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或由鑽石構成 鮮有地質活動不適宜生命居住
由NASA的TESS行星搜尋任務、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已退役的克卜勒任務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們的銀河系充滿了系外行星,這些行星與我們太陽系的行星非常不同。正如藝術家與行星科學家合作創作的NASA系外行星旅遊局的海報所指出的那樣,這些奇異而美妙的系外行星充滿了難以想像的東西。其中一些溫度極高,形成了熔巖海洋和閃閃發光的矽酸鹽天空,而另一些則像圍繞《星球大戰》中兩個類似太陽的行星運行。其它的則是沒有主恆星的遊蕩行星。行星是由恆星周圍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盤狀物形成的,稱為星周盤。
-
科學家發現新的系外行星 大小類似海王星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克卜勒探測器K2任務,發現了一顆海王星大小的新系外行星K2-263b,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4.8倍。新發現有助天文學家進一步了解地球的歷史,以及地球與其他系外行星「表兄弟」之間的不同之處等。
-
最新研究:系外行星大氣中 水常見但數量低於預期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系外行星大氣中水常見又稀少,對在太陽系內外尋找水意義重大。圖片來源:英國劍橋大學官網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11日報導,該校科學家領導的團隊對系外行星大氣化學成分進行了迄今最廣泛調查。結果表明,系外行星大氣中水很常見,但也稀少。研究結論挑戰了目前的行星形成理論,對在太陽系內外尋找水意義重大。與氫相比,太陽系內巨行星大氣中的碳含量明顯高於太陽大氣中的,這種「超太陽」的豐度據信在行星形成時出現,而且,大量冰、巖石等在吸積過程中被帶入行星內部。科學家由此預測,系外巨行星大氣中其他元素的豐度也同樣很高,尤其是氧氣,是繼氫、氦之後含量最豐富的元素。
-
研究: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8月19日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在體積大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三分之一存在水。科學家們表示,任何體積是地球2-4倍的「系外行星」,都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成分——水,預示著它們可能存在地外生命。
-
有水的行星在太陽系很常見,那麼它們在銀河系中應該也很常見?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幾個行星衛星常被科學家認為生命存活的希望星球,包括穀神星,木衛四,木衛二,木衛三,土衛二,土衛六,土衛六,海衛三,甚至還有矮行星冥王星等等。據信,這些「海洋世界」內部有豐富的液態水,還有有機分子和潮汐加熱,這是生命的基本成分。這就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類似的衛星在其他恆星系統中也存在嗎?在銀河系是不是很常見呢?
-
科學家說富含水的星球已經發現但從中找出有生命的卻似滄海一粟
在富含水的外行星中尋找一個類似地球有生命的外行星很困難,就像在乾草堆中尋找一根針。然而,科學家發現富含水是外行星是存在生命的必要因素之一,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普遍。他們的工作表明,富含水的外行星通常比地球大兩到四倍。
-
120光年外兩顆新系外行星 超級地球繞紅矮星19天
這樣的圍繞旋轉非常類似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引起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天文學家已經發現系外行星圍繞遙遠恆星旋轉運行,恆星包括小的冷酷的紅矮星,這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兩者是對紅矮星行星(也許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見的行星)進行的有趣研究,部分原因是它們證明了這種恆星的繞行如何影響這些世界的生命機率。
-
只要有水,富含碳的系外行星可由鑽石構成
新研究指出一些系外行星真的主要由鑽石構成,且一個研究團隊已計算出這種行星的形成方式與結構。宇宙中各種稀奇古怪的行星都有,我們找過雲中有紅寶石與藍寶石的行星HAT-P-7b、會天降鐵水的行星Wasp-76b,現在再找到幾個主要由鑽石構成的行星也不意外。
-
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我們今天就聊聊和這次諾貝爾物理學獎裡相關的研究——關於系外行星的那些事,以及認識光年之外的它們是如何被我們人類發現的。什麼是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這些行星通常指的是那些環繞太陽系外的恆星公轉的行星,當然,「無父無母」的流浪行星也是系外行星的一種,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環繞恆星的系外行星。
-
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或由鑽石構成
上的主要礦物是金剛石和二氧化矽(圖中的晶體層)。水分把碳化物行星變成了富含鑽石的行星。在其內部核心,深藍色的部分可能是鐵碳合金。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9月11日消息稱,一組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和芝加哥大學(Uchicago)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結果確認:只要環境條件適宜,一部分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是可能富含金剛石(即鑽石)和二氧化矽的。該論文的第一作者、ASU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的Harrison Allen-Sutter介紹:「這類系外行星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
