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冬天,有一架龐然大物在大西洋上空掠過。這架飛機的設計理念與西方截然不同,而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載客飛機。
這架飛機由四臺史上最強勁的渦槳發動機驅動,巡航時速高達900km/h,甚至比某些噴氣式飛機飛的還要快。
這架讓人眼前一亮的蘇聯民航客機,正朝著大洋彼岸飛去,它將以華麗的姿態展現給全球媒體。
想要了解這架飛機,我們就要從蘇聯領導人說起。
50年中期,蘇聯領導層進行了全面更換。赫魯雪夫,這個再熟悉不過的蘇聯領導人,有著與前任完全不同的政治風格。
尤其是針對西方,赫魯雪夫採取了更為寬泛的外交政策,他喜歡隨時隨地向世界展示蘇聯的綜合國力。
1955年,剛剛上任的赫魯雪夫,有了第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那一年,在瑞士首都日內瓦舉行的冷戰峰會,與會者包括來自西方的英法美以及蘇聯。
各國領導人在日內瓦機場降落的瞬間,全球攝影師都在忙於記下這珍貴的歷史時刻。
美國總統艾森豪搭乘一架裝有四發的超級星座客機抵達峰會,這是一架龐大而又設計前衛的美國客機。
相比之下,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國家專機,比艾森豪的要整整小一半。而他也因為被鏡頭拍到而感到羞恥,畢竟,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的實力本應是對等的。
可那時候,IL-14這種在50年代初期生產的短途客機卻是蘇聯僅有的載客飛機。即便是在蘇聯境內飛行,IL-14也需要多次停場加油,令乘客苦不堪言。
事實上,那時候的蘇聯已經裝備超遠距離的飛機,航行時間也僅僅是IL-14的一半。只不過,機上搭載的並不是旅客行李,而是炸彈。
把這架洲際戰略轟炸機改裝成民用客機,也是蘇聯當時可以拿的出的最有效研發方案。一方面,蘇聯迫切需要一款跨洋遠程飛機,另一方面,赫魯雪夫的外交訪問任務也日漸增多。
就在日內瓦會議結束後的幾個星期裡,圖波列夫設計局就接到命令要把TU-95轟炸機改裝成總統專機。
第一種方案,工程師們將炸彈艙和防護設備拆掉,再把兩個設計好的客艙塞進窄長的機身裡。赫魯雪夫會待在機身後半部,經由後登機梯登上客艙。這一方案,定為TU-116。
在同一時間內,工程師們也在開發將TU-95改為更為舒適的另一種客機方案。
工程師會繼續保留強大的渦槳發動機以及後掠翼,同時把機翼挪到機身下方以配合更寬的加壓機艙。
這架客機搭配有新設計的尾翼,更大的襟翼以及全新的前起落架系統。第一架原型機在研發兩年後,也就是1957年成功首飛。
事實證明,經TU-95改裝而成的TU-114客機具備出色的飛行性能,而它也成為空中飛行最快的螺旋槳客機。
這架TU-114巡航速度可以達到870km/h,這讓習慣了噴氣式客機的西方國家感到驚訝不已。
11000千瓦的渦槳發動機也是史上最大馬力,猶如噴氣式飛機的35度後掠翼,能讓TU-114飛到將近40000英尺的高空。
載客方面,224人的搭乘數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民航客機,直到我們熟知的B747問世,這一記錄才被打破。
然而,當TU-114仍處在測試階段時,赫魯雪夫就收到了來自美國當局的訪問邀請。這也將是蘇聯領導人首次訪問美國。
從轟炸機改裝而成的TU-116可以受命起飛。只不過,在美國用一架長的還很像轟炸機的客機訪問,似乎並不是一件很妥當的事情,況且,赫魯雪夫還要從機身後部的登機門下機。
綜合考慮後,他要求使用TU-114飛往美國。
TU-114還處在測試階段,而且在發動機周圍還發現了猶如頭髮絲大小的多處裂紋。儘管TU-114存在很多問題,赫魯雪夫還是決定這次出訪要給世界一個全新的蘇聯印象。
1959年9月15日,赫魯雪夫的專機從莫斯科起飛,開啟了將近8000公裡的赴美旅途。旅途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空度過。
蘇聯方面做好了充足的預防措施,工程師們甚至還把飛機模型扔進遊泳池裡,以此來研究如何讓TU-114在大西洋上漂浮起來。
沿途,蘇聯海軍更是全員出動,密切監視飛機航行過程,防止災難性事情發生。同時,機上也有工程團隊在下層機艙,用專用儀器實時監控飛機狀況。
雖然當時的迎面風速達到160km/h,但是TU-114依然很出色的完成了首飛任務。赫魯雪夫得到了他想要的那種盛大歡迎儀式,而這架巨大的民航客機也登上了世界媒體頭條。
到了1961年,TU-114完全併入整個蘇聯民航體系。早期TU-114型客機配備有奢華的客艙內飾,幾乎不符合當時的蘇聯國情。
三艙布局,從經濟艙到頭等艙,不僅有桌子,甚至還包括私人的睡眠空間及就餐大廳。TU-114下層機艙甚至配備全尺寸廚房,更有專職的廚師效勞。
TU-114那令人信服的航程也讓蘇聯開通了多條從莫斯科起飛的長途航班,例如古巴,加拿大及日本等。
雖然TU-114可以飛出現代噴氣客機的時速,但它的巡航速度通常都會慢速飛行以達到節省燃料,增加航程的目的。
儘管TU-114有著當時航空界難以比擬的各種優勢,但是,它也存在蘇聯飛機慣有的問題,就是噪音太大。TU-114也成為全世界噪音最大的客機之一。
四臺超大的渦漿發動機讓機艙內長期處在嗡嗡作響的狀態,甚至發動機的震動有時還會令餐具飛落到地上。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TU-114的運行可靠性還是相當突出。自服役以來,這架搭乘超過600萬人次的民航客機,還沒有因為設計原因出現過重大事故。
這讓它成為蘇聯歷史上最為安全的民航客機。
不過,到了60年代,西方機場均已搭配遠程航程的噴氣客機,而不是螺旋槳飛機。顯然,蘇聯人的客機已經過時了。
隨著1967年,IL-62噴氣式客機的服役,TU-114也逐退出國際航線,主飛國內城市。
縱觀整個歷史,蘇聯前前後共生產了32架TU-114客機,在飛行了16年之後,於1977年徹底退出民機市場。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私人飛機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原標題:《比噴氣飛機還要快的螺旋槳客機,首飛後令西方驚訝不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