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丨44年前,蘇聯商用超音速飛機Tu-144投入使用 速度首次...

2020-12-06 前瞻網

1975年12月26日,世界上第一架速度超過2馬赫的商用超音速飛機圖波列夫Tu-144投入使用。

俄羅斯圖波列夫Tu-144是一款已退役的噴氣式客機和商用超音速運輸機(SST)。它是世界上第一架商用SST(1968年12月31日首次飛行),第二架是英法協和式飛機(1969年3月2日首次飛行)。

Tu-144是由前蘇聯阿列克謝·圖波列夫(Alexei Tupolev)領導的圖波列夫設計局的產品,由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的沃羅涅日飛機生產協會製造。它進行了102次商業飛行,其中只有55次載客,平均飛行高度為16000米(52000英尺),巡航速度約為2000公裡每小時 (1.6馬赫)。

時間回到1971年,當協和飛機的蘇聯競爭對手首次在巴黎航空展上亮相時,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毫無疑問,在開發超音速客機的激烈競爭中,蘇聯佔了上風。

法國總統喬治·蓬皮杜稱其為「一架美麗的飛機」。協和式飛機的製造商自己也承認Tu-144 「更安靜、更乾淨」。

圖波列夫Tu-144與它的英法競爭對手非常相似,這也為它贏得了「協和斯基」(Concordski)的綽號,但它在某種程度上更具異國情調和神秘色彩。

不得不說,彪悍的蘇聯人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成就值得尊重:1971年,他們就實現了探測器首次登陸火星,並發射了第一個空間站。在超音速客機旅行方面,他們似乎完全可以擊敗西方。

相反,在一些缺點和壞運氣的作用下,協和斯基將很快成為民航最大的失敗之一。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Bettmann Archive/1968年一架Tu-144在莫斯科國際機場展出

超音速飛行競賽

儘管協和飛機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但不太為人所知的Tu-144卻兩次搶先它:1968年12月31日,Tu-144進行了首次飛行,搶跑協和飛機兩個月;1969年6月,Tu-144完成了首次超音速飛行,領先協和飛機四個月。

這些都是不小的勝利。美國人甚至退出了超音速競賽(美國國會在1971年取消了對一個類似的波音項目的資助),但這個項目仍然是蘇聯的榮譽勳章。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超越協和飛機:「發展始於兩種意識形態之間的競爭。」蘇聯航空專家、布法羅州立大學(Buffalo State University)工程學教授伊利亞·格林伯格(Ilya Grinberg)在電子郵件中說。「期望很高。整個蘇聯都為Tu-144感到無比自豪,蘇聯人民毫不懷疑它比協和式飛機更好。它是那麼漂亮!」

這兩架飛機都明顯領先於它們的時代,因為民用航空剛剛從支柱型飛機過渡到噴氣式飛機。但他們驚人的相似之處一直是間諜故事的素材,甚至有傳言稱蘇聯不知道從哪兒搞來一份協和飛機設計圖,隨便改改就造出了圖波列夫Tu-144。

圖片:左邊為協和式飛機,中間為Tu-144,右邊為其重疊圖,可以看出,整體十分相似。

格林伯格說,「圖波列夫的設計不是間諜活動的結果。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像,但它們是不同的平面,在許多方面不同的。外部相似性基於功能標準和所需的參數。但是對協和式飛機輪廓的熟悉肯定會影響一些概念上的決定。」

圖波列夫飛機比協和式飛機稍大一些,速度也快一些,但它最顯著的特點是駕駛艙後面有一對「鴨翼」或小翼,它們提供了額外的升力,提高了飛機在低速飛行時的操控能力。

巴黎空難

1971年,Tu-144在航空界最重大的事件中大出風頭,1973年,它又一次上了全球媒體頭條,但卻是悲劇,而不是勝利。

雙方的競賽再次打成平手。協和式飛機終於完成了第一次試飛,十分順利;Tu-144則進行了一個更大膽的表演,然而被證明是致命的:飛機在半空中解體,墜毀在Goussainville,帶走機上6人和地上8人的性命。

外界猜測不斷,其中一個古怪的陰謀論聲稱,圖波列夫墜毀是為了避免與一架試圖拍攝它的法國幻影戰鬥機相撞。這只是猜測,目的是轉移人們對真正原因的注意力,實際上Tu--144的劇烈操縱超出了允許的應力極限。」

