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文學會成立啦!

2021-02-15 常州市天文學會

19年12月21日,常州市天文學會成立暨第一屆會員大會在江蘇理工學院召開。來自江蘇理工學院等單位專家、學者和高級技術人員共70多名會員參加會議。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周維華到會並講話。

周維華在講話中,對學會的籌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常州市天文學會的成立,為市天文愛好者和天文專業人才提供學習、交流、產學研融合的平臺,是順應常州社會發展潮流的重要舉措。並對學會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具體三點要求:一是明確定位,應對挑戰,增強做好學會工作的責任感;二是加強領導,強化參與,為學會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環境;三是完善機制,拓展功能,全面提升學會工作水平。

大會審議並通過了《常州市天文學會章程》《常州市天文學會會費交納及管理辦法》和《常州市天文學會選舉辦法》,選舉產生了常州市天文學會第一屆理事會。江蘇理工學院數理學院物理系副教授王帥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新任理事長王帥表示,成立常州市天文學會旨在通過開展天文科普的培訓與教育來有效地提高公眾科學素質,促進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並結合重大天文事件,宣傳天文知識。他說,學會將依託學校的江蘇科普教育基地,結合天文物理演示實驗室,對常州市教師工作者進行天文科普培訓、發展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邀請國內著名的天文專家來校做專題科普講座。

新任秘書長張宇傑表示,天文學會將與江蘇理工學院充分合作,建設天文圓頂設施,以此滿足學會在本地推行天文科普教育的活動需要,共同打造網絡「共享天文臺」,為社會公眾提供一個揭示宇宙奧妙、探索魅力星空平臺,同時深入開展「網際網路+天文」的科研合作,深入推動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在天文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為行業人才的培養和國家天文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會上還宣布即將啟動「唐荊川小行星」授牌儀式的籌備工作。

