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旋花科植物山土瓜Merremia hungaiensis (Lingelsheim et Borza)R. C. Fang 的塊根。秋季採挖,洗淨,趁鮮時切片,曬乾。
多年生纏繞草本。地下具塊根,球形或卵形,有時2~3個串生,表皮紅褐色、暗褐色或肉白色,有乳狀黏液。莖細長,圓柱形,有細稜,大多旋扭,無毛。葉橢圓形、卵形或長圓形,頂端鈍,微凹,漸尖或銳尖,具小短尖頭,基部鈍圓或楔形或微呈心形,邊緣微齧蝕狀或近全緣,兩面無毛,僅葉片基部被少數緣毛。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無毛,著生2~3或數朵花,或單花生葉腋;萼片等長,或外方2片稍短,橢圓形,頂端鈍,邊緣幹膜質,均無毛;花冠黃色,漏鬥狀,瓣中帶頂端被淡黃色短柔毛,其餘無毛。蒴果長圓形,4瓣裂。種子1~4粒,密被棕黑色有絲樣光澤的絨毛。花期夏、秋季。
雲南大部分地區有分布。生於海拔1200~3200m的草坡、山坡灌叢、松林下。
味甘,性平。具補脾平肝,清熱利溼,潤肺生津之功。用於小兒疳積,慢性肝炎,虛熱盜汗,肺燥咳嗽。
本種始載於《滇南本草》。收載於1996年版《雲南省藥品標準》。目前對該藥的研究尚屬空白。可根據其藥用功效對其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