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自由」和感想,今年我完成了計劃之一

2021-01-08 揚州小兔子

一年要過去了。記得去年結束時,我計劃了自己「五個一工程」。回頭看看,完成了多少?今天說說計劃之一的「讀書」。

這一年,大多數時間,心定不下來。這一年的特殊,註定要載入中國和世界歷史。從驚恐到淡定,大多數中國人的狀態吧。時間到了下半年,我刻意定神看電視看書。看了幾本書,卻不是我心目中認可的讀物。

那天朋友的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本隨感《自由在高處》。帶了無可無不可的心態,我翻開了第一頁。隨感,隨時隨地的感想。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便是隨時隨地隨事的有所思有所感,然後落筆成章。每一篇文章的核心,只有兩個字:自由!

書店,沒有枯萎

說到自由,我首先想起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當年讀這首詩時,尚是懵懂少年,不懂愛情,更不要說自由了。那時候的我,已經工作。不說自由,已經固定了人生。「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如梭的這句話,有關自由的悖論,人的宿命。

嚮往自由,以為可以像鳥兒一樣在太空展翅高翔。然而,籠中鳥的生活,真的很悲哀嗎?那是他人的感覺。籠中鳥自己,未必同感。我們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揣摩他人的人生。而每個人的人生,他們既複製不來,也無法改變。「命運」這個詞,有時候真的不僅僅是個詞而已。

自由的思想,首先要有悲憫的情懷。「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難道只是詩人的多愁善感?秋聲寂寂,秋風瑟瑟,秋風秋雨……可以讓文人感佩,心生戚戚;也可以讓文人發出「冬天到了,春天還遠嗎?」的希望。都是自由的靈魂吧。

自由,有不一樣的層面。身心的自由,人的終極追求。如梭筆下的「枷鎖」,能束縛住什麼?是嚮往自由的身體,還是擁有自由的心靈?假如將自由理解為想幹嘛就幹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真的錯了。自由的前提,不要影響他人的自由。

以自己的自由為由頭,忽視他人的自由,便不是自由。作者說:「自己的人生,別人說了算很荒誕」。可是反之如何?我以為以自由為名,行自由主義之事,不是真正的自由。

青少年讀物

這本書出版於二零一一年,很多引發作者感慨的例子與事件,都親歷過。有的,當初也感慨過,只是沒有將之記錄下來。

將近年底,看了這本書,忽然覺得完成了去年的「讀書」計劃。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很少能有看了後引發深思的文字了。網絡上的文章,吸引眼球居多。看過算完,難以共鳴。雖然「開卷有益」並不錯,有多大的益處,自己內心自有評估。

高度決定格局。自由在高處的命名,我特別喜歡。世界上的芸芸眾生,有誰真的能完全自由?沒有的。這便是我理解的如梭名言。世界上所有的動物中,只有人知道自己會死去。既然一定會死,何必生下來走到人世一遭?既然一定會死,生還有什麼意義?既然一定會死,理想抱負和追求,有必要嗎?

世界上所有的動物,只有人有這些思考,也只有人的自由有那麼多的束縛。花鳥蟲魚們,有江河湖海、高山平原做舞臺,無拘無束。假如沒有「人」的存在,世界就是它們的。可是,曾經是世界霸主的恐龍,為什麼消失?我以為,與過度自由相關聯。沒有控制的繁衍,率性任性地攫取,為所欲為地行動。所有一切,埋下了最終被滅亡的因子。

人,如今是世界的主宰,位於食物鏈的最頂層。人比恐龍厲害,可以設計創造出無數工具,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因為此,種種相關的問題如今越來越多表現出來。大氣汙染、溫室效應、基因改變、化學用品滲透等方方面面。這些還不夠,為了掠奪的戰爭,也時不時出現在人類的生活中。

壯觀的書店

自由嗎?自由。學術自由、人格自由、生活自由,在自由的框架中,絕大多數人以為自由的一切,其實早已經被他人牢牢限制了。

我個人以為,站在高處的自由,是心靈和靈魂的自由。這是《自由在高處》這本書的精華。我喜歡這樣雲淡風輕的文字,少了矯揉做作,多了柔柔的溫情。用書中一句話:「就算是面對死亡,每個人仍然擁有自由意志」。

