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油氣勘探面臨新挑戰!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礦業界

2020 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和國際油價波動對全球石油工業產生嚴重影響,市場需求疲軟,供給持續過剩。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EIA預測,2020 年全球能源需求總量將下降5%,為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降幅。

新冠肺炎疫情致使能源需求驟減、油氣價格下跌,全球各大能源供應商紛紛給油氣勘探項目「踩剎車」,不再急於開發新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勘探和開發支出大大低於2020年初預期。2020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的批准數預計比去年大幅下降75%以上。

據Rystad Energy分析,2020年全球批准的油氣項目總值為470億美元,其中約270億美元預計將用於海上項目,200億美元預計將用於陸上項目。2019年全球批准的總值為1970億美元,其中1090億美元用於海上項目,880億美元用於陸上項目。

截至2020年上半年,已批准的油氣項目總值為290億美元,其中160億美元為海上項目,130億美元為陸上項目。如,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已經將油氣勘探規模削減30%,相當於減少100億美元投資。Rystad Energy預測,如果石油價格長期停留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低位,到2022年全球還將有150家能源企業走向破產。

1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造成全球鑽井活動比2019年大幅下降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油氣鑽井活動顯著下降。據Wood Mackenzie目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多數鑽井已經延期或關停。

截至目前,全球(不包括中國)已完成的鑽井活動比往年減少約83%。去年活動頻繁的澳大利亞預計是受影響最大的地區,同比下降約54%,其次是南美下降約53%,非洲下降約51%。

今年已完成的常規井總數大幅下降,同比下降約450口,截至2020年8月底,已完成常規井約869口。其中,640口井位於中國。在剩餘的229口井中,陸上鑽井佔57%,海上鑽井佔43%。截至8月底,澳大利亞完成了40口井,位居榜首,其次是西歐,完成了32口井。

2

新冠肺炎疫情給油氣勘探與生產帶來新的成本管控壓力

受疫情影響,國際油價震蕩走低,全球原油需求銳減,直接導致國際油價進入下行通道,BRENT油價兩次跌破55美元/桶,WTI油價一度跌至49.35美元/桶,給油氣勘探與生產帶來新的成本管控壓力。

近年來,隨著全球勘探開發程度的不斷提高,地表/地下條件日益複雜,規模效益儲量發現難度日益加大,非常規、超深層、深水等高投入、高成本油氣產量佔比不斷增加,全球油氣勘探與生產一直承受著較大的成本上升壓力。

2014年油價暴跌以後,全球油氣企業採取多項措施降本增效,上遊效益在2019年有所好轉,而此次油價下跌,對本來就承受較大壓力的油氣上遊業務無疑又進一步增加了成本管控壓力。

3

新冠肺炎疫情升級我國海外油氣地緣政治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產生深刻影響,為油氣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了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地區之間難免不會出現矛盾,而疫情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成為誘發這些矛盾升級並導致地區局勢不穩定的導火索。

疫情期間,中東的恐怖襲擊事件就比疫情之前更為頻繁。恐怖主義組織打著病毒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的旗號,不斷製造流血衝突事件,成為地區不穩定的重要根源。

