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Juice
車東西11月12日消息,今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繼續進行,召開了多場主題峰會,對自動駕駛的法規標準、信息安全、自動駕駛商用創新、新基建等主題進行了探討。此外,美團還聯合順義區政府和中國公路協會舉辦了自動駕駛城市末端配送創新與實踐的論壇。
在自動駕駛城市末端配送創新與實踐論壇上,美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自動駕駛負責人夏華夏介紹了美團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成果,也介紹了美團在自動駕駛配送車方面的規劃。
清華大學教授、自動化系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張毅,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和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普遍服務研究處處長姜林海則分別從自動駕駛技術、快遞自動駕駛配送、自動駕駛城市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整場大會從學術和商業實踐兩方面出發,對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配送車進行了全面的思考和介紹,也為這一領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一、美團無人駕駛配送車裡程突破10萬公裡 訂單超1萬
夏華夏表示,美團在2016年正式開始布局自動駕駛配送,到今年10月份,美團自動駕駛配送車在順義區的自動駕駛裡程突破了10萬公裡,真實訂單量突破了1萬次,連續配送天數達到了272天。
▲美團自動駕駛配送車的成績
目前美團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做了很多的技術研究,在高精地圖定位方面,美團構建了高精地圖自動生產平臺,集成道路元素提取和道路模型構建等功能,可以應對多場景的變化。
仿真是自動駕駛的重要基礎,美團自動駕駛配送的仿真系統在自研自動駕駛引擎的基礎上,結合配送場景特點積累了大量場景並為自動駕駛能力的建設提供了幫助,目前仿真測試已經超過了60萬公裡。
安全性也是自動駕駛非常重要的一點,美團首先在自動駕駛車輛的設計上做了布局,對車輛的結構進行了優化,而且美團還獲得了全國首張低速自動駕駛配送車輛技術標準測試證書。
▲美團自動駕駛配送車獲得技術標準測試證書
現階段,美團已經通過了北京自動駕駛測試試驗用臨時號牌(T3級別),可以在順義的開放道路上進行測試。
除此之外,美團還在道路測試過程中建立了人車遠程監控五重安全標準,每輛車都有遠程監控和主動安全系統,對車輛實現了全鏈條的安全監控。安全員方面,美團已經對安全員進行了上崗培訓。
基於這些準備,美團計劃在未來繼續擴大自動駕駛配送車的規模,三年內在順義區部署1000臺自動駕駛配送車,實現全區域、全天候的運營。
二、無人配送離不開車路協同 將會促進快遞業升級
清華大學教授、自動化系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張毅也分享了他對於自動駕駛的思考。張毅認為要實現自動駕駛需要車路協同和單車智能結合,即聰明的車和智能的路結合。
▲清華大學教授、自動化系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張毅演講內容
這就需要大規模部署C-V2X智能網聯終端,目前國內已經在這方面積極布局,而且在全球首次實現了200臺以上的C-V2X終端高並發通信測試。而在車輛方面,高精度定位系統、識別系統都需要進一步突破。
張毅也介紹了他對於低速配送車的思考,快速自動駕駛需要保證安全、保證效率,但慢速自動駕駛下的自動駕駛則需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他認為低速自動駕駛配送可藉助車路系統系用平臺來技術提高性能與服務水平,還可以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推進物流配送。低速自動駕駛配送還需要為特需服務場景做好準備,為長期的發展提供支持。
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則根據自動駕駛講解了如何打造自動駕駛城市模型。這就需要基於現有技術及發展趨勢,開展有實際效果的自動駕駛應用,不能再以展示為主。
基於應用拉動,培育一批新興出行科技產業也很重要,目前已經有了自動駕駛計程車、自動駕駛配送車、自動駕駛公交車、自動駕駛卡車等。
▲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演講內容
要實現這一點,還需要積極建設城市智能感知基礎設施,比如智能的路、智能的市政設施,實現多感知融合互通。此外,還需要建設城市新型網絡設施,張永偉認為通信網、車輛網、位置網和能源網這四個網絡設施都非常重要。
張永偉認為,當多種自動駕駛車輛出現之後,還需要建立一個智能平臺,完善標準法規體系,實現市場化運營。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普遍服務研究處處長姜林海則從快遞行業角度出發探討了末端配送的一些問題。他表示,末端配送是郵政快遞業的一部分,目前已經有一部分自動駕駛配送車和無人機在進行末端的配送。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普遍服務研究處處長姜林海演講內容
他表示,末端配送的方向是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無人化的,自動駕駛在物流行業將會從園區、幹線到支線再到末端的演變。
但目前也還存在一定的約束條件,如實名寄遞、收集驗試、檢驗查收環節會對技術提出要求,道路法規、地區發展的不平衡也會限制末端自動駕駛物流配送的發展。
三、無人車是新增業態 還需心行業法規做保障
在演講結束之後,現場還舉辦了一場圓桌論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與綜合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虞明遠、北京交通委科技處處長葛昱、北航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大新、長城毫未智行董事長張凱出席了論壇。
在談及末端自動駕駛配送車的定性方面,田大新表示,末端自動駕駛配送車應該被認為第三類交通智能工具。虞明遠認為末端自動駕駛配送車是一種新增事物,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規做規範。
張凱則表示,從車輛的時速和生產標準上來看,末端自動駕駛配送車既不屬於汽車也不屬於低速電動車,目前還需要出臺一個行業標準。
目前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速度是快於法律的,田大新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國家的要求下起草一些標準,對於後續的發展很重要;在監管層面,他們也正在起草一些標準,使得未來的事故處理等方面更有法可依。
自動駕駛物流配送和傳統的配送是有一定差距的,虞明遠表示新的業態對於傳統的業態會發生一定的影響,他認為低速自動駕駛配送和傳統的配送會進一步融合,讓整個配送行業發生轉型升級。未來自動駕駛物流配送可以納入城市的綠色貨運示範中,推送貨運的發展。
現階段,自動駕駛需要很多部門的監管,而在企業的落地過程中與各部位的溝通就很重要。葛昱認為,企業應該和政府進行合理的溝通,在北京已經建立了一個協同的工作機制,推動企業的落地發展。葛昱認為企業還可以跟第三方合作,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推進落地。
美團的自動駕駛配送車是由長城毫末設計和生產的,張凱則介紹了車輛生產的一些問題。他表示,近幾年國內的電商快速發展,催生了外賣和快遞行業,但也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在這種條件下誕生了自動駕駛配送車。
自動駕駛配送車可以不間斷工作,可以提升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今年疫情期間,自動駕駛配送車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來看,這一行業的前景非常好。
在車輛生產方面,長城毫末專門為車輛設計一些碰撞保護,多重冗餘等設計,車輛的安全保護做得非常完備。
結語:末端物流自動駕駛配送逐步走上正軌
今年年初疫情期間,多個自動駕駛配送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自動駕駛配送車行業在今年迎來了大發展。
美團也在今年積極探索自動駕駛配送,目前已經持續進行了200多天,訂單量已經超過了1萬次,累計行駛裡程10萬公裡,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
但自動駕駛配送車還屬於新興業態,目前多個政府部門正在進行相關條例的設計,這也意味著末端物流自動駕駛配送將會逐步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