這才是我想說的「自由」。

我計劃中想讀一本「家長裡短」的書。這本書不是。我本意是讀書只是讀書,不去想其它。這本書,卻讓我想了很多。

很開心遇到這本書。想了很多,寫下少少吧。

相關焦點

  • 美國軍售又來了,華春瑩:臺灣同胞作何感想?
    編輯:小馬一直以來,臺灣都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大陸的最主要「棋子」之一,以蔡英文為代表的民進黨上臺之後這種情況更是愈演愈烈。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在11月28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臺灣今年是美軍對外軍售的最大客戶,按照目前美方的計劃來看明年還有高達52億美元的全新對臺軍售方案。雖然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在不久之後就對此進行了緊急「闢謠」,但從前段時間的兩樁對臺軍售案來看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畢竟白宮的易主也不意味著美國政府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就會發生改變。
  •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我早就財務自由了,股價和我沒太大關係
    面對記者問及對當下股價是高是低和對特斯拉的觀點時,李想回答:「我早就財務自由了,股價和我沒太大關係… 股價是由企業基本面和市場決定的,市場我們完全影響不了,有時候我們覺得好,股價卻反而往下走;基本面是銷量和收入決定,我們只能把這兩個核心做好…」李想表示,個人是非常欣賞特斯拉,但更喜歡蘋果、欣賞賈伯斯個人。
  • 源頭培養感想(三)
    東航客艙部「源頭培養」計劃自4月啟動以來,「嚴把三關」精選培養對象,「跟蹤培養」搭建施展舞臺,全面促進了客艙部優秀乘務員成長成才、發揮示範引導作用,為客艙部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經過4個多月來的實戰練兵,這些年輕乘務員不斷成長蛻變,收穫良多,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感想吧!
  • 回看一年2020,我完成了 「五個一工程」 計劃幾個?
    過年期間的突然爆發的病毒,讓我以為今年的旅遊鐵定泡了湯。沒想到了五一,我們可以出行了。我回了舟山一趟,看了大海。這不是旅遊。然計劃裡說走就走的旅行,有沒有?有!這一年不止一次。秋天又一次回家,沒有任何準備的被妹妹妹夫帶去爬了一座山。那是紹興的穿巖十九峰,秀氣美麗的山峰。我不但爬山,還看了日出和日落。那是一次超完整的爬山,符合我計劃中的放鬆。
  • 東航空姐的」源頭培養」感想
    客艙部「源頭培養」計劃自4月啟動以來,「嚴把三關」精選培養對象,「跟蹤培養」搭建施展舞臺,全面促進了客艙部優秀乘務員成長成才、發揮示範引導作用,為客艙部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經過3個多月來的實戰練兵,這些年輕乘務員不斷成長蛻變,收穫良多,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感想吧。
  • 網絡計劃時間參數的計算(總時差、自由時差)
    總時差 等於該工作LFi-j—EFi-J,或LSi-j—ESi-J TFi-j=LFi-j-EFi-j =LTj-(ETi+Di-j) =LTj-ETi-Di-j以關鍵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工作,其總時差和自由時差必然相等。
  • 從理解到自由——摘自孫瑞雪著《愛和自由》(下)
    我們越來發現,在生活中,不管是大夫,還是老師,都很難容忍讓孩子自由、快樂地做他自己願意做的事。成人嫌麻煩,很簡單,一個像木偶一樣的孩子對成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成人願意做什麼事很快就能完成。可是一個在自由中的孩子我們要付出大量的工作、精力和時間。成人大多不願把時間放在孩子身上,掙錢重要,看電視重要……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在人的一生中,拿出六年給孩子,並通過孩子發展自己,是最有價值的。
  • 美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完成
    原標題:美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完成   未來或從基因組測序向功能分析轉移   在美國大型癌症基因組計劃告一段落後,卵巢癌是還將進行集中測序的若干腫瘤類型之一。   紐約州冷泉港實驗室主任Bruce Stillman表示:「TCGA的完成宣告著一次勝利。」他說:「對於一種特定癌症而言,總是會有新的與之有關的突變被發現。問題是:成本效益比率是多少?」   Stillman是這個項目的早期倡導者,儘管一些研究人員擔心該項目會導致資助個人研究的資金流失。這項最初計劃為3年的項目最終擴展至一個為期5年多的項目。
  • 我的秋收感想
    今年在家秋收,看著金燦燦的玉米,內心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看著這些種子果實,我突然想起了植物的生命延續。很多植物是靠著它們的種子來「傳宗接代」的。 植物「傳宗接代」的方式多種多樣,果樹大都是靠果核裡面的種子傳播生命,人類或者動物把果實的肉吃掉把果核扔掉,這樣果樹就成功實現了傳播種子的目的。
  • 機構:對花生期貨的理解和幾點感想
