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客機應是不鏽鋼的飛翼?1938年美國工程師的腦洞高深莫測

2020-09-16 博物館的狐狸


美國雜誌設想的未來客機

飛機誕生於1903年,在隨後的短短幾十年內,航空技術進步神速,在速度、高度、發動機、材料、電子設備等領域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

那麼,處於早期航空時代的人們,面對不斷的技術進步,對未來飛機有什麼大膽猜想和預測呢?


飛翼型未來客機

1938年的飛翼型「未來客機」

1938年2月的美國《大眾力學》(Popular Mechanics)雜誌上,刊登了洛克希德公司工程師霍爾·希伯德對未來客機的設想方案。他作為一名航空製造業內人士,可以代表當時的專業看法。

1938年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當時正處於螺旋槳飛機的蓬勃發展期,噴氣飛機還處於理論探討階段。在這種背景下,霍爾·希伯德的「未來客機」設想頗有技術前瞻性,但也明顯暴露出時代局限性,有些古怪想法很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霍爾·希伯德的「未來客機」是一款我們熟悉的巨型飛翼,在他的介紹中特意指出飛翼機型的特點——「沒有機身和機艙」。按照霍爾·希伯德的設想,這種超前的機型很可能在10年後就會誕生,並且投入商業運輸。


《大眾力學》雜誌封面

在他設計的方案中,這種飛翼型運輸機翼展可達300英尺(約91米),可以裝載150名乘客和數噸重的行李,這個水平相當于波音737的載客能力了。另外,這種飛翼客機仍採用螺旋槳發動機,但數量多達六臺,而且單臺功率可達2500馬力。這種發動機功率是二戰後期的水平,作為1938年的設想可謂超前。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未來客機採用了自行車式或前三點式起落架,類似設計在二戰以後才出現在大型飛機上。


1930年代的客機機艙

將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

作為飛翼機型,這種「未來客機」的內部設計也是獨特的。所有乘客座位都布置在機翼內,並且設計有多個獨立艙室,艙內安裝有娛樂設施和長廊。另外,機翼前緣、天花板和部分地板還安裝有舷窗,乘客的視野比傳統客機高出好多。設計者也許認為,這種飛翼機型將給乘客帶來更好的舒適性。

儘管仍採用螺旋槳發動機,但設計者霍爾·希伯德卻給「未來客機」設定了一個相當高的速度指標——巡航時速250英裡(402公裡/小時),最大時速500英裡(804公裡/小時)。這個指標對傳統螺旋槳飛機而言是過高的,多年後才由早期噴氣機突破這個速度紀錄。事實上,設計者也認為達到這個速度儘管是有可能的,但是「要花錢」。


1930年問世的全金屬飛機

霍爾·希伯德作為未來航空技術的想像者,他的首要想法是設立一個崇高目標,然後將「不可能」再逐漸轉變為「可能」。

這款未來客機,在當時看來充滿了各種「不可能實現」的想法,包括很重的機身(68噸以上)、很遠的航程(5000-6500公裡)、很高的飛行高度(9000米以上)、太多的乘客(150名)、太高的速度(800公裡/小時)以及難以忍受的高成本。為此,霍爾·希伯德提出了很多製造方面的設想,為後來者提供了一些解決思路。但是,霍爾·希伯德關於飛機材料的想法,卻讓現代人可能非常吃驚,因為他認為未來飛機的製造應該大量使用不鏽鋼來製造!


早期的不鏽鋼還是一種高價材料

「未來飛機」的製造材料是不鏽鋼?