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美國此次疫情防控較為失敗,為逃避責任和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屢屢對中國進行汙名化攻擊,同時無所不用其極,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中國進行打壓和遏制。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中國油氣行業海外發展而言均是新情況、新挑戰。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油氣勘探開發正面臨什麼難題?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國際石油市場供應不確定性加劇,使得我國油氣供應安全再一次受到高度關注,因此提升國內油氣供應能力成為重大戰略選擇。就當前發展態勢看,我國油氣資源稟賦依舊具備,但資源稟賦條件變差,未來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成為油氣行業發展的重大挑戰之一。
  • 深水油氣勘探為什麼這麼難?
    近10年來,全球深水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與裝備製造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全球約有400座各種類型深水油氣生產裝備在役。,掌握了300m水深油氣田開發工程成套技術,基本實現了1500m水深條件下的油氣田自主開發。
  • 趙章靖: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教育的變化特徵和趨勢
    這類報告面向世界,從全球視角對各國教育現狀進行梳理,深入思考這次舉世罕見的疫情對教育帶來的衝擊、挑戰、風險以及客觀上帶來的機遇,並對疫情期間和疫情後教育的走向進行了研判,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反響,對後疫情時期我國教育改革也有著重要的啟示。
  • 後疫情時代下國際原油價格波動衝擊與我國對策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巨大,造成石油需求萎縮,原油儲存壓力過大是造成本次價格驟降的直接原因。在原油產能出現過剩的情況下,儲存空間嚴重短缺,眾多買家持續觀望,造成外部需求嚴重不足。據悉,貿易商「漂」在海上的原油已經超過1.6億桶。  二是原油供給增加。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依舊呈上升趨勢,面臨的能源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大力發展海洋油氣產業,提升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既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
  •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燃料消費的嚴重衝擊
    世界各國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採取的部分或完全禁止航空旅行,使全球航空燃料消耗的下降超過60%,美國航空燃料消耗下降也超過60%。事實上,這可能僅是我國航空業剛剛從黑暗的隧道裡看到的一抹亮光,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全球航空運輸業造成了嚴重的衝擊,無論是世界或是我國的航空公司,都仍在歷史未見的空前困難中掙扎求生。航空燃料的消費,是世界石油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 火山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
    隨著碎屑巖和碳酸鹽巖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火山巖(含火山碎屑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的新領域,並展現出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336個盆地中發現火山巖油氣藏或油氣顯示。
  • 疫情反彈下 英國財政和貨幣政策面臨雙重挑戰
    在脫歐風險與新冠肺炎疫情猛烈反彈的共同打擊下,本就疲弱的英國經濟前景更添陰霾。  當前,整個歐洲大陸都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次衝擊。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以及英國等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彈洶湧而至。其中,英國自9月秋季學期開始以來,已有多所高校出現學生集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也持續處於高位水平。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本文系3月21日盤古智庫系列公益直播沙龍《抗疫轉型,企業生存》第十一期「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的內容整理。盤古學術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擔任主講嘉賓。
  • 新冠疫情與人工智慧倫理準則面臨的新挑戰
    導讀全球抗疫背景下,人工智慧在醫療場景的應用不斷增加。然而,在新冠疫情中,已有倫理原則的局限性顯現,主要體現在不同倫理準則之間面臨衝突。本文將分析疫情背景下AI倫理準則面臨的新挑戰並探討對策。顛覆性技術帶來的倫理挑戰由來已久。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以前,相關討論就已經起步。2018年,歐盟委員會提出五大「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倫理準則,分別是自主性、有益性、預防傷害、公平性和可解釋性。
  • 第七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在京召開 專家為保持油氣勘探的活躍性建言...
    面對我國油氣勘探工作面臨勘探對象日趨複雜、資源品位日益變差及國際油價持續低迷等諸多挑戰,油氣勘探如何保持穩健發展,實現更大突破?近日,以「保持勘探的活躍性——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在京舉辦。
  • 莫莉:從「非典」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其應對
    (六)衛生事業大發展「非典」之後,加速了公共衛生體系、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體系的建設,也成為推動反思醫療衛生發展、撬動新醫改的標誌性事件。當前,我國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系統。但本次疫情中,網絡直報系統似乎未能有效發揮應有的直報作用。
  • 樓春豪:新冠肺炎疫情與印度對外戰略新態勢
    當然,新冠肺炎疫情對印度國內政治、經濟、社會造成全方位衝擊,宗教矛盾激化、經濟雪上加霜、政策資源有限、外部環境深刻調整等勢必影響其對外戰略實施和國家崛起前景。印度對外戰略的調整使其對華政策競爭性乃至冒險性增強。中印需要保持戰略謹慎,確保雙邊關係戰略穩定。
  • 2020後全球氣候談判: 新問題、新挑戰、新方案
    這些嚴峻的事實,一方面給疫情之後的全球氣候談判提出了新問題,製造了新挑戰;另一方面為疫情之後氣候談判法理向度的型塑與模式建構提供了新思路,為新時代「共商、共建、共享」的氣候治理建構指明了新方向。2020年初,美國經濟學家託馬斯·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題為《全新的歷史分界線:新冠疫情前時代和新冠疫情後時代》的文章,提醒人們注意疫情發展過程中的指數效應(the power of exponentials)。他提出,疫情一旦進入指數級傳播狀態,就會發展得異常迅猛。「當前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和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將長久持續。」
  • 深部油氣資源將成勘探新領域
    據USGS公布的資料,全球氦資源量大約為519億方,其中美國佔世界總資源量近40%(約206億方),目前已大規模開採60多年。卡達為101億方、阿爾及利亞82億方、俄羅斯68億方、加拿大20億方。USGS預測,我國氦氣資源量11億方,僅佔世界2%左右。迄今為止,氦唯一的來源仍然是含氦天然氣,其具有工業經濟價值的含量下限為0.05%。
  • 中國石油夢想雲助力油氣數位化轉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張姝欣)目前,中國石油鑽井作業遍布全球,點多面廣線長,地表情況複雜,地下看不見摸不著,作業風險高,技術難度大。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企業紛紛加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發展以應對挑戰。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歷經10餘年科研攻關創立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了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該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
  • 聯合國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原標題:聯合國強調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來源:駐厄瓜多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厄瓜多《宇宙報》3月16日報導,聯合國官方網站近日刊發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題為「全球氣候變化比新冠肺炎疫情更可怕」。
  •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02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一)短期內疫情對出口貿易有一定負面衝擊 從出口結構上看,當前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工業品,佔比高達94%。由於疫情是春節期間向全國各地蔓延,受其影響,各地工業企業春節復工時間延後,交通、物流、倉儲等配套行業受限,檢驗檢疫工作更加嚴格。
  • 疫情衝擊下的供應鏈重組 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先驅者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來自中國的供應鏈中斷,緬甸的紡織業受到沉重打擊。疫情衝擊下的全球供應鏈重組文/劉裘蒂發於2020.3.16總第939期《中國新聞周刊》新冠肺炎疫情剛暴發之際,大多數對於經濟影響的分析,都以2002年-2003年的「非典」疫情做起始點來類推,重點關注對中國經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