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南方大陸發現史中,法國的路易斯·布幹維爾(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英國探險家塞繆爾·沃利斯(Samuel Wallis)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分別於1766和1768年前往南方尋找「南方大陸」的存在,但他們都敗興而歸。
恰逢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剛剛完成他的首次環球航行(1768-1771)。南方大陸的探索便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1768 -1771 首次環球探險
現隸屬於澳大利亞海事博物館的「奮進號 HM Bark Endeavour 」三桅帆船見證了庫克首次環球航行,現在依然停靠在雪梨岸邊作為博物館供世人瞻仰。
1768年英國海軍部委派庫克進行環球科學探險,目的主要是前往太平洋觀測1769年的金星活動軌跡,並與其它觀測點的數據結合,有助於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但當時不為人知的是,庫克同時受到當局的委派,在觀測結束後,低調地前往南大洋去尋找「南方大陸」的存在。
於是,在1769年7月庫克從大溪地附近南下,可是第一次嘗試顯然天氣不佳。幾個星期對南太平洋的嘗試讓他們了解到如果強行挺進南極圈可能會面臨難以想像的後果。
在1570年出版,由比利時地理學家亞伯拉罕·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繪製,第一版現代世界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南北極地區由於沒有經過測繪,完全憑靠古希臘神話中的預言將其想像成兩片「超級大陸」。
而當時「南極大陸」的稱呼尚不存在,人們想像南方大陸可能從整個南極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
而遠早於庫克全球航行之前的1642年,受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探險家艾貝爾·塔斯曼(Abel Tasman)在航行途中發現了現稱為塔斯馬尼亞島及紐西蘭,並在島上發現了文明。但由於四名手下在試圖上岸取水時被當地的瓦卡人用棍棒打死,他們只能匆匆離開海岸,這也讓他們無法繼續對紐西蘭南部海岸進行勘測。
塔斯曼航程海圖
返航後塔斯曼對南方大陸的暢想被西方世界廣為接受,他認為南方大陸和紐西蘭一樣,擁有豐富的植被和礦產,可能還有其它的當地民族存在。
而這個想法甚至對125年後的庫克和其它探險家對南方大陸的看法依然有很大的影響。
直到庫克抵達了紐西蘭的東海岸,進行了紐西蘭南北島的測繪後,發現這裡並不是傳說中的南方大陸。
1769 - 70庫克航程紐西蘭南島海圖
1769 - 70庫克航程紐西蘭北島海圖
發現了真相的庫克十分失望。他隨後決定起航前往紐幾內亞東部海域驗證1606年西班牙人認為屬於南方大陸的新赫布裡底群島(萬那杜群島),可出航沒多久便在大堡礁觸礁進水。經過幾個星期的維修,航程被迫放棄,庫克不得已返回英國向國王匯報成果。
為了英國海軍的榮譽,讓法國人閉嘴
由於庫克並未確認南方大陸的存在,確實說反倒是委婉地否認了南方大陸的存在。僅靠繪製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東部海岸的說法又無法有效地支持英國從荷蘭人那裡搶奪這片殖民地。這讓英國政府對發現南方大陸的想法變得消極。
然而英國政府在一年之內便出現了改觀。事情起因於法國探險的一次巨大烏龍。
以科爾格倫·特利馬利克為探險隊長的第三次法國探險隊在印度洋南側發現了一片與世隔絕的陸地。興奮的科爾格倫並沒有沿海岸進行勘測便聲稱發現了南部大陸,同時宣布這裡歸法國所有。
科爾格倫·特利馬利克(Yves-Joseph de Kerguelen-Trémarec)
在給法王路易十五的報告中,他大大高估了科爾格倫群島的價值。因此,國王派他帶著64門炮的羅蘭號和32門炮的護衛艦奧索號迅速進行殖民地的佔領。
當他們第二次到達此地沿岸繪製地圖時,顯而易見,科爾格倫群島當然不是南方大陸,也並沒有他形容的那樣「一個充滿財寶的,只需要彎腰便可以採集木頭、鑽石和紅寶石的土地..」