墜機的畫面顯示,這架圖波列夫飛機急速下降,大概是要在引擎熄火後重新點火。在太大的壓力下,機翼折斷了。

「飛行員們試圖給公眾和世界媒體留下深刻印象,表明蘇聯飛機可能比協和式飛機更性感。從錄像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55個航班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開始,Tu-144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巴黎空難使蘇聯的計劃推遲了4年,使協和式飛機得以首先服役。但這並沒有完全說服蘇聯,飛機需要更多的測試。

「無論如何,打敗西方顯然起到了負面作用,因為他們傾向於在一個極具挑戰性和複雜的領域裡,倉促地做出安排。」 格林伯格說。

當1977年終於開始載客飛行時,Tu – 144機艙變得異常狹窄,並且令人難以忍受的噪音,因為它只能火力全開以維持超音速,像軍用飛機。喬納森·格蘭斯在他的書中寫道,「Tu- 144飛機並不是為那些聽力敏感的人準備的。」

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使用Tu-144飛機為莫斯科和阿拉木圖之間差不多兩小時的航線提供服務。阿拉木圖當時是哈薩克斯坦的首都,選擇阿拉木圖是因為它經過人口稀少的地區。但每周的航班幾乎都是半空的,結果飛機運送的貨物和郵件比人還多。這項服務在六個月後被取消。

在Tu- 144作為客機短暫的一生,只有55次載客,遭受了數以百計的毛病,從降壓到引擎故障,無法關閉的刺耳警報。各種各樣的故事浮現多年來關於飛機的困境,包括報導稱乘客通過寫紙條交流,因為震耳欲聾的噪音。也許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每架從莫斯科起飛的飛機都必須經過飛機設計者阿列克謝·圖波列夫(Alexei Tupolev)本人的親自檢查才能起飛。

「整個國家還沒有準備好部署這樣的飛機。它有初期的問題,它不具經濟性,最終沒有高速客運的真正需要。」 格林伯格說。

一個時代的結束

當另一場致命的空難發生時,Tu-144也快走到了盡頭。1978年5月23日,一架Tu-144在莫斯科附近著火,緊急迫降,造成兩名飛行工程師死亡。儘管這起事故導致了乘客航班的全面禁飛,但飛機死亡的真正原因卻在其他方面。

「蘇聯領導層和俄羅斯航空公司高層對這個項目失去了興趣。他們已經受夠了這個高度複雜的程序帶來的麻煩。在蘇聯國內市場沒有真正的經濟動機來使用它。」格林伯格說。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架飛機悄無聲息地退役了,新飛機的生產也停止了。該項目最終於1984年停辦。包括原型機在內,總共只生產了17架Tu-144。大部分都被廢棄了,但也有一些在俄羅斯和德國的航空博物館展出。

Tu-144的最後一次飛行是在1999年,這要感謝NASA,它贊助了一個為期三年的美俄超音速飛行聯合研究項目。這架飛機是最後一架Tu-144飛機,飛行時間只有82小時。這架飛機在莫斯科附近飛行了27次,之後由於資金短缺,該項目被取消。

圖片來源:NASA/1997年Tu-144LL超音速飛行在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斯基航空發展中心。

圖波列夫曾短暫地想過要建立一個名為Tu-244的繼任者,但從未真正建造過。協和式飛機上一次飛行是在2003年,但自從2000年唯一一次造成113人死亡的致命事故以來,註定要被擱淺了。巧合的是,那次事故也發生在巴黎附近,距離1973年第一架Tu-144墜毀的地方不遠。

此後,人們又提出了許多其他超音速飛機,但沒有一架投入生產。「我認為短期內不會有。在網際網路和實時視頻會議的時代,沒有必要為了商業目的而進行高速運輸。」 格林伯格說。