不鏽鋼造飛機,在現代人來看,是一個不明智的想法。飛機的設計製造,首先就是要控制重量,但是不鏽鋼太重了。蘇聯的米格-25機身就採用了不鏽鋼,結果成為了西方嘲諷的對象,但米格-25是為了解決高速飛行中的高溫問題,所以才搞出了這個另類設計。但是,1938年的一些飛機工程師,思路卻和現代人有所不同。

早期的飛機材料以木材和鋼管為主,但在1930年代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鋁材了,並且誕生了最早的全金屬飛機。鋁金屬重量輕,本來是製造飛機的首選。但在1930年代,由於鋁合金製造加工還存在一些技術難關,耐腐蝕和結構強度方面還有不令人滿意的地方。


YB-35轟炸機驗證機

霍爾·希伯德就認為,1916年才剛剛發明的不鏽鋼,必然在1938年後的未來十年成為重要的飛機製造材料。在當時,全不鏽鋼飛機也已經出現。不鏽鋼除了耐腐蝕外,拉伸性能和結構強度也好,對於飛機製造而言都是有益的。

但是,不鏽鋼的缺點也是明顯的,除了重量太大,當時還有材料成本高的缺點。在1938年的時候,不鏽鋼的價格幾乎是普通鋼材的10倍以上,與我們現代人的「廉價」印象完全不同。另外,不鏽鋼的另一個缺點就是難以加工,傳統的焊接加熱過程會破壞不鏽鋼的耐腐蝕性。


YB-49轟炸機驗證機

因此,霍爾·希伯德推薦了當時還屬於新技術的「噴丸電焊」,能夠大大縮短焊接時間,從而減少高溫對不鏽鋼耐腐蝕性的破壞。

由此看來,霍爾·希伯德等人對不鏽鋼造飛機的設想是很著迷的,希望業界對此進行全面的研究。但我們都知道後來的結果,最重要的航空材料一直都是鋁材,而不是不鏽鋼。

不過,「未來客機」所採用的飛翼設計卻很快成為現實。二戰期間,美國和德國都在飛翼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並推出了多款飛翼機。其中,美國諾斯羅普公司於1941年開始研製YB-35飛翼型轟炸機,採用螺旋槳發動機,最大速度632公裡/小時,樣機在1946年首飛。隨後,採用噴氣發動機的YB-49飛翼型轟炸機在1947年首飛,速度增加到了793公裡/小時,性能已經很接近霍爾·希伯德的「未來客機」。


當代新型飛翼型客機

儘管YB-35和YB-49都沒有最終裝備部隊,但諾斯羅普公司藉此積累了大量飛翼機的設計經驗,最終在B-2隱身轟炸機上收穫了豐碩成果。

從這個角度看,1938年霍爾·希伯德設想的「飛翼型客機預計在10年左右問世」,在技術層面上得到了大部分實現,只是與民用無關而已。這也印證了一個事實,航空技術進步的速度確實太快了。(作者:陶慕劍)