-
研究:地球在銀河系中可能擁有60億鄰近宜居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的潛在數量進行了新的估算,最終得出的數字是60億顆。 這一估算是基於銀河系中G型恆星的數量得出的,G型恆星類似於地球所在星系的太陽。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上方發現一顆系外行星,尺寸和地球相當
畢竟我們看到的銀河系上空,似乎是很空曠。據發表在《天文雜誌》的科學報告,天文學家剛剛在銀河系的上方發現了一顆行星。其實,發現系外行星,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隨著我們發射了一些先進的探測器進入太空以後,我們發現了很多系外行星,至今為止,我們目前已經確認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
-
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發現水蒸汽,可能具備生命宜居條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最新觀測一顆體積是地球兩倍多的系外行星,通常系外行星體積比地球大但比海王星小,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為地外生命探索開啟了一扇大門。這顆系外行星被命名為K2-18b,K2-18b距離地球124光年,半徑是地球的2.6倍,質量是地球的8.6倍,位於主恆星宜居地帶,表面溫度可維持液態水存在。
-
氣態巨行星K2-18b,其雲層富含水分,讓天文學家們興奮不已
在哈勃和斯皮策的觀測中,Benneke 及其團隊發現了系外行星大氣中水的特徵,而且不是單一形態的水。 Benneke 說:「更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在數據中發現行星上有一個雲層。」 證據是,星光在穿過大氣層時會在一定高度突然停止。 Benneke和他的同事使用模型確定那個高度是水存在的理想壓力和溫度。
-
神奇——看得見的系外行星
圖解:2013年1月2日: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可能包含多達4,000億顆系外行星,這幾乎是每一顆恆星都有一顆行星。這些是在宇宙中發現生命的最令人感興趣的例子,因為地球它本身就是一個證明---生命可以在這樣的行星上出現。
-
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系外行星的?
銀河系很大,直徑大約10萬到20萬光年,銀河系裡估計有2000億顆恆星。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大約有60億顆,佔銀河系恆星總量的3%。銀河系中有這麼多恆星,按理來說,它們應該也像太陽一樣擁有幾顆行星。其它種類的恆星也可能擁有行星。
-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
英媒稱,科學家們在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他們首次在一顆遙遠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為太陽系外存在這種支持生命存續的關鍵要素提供了重要證據。 據路透社9月11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代號為K2-18b的行星大氣層中發現了水蒸氣。K2-18b是數百個「超級地球」之一。
-
有水?三顆罕見系外行星難倒天文學家 質量非常輕宛如「棉花糖」
有水?科學家們在本世紀初首次發現了這些充滿氣體的泡泡球——NASA於2012年在克卜勒51系統中發現了它們,而天文學家在兩年後才意識到它們發出的光有多麼異常。具體來說,這三顆系外行星和木星差不多大,但是質量只有木星的百分之一。它們的大氣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向外膨脹仍是未知的,但這一特性使「超級泡泡」成為大氣研究的首要目標。
-
科學家發現某些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或由鑽石組成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鑽石可能是地球上非常稀有的物品,但在更廣闊的宇宙中似乎並不缺乏鑽石。據外媒9月15日消息,在最近發表在《行星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確定,在適當的情況下,某些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或主要由鑽石和二氧化矽組成。
-
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或由鑽石構成!有沒有兩眼放光?
上的主要礦物是金剛石和二氧化矽(圖中的晶體層)。水分把碳化物行星變成了富含鑽石的行星。在其內部核心,深藍色的部分可能是鐵碳合金。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9月11日消息稱,一組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和芝加哥大學(Uchicago)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結果確認:只要環境條件適宜,一部分富含碳的系外行星是可能富含金剛石(即鑽石)和二氧化矽的。該論文的第一作者、ASU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的Harrison Allen-Sutter介紹:「這類系外行星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