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月內連失兩「邦交國」 臺媒:或造成雪崩效應

2021-01-0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臺媒稱,布吉納法索與臺灣「斷交」,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5月24日晚召開記者會宣布「斷交」相關事宜。而吳釗燮傳已口頭請辭外事部門負責人職務。

吳釗燮請辭

據臺灣「中央社」5月24日報導,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外交部24日表示,布吉納法索已與臺灣「斷交」。

布吉納法索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做出這個決定是基於布吉納法索政府的堅定願望,即與各國一同捍衛本國以及人民的利益。」聲明中並未提及中國大陸。

另據臺灣《聯合報》網站5月24日報導,臺灣再少一「邦交國」!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外交部24日宣布和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數量剩18個;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24日晚舉行記者會說明。

報導稱,臺灣1961年和布吉納法索「建交」,1973年9月因布吉納法索和中國建交而和臺灣「斷交」,臺灣和布吉納法索1994年2月恢復「邦交」。

此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24日報導,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外交部24日宣布和臺灣「斷交」,目前臺灣「邦交國」數量僅剩18個。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晚間召開記者會說明情況。

吳釗燮在晚間7時30分主持記者會,吳釗燮稱,布吉納法索已正式向臺灣相關人員表示,將和臺灣「斷交」。吳釗燮宣布,即日起終止與布吉納法索關係,結束雙邊合作以及援助計劃,並撤離駐布吉納法索相關機構、醫療館及技術人員。

又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24日報導,多米尼加5月1日與臺灣「斷交」,不到一個月,布吉納法索宣布又與臺灣「斷交」。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傳已口頭請辭外事部門負責人職務。

報導稱,世界衛生大會(WHA)正在日內瓦舉行,布吉納法索未在全會中直接或間接發言挺臺。目前臺灣「邦交國」已降到18個。

兩年四「斷交」

據臺灣《聯合報》網站5月24日報導,又一「邦交國」與臺灣「斷交」!臺灣在非洲「唯二」的友邦之一布吉納法索,宣布與臺灣「斷交」。這是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上任,兩年以來第4個「斷交」國。

