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整理自 MEET 2021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站在2020年歲末,AI技術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技術變革之大勢,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但是,怎樣的科技應用,才能讓前沿科技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更好地服務於人?
在MEET 2021智能未來大會現場,美團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夏華夏博士說:
任何一個技術都是客觀的,使用技術的人才是體現其價值觀的主體。
夏華夏指出,接地氣的AI,是人工智慧發展至今的一個大趨勢。過去由數字、資本驅動的AI,在今天逐步落地之後,已經變成由實際價值驅動的AI。
這個價值由誰來決定?自然是技術的受益者,每個普通大眾。
為了完整體現夏華夏有關人工智慧如何落地的思考,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量子位對他的演講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希望也能給你帶來新的啟發。
關於MEET 智能未來大會:MEET大會是由量子位主辦的智能科技領域頂級商業峰會,致力於探討前沿科技技術的落地與行業應用。本次大會現場有李開復等20餘位行業頂級大咖分享,500餘名行業觀眾參與,超過150萬網友在線收看直播。包括新華社、搜狐科技、澎湃新聞、封面新聞等數十家主流媒體在內紛紛報導,線上總曝光量累計超過2000萬。
此次,夏華夏博士也入選了量子位「2020中國人工智慧商業領軍人物TOP30」榜單。
(以下為夏華夏演講分享全文)
AI如何真正為每個人服務?我給它起了一個明確的主題,叫「接地氣的AI」。
我們先從三個小故事講起。
第一個故事,美團的工程師在和一些盲人朋友們交流時發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很多盲人在點餐、吃飯的時候依然有很多困難。
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自如地使用手機裡的應用,平時點餐往往只能點固定一個餐館、固定一個菜。
在工程師了解了這個情況之後,就利用智能語音技術,為視障人士開發了一個可以用語音來智能點餐的功能。
第二個故事,和餐館的經營者有關。
我們知道,在每天的點餐高峰期,餐廳都是非常繁忙的。這時候用戶如果想通過App裡的通訊系統跟餐館老闆溝通一些小問題,比如改一個菜、修改一下地址或者退款,經常是收不到商家回復的,只能打電話。
這對於用戶和商家而言都很耽誤效率。
為此,美團的工程師們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功能:幫助餐館經營者回復用戶的問題,承擔智能客服的職責。
當用戶在系統內提問後,AI助手會與人工進行協同,幫助商戶快速回應,提高餐廳客服效率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用戶側的體驗。
對於這個功能,許多餐館經營者都反饋「這個功能太好用了」、「終於看到點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了」。
第三個故事,是美團的無人車。
今年疫情期間,美團用無人配送車協同騎手,在北京順義區給附近10餘個小區的居民做外賣配送,儘可能避免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實際上美團做無人配送的研發已經有近4年的時間。在疫情爆發的時候,美團無人配送車團隊緊急攻堅,比預期提前了11個月將無人車落地應用。
其實,不管是幫助用戶更方便地點餐、做客服機器人,還是無人車送盒飯,本質上都是很小的事。
但是,我覺得這恰恰體現了很多科技工作者工作的價值——
用技術去幫助每一個普通人生活得更好。
「接地氣的AI」是人工智慧發展至今的一大趨勢。過去由數字、資本驅動的AI,在今天逐步落地後,變成了由實際價值驅動的AI。
這個價值由誰決定?自然是技術的受益者,每個普通大眾來決定。
不妨從三個層面展開來講。
美團有大量「接地氣」的場景需求,需要通過技術研發迅速地去響應。
以非常不容易的2020年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美團AI團隊在這一年中,解決了近3000個實際場景中的問題,涵蓋配送調度策略調整、商家智能運營的方方面面。
這樣的研發速度,是非常接地氣的。
美團現在涉及200多個不同的行業,涵蓋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的方方面面。
對於美團而言,做AI的目的之一,就是把AI技術應用到普通本地生活服務中,幫助每個小店經營得更好。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人工智慧滲透進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帶來了用戶體驗的提升,讓很多在過去看來「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
從商家的角度而言,美團這樣的平臺提供的AI能力,能夠幫助商家做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乃至自動化升級,優化商家整體的經營手段。
比如,美團平臺上累積了近80億條用戶評論,這些評論對於商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寶藏」。利用AI算法對其進行分析,商家就能夠知道很多細節問題:最近用戶體驗有什麼變化,最近的服務、衛生、環境是否存在問題……從而不斷地審視自己的經營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美團打磨出了美團商業大腦,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圖譜技術,實現大數據的價值,提供給平臺上的商戶使用。
「商業大腦」能做到什麼?
在這個「大腦」裡面,有超過77億用戶評價數據的分析,千億量級的知識關聯,商家能夠看到用戶對具體店面的情感曲線變化、用戶的消費水平、環境偏好、推薦菜,以及相似商家等等信息。
美團始終希望,幫助每一個人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所以我們不是為一小部分人服務,我們的服務對象是每一個普通人。
當下,技術在飛快地往前發展,但我們有時會看到,技術和網際網路好像把一些人落在了後面,不是每個人都享受到了技術帶來的便利。
我們不希望如此。美團AI的技術宗旨,是技術的發展不應該把任何一個人拋下、落下。
回到演講開頭幫助盲人點外賣的故事。
大家能注意到,在盲人消費者說出他的選擇之後,美團App發出的聲音語速特別特別快。
這其實是一個特別的小設計:盲人群體的聽力往往都非常靈敏,他們平時聽音的速度能達到常人的數倍。因此,給盲人朋友使用的定製版應用採用了更快的語速,讓他們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語音其實是一種很好的交互方式,能讓人與機器的交互像人與人的交互一樣自然,因此非常適合對網際網路並不熟悉的人群,包括老人、孩子。
雖然這些小的互動設計,涉及的用戶並不是很多,包括盲人消費者、老人孩子,都並不是很大的用戶群體。但正如我剛才所說,我們不希望科技把任何一個人落下。如果有人使用常用版本應用有困難,我們就會想方設法,用技術為用戶提供享受服務的渠道。
以上三個方面,其實體現了美團落地AI時一直在思考的三件事:
所以「接地氣」,是否就是只想今天,不想明天?
其實不是。
接地氣是我們在落地科技時的一種「科技為人的價值引導」。科技的落地應用,與長期的、有挑戰的科技探索之間,是不衝突的。
除了大家剛才看到的非常接地氣的應用,美團也在許多長期的、有挑戰的事情上做創新、做投入、做突破,以使科技能持續地產生價值。
美團聚焦吃喝玩樂的人間煙火氣,同時也在探索無人車、無人機,探索自動化、智能化。
而關於科技的責任、未來、邊界這樣的問題,我們也始終在思考和關注。今年年底,美團在內部正式成立了人工智慧治理工作委員會。
通過這個工作委員會,我們會去思考人工智慧應該怎樣更好地服務於人,怎樣儘量去避免技術發展帶來的副作用。
任何一個技術都是客觀的,使用技術的人才是體現其價值觀的主體。
最後,用美團AI的一個願景來作為結束:我們希望人工智慧能夠像水電煤一樣成為未來生活的基礎設施,它無處不在,但並不一定需要被用戶感知到,它可以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我們服務。
謝謝大家!
如果想回看大會全程,請點擊:
https://vku.youku.com/live/ilproom?id=8106757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籤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