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內容+主題公園,Discovery持續探索在中國的發展道路

2021-01-11 界面新聞

記者 | 戴天文 胡毓靖1

一直致力於紀實性節目的Discovery,最近幾年在流媒體和實景娛樂領域動作頻頻。今年7月,Discovery將英國藝術家 Luke Jerram 的地球藝術裝置GAIA帶到上海外灘源,作為「Discovery太空周」的揭幕儀式,開始為期三天的「發光體「公眾藝術展。這個直徑7米的球體印有1972年拍攝的超高清地球表面影象高清照片,是真實地球180萬分之一大小,每釐米的內部照明雕塑描繪了18公裡的地球表面。站在距離球體的211米開外的「最佳觀測點」,觀眾可以收到來自太空人發射的信號,還能在腳踩模擬月球表面,眼睛看到的星球視角、大小,便是當初人類登月第一眼看到的地球模樣。

展覽現場,Discovery還設置了太空與登月的知識講解等環節,走在月球模擬表面,觀眾可以隨時在「漫步區」兩側閱讀Discovery提供的太空知識,此外,現場還播放著50年前那場盛大登月活動的紀錄片,播放設備、音效和視頻的畫質均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復古風格。

Discovery藝術展現場這樣的線下實景沉浸式體驗,只是Discovery在大中華區布局中的一小部分。一方面通過線上流媒體內容,擴充自己的觀眾,並培養更多粉絲,另一方面打造自己獨特的主題樂園,讓那些對科學、探索充滿興趣的觀眾,能在主題公園的世界中充分發掘自己對世界的好奇,是Discovery未來在大中華區發展的最重要的兩個方向。

垂直內容、跨平臺傳播,Discovery欲重回紀實「霸主」

作為非虛構內容的重要創作者,Discovery在海洋、野外生存等垂直領域都有極具行業代表性的內容作品。然而,Discovery曾經在紀實內容方面的領先地位正在面臨被趕超的局面。以Netflix為例,雖然面臨著奇高的資產負債率、無底洞似的原創內容開發和持續為負的現金流,Netflix仍在大刀闊斧在動畫、體育、自然紀實等領域開疆拓土,這一步伐也讓其他行業同儕倍感壓力。尤其是Netflix開始試水自然歷史領域後,推出了《我們的星球》、《追逐珊瑚》等得到美國紀錄片領域認可的作品,平臺的國際化也讓這些紀錄片遠播海外。

紀錄片領域的傳統霸主之一BBC更是把握了紀錄片在國內傳播的黃金時代,作為在中國最為熟知的紀錄片創作方,BBC把握了國內紀錄片在自然紀實和美食兩大題材上的熱潮,今年6月,BBC工作室已與企鵝影業、CCTV-9籤訂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自然歷史系列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對於Discovery而言,紀實性內容的競爭正在變得愈發激烈,而為了奪得流媒體領域紀實霸主的地位,Discovery正在進行一系列由美國到世界各地的版圖擴展和技術升級。

在流媒體的開拓上,Discovery目前多有廣撒網的趨勢,在接受界面文娛專訪時,Discovery的全球財務長兼亞太區總裁Simon Robinson並不否認Discovery目前的探索和實驗心態。這家每年生產8000多個小時內容的傳播公司仍計劃每年生產更多內容,據Simon Robinson介紹,Discovery已投資了30億美元來實現流媒體的IP化製作、技術升級和工程改進,此外,Discovery也正在招兵買馬實現上述目標。

「創新是Discovery DNA的核心,如果仍然停留於生產紀實類視頻節目,那我們終將失去創造力而被時代拋棄。」Simon Robinson表示。

在以14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cripps Networks Interactive擁有了美食、旅遊等生活頻道後,2018年,Discovery又摩拳擦掌計劃推出流媒體服務,方向瞄準無劇本內容。2019年,Discovery找到了這項流媒體服務的合作夥伴——內容和受眾都極具全球性的BBC,4億美元的內容製作協議,10年的有效期,這項將在2020年推出的流媒體服務將覆蓋全球,「我們有優質的內容,我們的版權遍布全球,規模夠大,實力充足,」 Discovery執行長David Zaslav說。