相關焦點

  • 臺灣接連失「友邦」 臺媒:或成雪崩效應
    核心提示:臺媒稱,臺灣出現「斷交」骨牌效應?5月初,臺灣才與多米尼加「斷交」,時隔未久,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外交部宣布與臺灣「斷交」,「邦交國」僅剩18國。然而,在剩餘的「邦交國」之中,還有三國仍瀕臨「斷交」危機!
  • 海地稱不再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
    臺海網9月3日訊 巴拉圭總統盧戈聲明不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臺巴「邦交」似現警訊,臺媒稱馬英九的「外交休兵」面臨重大考驗。據了解,臺灣另一「邦交國」海地也確定不會發言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為此,海地總統浦雷華已當面向馬英九致歉。
  • 臺灣「斷交」危機再現,李大維稱與帛琉群島「邦交」亮黃燈
    臺灣近來與所謂「邦交國」關係頻頻亮黃燈。29日上午,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李大維接受質詢時稱,帛琉群島「最近讓我比較傷腦筋」,他還稱,與帛琉群島「邦交」關係燈號是黃綠燈,還沒到黃燈。據香港中評社報導,29日,臺灣立法機構「對外關係及防務委員會」審查臺灣外事部門的預算。江啟臣提到,他看到蔡英文說要增加帛琉群島直飛班機,這是加碼,是否代表「邦交」有問題?
  • 蔡英文今日出訪非洲「邦交國」專機菜單依舊奢侈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出訪非洲國家史瓦帝尼,此次出訪專機菜單被臺媒曝光,各種臺灣美食可以讓她在機上享用據臺媒4月17日報導,此次專機餐充滿「臺味」,以「臺灣鄉宴」為主題,有不少「
  • 臺灣再遭「閃電」斷交 蔡英文上任後臺灣「邦交國」創歷史新低
    「邦交」77年一朝中斷,面對來自「最穩邦交國」多米尼加的噩耗,島內第一時間的反應很難用語言形容……同日9點,臺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召開記者會表示:掌握細節是昨晚,整個「國安單位」整晚沒睡在處理,今天清晨向蔡英文報告始末,「會負起全責」。「夙夜在公」之餘,還不忘發表聲明,指責大陸再度以巨額金援「蠱惑」多米尼加「斷交」,「至感遺憾」。
  •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2014-09-17 09:45:59  二、國際關係的拓展:「中華民國」在國際關係極度孤單,「邦交國」比非洲任一窮國都要少,沒有大陸同意,臺灣永遠無法成為聯合國成員,「國際關係」良好,才能確保臺灣更加安全、繁榮及幸福指數繼續上升。
  • 臺媒這樣說
    至於她的其他施政措施,則還構不到影響國際視線的層次,而將由臺灣選民繼續予以監督和公決自5月以來,蔡英文鑑於她上任後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限縮,包括原本已由前國民黨當局爭取到的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會議的機會,都在蔡與民進黨手中失去,以及5個原「邦交國」棄臺就陸,蔡英文遂稱,對大陸「不再忍讓」,而開始改稱大陸為中國,即以臺灣、中國或「中華民國」、中國互為對應,這就把兩岸作為兩國關係來看待了
  •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臺當局對外關係雪崩 網友諷蔡英文:可以搞星際"外交" 2017年06月16日 13:19:1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6月16日報導
  • 網紅「館長」是民進黨雪崩效應開始 網友分析主因
    原標題:網紅「館長」是民進黨雪崩效應開始!網友分析主因華夏經緯網6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批評臺灣託育費用太高,蔡當局還捐100萬美元協助世衛組織對抗伊波拉病毒,引來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臺北市議員梁文杰與他隔空交火。
  • 臺媒:緩解溫室效應 "袋鼠屁"是關鍵?(圖)
    (臺灣中時電子報)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臺媒稱,「溫室效應」是人類生存的一大敵人,科學家長期研究溫室效應改善方法,冀望能阻擋氣候惡化的腳步,替人類爭取穩定或更好的生存環境。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研究中,「袋鼠屁」一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近日的一項研究徹底推翻此說法。
  • 大陸整頓旅遊危及臺灣「邦交」?網友:這種幹話可以得諾貝爾獎了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臺灣開始進入冬季。與此同時,大陸和梵蒂岡即將展開「藝術外交」,加上大陸旅行社禁止組團到臺灣「邦交國」,都讓島內感受到「外交寒意」。《聯合報》等媒體23日表示,今年6月臺灣在中美洲的「邦交」重鎮巴拿馬才「斷交」,如果再失去梵蒂岡,將使臺灣「邦交」再受重創。
  • 臺媒:2020年臺灣選舉「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選會」今(18)日上午進行2020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抽籤,國民黨抽中9號、民進黨抽中14號、親民黨3號、民眾黨15號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報導,本次抽籤,民進黨由副秘書長林飛帆代表,國民黨由「立委」曾銘宗代表,「時代力量」由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顯智代表,親民黨由「立委」李鴻鈞與組織部主任張碩文代表,臺灣民眾黨則是由秘書長張哲揚代表。在此前的12月9日,臺灣「中選會」曾舉行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號次抽籤,親民黨抽中1號,國民黨抽中2號,民進黨抽中3號。
  • 臺媒:蔡英文「出訪」風光背後會有很多後遺症
    蔡英文日前結束「永續南島,攜手共好」太平洋「友邦」之旅,臺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儘管她自我感覺良好,不過,外界普遍認為,蔡英文的一時風光,不但要付出相當代價,而且會有很多後遺症。另外,目前臺灣的「邦交國」裡面,至少三分之一已經岌岌可危,這些國家隨時都可能跟臺灣「斷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蔡英文居然還誇誇其詞,大談此行的成果。評論摘編如下:蔡英文日前結束「永續南島,攜手共好」太平洋「友邦」之旅,儘管她自我感覺良好,但外界卻擔心臺灣「邦交國」會不會相繼「斷交」,國際空間會不會將更加縮小。
  • 臺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隨後,臺媒「中央日報網絡報」也發表社評,稱只要大陸國力越來越強,兩岸關係越來越壞,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會越來越高,「解決臺灣問題確實可能有時間表」。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投票選民多達1930萬人,40歲—49歲年齡層人數最多,有約374萬人;今年的「首投族」(須年滿20歲)約有118萬人。日前藍綠兩大陣營都將目光鎖定青年族群選票,呼籲這些年輕人返鄉投票。
  • 臺媒:大陸人出國帶泡麵 9成臺灣人出國帶智慧型手機
    然而在臺媒的報導中,卻有些不同。但是到了臺灣媒體的嘴裡,就變了樣。 臺灣某媒體是這樣進行報導,最新調查顯示,中國人帶泡麵,韓國人帶泡菜,法國人帶奶酪,至於臺灣人出行必備可不是吃的。報導稱,另據調查指出,九成臺灣人出國旅行必帶的是具有漫遊功能的智慧型手機。
  • 日本栃木縣滑雪場雪崩原因探查 新雪滑坡造成雪崩?
    人民網東京3月31日電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栃木縣那須町的滑雪場日前發生了一起雪崩。對此,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冰雪防災研究中心的平島寬行主任研究員表示:「有可能是之前的殘雪之上又新堆積的雪下滑而導致的表層雪崩。」防災科研中心派遣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
  • 臺媒:行業「潛規則」陋習多,美日韓多家媒體擬退出臺灣
    【環球網綜合報導】一些境外電視頻道近年在臺灣陸續開播,但近日有臺媒報導稱,臺灣有線電視頻道位置分配充滿「潛規則」,導致美國、日本、韓國的多家電視頻道擬退出臺灣市場。對此,有「立委」批評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是劣幣驅逐良幣,也有網友嘲諷稱,NCC等機構是臺灣產業進步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