    機構:對花生期貨的理解和幾點感想 時間:2020年12月01日 16:08:23&nbsp中財網   鄭州商品交易所花生期貨的上市時間越來越近,也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此謹以本文談一談自己對花生期貨合約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幾點感想。  一、花生期貨合約  1、指標要求  含油率  含油率是油用花生的關鍵指標,油廠會對此做出要求。由於花生原料的價格與花生油價格正相關,因此含油率的高低也決定了花生原料的油用價值。
  • 俄羅斯洩密文件稱俄計劃2030年前完成登月計劃
    近些年,莫斯科方面時常宣布一些滿懷壯志的宇宙探索計劃,但這還是他們首次為載人登月任務立下具體期限。該任務可能會幫助俄羅斯走出太空飛行器事故頻發、航天計劃一再推遲或取消的陰霾,重振其航天事業的雄風。去年11月,俄羅斯發射了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Fobos Grunt),該探測器因發射後機載計算系統失靈而未能進入預定軌道,於今年1月墜回地球。
  • 俄科學家金茨堡在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談感想
    俄科學家金茨堡在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談感想NEWS.SOHU.COM  2003年10月09日13:17  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
  • 日本精神分析 癔症、阻抗和自由聯想 ㊤
    然而,縱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技術所經歷的轉變,也就是從本我分析到自我分析,使用自由聯想的阻抗分析技術在傳統的精神分析中仍然至關重要。尤其是在癔症的案例中,患者的精神自由被壓抑,並由於自我的協調問題而表現出軀體症狀。而通過阻抗分析,有關的潛意識內容得到表達,所以這種技術在臨床上有極大地重要性。在弗洛伊德治療過的案例中,癔症患者普遍是女性。
  • 流亡的斯諾登:為自由而失去自由
    斯諾登,這枚流轉世間的羅盤,從未放棄過他自己的「信仰」和「方向」。【逃亡之初:事先未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計劃】斯諾登告訴英國《衛報》的記者,他從夏威夷來到香港,之前沒有向任何人透露他的計劃,包括他的家人和女友——他們都是從媒體看到斯諾登的消息的。
  • 「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E8結構圖繪製完成
    現在,一個由18位數學家組成的國際專家組利用功能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和編程技術,繪製出了E8的結構圖。這一成果可謂「數學中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有望促使幾何學、數論和弦理論等眾多領域產生突破性進展。該小組成員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教授David Vogan於3月19日在MIT正式宣布了這一發現。
  • 兩會專訪:人大代表談感想 說體會
    談感想,說體會,出席尚志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的部分代表面對尚志融媒的鏡頭,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紛紛道出各自的心聲!市人大代表、尚志鎮黨委書記 郭彥發:作為一名基層代表和城關鎮的黨委書記,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你以為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
    上一講的主要內容是他人和環境,塑造了我們 。接下來是第三站:你以為的自由意志並不自由,自由只是人類編織的幻象。在生活中我們很多人會認為,除了受到脅迫或者是患上了心理疾病,我們都擁有自由、自主地做出決策與選擇的能力,就是說我們是相信「人有自由意志」的。
  • 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嫦娥三號計劃12月發射
    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記者 韓元俊)探月工程有關負責人25日在嫦娥三號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啟動儀式上說,嫦娥三號任務計劃於今年12月實施,和嫦娥一號、二號任務不同,嫦娥三號任務將實現我國太空飛行器第一次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 「雙星計劃」首顆星完成整星裝配 年底發射(組圖)
    「雙星計劃」首顆星完成整星裝配 年底發射(組圖) 中新社圖  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最新消息,由中國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的地球空間探測計劃——「雙星計劃」中首顆發射的赤道星目前已經完成整星裝配。  央視國際報導說,這顆衛星和發射它的長徵二號丙火箭的各項測試進展順利,將於今年年底如期發射。
  • 查德維克·博斯曼生前還計劃,和塞繆爾·傑克遜共同完成一部電影
    據局長塞繆爾·傑克遜透露,在查德維克·博斯曼去世前,他們還曾計劃共同完成一個電影項目。在2019年《驚奇隊長》的全球首映禮上,傑克遜和博斯曼相識,在一次談話後,他們開始了合作的早期準備。塞繆爾·傑克遜最近在Tamron Hall秀上談到了他和博斯曼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