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腺衛士」公益開講 老年人更需注意防治前列腺癌

2020-11-30 紅網健康

時刻新聞

—分享—

  (「前腺衛士——讓老年人遠離前列腺癌」公益講座在湘雅三醫院舉行。)
  
  紅網長沙4月24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易徵洋 實習生 姚逸絲 通訊員 蔣凱)前列腺癌是歐美國家老年男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高居首位,死亡率僅次於肺癌。隨著環境和飲食習慣的變化,我國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趨勢。今天上午,「前腺衛士——讓老年人遠離前列腺癌」公益講座在湘雅三醫院舉行。該院泌尿外科主任何樂業教授做專題講座。
  
  「前列腺癌規範化診療及患者管理項目是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並在全國選定15家三甲醫院承辦的一項針對前列腺疾病患者開展的公益健康教育活動。」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項目實施部主任尹蘭榮介紹,目前,湖南有兩家醫院參加該項目,分別是湘雅醫院和湘雅三醫院。
  
  近些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年齡在50歲以上,尤其是70歲左右的老年人易得前列腺癌,高峰年齡在75-79歲。何樂業教授指出:年齡因素是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之一,50歲以下患前列腺癌的概率只有0.1%,85%的前列腺癌發於65歲以上。此外,兄弟或父親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發生前列腺癌的危險性增加一倍以上。定期到醫院體檢是最重要的預防前列腺癌的措施。男性到了50歲,應該每年到醫院做直腸檢查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檢測。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從45歲開始做前列腺癌篩查。
  
  前列腺癌多起源於前列腺外周帶,起病隱匿,生長緩慢,因此前列腺癌早期常無症狀。隨著腫瘤的發展,前列腺癌可引起的症狀:前列腺癌是危害男性生命健康的重要殺手。早期的前列腺癌起病隱匿,生長緩慢,不容易被覺察,80%的患者一經確診就已處於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治療而獲得治癒的機會。
  
  如何早發現:
  
  1.定期檢查:健康體檢
  
  2.主要手段:PSA、DRE、TRUS
  
  3.求證手段:MRI、活檢、骨掃描、CT或PET-CT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
  
  何樂業教授談到以下幾點:
  
