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噴氣飛機還要快的螺旋槳客機,首飛後令西方驚訝不已!

2020-11-23 澎湃新聞

1959年的冬天,有一架龐然大物在大西洋上空掠過。這架飛機的設計理念與西方截然不同,而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載客飛機。

這架飛機由四臺史上最強勁的渦槳發動機驅動,巡航時速高達900km/h,甚至比某些噴氣式飛機飛的還要快。

這架讓人眼前一亮的蘇聯民航客機,正朝著大洋彼岸飛去,它將以華麗的姿態展現給全球媒體。

想要了解這架飛機,我們就要從蘇聯領導人說起。

50年中期,蘇聯領導層進行了全面更換。赫魯雪夫,這個再熟悉不過的蘇聯領導人,有著與前任完全不同的政治風格。

尤其是針對西方,赫魯雪夫採取了更為寬泛的外交政策,他喜歡隨時隨地向世界展示蘇聯的綜合國力。

1955年,剛剛上任的赫魯雪夫,有了第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那一年,在瑞士首都日內瓦舉行的冷戰峰會,與會者包括來自西方的英法美以及蘇聯。

各國領導人在日內瓦機場降落的瞬間,全球攝影師都在忙於記下這珍貴的歷史時刻。

美國總統艾森豪搭乘一架裝有四發的超級星座客機抵達峰會,這是一架龐大而又設計前衛的美國客機。

相比之下,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的國家專機,比艾森豪的要整整小一半。而他也因為被鏡頭拍到而感到羞恥,畢竟,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的實力本應是對等的。

可那時候,IL-14這種在50年代初期生產的短途客機卻是蘇聯僅有的載客飛機。即便是在蘇聯境內飛行,IL-14也需要多次停場加油,令乘客苦不堪言。

事實上,那時候的蘇聯已經裝備超遠距離的飛機,航行時間也僅僅是IL-14的一半。只不過,機上搭載的並不是旅客行李,而是炸彈。

把這架洲際戰略轟炸機改裝成民用客機,也是蘇聯當時可以拿的出的最有效研發方案。一方面,蘇聯迫切需要一款跨洋遠程飛機,另一方面,赫魯雪夫的外交訪問任務也日漸增多。

就在日內瓦會議結束後的幾個星期裡,圖波列夫設計局就接到命令要把TU-95轟炸機改裝成總統專機。

第一種方案,工程師們將炸彈艙和防護設備拆掉,再把兩個設計好的客艙塞進窄長的機身裡。赫魯雪夫會待在機身後半部,經由後登機梯登上客艙。這一方案,定為TU-116。

在同一時間內,工程師們也在開發將TU-95改為更為舒適的另一種客機方案。

工程師會繼續保留強大的渦槳發動機以及後掠翼,同時把機翼挪到機身下方以配合更寬的加壓機艙。

這架客機搭配有新設計的尾翼,更大的襟翼以及全新的前起落架系統。第一架原型機在研發兩年後,也就是1957年成功首飛。

事實證明,經TU-95改裝而成的TU-114客機具備出色的飛行性能,而它也成為空中飛行最快的螺旋槳客機。

這架TU-114巡航速度可以達到870km/h,這讓習慣了噴氣式客機的西方國家感到驚訝不已。

11000千瓦的渦槳發動機也是史上最大馬力,猶如噴氣式飛機的35度後掠翼,能讓TU-114飛到將近40000英尺的高空。

載客方面,224人的搭乘數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民航客機,直到我們熟知的B747問世,這一記錄才被打破。

然而,當TU-114仍處在測試階段時,赫魯雪夫就收到了來自美國當局的訪問邀請。這也將是蘇聯領導人首次訪問美國。

從轟炸機改裝而成的TU-116可以受命起飛。只不過,在美國用一架長的還很像轟炸機的客機訪問,似乎並不是一件很妥當的事情,況且,赫魯雪夫還要從機身後部的登機門下機。

綜合考慮後,他要求使用TU-114飛往美國。

TU-114還處在測試階段,而且在發動機周圍還發現了猶如頭髮絲大小的多處裂紋。儘管TU-114存在很多問題,赫魯雪夫還是決定這次出訪要給世界一個全新的蘇聯印象。

1959年9月15日,赫魯雪夫的專機從莫斯科起飛,開啟了將近8000公裡的赴美旅途。旅途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空度過。

