女士最近卻不敢用電暖寶了,問他為什麼,李女士說,這哪是用來取暖的啊,這分明就是炸彈。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李女士這麼忌憚電暖寶呢?我們來看一看吧。「千萬不要再用電暖寶,我就是被電暖寶炸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