在中國,Discovery也正在大力爭取合作者。2019年,Discovery已分別與咪咕視頻、B站、芒果TV等合作推出《我的夢幻婚紗:中國版》、《決勝荒野》中國版以及《功夫學徒》等本土化節目。除了在各數字平臺上播放外,這些節目還將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日本、東南亞和其它國家的Discovery探索頻道播出。

Discovery看重國內不同平臺觀眾的不同特質,並試圖通過多元化的多平臺內容分發來實現內容的精準投放。基於大數據和算法分析,Discovery選擇將145部紀錄片,共200小時的獨家內容投放到B站,這些內容囊括了求生探險、科技、歷史、動物等多種類型。其中,《決勝荒野》、《荒野求生》、《原始生活21天》、《求生一加一》等Discovery的王牌節目也包含在內。

這並非盲目投注,據澤傳媒的網絡調查顯示,在中國,視頻網站90後受調查者用戶中,57.27%表示更加喜歡紀錄片,這意味著紀錄片的受眾正在年輕化。而B站在國內平臺中,無疑是製造爆款最多的平臺,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開始建立的紀實內容生產口碑,在接下來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和《人生一串》中被印證。在2018年9月的2018媒體融合發展論壇上,B站CEO陳睿就曾指出B站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紀錄片出品方之一。Discovery選擇與B站合作,一方面是出於平臺上強強聯手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看準了紀錄片年輕化受眾帶來的市場潛力。

Discovery大中華區及韓國總經理邱煌表示:「雖然B站用戶量可能沒有優愛騰(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那麼多,但用戶群體比較專一、獨特。我們會根據大數據看他們觀眾更喜歡的內容在哪裡,然後我們選擇合適的垂直的內容,跟他們一起開發。」

Discovery大中華區及韓國總經理邱煌這種基於大數據分析的跨平臺傳播是Discovery的推廣戰略之一,邱煌表示,「中國的各個(流媒體)平臺有自己的特點。Discovery有很多不一樣的品類的內容,取各個平臺的優勢,結合我們的優勢,把不同的品類落地在不同的平臺上,產生內容的差異化和觀眾群的差異化,這是我們未來的戰略。」

這種跨平臺的傳播方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保證Discovery不會過於依賴任何平臺,合作媒體方面,也可自行添加廣告,以保證實現盈利。邱煌認為,「Discovery在內容製作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專業知識,加上合作夥伴的獨特影響力,使我們能夠將我們的內容、產品和業務突破單一的電視播放渠道,帶給更多觀眾。這些合作也體現了Discovery為加速大中華區數位化轉型所做的努力。」

為了趕上網際網路時代短視頻的潮流,Discovery還在視頻形式上不斷嘗試創新,將長視頻內容碎片化、社交化,推出數位化短視頻產D-TECTIVE超腦D公社。該系列將Discovery已有的王牌節目進行拆分、重新創作。目前第一季已在優酷上線,內容涵蓋打野旅行、重口科普、迷之物種、宇宙探索、極客職人等。第一批節目中,站在全球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貝爾·格裡爾斯,就帶來了「尋水指南」、「享受野味」、「本草綱目」和「生命之火」的野外生存指南。

主題公園對標迪士尼,尋求差異化

據邱煌介紹,目前Discovery在大中華區的布局主要分為三大部分,除了流媒體服務和科普教育外,還包括正在大力投資和開發的主題公園業務。邱煌稱2019年為Discovery在中國主題公園業務的「元年」。此前,Discovery花了四、五年時間來探索。

2018年,Discovery在浙江莫幹山設立了全球範圍內的第一家主題公園,下一家地點則選定在哥斯大黎加,據路透社報導,其投資金額高達4億美元,預計將於2020年開園。在接受界面文娛專訪時,Discovery大中華區及韓國總經理邱煌不止一次表示Discovery下來的目標是走向沉浸式體驗,這方面的業務除了強調科普意義的主題公園外,還包括正在開發的學齡前兒童科普教育產品,邱煌透露這類產品會以APP端、微信小程序和入駐其他平臺等形式在今年晚些時候上線。

在全球範圍內,主題樂園都是頂尖娛樂集團公司的核心產業之一,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樂高主題公園等眾多世界級的樂園,都擁有吸引整個國家乃至周邊多國遊客前來消費的能力。