蘇聯方面做好了充足的預防措施,工程師們甚至還把飛機模型扔進遊泳池裡,以此來研究如何讓TU-114在大西洋上漂浮起來。

沿途,蘇聯海軍更是全員出動,密切監視飛機航行過程,防止災難性事情發生。同時,機上也有工程團隊在下層機艙,用專用儀器實時監控飛機狀況。

雖然當時的迎面風速達到160km/h,但是TU-114依然很出色的完成了首飛任務。赫魯雪夫得到了他想要的那種盛大歡迎儀式,而這架巨大的民航客機也登上了世界媒體頭條。

到了1961年,TU-114完全併入整個蘇聯民航體系。早期TU-114型客機配備有奢華的客艙內飾,幾乎不符合當時的蘇聯國情。

三艙布局,從經濟艙到頭等艙,不僅有桌子,甚至還包括私人的睡眠空間及就餐大廳。TU-114下層機艙甚至配備全尺寸廚房,更有專職的廚師效勞。

TU-114那令人信服的航程也讓蘇聯開通了多條從莫斯科起飛的長途航班,例如古巴,加拿大及日本等。

雖然TU-114可以飛出現代噴氣客機的時速,但它的巡航速度通常都會慢速飛行以達到節省燃料,增加航程的目的。

儘管TU-114有著當時航空界難以比擬的各種優勢,但是,它也存在蘇聯飛機慣有的問題,就是噪音太大。TU-114也成為全世界噪音最大的客機之一。

四臺超大的渦漿發動機讓機艙內長期處在嗡嗡作響的狀態,甚至發動機的震動有時還會令餐具飛落到地上。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TU-114的運行可靠性還是相當突出。自服役以來,這架搭乘超過600萬人次的民航客機,還沒有因為設計原因出現過重大事故。

