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時代的失敗客機

2020-08-28 Max的個人日記

圖-104是蘇聯生產製造的第一架噴氣飛機,但是在可靠性方面..一定不是第一

「Fly with Aeroflot」-這是蘇聯航空(現在的俄羅斯航空公司)的宣傳口號。但是實際上,除了小部分的國外航空公司執行國外航班, 當時在蘇聯幾乎只有蘇聯航空一家航空公司能飛。蘇聯航空公司機隊中的大多數飛機都是由蘇聯本國製造的飛機和直升機組成的(當然也有捷克斯洛伐克的L-410s來執飛國內航線)。1960-1980年代,蘇聯航空在境內開設了多條航線,在航線中使用了圖波列夫,伊柳欣,安東諾夫和雅科夫列夫等多家飛機製造商的飛機進行飛行。但是,由於當時自身航空工業發展的不成熟,也出現了一些比較失敗的機型。我現在來給您介紹一下蘇聯產最不靠譜的三種飛機。這三種機型的故障率和墜毀率相對比較高。相比之下,圖114和伊爾86算是最可靠的了.

1. 圖-104 (服役年費1956-1979)

蘇聯生產的第一架噴氣式客機圖104

圖-104由軍用轟炸機圖16改造而來,最多可容納100名乘客,首飛於1956年.直到1958年,它都是世界上唯一的噴氣式客機. 但是這種早期的噴氣式客機有各種品質上的毛病,比對著蘇聯的螺旋槳飛機,它的事故率還是太高了。- 有一段時間甚至被禁飛

當然,隨著圖波列夫設計院的飛機設計人員的不斷努力,他們設法消除這款機型上的種種缺點:飛行姿態不穩定,飛行控制力度不佳,擺勢強烈,導航設備差等等,但是飛行員還是覺得這個機型不可靠. 因為有一個大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圖-104的著陸滑行長度問題!如果飛行員的技術不好就有可能滑出跑道.

1960年,為了生產更先進的機型,圖-104停產。它們一直服役於民用航空界,直到1979年左右才退出機組. 圖-104總共生產201架,墜毀34架,墜毀率17%.


2. 安-10 (1959-1973服役)

失敗的An-10飛機項目,現在幾乎被人給忘了

安-10是蘇聯民用航空機隊的客運渦輪螺旋槳飛機. 它是專門用來飛中短途航線的,速度可以達到600公裡每小時,最多可搭載112名乘客,放在50年代末這個設計是很不錯的了. 這個飛機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機翼附在機身上面,增強了它的穩定性.也允許它可以在沒有經過完全平整過的飛機跑到降落。

最初,航空部門的負責人對這架飛機也是頗有興趣:寬敞的機艙以及對跑道表面平整度和跑道長度的要求不高。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一件事.但是在操作過程中,也發現了明顯的缺點-在飛行過程中,機艙中的噪音過高,達到122分貝,結冰時很難控制油門,這使它在高緯度的冬天進行飛行時非常冒險。

安-10的柔性機翼也有嚴重的缺陷,機翼和機身連接的部分材料強度不夠高. 到了1971年,安-10在蘇聯航空所有機型中載客量名列第一,超過了3500萬,但是由於1973年發生了墜了幾次機以後,蘇聯航空決定立即停止使用該機型。此機型共生產108架,墜毀13架,約60架飛機提前退役。


3. 圖-144 (1977-1978年服役)

超音速客機圖144-並未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當了解到英法兩國開始共同研發超音速客機時,圖波列夫也於1963年主動挑起了研發蘇聯自主超音速飛機的擔子.

1968年的最後一天,一架根據圖-22改裝的超音速客機在蘇聯首次起飛,比協和飛機提前了幾個月。老實說,圖-144非常像它的歐洲雙胞胎,但是它的飛行裡程更短,飛行中的震蕩更明顯。

圖-144隻短暫在一個航班上服役了不久,那就是從莫斯科飛往阿拉木圖的航班。這架飛機每次飛行時可以以2300公裡的時速巡航, 可以乘坐88位旅客。票價也比普通的噴氣式飛機要貴,是83盧布,而不是62盧布.但是付出是值得的,飛到目的地只需要三分之一的時間.

但是這架飛機也有諸多的缺點, 它對飛行條件非常的嚴苛:不能在夜裡,冬天,雨天飛行,並且機體500個小時就要大修(當時的其他飛機有10000-20 000小時)。機票收入甚至不夠它的油費,機體維護也很難。

最大的問題是,對於蘇聯這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它的最大飛行距離只有3000公裡。因此在其中一架飛機的試飛失敗後,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於1978年5月底停止了圖144的服役,在它的服役生涯一共運載了3.2萬人。設計方也嘗試過開發出圖144的改進型圖-144D,然而出現了更多問題.最終,航空部門結束了該項目。80年代,此機型還偶爾用於從莫斯科到哈巴羅夫斯克的緊急貨運航班。 總共生產16架.