國內公司打造的主題樂園,也憑藉各自的優勢,吸引著眾多遊客光臨。華僑城、長隆、方特等主題公園,在入園人次和增長情況上,僅次於傳統的主題公園三巨頭(迪士尼、默林娛樂和環球)。長隆主打海上樂園和動物園特色,2017年入園人數超過310萬;方特主打連鎖化的經營模式以及文化衍生品、影視動漫作品聯動,全面開發「十二生肖」、「熊出沒」等本土IP作品。華僑城旗下的公園,則以遊樂類、自然景觀類和民俗風情類為主。

不管是已經立穩腳跟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即將開業的環球影城這樣的國際品牌,還是長隆、方特、華僑城這樣的國內品牌,都是Discovery主題樂園進入中國後無可迴避的競爭對手。Discovery主題樂園如何在競爭中,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邱煌對Discovery主題樂園的獨特性有著明確認知。他認為,中國國內的主題樂園,其內部的主題設計多是虛構、虛幻性的,遊戲設計多是娛樂性、機動遊戲型的,園區內的設施,大多也是類似過山車、跳樓機這樣的純娛樂項目,包括迪士尼、環球影城這樣的國際性主題樂園,在基礎類型上都十分相似。「Discovery獨特的點,在於我們一直都蘊含著寓教於樂(edutainment)的元素。我們所有的內容、IP,都包括教育性、娛樂性、參與性的主題,所以我們做主題公園業務,主線核心是我們做的所有的項目活動,都是寓教於樂型的。遊客可能不會看到太多過山車這樣的純娛樂的項目,我們設計的項目是吻合我們的IP、內容的,大人、小孩都能進來玩,同時能學得到東西。」

在Discovery莫幹山佔地100萬平方米的探索極限公園裡,人們可以體驗包括攀巖牆、叢林滑索、高空網陣挑戰、地面障礙、計時越野挑戰、熱氣球、徒步探索、荒野求生體驗等項目,其中絕大多數都需要本身具有一定經驗,或在專業的教練指導協助下進行。

Discovery非常看好自身在中國的主題樂園業務的發展,邱煌直言,「主題公園、文旅這塊的商業機會,在中國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會呈現一個上漲的趨勢。傳統的文旅生意,並不是每一家都不理想。我們能看到一些取得了很大成功的例子,比如迪士尼在上海的主題公園,我聽說第一年就有盈虧平衡的成績,這都是很好的商業表現結果。當主題公園設計實現差異化,能保證用戶有好的體驗,經營各方面有國際水準,有這幾個因素結合起來,其實這個產業還是非常不錯,未來發展性非常好。」

Discovery認為雖然核心競爭力不同,但依然能夠提供給遊客不低於國際一流主題樂園的體驗與服務。「(我們)在很多方面都能對標迪士尼,比如說高標準的運營、IP和商業的結合。我們在這個領域是後來者,他們在這個領域做了幾十年,我不避諱地說,(迪士尼)有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借鑑,他們一些標準我們也可以學習。另一方面,就生意來說,還是很注重差異化,我們自己還是要創造出一些很獨特的點,能呈現給體驗者、消費者。這才是最後真正取得商業成功的點。」

寓教於樂的實景娛樂是Discovery意圖實現的差異化主題公園目標,以「科普+冒險」為賣點的娛樂項目遊客是否買帳還尚未可知,畢竟實景娛樂在此之前所獲得的成功,絕大多數還是落在極為優秀的遊玩體驗,以及營造沉浸式且極具識別度的主題世界。