這讓它成為蘇聯歷史上最為安全的民航客機。

不過,到了60年代,西方機場均已搭配遠程航程的噴氣客機,而不是螺旋槳飛機。顯然,蘇聯人的客機已經過時了。

隨著1967年,IL-62噴氣式客機的服役,TU-114也逐退出國際航線,主飛國內城市。

縱觀整個歷史,蘇聯前前後共生產了32架TU-114客機,在飛行了16年之後,於1977年徹底退出民機市場。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私人飛機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原標題:《比噴氣飛機還要快的螺旋槳客機,首飛後令西方驚訝不已!》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 全球首款噴氣客機「彗星」首飛
    民航資源網2016年7月27日消息:1949年7月27日全球首架噴氣式客機德·哈維蘭公司「彗星」式客機一飛沖天,開啟了民航噴氣式客機的時代。  彗星客機機身用鋁製蒙皮製造,採用密封式機艙,在萬米的高空飛行時平穩性和舒適性是前所未有的。
  • 為什麼螺旋槳飛機無法超音速飛行噴氣發動機葉片卻能超音速旋轉?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雖然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就造出了飛機,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並且在此後經歷了螺旋槳、噴氣式兩個重要的時代,特別是螺旋槳時代更是統治了整個一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螺旋槳飛機是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原因就在於隨著飛行速度的增加,螺旋槳槳葉葉尖位置的氣流速度增快後,會逐漸從葉尖位置產生失速,並逐漸擴展到葉根位置導致整架飛機失速。
  • 科技日曆|70年前的今天,民航業邁入「噴氣時代」
    飛機2側機翼各相連安裝著2臺渦輪噴氣發動機,同時先後噴發出火焰,發出震耳的轟鳴,將飛機緩緩向前推進。幾分鐘後,飛機飛上了天空。噴氣式飛機在當時並不罕見,但這架飛機不同——它是一架客機。在此之前,噴氣式飛機一直作軍事用途,而它成為了全球第1架噴氣式客機,這就是德·哈維蘭公司的「彗星」客機。
  • 關於飛機的小知識:螺旋槳式客機與噴氣式客機的區別
    但是現在基本是噴氣式客機的天下了,那麼螺旋槳式客機與噴氣式客機的區別在哪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螺旋槳式客機優點:螺旋槳式飛機性能好,與噴氣式飛機相比更加經濟環保,同時維修費用較低,適用性廣泛。缺點:效率較低,飛機的航程沒有噴氣式客機長。螺旋槳推進低速效率高,一般無法超音速飛行,且靠近螺旋槳的位置噪音較大。
  • 日首架國產支線客機MRJ首飛 被譽為日製造業救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由日本三菱飛機公司研發的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MRJ」11月11日上午進行首飛試驗,從愛知縣營名古屋機場起飛。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這是自1962年8月首飛的螺旋槳客機「YS-11」以來,時隔約半個世紀日本再次實施國產客機首飛,力爭讓凝聚日本技術實力、具備最先進性能的MRJ打入全球客機市場。
  • 民航客機速度的百年「進化史」
    1945年8月18日首飛的伊爾-12,最大飛行速度407km/h,以及後來的伊爾-14,飛行速度418km/h。中國的民用飛機發展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運-5是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民用飛機。該機裝有一臺活塞式發動機和一具4葉金屬螺旋槳,具有較好的飛行性能和運營經濟性,最大速度256km/h。1970年運-7首飛成功,同款的客機新舟60,巡航速度達到430km/h。
  • 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客機的死因
    「彗星」客機可以載客36人,飛行高度12000米,時速800公裡,這比當時任何一款民航客機都要快兩倍。甚至一些沒有任何理由喜歡「彗星」客機的美國人,也對它留下深刻印象。當波音公司的比爾·艾倫在兩年後的範堡羅航展首次見到「彗星」客機流線型極好的外形時很吃驚。晚餐時,他問波音公司的總設計師梅納德·彭內爾,對英國飛機的印象如何。
  • 臺灣客機墜河:挑刺飛機大小沒用
    要看飛機生產商,擁有歐美適航證的相對靠譜 除俄羅斯和部分前蘇聯國家以外,無論「大飛機」(波音、空客等幹線客機)還是「小飛機」(龐巴迪、巴西航空工業等支線客機),世界上大部分的民航客機的設計和製造都需要遵循統一的歐盟和美國航空主管機構的適航認證標準。也就是說,僅就飛機本身而言,「小飛機」的技術安全標準並不低於「大飛機」。
  • 未來客機應是不鏽鋼的飛翼?1938年美國工程師的腦洞高深莫測
    1938年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當時正處於螺旋槳飛機的蓬勃發展期,噴氣飛機還處於理論探討階段。在這種背景下,霍爾·希伯德的「未來客機」設想頗有技術前瞻性,但也明顯暴露出時代局限性,有些古怪想法很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 分不清ARJ21,C919和CR929,客機總共分幾類?
    但是這年頭畢竟是噴氣客機的天下,只搞螺旋槳飛機不行啊,那能掙幾個錢兒啊。可是一說到噴氣客機,胸口就隱隱作痛。中國造飛機走過的彎路,主要都在噴氣客機上,最有名的那個是啥來著?我不說你們肯定也知道。目前中國僅有的一款投入運營的噴氣客機,是ARJ21。
  • 首架蘇霍伊超級噴氣-100飛機發動機啟動成功