P.S:其實協和也不算成功.

相關焦點

  • 前蘇聯圖系列民航客機
    蘇聯立即向全國所有飛機設計局下達了設計任務,要求最短的時間裡拿出與之對應或者超越彗星的蘇制噴氣式客機。在這種困難的工程設計任務面前,技術實力強悍且精於政治世故的圖波列夫設計局推出了一種堪稱完美的大膽方案——把圖-16轟炸機改成客機,代號圖-104。在中國大名鼎鼎的轟-6戰略轟炸機,其原型在蘇聯稱之為圖-16「獾」式轟炸機。
  • 民航客機速度的百年「進化史」
    對飛行速度的追求讓不少人鍾情於超音速客機的研究。然而,航空技術經過100多年的發展,民航客運飛機在速度方面經歷過的輝煌和商業的失敗使得航空公司在速度方面的選擇非常謹慎。0-300km/h英、法、德三國在1910-1911年間分別做過航空郵遞實驗。
  • 康維爾990客機:過於執著速度,註定走向失敗
    但同時,歷史上任何一架客機都沒有像康維爾990一樣,能夠如此迅速地讓設計自己的製造商破產。始終確信可以製造出一架時速1022公裡的飛機實際上,康維爾公司很早就意識到了880的不足,在第一臺880在聖地牙哥工程總裝下線之前,康維爾公司的工程師和高層都知道它註定是失敗的。因為很明顯,波音707和DC-8的訂單已經鋪天蓋地,而880卻只有在速度上有優勢,顯然是一場沒有硝煙就結束的戰爭。
  • 研發三倍音速的客機?蘇聯一個動作直接讓其下馬
    更讓人吃驚的是,美國人居然想把這架飛機改成超音速客機!到底怎麼回事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對超音速非常痴迷,不但有超音速戰鬥機,還有超音速轟炸機。但是蘇聯,美國和英法都想研製超音速客機,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英法的協和研製成功並且服役了幾十年,蘇聯的圖144問題太多,幾乎銷聲匿跡。美國想搶在蘇聯和英法前面研製超音速客機,其國內的幾家航空公司紛紛送來各自的設計方案。
  • 圖波列夫ANT-9客機,化身飛行鱷魚宣傳蘇聯空降兵
    1927年年底,蘇聯開始研發ANT-9客機,它是為了滿足當時蘇聯國內的客運需求而研發的,尤其是針對蘇聯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空中客運往來。1929年5月1日,第一架原型機在紅場向公眾做展示,取名為Krylia Zurichov,意思是蘇聯之翼,並於次月進行了一次全國飛行。之所以如此「高調」恐怕是為了向民眾展示科技建設的成功,畢竟當時的蘇聯還不是二十年後能問鼎世界的超級大國。
  • 超越美國,重振蘇聯榮光!俄羅斯寄希望於超音速客機的研製
    據悉,俄羅斯正在尋求建立超音速客機研究中心,初步設想是在聯邦政府的資助下,建立一個世界一流的超音速客機研究中心。,而進行這方面研究的牽頭單位是總部位於莫斯科的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所,該研究所在超音速客機研究過程中有望在新飛機技術上取得突破。
  • 世界首架超音速客機!當眾爆炸解體,就飛了55次載客航班
    觀天下風雲,看世界之最,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全世界第一種量產的超音速客機,前蘇聯的圖114客機。上世紀60年代,大量先進的超音速飛機相繼問世。而世界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也相繼討論超音速客機的可能。蘇聯在得知英法聯合研製協和飛機後,也迅速開始了自己的計劃,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圖144客機。
  • 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客機的死因
    在今天看來,所有的客機的發動機都是吊掛在機翼下的,而「彗星」客機的發動機是在機翼中靠近機身的位置,這種布局來自活塞式發動機的布局經驗,可以保持機翼、機身、尾翼的空氣動力部件的簡潔。但埋在機翼中的發動機使維護工作比較困難。後來被認為是失敗的設計。
  • 十年來最大空難慘劇——俄圖-154客機失事實錄
    莫斯科時間7月3日21時10分(北京時間2時10分),圖—154客機已經飛抵伊爾庫茨克機場34公裡外的空域,眼看就可以正常降落了。然而,就在這時,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客機的信號突然從機場塔臺的雷達屏幕上消失,雷達操縱員怎麼也搜不到客機的方位;葉卡捷琳堡機場的調度員本能地感到不妙,因為正點起飛正常飛行的客機沒有正常降落,伊爾庫茨克機場也沒有通報航班降落的情況!
  • 南航A380開始賺錢了,世界最大客機逆勢上揚,中國風景獨好?
    然而,從商業運營的角度來說,它卻是一架徹底失敗的客機。A380堪稱人類航空奇蹟,卻是一架失敗的客機比如南航從2011年10月14日開始接收5架A380以來,這種四發超大型客機就一直處於勉強維持運營的狀態
  • 20世紀50-60年代設計最失敗的飛機