相關焦點

  • Discovery流媒體平臺Discovery+:下月在美上線
    湖南政府發文,鼓勵電信、廣電企業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 1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持續推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的若干意見》。
  • Discovery探索極限主題公園就在國內!上海出發2h即達
    生吃蟲卵,在哥斯大黎加親歷山崩,貝爾主持的Discovery探索節目《荒野求生》,讓許多人看了大呼過癮和佩服。有人說:「如果我能跟著貝爾去冒險,肯定能瘦30多斤!」告訴你機會來啦!雖然不是跟著貝爾去探險,卻能親身體驗到探索的精髓哦~在避暑聖地、竹海連綿的莫幹山,藏著探索極限主題公園。
  • Discovery探索頻道攜手百度開通中文官網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近日宣布與百度達成協議,正式開通Discovery探索頻道中文網站(discovery.baidu.com),這是百度首次承建其他品牌的網站。也是國內開通的首家同類網站。   該網站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互動平臺,形成和網民的互動。
  • 美國康寧翰集團董事長揭秘:主題公園如何可持續發展?
    美國康寧翰集團董事長揭秘:主題公園如何可持續發展?>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夏賓)16日,為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等著名主題公園提供設計服務的美國康寧翰集團董事長詹姆斯·沙伊德爾在京表示,主題公園最嚴峻的挑戰在於如何將資源消耗最小化,而創造價值最大化,「這需要用可持續發展原則去設計
  • 聯手「德爺」探索華夏秘境,Discovery比你想的更懂中國年輕人
    它沒有追隨其他大眾媒體的腳步,而是致力於紀實娛樂節目的製作,內容涵蓋科技、自然、歷史、探險和世界文化等各個領域,在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的同時,也讓觀眾透過這些資訊與娛樂兼備的節目,進一步了解與自身密切相關的生存環境。自1996年起,Discovery 探索頻道之「探索欄目」為中國27個省市電視臺提供每天一小時的科學科技類節目,從一開始,就受到中國觀眾的廣泛歡迎。
  • 對話Discovery副總裁邱煌:一家傳媒集團要創作多少IP才敢探索實景...
    4月底,全媒派(ID:quanmeipai)視頻連線Discovery集團副總裁邱煌,就Discovery的商業布局、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探索、流媒體發展情況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邱煌長期負責Discovery大中華區以及韓國市場的媒體、娛樂及數字業務,本期為詳細對話內容,希望他的回答能夠滿足我們對Discovery的好奇心。
  • Discovery宣布推出流媒體平臺:下月在美上線
    據外媒報導, 擁有Discovery Channel(探索頻道)、Food Network(美食頻道)、Animal Planet(動物星球頻道)等眾多頻道的Discovery公司正在推出自己的流媒體服務Discovery +。 據悉,Discovery+將於1月4日在美國推出,它將提供兩種服務選擇:一種有廣告,另一種則沒有。
  • 2018年全球主題公園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 企業連鎖化、群落...
    運營管理:運營管理是主題公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園運營商必須要有一套獨特的、成熟的、專業的管理方法以保證規模巨大、體系複雜的園區經營和管理。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應立足於旅遊市場需求,創建、借鑑科學的經營理念、經營機制、經營方式、組織管理及市場開發策略。公園運營管理是主題公園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 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為商務休閒旅客呈現主題公園探索之旅
    「在香港海洋公園(亞洲領先的自然保護主題公園之一)可以探索精彩旅程,便捷地探索香港人跡罕至的都市綠洲,就近遊覽市區的購物區和商業區,拓寬我們的賓客對這座全球聞名城市的視角和體驗。」正是這種夥伴關係推動著旅遊業的發展,使香港成為一個不斷進步的城市。 」 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一開業便實施多項舉措以實現這一目標。 這些舉措融入了酒店的外觀設計,比如利用節能設備保持建築在夏季能夠更涼快。 此外,酒店各處均設有雨水收集區和垂直種植系統。 並且,酒店將為所有年齡段的客人推出自己的綠色教育計劃,與海洋公園攜手將人類與大自然相連。
  • Discovery探索極限公園:打造深度體驗式戶外國際旅遊目的地
    光明網訊(記者彭揚)4月19日,以「探索成真」為主題的探索極限公園全球發布會在上海世博中國館前舉行。Discovery 探索極限公園是Discovery 探索實景娛樂策略下的重點品牌項目之一,旨在引導人們不斷「探索自然,發現自我」。