相關焦點

  • 造成10人傷亡的空難,1938年美國墜機事故,超級伊萊克特拉墜毀
    1938年的時候,美國西北航空公司發生了一起空難事故,這起事故中一共造成了10人傷亡。而墜毀的正是著名美國航空工業企業——洛克希德生產的超級伊萊克特拉客機,這也是洛克希德生產的民用客機首次發生致命事故,使得該公司非常尷尬。
  • 未來有望坐上這種造型的客機
    上周新加坡航展上,歐洲飛機製造商空客公布了一款混合翼飛機設計,稱其最終可能用於商用客機。但空客同時表示,這種特立獨行的混合翼飛機設計需要很多年才會成為現實。自從商業航班問世以來,客機的基本形狀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基本都是一根長管子粘上一對翅膀,再加上一個尾翼。
  • 未來可能坐上這種造型客機
    上周新加坡航展上,歐洲飛機製造商空客公布了一款混合翼飛機設計,稱其最終可能用於商用客機。但空客同時表示,這種特立獨行的混合翼飛機設計需要很多年才會成為現實。自從商業航班問世以來,客機的基本形狀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基本都是一根長管子粘上一對翅膀,再加上一個尾翼。當然,真正的航空設計要複雜得多,但波音747和空客380的基本設計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空客最新發布的飛機設計被稱為MAVERIC,是一架只有2米長、3.2米寬的無人駕駛演示機,主要用於驗證創新設計。
  • 山西弘飛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太原網絡推廣首選弘飛翼網絡
    所以,越來越多的品牌方、企業方需要一家經驗豐富,道行深厚的網絡公司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的品牌曝光與流量轉化的網際網路公司,山西弘飛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理念就是為每一個客戶打造合適自身公司未來發展藍圖的營銷策略!
  • 南航A380開始賺錢了,世界最大客機逆勢上揚,中國風景獨好?
    A380堪稱人類航空奇蹟,卻是一架失敗的客機比如南航從2011年10月14日開始接收5架A380以來,這種四發超大型客機就一直處於勉強維持運營的狀態但對於南航的A380機隊來說,由於其他國家的同款飛機全部停飛,它們獨特的載客優勢,在世界深陷疫情危機,中國抗疫風景獨秀的情況下,未來的盈利空間依然被繼續看好。
  • 荒誕與真實:1938年,火星人「入侵」美國
    1938年10月30日,周日,晚8點。大概有100萬美國聽眾靜靜地等候在收音機前,調好頻率,開始收聽每周日晚8點到9點的《空中水銀劇場》。這是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出品的一個節目。按照那天晚上的安排,是播出由年輕導演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策劃並主播的廣播劇《世界大戰》。
  • 36歲法國翼裝飛行大師命喪沙漠,噴氣飛翼有多危險?
    2020年11月17日,杜拜噴氣翼裝飛行團隊發表聲明稱,隸屬該團隊的法國著名翼裝飛行大師文森特-雷菲特在沙漠訓練時意外失手,不幸身亡!再後來文森特加入了民間飛行組織「杜拜噴氣飛人」組織,該組織曾經組織過著名的和A380共同飛行的活動,相信99%的朋友都是通過和客機比翼雙飛的畫面認識到天底下居然有噴氣翼裝飛行這種「超級大玩具」的!
  • 1938年,美國廣播公司緊急插播了一則新聞—火星人入侵地球了
    年萬聖節前夜,美國人民本該穿上稀奇古怪的服裝,參加派對,聽著萬聖節音樂,品嘗著雞尾酒和糖果。1938年10月30日晚間8點12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無線廣播突然中斷正在播放的音樂,插播進一條「突發新聞」——芝加哥詹寧斯山天文臺的教授觀測到火星上有爆炸發生。
  • 超音速豪賭,「協和」客機悲劇史
    英國和法國一拍即合,決定共同研製中程和遠程超音速客機,雙方在1962年11月籤署了正式合作協議。首先是機身結構溫度在超音速飛行中會迅速上升,到2.2馬赫時就達到了鋁合金結構極限,更高的速度則需要使用不鏽鋼或鈦合金來製造飛機。
  • 1938年的不速之客——火星人入侵地球
    威爾斯的事業之巔:電影《陌生人》(The Stranger)與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的廣播劇《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1938年,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正在為廣播劇《水星劇場廣播》(The Mercury Theater on the Air)進行排練。
  • 進口不鏽鋼潛水攪拌機【美國進口品牌】