    即便如此,他們失敗了無數次才最終成功。不過,他們並不是唯一嘗試失敗的人。具體來說,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試圖設計不同原理的飛機,但大多失敗了。費舍爾P-75鷹當這架飛機被設計出來時,每個人都對它寄予厚望。
  • 因為被蘇聯的失敗嚴重拉低了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四天後的10月14日,前蘇聯又發射了第二枚火星探測器。但是,實際上這兩枚火星探測器全部失敗。1962年11月1日,蘇聯發射了「火星1號」探測器。
  • 科技日曆丨44年前,蘇聯商用超音速飛機Tu-144投入使用 速度首次...
    俄羅斯圖波列夫Tu-144是一款已退役的噴氣式客機和商用超音速運輸機(SST)。它是世界上第一架商用SST(1968年12月31日首次飛行),第二架是英法協和式飛機(1969年3月2日首次飛行)。Tu-144是由前蘇聯阿列克謝·圖波列夫(Alexei Tupolev)領導的圖波列夫設計局的產品,由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的沃羅涅日飛機生產協會製造。
  • 蘇聯設計的第一架寬體客機伊爾86,僅生產了106架,中國曾買了3架
    跟大家介紹了很多飛機,除了圖154外,其他都是歐美國家製造,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款前蘇聯製造的寬體客機,那就是伊爾86,我國的新疆航空1992年曾從烏茲別克斯坦溼租了兩架,在1993年又引進了三架伊爾86。2003年這三架伊爾86從新疆航空退役後,又賣回了俄羅斯。從此這款俄制的伊爾86飛機離開中國的天空。其在新疆航空服役的十年間,完成了新疆航空運輸總量的三分之一。
  • 航天帝國被禁錮的腳步:蘇聯載人登月失敗原因分析
    在1971年和1972年的兩次失敗後,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航天帝國的腳步被禁錮在了有限的高度。 關於N-1火箭的設計(尤其是一級30臺發動機,全箭30+8+4+1+1=44臺主發動機的配置),以及這四次失利過程(尤其是控制系統工作過程),目前網際網路有大量資料,本文不再做特別詳述的分析,而聚焦於失敗原因分析。
  • 火星探測,前蘇聯18次發射失敗16次,美國如何呢
    作者·山南翁火星探測的歷史源於上世紀70年代,最初以前蘇聯、美國為主展開。特別是美蘇冷戰時期,前蘇聯開展了大量的火星探測器發射,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絕大多數以失敗告終。據可統計列入的發射次數,自1960年至1988年前蘇聯累計發射18次火星探測器,被確定為「完全成功」的僅2次,其中12次發射任務完全失敗。
  • ​傳奇客機圖-154在俄羅斯正式退役
    當地時間28日,俄羅斯阿爾羅薩航空公司圖-154客機執行了該型客機在俄羅斯的最後一個民航飛行任務。從俄中部城市米爾內起飛後,經過兩小時飛行這架載有140名乘客的圖-154客機降落在新西伯利亞機場。今後,俄羅斯民航航班將不再使用圖-154客機。據悉,因無法滿足俄政府制定的適航條例規定,圖-154客機無法獲得適航證因此停飛。但未來俄羅斯內務部、俄聯邦安全局和國防部仍有權使用圖-154飛機。
  • 發射全部失敗!蘇聯N1火箭無力追趕土星5號,問題究竟在哪裡?
    只是蘇聯在經濟上,相對於美國比較差一些。在美方的土星5號,搭載阿波羅號完成登月之後,蘇聯方面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畢竟雙方當時正是出於一個競爭的狀態。但是,著急也是沒有什麼用的,更何況是科技這種東西,即使是花錢,也買不來的技術。而當時的蘇聯也是因為著急,所以,他們直接選擇了對於N1火箭進行研發。
  • 勳章之王勃列日涅夫時代的蘇聯
    彼得羅相在臺上裝著一副臃腫不便的樣子,嘴角歪斜著,幾乎是含著口水似地在學勃列日涅夫的樣子說話:「今……天,我……代表蘇……蘇聯政府……授予您勳……章,社會主義……英……雄……勳章!」接著是滿堂大笑,觀眾們對彼得羅相的傳神動作心滿意足。 觀眾們大都是從勃列日涅夫時代生活過來的,他們親眼見過,至少在電視裡見過這位領袖。
  • 速度至上,超音速客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在追逐速度的飛行時代,噴氣式客機一度以兩倍音速在空中叱吒翱翔。今天,我們不得不滿足於巡航速度僅為1000公裡/小時的旅行。未來,超音速飛行能否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往後的50年,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冷戰和你追我趕的太空競賽加速了航天技術的急劇發展,對太空的探索同時也帶動了航空的進步,這個時期也見證了地球上最快客機之間的競爭,俄羅斯圖-144和協和式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