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已破百

2021-01-20 CCTV4

此前,世衛組織7日發表聲明說,目前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數已突破10萬例。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8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截至歐洲中部時間8日6時(北京時間8日13時),世衛組織收到的各國報告數據顯示,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達101個。


此前,世衛組織7日發表聲明說,目前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數已突破10萬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超過兩萬例,所有國家應採取強有力的遏制措施,以減緩並扭轉疫情蔓延。


聲明說,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經驗都證明,通過採取一些普遍適用的措施,確實可以減緩病毒傳播並降低疫情影響。這些措施包括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確診感染病例,護理患者,追蹤密切接觸者,讓醫院和診所做好準備應對確診病例激增,做好醫務工作者的相關培訓等。


世衛組織在聲明中表示,將繼續與所有國家、合作夥伴和專家合作,協調國際應對,制定指導方針,分發物資,分享知識以及向人們提供防護信息等。




【本期編輯:和風】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相關焦點

  • 全球超100個國家和地區受疫情影響!武漢機場確定復航時間了?
    提前為復航做好人員培訓等準備工作屬必要的正常安排,不表明已正式確定具體復航時間。該司將嚴格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和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決定執行。全文如下今天,我司一則關於做好復工復航準備工作的通知在網上流傳,引發部分網友關注。
  •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從進口國方面看,在2020年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新冠肺炎疫情宣布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後,儘管WHO不建議採取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仍有部分締約國針對我國特定類別的商品出口執行臨時管制
  • 世界氣象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氣象觀測系統
    來源:經濟日報世界氣象組織5月7日發布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天氣觀測及預報數量、質量以及對大氣和氣候監測的影響日益增大。報告說,世界氣象組織全球觀測系統是該組織193個成員國(地區)向其公民提供天氣和氣候服務及產品的中樞,它通過陸基、海基和天基儀器提供對大氣和海洋表面狀態的觀測數據。相關觀測數據用於編制天氣分析、預報、報告和警告。該觀測系統大部分工作是部分或完全自動化的,預期將繼續運作,但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將導致系統缺乏維修、維護和供應保障,前景堪憂。
  • ...全球累計確診8647萬例,累計死亡187萬例,累計確診國家和地區數...
    【全球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73.5萬例,美國新增23萬例】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統計數據顯示,1月5日全天,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3.5萬例,比上一日增加18.5萬例。其中,美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萬23萬例,比上一日增加5萬例。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一)疫情全球爆發與衝擊的基本原因3月19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總部舉行視頻記者會表示,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聯合國75年歷史中前所未有的危機。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人類的苦難,影響了全球經濟,摧毀著人們的生活。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
  • 【關注】美洲成為全球疫情重災區,世衛組織:新冠將影響數十年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洲成為全球疫情重災區,美國隨著各地經濟重啟和鬆綁疫情限制令,疫情出現反彈,拉美地區疫情形勢愈發嚴峻;歐洲個別國家出現聚集性感染,德國新冠病毒感染率從0.86飆升至2.88;亞洲地區印度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單日確診病例已連續11天超過萬例,邊境警察部隊也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 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中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突破500例。
  • 第10周時政周報|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方艙醫院|北京冬奧會
    時政熱點1.符合要求的網際網路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線上複診服務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通知,明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符合要求的網際網路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 國際視窗|2020年終回顧:12張圖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轉載於:世界銀行2020年終回顧:12張圖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去年的此時此刻,我們大部分人還不知道諸如「封城」、「強制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之類的概念。如今,這些都已成為我們日常用語的一部分,而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下面的12張圖,我們嘗試對世行同事們在這場真正前所未有的危機下所做的研究成果進行量化和提供一個概覽。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油氣勘探面臨新挑戰!
    來源:礦業界2020 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國際油價波動對全球石油工業產生嚴重影響,市場需求疲軟,供給持續過剩。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EIA預測,2020 年全球能源需求總量將下降5%,為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降幅。
  • ...全球疫情:義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破三萬 美國開始疫苗臨床試驗
    【海外網3月18日|戰疫全時區】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18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196979例,死亡病例7902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11萬。
  • 受疫情影響,泰國一群猴子無人餵食,為一根香蕉打成一片(動圖)
    來源:海外網報導截圖【海外網3月12日編譯報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蔓延,這不僅擾亂人類正常生活,也影響到動物的生存。日前,泰國一女子拍攝的一段視頻中顯示,該國中部城市華富裡府的幾百隻猴子因無人餵食飢餓難耐,竟為了一根香蕉打成一片。為了一根香蕉,猴群大打出手。(視頻截圖)猴群沿街追趕拿著食物的猴子。
  • 全球確診新冠肺炎150萬,多艘航母「中招」……但這幾個國家開始...
    【來源:新聞聯播】根據世衛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1521252例,死亡92798例,歐洲區域達到799696例,中國以外超過143萬例。當地時間10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歐洲部分國家疫情已放緩,但非洲國家疫情發展迅速,並出現大量衛生工作者感染。
  • 世衛組織稱全球新冠疫情正在惡化怎麼回事?全球疫情最新消息
    6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全球新冠疫情正在惡化,6月7日,世界單日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達13.6萬例,是迄今為止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天。譚德塞說,各國已向世衛組織報告近700萬例新冠病例,近40萬人死亡。
  • 後疫情時代的思考:語言行業受何影響?
    當地時間6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球已有超70萬人因新冠肺炎喪生。按最近兩周的數據計算,全球平均每15秒就會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新冠肺炎已對全球語言服務業造成影響
  • 極端氣候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南部非洲糧食危機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手編寫的最新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將使2020年飢餓人數至少新增約8300萬,甚至可能新增1.32億。  而在疫情發生之前,非洲各國就已經面臨極端氣候(如乾旱、洪澇等)影響和宏觀經濟挑戰。據南共體報告顯示,面臨糧食危機的人口數相比於去年同期增長了10%,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預計面臨饑荒的人口將繼續增長。   南共體地區承受營養不良的三重負擔,分別是營養不良、過度肥胖和缺乏必需營養素。
  • 世界各國疫情最新消息情況 各國感染新型肺炎人數數據統計
    世界各國疫情最新消息情況>>  【世衛組織:中國之外新冠肺炎增加9751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61518例】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4日10時(北京時間14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9751例,達到61518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24例,達到2199
  • 全球衛生危機是否會演變全球糧食危機?糧農組織:農業韌性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發布的最新《糧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仍將面臨不確定性,但農業食品產業面對疫情危機的韌性可能要高於其他產業。相比較2007-2008年糧食價格危機,報告認為,政策制定者現在有了應對全球危機的更多經驗。
  • 新冠肺炎疫情中關於中國的16個謠言和真相
    因此,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和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桑在《柳葉刀》撰文對中國醫生和衛生部門在流感季節迅速發現新冠病毒表示高度讚賞。真相:中國第一時間向本國和全球公眾通報疫情,在最短時間內採取最嚴格的防控措施,為世界其他地區贏得了至少六周準備應對疫情的時間。 中國很早就已經履行了向世衛組織通報新發疫情的義務。 2019年12月31日,中國向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通報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疫情。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帶一路」發展危中有機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導致世界經濟前景黯淡。疫情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的未來發展也受到多方關注。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已全面進入水上施工階段。(新華社記者高磊攝)  作為一項重要的國際倡議,「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當然不可能脫離時代大環境。受到各國旅行禁令、社交隔離、人員流動限制等防疫措施的影響,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受衝擊,許多「一帶一路」大型基建項目暫時處於停擺狀態,為「一帶一路」整體建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