回國後,科爾格倫因違抗海軍規定將情婦帶上船而在布雷斯特接受軍事法庭審判。於1776年5月25日被扔進了監獄。
而正是由於庫克回國後短短的八個月後,法國人宣布了科爾格倫的「大發現」,令英當局十分不安。於是,海軍部派遣庫克再次於1772年7月出發,率領「果敢號 HMS Resolution」和「探險號 HMS Adventure」兩艘三桅帆船再次南下尋找「南方大陸」。
1772年第二次南極探險
船隻於1772年11月離開開普敦向南進發,頂著大洋的風暴多次試圖向南挺進,終於在1773年的1月17日成功進入了南極圈,庫克也成為了18世紀唯一一位,也是歷史上首位進入南極圈的探險家。
自1570年以來,南方大陸早被地理學家標註在貫穿南極點到南溫帶的地圖上,庫克始終堅信,他們儘量向南挺進同時向東搜索,遲早會看到南方大陸的蹤跡。
78年出版的南半球地圖,標示了庫克兩次航海的路線。(紅圈位置為庫克到達的最南端)
1774年1月31日,庫克創造了他此行最遠的記錄——南緯 71°10』。
但南方大陸卻沒有對庫克張開懷抱。自1773年1月4日庫克從西經10°至1775年3月繞南極圈整整一周(中途還考察了一些亞南極群島)的過程裡,並沒有發現任何亞寒帶存在大陸的跡象。
但在其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1775年1月14日,果敢號根據「合恩角東側的海域可能存在大陸」的傳說,驅船前往一探究竟。
庫克在近海發現了一片擁有群山的陸地,並以喬治國王的名字為其命名,欣喜若狂的他在陸地三處位置登陸並宣布佔領該地,為看到的地標一一賦予極具英國特點的高貴名字。
可就在他沿岸勘測後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較大的島嶼。於是,他為果敢號 當時所處的海角命名為「失望角 Cape Disappointment」(南緯54°53′,西經36°7′),將喬治地更名為喬治亞島,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知的南喬治亞島。
在離開喬治亞島不久,他們便發現了克拉克礁島(Clerke Rocks)和南桑德維奇群島(South Sandwich Islands)。但由於海上濃霧遍布,同時庫克的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多的航行,並沒有搞清楚這是陸地的一角還是一個島嶼,於是以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名字稱其為桑德維奇地。
在排除了所有前人對於南方大陸傳說的可能性後,庫克率船前往開普敦進行補給並最終返回英國。
在漫長的史詩般探險過後,庫克帶著一半失落一半喜悅踏上了歸國的航行,失落來自於他沒有完成此次英國海軍委派的主要任務——尋找一片適合航行,殖民和商業種植的大面積陸地。他甚至親自推翻了南半球低緯度存在大面積陸地的假說。
但喜悅也是人們可見的,他完成了人類第一次環南極航行,並且挺進到無人敢深入的緯度,並且證明了南方大陸只可能存在於高緯度地區。
庫克最後對此次航行不無自負的評價:此次向南挺進的深度不僅比前人都要更遠,以後也不會被人類超越。即使有人能超過他,但世界也不會從(發現南方大陸)中受益。
歸國後的庫克在海軍獲得了晉升,被上議院稱為「歐洲第一航海家」,並成為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並授予金質獎章。
1777年庫克的《A Voyage towards the South Pole, and Round the World》(一段挺進南極和環遊世界的旅程)出版並廣受推崇。
他此次航行使用的拉科姆·肯德爾(Larcum Kendall)所製作的K1型經線儀使他能夠更加精準地確認船隻位置和海圖、日誌的繪製,這也使庫克本次的航海日誌一直被沿用到20世紀中葉。
漫長的南極發現史上,每一位提到的探險家,無論主動的、被動的,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領土爭端也好,經濟紛爭也好。沒有他們,也許南極的發現和發展不一定比現在更好,這些人,都值得銘記;這些歷史,都值得學習。
如果你真的有耐心看到這裡並感覺還不錯,請不要吝嗇你的大拇指和關注,感謝支持,咱們下一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