       學會官網:http://www.cztwxh.com/newsdetail_2329185.html

相關焦點

  • 常州市天文學會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會圓滿召開
    2020年12月27日下午14時,常州市天文學會若干名理事以及嘉賓在常州市德伊門科普基地召開了學會第一屆第二次理事會會議。
  • 江蘇省天文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在寧召開
    2020年12月7日,江蘇省天文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成立90周年慶祝大會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衢州市天文學會簡介
    衢州市天文學會成立於2019年4月21日。
  • 杭州市天文學會簡介
    QQ群(群號碼:1096423),在圓木等人的推動下,杭州市天文學會於2014年6月開始發起籌備。一開始定的名稱為杭州天文愛好者協會(Hangzhou Amateur Astronomers Association),籌備期間,與杭州市民政局溝通後,確定名稱為杭州市天文學會,並於2015年12月27日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宣布成立,並與2016年3月22日正式獲得杭州市民政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
  • 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成立
    齊魯網濟南4月16日訊2018年4月15日,濟南天文愛好者協會在濟南珍珠泉賓館正式揭牌成立。為了讓星空感染更多人,切身體會到天文不是枯燥的計算,而是與星為伴的浪漫,也為了讓更多青少年朋友關注天文、探索宇宙奧秘,十幾位天文同好組成了協會的核心團隊,從提出想法到協會成立,經歷了艱苦的籌備工作。在濟南科學技術協會領導的有力支持下,協會於今正式成立了。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張維加:留英需學會獨立思考
    最近,他的母校北京大學在一次會議上提到他的名字,並表揚他出色的研究成果,一時間中國各媒體都爭相報導他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最年輕」會士的消息。  媒體報導的焦點放在他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自由和開放環境,並指他父母採取的不擇校、不偏科、不求分數的教育方式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素。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是中國天文學會及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下屬的專門負責天文學名詞術語定名與審定的專門工作委員會,多年來致力於為公眾提供準確可靠的天文學術語和中文譯名。  自17世紀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家即對火星進行長期觀測,對其表面明暗各異的反照率特徵進行了系統命名。19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成立後,承擔起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網站8月25日發布第二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在十七世紀望遠鏡發明之後,天文學家對火星進行了長期的觀測,對其表面明暗各異的反照率特徵進行了系統的命名。19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成立後,承擔起了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是中國天文學會及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下屬的專門負責天文學名詞術語定名與審定的專門工作委員會,多年來致力於為公眾提供準確可靠的天文學術語和中文譯名。自17世紀望遠鏡發明後,天文學家即對火星進行長期觀測,對其表面明暗各異的反照率特徵進行了系統命名。1919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成立後,承擔起行星地名的命名和仲裁工作。
  • 中國天文學會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
    5月11日至12日,中國天文學會第六屆青年天文論壇在平塘天文小鎮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這次借著這個機會和契機,來到平塘天文小鎮跟FAST相關專家和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然後看看將來在射電和光學這兩個波段上能不能有一個更深入的、深度的合作,將中國的天文事業再往前推進那麼一小步」。
  • 近日中國天文學會公布了:火星地形地貌的中文推薦譯名 總共811條
    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官方網站向學會發布了首批811個火星地形名稱。據悉,這些譯名已通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術語委員會的審定。為協助火星探測任務,服務公眾,天文委員會組織各領域專家,將國際天文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公布的除隕石坑外的811個火星地貌名稱全部譯成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方便和參考。
  • 津天文愛好者薊縣成立觀測基地 可拍攝深空目標
    他們是一群熱愛天文的夥伴,由於天文觀測需要避開燈火通明的市區,所以每次觀測,他們都要驅車幾十公裡甚至上百公裡到荒郊野外,套用時下的流行語——「穿過大半個天津去看你」是他們熱愛星空的真實寫照。從昨日起,這群小夥伴有了自己的「家」,他們在薊縣成立了天文基地,有了固定的觀測點。
  • 【小記者專享】學校裡聽不到的天文課堂,領略四季星空的別樣奧秘
    當孩子開始對世界探索時太陽、星空、月亮的陰晴圓缺便佔據了他們極大的求知目光他們對宇宙和天空帶著天生的好奇就像是十萬個為什麼一樣急切地想要了解無垠蒼穹中的天體和浩瀚宇宙中的奧秘特邀常州市天文學會理事開設5節天文星空探索分享課帶領孩子們遨遊星空探索神秘的星辰世界領略四季星空的別樣奧秘周曉鵬主講人就職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品牌公司星特朗公司。
  • 23歲中國博士生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士
    (資料圖片)據新華社杭州6月19日電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張維加以興趣為驅動、不追求分數、自由發展的成長軌跡引人思考。張維加出生於杭州市一個普通人家,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上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從家裡走過去就五分鐘。」
  • 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官網可視化頁面入口地址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火星最新資訊 > 正文 首批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官網可視化頁面入口地址
  • 中國天文學會發布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中文推薦譯名
    中國天文學會近日通過學會官方網站向社會發布試用首批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中文推薦譯名。據悉,這些譯名已經過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 為助力火星探測任務,服務社會公眾,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多領域專家力量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截至2020年7月15日已公布的除環形山以外的811條火星地形地貌名稱全部譯為中文,為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便利與參考。
  • 北京天文學會成功舉辦2019年學術年會
    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鄧元勇致開幕詞辭騰訊科技訊 2019年5月21日至23日,由北京天文學會主辦,北京天文館承辦的北京天文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景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副臺長趙剛,北京天文學會理事長鄧元勇,北京大學天文學系主任、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學兵,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主任仲佳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雙南,北京天文館黨總支書記李麗,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等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北京天文館副館長、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冬妮主持。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相中二十三歲中國博士生(圖)
    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張維加以興趣為驅動、不追求分數、自由發展的成長軌跡引人思考。張維加出生於杭州市一個普通人家,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上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從家裡走過去就五分鐘。」
  • 常州市龍城高級中學選址確定!
    常州市龍城高級中學選址確定!常州市龍城高級中學迎來重大進展!項目確定選址於新北區通江中路以東、嫩江路以南!11月27日,常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了核准的常州市龍城高級中學(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項目選址於新北區通江中路以東、嫩江路以南,總用地面積約8.24萬平方米。
  • 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正式成立
    、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航天中心醫院和磁共振成像雜誌社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作為會員齊聚北京理工大學,出席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Beijing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BCNS)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北京認知神經科學學會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