    進口不鏽鋼潛水攪拌機【美國進口品牌】耐腐蝕衝壓式不鏽鋼潛水攪拌機特別注意:潛水攪拌機必須完全潛入水中工作,不能在易燃易爆的環境下或強腐蝕性液體的環境中工作。為了保證攪拌機在不同池型中的運行高校,可參考下列典型的安裝形式。曝氣池形式:方形池:安裝攪拌機可在方形池形成的攪拌效果。
  • 速度至上,超音速客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在追逐速度的飛行時代,噴氣式客機一度以兩倍音速在空中叱吒翱翔。今天,我們不得不滿足於巡航速度僅為1000公裡/小時的旅行。未來,超音速飛行能否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未來,超音速客機會回歸嗎?往後的50年,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冷戰和你追我趕的太空競賽加速了航天技術的急劇發展,對太空的探索同時也帶動了航空的進步,這個時期也見證了地球上最快客機之間的競爭,俄羅斯圖-144和協和式飛機。
  • 應繼續加大不鏽鋼產業政策支持力度
    預計到2025年,全球不鏽鋼粗鋼消費量將達到6200萬噸;到2030年,全球不鏽鋼粗鋼消費量將達到6800萬噸。  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產業政策應繼續加大對不鏽鋼產業的支持力度,繼續加大鎳礦資源保障力度,繼續加大中頻爐生產不鏽鋼工藝的淘汰力度,促進不鏽鋼產業生產力布局優化。
  • 1938年,美國諾獎女作家預言中國未來卻無人信,如今一一應驗
    在美國,倒是有這麼一位「驚豔」的女作家,不僅獲得了「諾貝爾獎」,還是一個「預言家」,她便是賽珍珠,一個傳奇的女子。賽珍珠是1892年6月26日出生的,才4個月的時候,就被自己的傳教士父母帶到了中國,在中國生活了將近40年。賽珍珠一直以漢語作為做自己的「母語」,在賽珍珠的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基本上也都是中國的故事。
  • 疫情之後,波音公司首次發布未來20年航空客機市場預測
    導讀:據thenational網站10月7日報導,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波音公司在10月6日更新了對未來20年航空客機市場的預測,其預測航空長途旅行恢復較慢,預計未來10年商用客機市場需求整體下降,其中寬體飛機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到2030年之後,有望恢復疫情前的長期增長趨勢。
  • 印度國產隱形無人機意外曝光 採用飛翼全無尾布局
    這款無人機採用飛翼全無尾布局。印度「Ghatak」隱形無人機模型曝光這款無人機的模型是在大約兩周前一次關於無人空氣動力學的講座上亮相,它被稱為「隱形飛翼飛行試驗平臺」。而坎普爾理工學院目前正在研究飛行器降低雷達橫截反射面積的可能性,並進行風洞試驗,為印度未來戰機項目提供支持。報導稱,與「Ghatak」無人機項目相關的技術預計將實現100%印度國產,2018年曾有報導稱早期的原型機將採用俄羅斯製造的土星36MT渦扇發動機。
  • 比噴氣飛機還要快的螺旋槳客機,首飛後令西方驚訝不已!
    美國總統艾森豪搭乘一架裝有四發的超級星座客機抵達峰會,這是一架龐大而又設計前衛的美國客機。而他也因為被鏡頭拍到而感到羞恥,畢竟,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的實力本應是對等的。>在同一時間內,工程師們也在開發將TU-95改為更為舒適的另一種客機方案。
  • 中國需要超音速客機嗎?美國X-59再獲突破,超靜音戰機未來如何?
    近期,根據美國NASA的官方消息,美國的X-59超靜音驗證機通過了最後的研發裡程碑,進入了正式組裝階段。根據NASA方面的估計,等到2021年,X-59 驗證機將能夠在2021年進行正式的試飛工作。組裝工作將在2021年完成NASA方面希望通過X-59超靜音驗證機,來恢復美國自1973年以來的民用超音速飛行。
  • 【文談】1938年的不速之客——火星人入侵地球
    1938年,奧森·威爾斯(OrsonWelles)正在為廣播劇《水星劇場廣播》(The Mercury Theater on theAir)進行排練。75年前的一天——1938年10月30日,晚上8點,數百萬美國人打開收音機收聽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節目——《蔡斯和桑伯恩時間》(Chaseand Sanborn Hour)。這是一檔很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主角是口技藝人埃德加·伯根(EdgarBergen)和他的口技表演用的假人查理·麥卡錫(CharlieMcCarthy)。伯根和麥卡錫完成了節目的第一版塊——關於「不給糖就搗蛋」的常規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