  1.有節律的性生活
  
  2.50歲後定期體檢
  
  3.清淡食物
  
  4.蔬菜水果
  
  5.紅肉少吃
  
  6.運動
  
  7.樂觀向上的心態

來源:紅網

作者:易徵洋 姚逸絲 蔣凱

編輯:周曼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5/04/24/424413.html

相關焦點

  • 8個治療老年人前列腺癌的妙招你知道嗎
    老年人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1.外科手術 凡腫瘤局限於前列腺內,無轉移者或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者可行手術切除。前列腺癌根治術:手術範圍包括前列腺腺體及其包膜,有報導術後15年無復發,存活率50.9%。適用於A、B期,並配合用內分泌治療。盆腔淋巴結切除術:B2期以及CD期的部分患者可酌情採用。
  • 天津市腫瘤醫院郭志:老年人謹防前列腺癌-《健康有約》原創欄目...
    今天和大家要聊的話題是前列腺癌。說到這個疾病,很多網友覺得比較陌生,因為它在我國的發病率目前還是比較低的,但是由於人口的老齡化,以及我們現在飲食結構發生變化,前列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但是,對於大家針對這樣一個病並不是十分了解的情況,我們今天走進了天津市腫瘤醫院,請到了介入治療科的郭志主任,和大家一起聊聊前列腺癌防治的有關知識。
  • 前列腺癌偏愛「大人物」?
    今年2月份,63歲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因患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手術治療,僅僅在三個月前,新加坡前任總理吳作棟同樣也是因為確診早期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手術治療。新加坡前後兩任總理先後確診前列腺癌這個事實也許是個巧合,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前列腺癌發病率高這個事實。
  • 關注老年人營養:老年人更需注意蛋白質攝入?
    然而,老年人的營養需求不同於其他人群,有著一定的特殊性。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下有關「老年補充蛋白質」的小知識吧。蛋白質對於老年人有多重要?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蛋白質的參與,正常情況下,蛋白質可以佔到人體全部質量的16%~20%。
  • 秋冬季重視前列腺癌PSA篩查 守護男性健康
    而常食用含高動物性脂肪食物、肥胖、久坐不運動等使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症狀隱匿,容易被忽視,導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早期篩查、發現和診斷前列腺癌對患者的治療和預後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 男性注意!前列腺癌常見的5個認知誤區,一定要知道,很關鍵!切勿踩雷
    外科醫生可以採取一種叫做「保留性神經的前列腺癌根治術」,以保留患者術後的勃起功能。 但術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勃起功能,恢復過程可能需要4-24個月或更久。 越年輕的患者,其勃起功能通常恢復越快。
  •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二期開講了:孫世剛院士電化學領域前沿報告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二期開講了:孫世剛院士電化學領域前沿報告 2020-11-2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五期開講了:祝京旭院士解讀化學工程的真諦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五期開講了:祝京旭院士解讀化學工程的真諦 2021-01-0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SA升高就是前列腺癌?你想多了!
    邱先生有前列腺增生病史,最近,他總感覺小便困難,有時還伴有明顯的刺痛灼熱感,家人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總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英文縮寫)升高到57.67ug/L,游離PSA30ug/L,懷疑得了前列腺癌。
  • PSA指標升高就是前列腺癌?
    「我家老頭子最近小便難受,當地醫院檢查發現PSA指標升高到了57.67ug/L,懷疑得了前列腺癌。」昨天,市紅會醫院男科門診,一位中年女性急匆匆走進來,叫醫生趕快給她父親看看。  「我問診後發現,老人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平常小便困難,最近1周還出現了小便刺痛感,為了確診,讓他重新進行檢查。」
  • 注意!這個基本沒有「癌前病變」的癌症,是可怕的男性殺手!
    很多癌症來臨前都有一些病變的情況,比如: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屬於癌前病變或癌前狀態;當胃黏膜出現上皮不典型增生、腸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腸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變的表現。,腺瘤性息肉是的癌前病變,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癌變的機會較高。
  • Science子刊:揭示雄激素受體在晚期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2019年8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前列腺癌是指發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惡性腫瘤。2004年WHO《泌尿系統及男性生殖器官腫瘤病理學和遺傳學》中前列腺癌病理類型上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導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鱗狀細胞癌、腺鱗癌。其中前列腺腺癌佔95%以上,因此,通常我們所說的前列腺癌就是指前列腺腺癌。
  •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四期開講了:來聽牟善軍教授講化工安全新進展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第四期開講了:來聽牟善軍教授講化工安全新進展 2020-12-25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化「公益電影 」 電影放映員成為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員
    本網訊(記者袁舒婕)11月2日晚,在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大觀鎮八角社區,一場公益電影映前放映的地質災害防治宣傳片《掌握防災技能,維護自身安全》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通過壩壩電影放映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片,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容易了解,比上課或者手機上看更加直觀。」
  • 「探尋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開講
    12月19日,「探尋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公益大課堂活動正式啟動。  據介紹,公益大課堂自12月起,每月將舉辦一期,持續至COP15大會期間。課堂將邀請國內權威專家主講,通過向公眾科普雲南動植物資源、生態系統等的現狀、特點和研究、保護、利用情況,帶領公眾感受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鼓勵全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
  • 防治還需「動手動腳」
    防治還需「動手動腳」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7-01-14 20:11 來源:澎湃新聞
  • 為什麼大多數前列腺癌首選內分泌治療,而不是化療?
    和其他癌症一樣,前列腺癌也有多種病理類型,比較常見的就是腺癌、鱗癌以及腺鱗癌等,其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就是腺癌。絕大多數的前列腺癌的生長都是依賴雄激素的,因此只要抑制體內雄激素,那麼就能達到治療前列腺癌的目的,這種抑制雄激素的治療方法就稱為內分泌治療。前列腺癌能不能用化療呢?答案是可以的。
  • 北大一院鄧雪蓉:老年人易感高危,增強免疫需加強營養
    (原標題:北大一院鄧雪蓉:老年人易感高危,增強免疫需加強營養) 今年以來
  • 美國專家稱老年人做前列腺癌普查弊大於利
    2008-08-07 15:30:24 | 來源:中新網-濟南日報   美國一個聯邦專家小組呼籲,停止為年齡超過75歲的老人實施檢測是否患前列腺癌的預防性醫學普查
  • 課前5分鐘讓學生「開講天下」
    思政課教學不僅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思政課教學活動中。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學工作,從2014年開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探索「項目化」教學改革,設置了「開講天下」實踐教學項目。該項目是在每節思政課前,利用5分鐘時間舉行「開講天下」主題演講,由學生述評時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