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達成的和平協議,亞美尼亞必須最遲在11月25日前將納卡地區的卡爾巴佳爾區交還給亞塞拜然。而目前亞美尼亞軍隊已經開始撤離,大部分當地的亞美尼亞居民也燒毀房屋,陸續搬遷到亞美尼亞本土。不過根據歐洲《世界》新聞網記者的最新一線採訪顯示,仍然還有部分亞美尼亞人拒絕離開自己生長的家鄉,他們強硬的表示:「自己要打到流幹最後一滴血。」
撤離卡爾巴佳爾的亞美尼亞軍隊
《世界》新聞網記者採訪了當地一個名叫阿索特·塞夫揚(AshotSevyan)的居民,他在卡爾巴佳爾的查勒克塔爾(Charektar)村居住了49年,他表示自己準備戰鬥到死。據介紹,這個村莊基本全都是亞美尼亞人居住,但是按照協議,26日之後就得交給亞塞拜然,這是11月10日雙方籤署的和平協議的一部分。
塞夫揚說:「幾天前,一個人來這裡告訴我,'你得離開'。」「但是我拒絕了。為了我的家,為了我的榮譽,我要打下去。」
目前對於土地和村莊如何移交,以及亞塞拜然部隊何時抵達,其實外界並不知曉。但是對於塞夫揚先生來說,所有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他表示已經將妻子和女兒送到葉里溫(亞美尼亞首都)了。同時很堅定地說:「他們不知道我打算做什麼。」
阿索特·塞夫揚
塞夫揚先生其實還有殘疾,他的左腿是假肢,據他所說這是2016年「四日戰爭」期間受傷的結果。而他也參加過1988年到1994年的第一次納卡戰爭,他說:「我在第一次戰爭中與父親並肩作戰。」「他是個堅強的人,去年80歲的時候去世了。」
其實阿索特·塞夫揚只是眾多留下的老兵之一,查勒克塔爾村住著很多參加過第一次納卡戰爭的退伍老兵,他們大部分拒絕撤離家鄉,並計劃保衛自己的房屋。《世界》新聞網記者還採訪了其中一位叫弗拉基米爾(Vladimir)的老兵,他在開戰前是一名卡車司機,雖然經常在外跑長途,但是這次他表示不打算在流亡中度過餘生,並稱從現在開始,他要打遊擊。
除了戰敗的屈辱之外,這些老兵們還對亞美尼亞領導層的背叛感到痛苦。塞夫揚先生說:「他們對我說的唯一一句話是'離開'。」「我們該去哪兒?下一步我們該怎麼做?這麼多問題,卻沒有答案。」此外,塞夫揚先生還表示:「他們甚至沒有給我作戰的機會。」「比起從這裡逃跑的膽小鬼,在前線戰鬥和死亡要好得多。」
在過去的兩周中,整個卡爾巴佳爾已經變成了一片幽靈之地。到處都是當地村民搬家後放火燒毀的房屋,它們點綴著山中的美景。而村莊裡的電纜、金屬屋頂、儲物窗等所有還有價值的物品都已經被拿走了。
撤離的亞美尼亞軍隊炸毀了營房
而亞塞拜然士兵在此次衝突中的一些殘酷行為,也使得留下來的人,堅定了反抗的決心。
上面被採訪的塞夫揚就說:「我們如何與亞塞拜然人一起生活?」「他們將一名70歲男子的手綁在背後,然後割下了他的耳朵。」他這是指上周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一段視頻,該視頻顯示亞塞拜然士兵在折磨一名年長的亞美尼亞「間諜」。
亞塞拜然士兵割下了一名亞美尼亞「間諜」的耳朵
亞塞拜然士兵毆打亞美尼亞老人
對於可能遭遇的情況,塞夫揚表示他已經有所準備:「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對戰俘的所作所為。所以,無論以後誰走進我家這扇門,我都會在這裡為他準備十六發子彈,」他指著手槍說:「還有六十發子彈在我的卡拉什尼科夫步槍中。我已經準備好直到流幹最後一滴血。」
為了防止停火後的武裝衝突,俄羅斯維和人員在主要道路和敏感地點就修建了檢查點,但他們人數不足以監督整個地區。同時,納卡很多地區還出現了身份不明的蒙面人,這些人的制服上沒有標記,也沒有攜帶步槍,同時也不回答任何提問,不過他們明顯是有組織的。
不過對於塞夫揚這些老兵來說,一切都已經無所謂了。他說:「現在我們將結束這一切,以便我兒子的兒子再也不必與父親並肩作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