  • 主題公園與創意開發(上)——世界主題公園概況
    國外主題公園發展概況目前, 全世界年遊客數量超過百萬人次的主題公園已達百個, 其中有的迪斯尼樂園年接待遊客甚至達到數千萬人次,創造出神話般的奇蹟。視頻:世界各地迪士尼樂園中國主題公園發展概況1989年,深圳錦繡中華微縮景區 第一個中國各大城市競相「造園」,各種主題的主題公園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主題從中外名勝、歷史古蹟、神話傳說、山海人文到休閒娛樂、科幻刺激。
  • 2018(第五屆)中國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峰會(SCPR)成功舉辦
    在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邁入新階段的關鍵時期,主題公園作用進一步顯現,成為城市文旅版圖中的新地標。不過,隨著國際巨頭湧入,本土品牌迅速壯大,行業競爭持續加劇,要想保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難言輕鬆。為全面梳理一年來行業中的新動向、新趨勢,並對行業存在的問題、痛點進行深度剖析和建言獻策,2018(第五屆)中國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峰會(SCPR)(以下簡稱「峰會」)於10月16日在京隆重舉辦。
  • 持續探索新型節目形態,聚鯊環球精選引領媒體零售全方位多格局發展
    節目形態上的持續探索與試水使聚鯊環球精選成為國內媒體零售行業的創新標杆。他們為億萬家庭精選推薦來自全球的高品質家居用品,為人們創造理想的生活體驗,也引領著中國媒體購物行業全方位、多格局發展。他們想要將購物行為與電視節目的內容屬性之間建立起一種更好的嫁接模式。通過電視媒體,以電視直播的手段和節目化的方式介入到商品銷售中,可以把玩法變得更加靈活、多元。「對決」,是《鯊魚對決秀》的核心,引入「脫口秀+PK」的概念和呈現形式,強烈的同場競技感讓節目懸念迭起,能夠牢牢抓住觀眾的興趣點和注意力。
  • 探索頻道主題公園落滬,為什麼世界級IP紛紛搶佔上海?
    全球首個旗艦型Discovery主題公園10月31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第六屆)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峰會上,探索文旅首次對外公布,首家旗艦型Discovery主題公園即將落戶上海市寶山區,緊鄰靜安區和普陀區,規劃用地約800畝。
  • Discovery探索從娃娃抓起
    PingWest品玩了解到,首款產品「好奇之旅」包含12個探索主題,通過訂閱會員形式,提供「STEM啟迪視頻+專屬玩具」的產品與服務方式,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孩子用看得到的視頻,摸得著的主題玩具套裝,學會如何主動探索,認知真實世界。「首先我們內容是雙語的,有中英文。
  • 「十三五」主題公園行業回眸_特刊_北京商報_財經傳媒集團
    這種看上去相互促進協調的開發模式,實則導致了主題公園核心競爭力不足、商業模式不清晰,不利於主題公園縱向可持續發展。二、中國主題公園發展存在的問題(一) 選址不當、盲目開發的現象仍然存在,盲目自信是主題公園開發的隱形陷阱目前國內主題公園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區域。
  • 探尋中國路徑,助力人工林可持續發展
    該項目與國家儲備林建設深度融合,積極探索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人工林可持續經營模式與做法,著力提升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理念和管理水平。  WWF為何聚焦中國人工林可持續經營?項目引入哪些先進理念?開展了哪些創新性內容?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護地項目主任黃文彬接受採訪,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 傳媒藍皮書|網絡音樂產業日趨成熟 流媒體與廣播媒體差異化競爭
    近期,CCData 網聯數科 正式發布《中國音頻傳媒發展研究報告》(2020)藍皮書,結合傳統廣播媒體與移動音頻、移動音樂等音頻市場的發展現狀,從不同形態下的用戶規模、受眾結構、內容偏好等用戶側行為分析出發,為音頻傳媒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支持。CCData針對不同的音頻媒體,為您帶來系列解讀。
  • 國內主題公園項目百花齊放
    、故事傳說為主題內容,以大型晚會式主題、巡遊式主題、歌舞表演式主題為表現形式的各種表演活動。代表作品有《飛越千裡江山》《女媧補天》《尋找魚尾獅》《千島之歌》《孟姜女》等【迪士尼】◆旗下主題公園項目:上海迪士尼樂園、香港迪士尼樂園、東京迪士尼樂園等◆項目特點:遊樂型+童話類產品◆國內城市布局:上海、香港◆主營業務:媒體網絡業務、主題公園業務
  • 迪士尼季度盈利高於華爾街預測 主題公園表現亮眼彌補ABC業績下滑
    迪士尼季度盈利高於華爾街預測 主題公園表現亮眼彌補ABC業績下滑  Emma Chou • 2018-02-07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