「遺憾的是,Tu-144和協和式飛機已經永遠地離開了天空。儘管有經濟上的限制和基本的必需品,人們需要一個夢想,如舒適的超音速旅行。我想這並不是最糟糕的夢。」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美國NASA宇航局為何幫助對手蘇聯研製協和飛機的挑戰者:Tu-144?
    圖波列夫Tu-144是一架超音速客機,於1968年12月由蘇聯首次引進。值得一提的是,在1990年,圖波列夫Tu-144確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與飛機製造商合作研發的。那麼,美國NASA宇航局為何幫助對手蘇聯研製協和飛機的挑戰者呢?
  • 速度至上,超音速客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懷特兄弟的第一次飛行大概持續了12秒,飛行了37米,萊特兄弟相信飛機的飛行速度達到了50公裡每小時。這是第一次人們開始對飛行速度產生概念。往後的50年,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冷戰和你追我趕的太空競賽加速了航天技術的急劇發展,對太空的探索同時也帶動了航空的進步,這個時期也見證了地球上最快客機之間的競爭,俄羅斯圖-144和協和式飛機。
  • 民航客機速度的百年「進化史」
    今年初,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資助2000萬美金研發商用超音速客機,這一投資也是NASA「X-planes」系列計劃之一。上一次有超音速客機進行商業飛行也已經要追溯到2003年,英法合造的「協和號」超音速客機在經歷了27年的商業運營後最終宣布停飛。
  • 超越美國,重振蘇聯榮光!俄羅斯寄希望於超音速客機的研製
    據悉,普京與韃靼斯坦共和國國家項目「住房和城市環境」的公眾代表會晤時表示,現在是需要考慮重振蘇聯榮光,回歸超音速民航機的時候了。,這是有史以來最大,最重的Mach 2超音速軍用飛機。Tu-44太貴了據悉,這不是普京第一次評論研發超音速客機。
  • 科學家動用法航超音速協和飛機追擊日全食趣聞
    協和飛機(法語、英語:Concorde)是一款由法國宇航和英國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超音速客機,它和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圖-144同為世界上少數曾投入商業使用的超音速客機。協和飛機在1969年首飛、1976年投入服務,主要用於執行從倫敦希思羅機場(英國航空)和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法國航空)往返於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的跨大西洋定期航線。飛機能夠在15000米的高空以2.02倍音速巡航,從巴黎飛到紐約只需約3小時20分鐘,比普通民航客機節省超過一半時間,所以雖然票價昂貴但仍然深受商務旅客的歡迎。
  • 世界首架超音速客機!當眾爆炸解體,就飛了55次載客航班
    觀天下風雲,看世界之最,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全世界第一種量產的超音速客機,前蘇聯的圖114客機。上世紀60年代,大量先進的超音速飛機相繼問世。而世界科學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也相繼討論超音速客機的可能。蘇聯在得知英法聯合研製協和飛機後,也迅速開始了自己的計劃,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圖144客機。
  • 蘇聯最強黑科技,戰機速度達6馬赫,美國已投入50多億研究
    戰爭發展到後期,蘇聯漸漸掌握主動權,並且發起大反攻。不僅成功趕走德軍,而且還相繼解放波蘭等國家,1945年4月,蘇聯直接攻入柏林。不到1個月,德國便宣布投降。大家都說德國科技強大,其實,蘇聯研發技術也十分強悍。在二戰中,蘇聯的飛機、坦克產量極大,德國根本比不了。當時,蘇聯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高達2200多萬平方公裡。
  • 科技日曆 | 54年前,蘇聯月球9號成功在月球軟著陸!
    科技日曆 | 54年前,蘇聯月球9號成功在月球軟著陸!  Connor Feng • 2020-02-03 10:43:47 來源:前瞻網 E1441
  • 科技日曆 | 51年前的今天,世界上首架波音747飛機起飛
    科技日曆 | 51年前的今天,世界上首架波音747飛機起飛  Connor Feng • 2020-02-09 11:53:49 來源:前瞻網 E2374G0
  • XB-1:Boom現代超音速客機的「原型機」
    Boom Supersonic公司在本周從其位於科羅拉多州Centennial的設施中推出XB-1「原型機」,首次公開亮相。這些飛機預計可容納65至88名乘客,將在陸地上以亞音速飛行,在水上以超音速飛行--比目前的商用飛機快兩倍多。