    圖:蘇霍伊超級噴氣-100支線客機   俄羅斯新聞網新加坡2008年2月21日電:首架蘇霍伊超級噴氣-100支線飛機(Sukhoi Superjet 100,簡稱SSJ-100)發動機成功點火啟動。這一消息是蘇霍伊民用飛機公司的代表21日向俄羅斯新聞社記者透露的。
  • 波音377:70多年前的雙層客機 還帶「豪華」酒吧
    而早在70多年前二戰剛結束,波音也曾推出過一款使用活塞螺旋槳提供動力的雙層民用客機,也就是波音377。說起波音377,由於其產量稀少,大部分人對其外觀或許沒有概念。但對航空迷來說,如果了解波音對手空客的發家史,肯定不會忘記樣貌奇特的「超級彩虹魚」特種運輸機。「超級彩虹魚」被用於空客早期型號飛機的零部件運輸,其本質就是一架波音377的改裝飛機。
  • 「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為什麼讓我如此興奮?
    剛剛發過一個微頭條,內容是轉發了我國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的消息。從這個微頭條短短的評論中大家就可以看出來,我的心情是興奮不已的。為什麼會讓我興奮不已?慢慢的跟大家說一下。因為不同的發動機是要適應不同飛行高度,在我們平常飛機飛的高度之內,也就是大概3萬米之內,好用的是渦噴發動機。在這個高度以上就到了所謂的臨近空間,也叫亞空間。這個空間內大氣密度十分稀薄,傳統的渦扇發動機和渦噴發動機,在這種稀薄的大氣當中是無法正常工作的,但是衝壓噴氣發動機就可以工作,特別是超音速衝壓噴氣發動機。
  • 飛機飛行原理3D動態圖,小學生都能看懂
    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飛機的飛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上升;二是前進,前進靠的是發動機的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向前牽引力或是噴氣產生的向前推力。 上升是根據伯努利原理,即流體(包括氣流和水流)的流速越大,其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其壓強越大。還有,升力和迎角等都有很大關係。
  • 西方:輪到我們羨慕中國!C919訂單超過750架,未來「龍」說了算
    2017年5月5日,凝聚著中國幾代人夢想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天空中終於有了屬於中國人的大型噴氣式客機,為了這一刻,無數中國人付出了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努力,幾經挫折終於迎來了夢想成真的一天。9月28日,C919大型客機10101架機「二飛」成功,同時,ARJ21新支線飛機107架機也完成了一架次生產試飛任務,試飛空域均為上海至南通,這是中國的天空上首次同時出現兩種型號的國產噴氣客機。與第一次試飛相比,C919「二飛」高度達3000米,飛行時間是首飛的2倍以上,試飛空域也大了一倍,在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不斷改進和驗證後,最終交付時間預計在2020年。
  • 一個超大氣球裝上螺旋槳,製成氣球直升機,能飛一百米高?
    實驗認知:氣嘴、氣球、接口、螺旋槳實驗器材:將螺旋槳與接口接在一起實驗第三步 飛行原理:噴氣飛機是利用利用氣球的收縮力引發空氣流動促使螺旋槳旋轉而產生動力,從而帶動整個玩具平衡上升飛行,同時一部分氣流分流到發聲裝置上,還會發出動聽的聲響,非常吸引人。空氣動力學:是流體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物體在空氣或其它氣體中運動時而產生各種力。
  • 飛機飛行原理3D動態圖,小學生都能看懂!
    點擊播放 GIF 0.0M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飛機的飛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上升;二是前進,前進靠的是發動機的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向前牽引力或是噴氣產生的向前推力
  • 世界上最長的民航客機—波音747,比空客A380還要長,超大型飛機
    民航客機的多姿多彩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從陸地上走,到水中遊走,最後到了空中翱翔,飛機是人類的一項偉大的發明,實現了人們空中飛行的夢。安-225是運輸機,不屬於民航客機,而且世界上就僅僅一架,可能有的人一生都看不到這架飛機的實物,除了飛機狂熱者,而波音747以76.3米的長度,居於民航客機長度第一的位置
  • 蘇聯時代的失敗客機
    圖-104由軍用轟炸機圖16改造而來,最多可容納100名乘客,首飛於1956年.直到1958年,它都是世界上唯一的噴氣式客機.但是這種早期的噴氣式客機有各種品質上的毛病,比對著蘇聯的螺旋槳飛機,它的事故率還是太高了。
  • 小學生都能搞懂的:飛機飛行原理動態圖【附:視頻】
    大多數飛機由五個主要部分組成: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飛機的飛行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上升;二是前進,前進靠的是發動機的動力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的向前牽引力或是噴氣產生的向前推力。普通飛機是靠翅膀產生升力起飛的,而直升飛機是靠螺旋槳轉動,撥動空氣產生升力的。直升飛機起飛時,螺旋槳越轉越快,產生的升力也越來越大,當升力比飛機的重量還大時,飛機就起飛了。在飛行中飛行員調節高度時,就只要通過改變大螺旋槳旋轉的速度就可以了。(2)直升飛機的橫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