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來,在民航客機研製上進行了很多嘗試,走了很多彎路,甚至可以用屢戰屢敗來形容。螺旋槳客機,倒還有些成就,像基於運7的新舟60和新舟600,以及計劃於2021年取證的新舟700。
但是這年頭畢竟是噴氣客機的天下,只搞螺旋槳飛機不行啊,那能掙幾個錢兒啊。可是一說到噴氣客機,胸口就隱隱作痛。中國造飛機走過的彎路,主要都在噴氣客機上,最有名的那個是啥來著?我不說你們肯定也知道。目前中國僅有的一款投入運營的噴氣客機,是ARJ21。
正在取證階段的C919,將是第二個款。C919目前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運營,前提是計劃不再被推遲。另外還有一款,計劃2025-2027年投入運營,那就是CR929。
CR929由中俄商飛研製,這個公司是中國商飛,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聯合成立的。
ARJ21,C919和CR929這三個飛機,是中國目前以及可預期的將來,研製的三款噴氣式客機。這三款飛機我多多少少也都有接觸,ARJ21我曾經上去過,但是是靜力試驗機,還沒坐過航班。C919我上去時候它還沒首飛,只是去它的鐵鳥試驗臺感受了一下。
今天咱們就借著這三款飛機,科普一下噴氣式客機的分類。一說分類,必然說到標準,不同的標準對應不同的分類。根據發動機個數有雙發,三發,四發,六發等,根據飛行速度,有亞音速和超音速,等等。目前噴氣客機主要是亞音速的雙發飛機,差不多一個小時八九百公裡。雙發飛機目前處於絕對的主流,四發飛機也有,但是肯定是越來越稀有的。不難想像,20年後,人們看到今天的波音747,有可能就跟我們看到安-225那樣,驚呼:這什麼玩意飛機,這麼多發動機。
ARJ21,919和929都屬於雙發亞音速飛機。其實,客機還有兩個最重要的分類,幹線和支線,寬體和窄體。幹線客機一般能坐超過100人,用於國際航線和國內大城市之間的運輸,航程通常超過3000公裡。支線客機一般不超過100座,主要飛小城市以及中心城市和衛星城之間。
國內機隊啊,支線客機佔比相當少,2018年底,大陸客運飛機一共3615架,其中支線客機只有178架。主要是巴航的E系列 和龐巴迪CRJ系列,但是前段時間聽說龐巴迪宇航快涼了,但願是真的吧。國內運營支線飛機的主要以中小航司為主,像幸福航空,華夏航空,天津航空。
說完幹線支線,再說一下寬體窄體。窄體客機又叫單通道客機,因為客艙內只有一條通道,每排坐2-5人,一般能坐50-250人左右。相比窄體客機,寬體客機至少會有兩條走道,經濟艙座位一排會有7至10個,通常可以坐300-800人。
在國內客運市場,窄體客機是絕對的主力。2018年底,3600多架飛機裡面,單通道客機有2871架,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各佔一半。寬體客機只有400架多一點,其中大約60%是A330,其次比較多的有波音777,787。人類有史以來造的窄體客機太多了,挨個列出來你們又說我Water Video。但是,寬體客機,人類有史以來就造了15款。包括波音747,767,777,787;麥道的DC-10,MD-11;洛克希德的三星客機;老毛子的伊爾86和伊爾96;空客的A300,310,330,340,350和380。
這些寬體客機,其中大部分都已經停產或已經有停產時間表,包括著名的380和747,估計767也快了。目前比較有前途的就只剩波音777、787和空客A330,350。
了解了幹線支線,寬體窄體,大致總結一句話,幹線比支線飛的遠,寬體比窄體裝的多。幹線支線,寬體窄體,隨機組合,有四種情況。ARJ21,窄體支線客機;C919,窄體幹線客機;CR929,寬體幹線客機。誒,還缺一個,寬體支線客機,對不起,這個真沒有。為啥呢?自己想。也就是說,中國已經研製和正在研製的這三款飛機,已經覆蓋所有大類了。中國目前已經確立了「兩幹兩支」的發展戰略,另外一「支」指的是MA700。
最後說一下CR929吧,寬體客機,想必大部分人都沒坐過,包括我。寬體客機的好處,那可多了,首先就是敞亮啊,而且大飛機飛著穩。可以這樣說,除了貴,沒缺點。當然,飛機貴也不是飛機的缺點,那是你的缺點。
市場容量方面,寬體客機比較小,但是中國國內市場需求量已經很大。空客預計,未來20年,中國的寬體客機需求量有接近2000架。而且寬體客機利潤大,技術含量高,可以代表一個國家整體航空工業水平。
其次,飛機軍轉民比較難轉,但是民轉軍的例子就比較多。像波音767以及空客A330都改裝成了加油機。
B767改裝加油機
最後還是衷心地希望,我們國家的航空工業水平,尤其是民航工業,能夠與我們的國家地位相匹配。造大飛機這事急不得,你看737MAX,著急出來,又灰頭土臉回去了。不怕慢,就怕停!
免責聲明: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發布只限於服務飛行愛好者,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