  • 地震局回應巨響:此巨響初判為飛機超音速低空飛行引發的音爆
    隨後,官方通報:此巨響初判為飛機超音速低空飛行引發的音爆。什麼是音爆?「音爆」是一種聲學現象,在發展超音速飛機時代開始不久即有不少類似記錄。這種響聲只有在飛機作超音速飛行時才會出現,及飛機在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強壓力波,傳到地面上形成如同雷鳴的爆炸聲。但民航飛機很難形成音爆,產生引爆的首要條件是飛行器必須達到超音速,民用飛機一般到不了那個速度。
  • 前蘇聯圖系列民航客機
    對於一款四發動力飛機且商載只有100座、機翼翼根布置發動機的轟炸機血統客機而言,使用成本和利潤回報完全不成比例,民航商業價值極其低下,因此這一款飛機只生產了4架就終止了,並未投入到商業運營中。同期另一款蘇聯四發遠程客機伊爾-62型也是如此,產量很少,短暫使用之後就被淘汰。
  • 總師承認國產超音速大飛機上馬,外形或超乎想像
    如今,安全、舒適和載客量指標已無更大拓展空間,於是乎不少國家開始將目光重新投向一度被放棄的超音速領域。我們知道,冷戰時期的歐洲"協和"式與蘇聯的圖-144,是人類歷史上唯二投入商業運行的超音速客機,但二者的服役經歷都算不上很成功。
  • 蘇聯時代的失敗客機
    但是實際上,除了小部分的國外航空公司執行國外航班, 當時在蘇聯幾乎只有蘇聯航空一家航空公司能飛。蘇聯航空公司機隊中的大多數飛機都是由蘇聯本國製造的飛機和直升機組成的(當然也有捷克斯洛伐克的L-410s來執飛國內航線)。1960-1980年代,蘇聯航空在境內開設了多條航線,在航線中使用了圖波列夫,伊柳欣,安東諾夫和雅科夫列夫等多家飛機製造商的飛機進行飛行。
  • 超音速飛機能有多安靜?2021年見分曉!NASA X-59靜音飛機獲準進行組裝
    如果一切順利,這全新一代超音速飛機將在2021年首飛。X-59飛機的設計飛行高度約16000米,飛行速度約1.2馬赫(1馬赫即1倍音速,不同介質條件下數值不同,這裡約為340米/秒)。自英法聯合研發的協和式飛機(Concorde)因2000年的重大墜毀事故而退役後,商用超音速空中飛行暫時走下歷史舞臺。
  • 為什麼螺旋槳飛機無法超音速飛行噴氣發動機葉片卻能超音速旋轉?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雖然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就造出了飛機,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並且在此後經歷了螺旋槳、噴氣式兩個重要的時代,特別是螺旋槳時代更是統治了整個一二次世界大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螺旋槳飛機是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能力的,原因就在於隨著飛行速度的增加,螺旋槳槳葉葉尖位置的氣流速度增快後,會逐漸從葉尖位置產生失速,並逐漸擴展到葉根位置導致整架飛機失速。
  • Boom計劃在十月展示第一架XB-1原型機 以實現碳中和超音速旅行
    來源:cnBeta.COM已經有近20年沒有人預訂超音速噴氣式飛機的機票了,但最近Boom則向超音速客機重返藍天的目標邁出一大步,幾個小時跨越大洲的選擇會被重新帶給商業乘客。這家位於丹佛的初創公司計劃於10月7日展示XB-1超音速飛機。
  • 全新一代X-59超音速飛機將在2021年實現首飛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研發的X-59飛機通過了一項重大評估,獲準進行最終組裝和集成。如果一切順利,這全新一代超音速飛機將在2021年首飛。 X-59飛機的設計飛行高度約16000米,飛行速度約1.2馬赫(1馬赫即1倍音速,不同介質條件下數值不同,這裡約為340米/秒)。
  • X-59超音速靜音飛機
    (「安靜超音速運輸機」)是美國正在研製的超音速飛機。項目開始於2016年2月,X-59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交付,用於2022 年的測試飛行。預計它的巡航速度為1.42馬赫(1,510公裡/小時; 937英裡/小時)飛行高度55,000英尺(16,800萬米),並且噪音低至75分貝的感知水平,以評估超聲速商用飛機的可行性。
  • 中國需要超音速客機嗎?美國X-59再獲突破,超靜音戰機未來如何?
    截止到目前世界上一共有兩款超音速客機出現,一款是蘇聯的圖-144超音速客機,另一款則是英國和法國聯合研製的「協和」超音速客機,這兩款超音速客機均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因此,僅從技術角度上來說,讓客機實現超音速飛行對目前的人類科技來說,是不存在技術障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