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調侃的心態看待颱風,12年前的「颱風之王」——桑美!

2021-01-21 青年文化觀察

老家在長江中下遊的農村,在我童年的噩夢裡,總有那揮之不去的夏天雨季,那是充滿毀滅性的自然災害:颱風的殘餘帶來的暴風雨,一次次將整個村鎮的所有農作物,齊刷刷盡吹倒貼在土地上。每當暴風雨過後,全家老小都要出動,搶救被颱風吹倒的農作物:將農作物一株一株培土、扶起來。而在整個夏季、這些農作物有時候要反反覆覆扶起來四五次,被吹倒的農作物,如果沒有及時扶正,不消兩三天整株腐爛,而經過反覆吹倒、扶起之後的農作物不僅影響產量,更是讓農民付出了多倍的勞動力。

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沒住在沿海城市,沒有體會到真正的颱風是什麼樣子,但這是我對颱風的最初印象。我們那裡的颱風,多半是颱風的殘餘。即便僅僅是颱風的殘餘,還是很簡單明了的教會了童年的我什麼叫「絕望」,格外深刻。

颱風「海燕」

時值九月,正是每年颱風多發的季節,在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即將登陸我國沿海城市時,我又想起了小時候老家的颱風和辛勤勞作的情景。颱風給我童年的心裡帶來了很多陰影,以至於在長大後,每當收聽到颱風到來的消息時,心裡還是會緊張,祈禱颱風別給人們帶來傷害。

颱風「山竹」

這次的颱風雖然被命名為「山竹」,同那個味道甜美外形可愛的水果一樣,可是它終究是颱風,它是自然災害。可是總有好事者將無知當做「機智」,在自然災害面前還不忘「秀智商」。

住在沿海城市,或者年齡稍長一些的的朋友,大概會記得2006年8月的那個號稱「颱風之王」、「建國後最強颱風」——桑美,曾經帶給人們無盡傷害的超強颱風。在那個被颱風籠罩的日子裡,全國人的心都被這個「桑美」揪著。

十二年後的今天,我們再一次和颱風相遇,即便它只是溫柔拜訪,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它致以最高度的防範不鬆懈,或者你說你遠離沿海城市,颱風和你無關,但,這是你對生命的態度。

相關焦點

  • 颱風之王「桑美」
    2006年8月初的西北太平洋註定是不太平的,短短10天便集中爆發出4個熱帶氣旋,這其中,就有創下多個第一的超強颱風「桑美」(Saomai)。從天空中俯瞰,它形體婀娜,結構勻稱,色澤飽滿,然而,在美麗的雲牆之下,卻是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從不起眼的熱帶雲團到超強颱風,「桑美」只用了短短4 天。
  • 桑美颱風_桑美颱風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2006年第8號颱風「桑美」8月10日下午17時25分,超強颱風「桑美」在浙江省蒼南縣馬站鎮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2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60米/秒。雖然其猙獰面目剛剛顯露,但已經創下了多個第一,堪稱「颱風之王」。
  • 力擒驚世狂飆「桑美」颱風
    力擒驚世狂飆「桑美」颱風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1年05月11日08:35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俞駱波
  • 超強颱風「桑美」雲圖集錦
    、寶霞共存西北太平洋路徑圖2006年8月中西太平洋出現了比較少見的3個颱風共存的盛景,專家稱這是比較少見。由於當時太平洋高壓東退到北邊,讓低壓有廣大的生長空間,氣流因此各自串聯,此消彼長,「群魔亂舞」,才會一下生成了3個颱風。
  • 專家解析「燦鴻」與2006年颱風「桑美」異同
    ,「燦鴻」與2006年的「桑美」確有相似之處。  兩者第一個相似之處在於,這兩次「三颱風共存」的時間都比較長。高拴柱說,「三颱風共存」的情況並不罕見,平均每年會出現1.5次。然而,這種現象的持續時間一般不會太久,共存時間不足24小時的情況接近這一現象總數的五成。在2006年,「桑美」「寶霞」「瑪利亞」共存時間接近70小時,而此次「燦鴻」「蓮花」「浪卡」共存時間超過5天。
  • 【圖解】颱風之最
    不用翻看記錄,許映龍就能細數登陸我國內陸的超強颱風:「強度最強的是2014年的『威馬遜』,首次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70米/秒,17級以上;造成最嚴重人員傷亡的是2006的超強颱風『桑美』。」除此之外還有1956年12號颱風「溫達」、1973年14號颱風「馬格」。
  •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2006年「桑美」——半個世紀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 編輯:王小盒    來源:中國氣象網   2017-06-15
  • 超強颱風利奇馬或被除名,颱風除名的意義是什麼?
    颱風「利奇馬」於2019年8月4日15時許獲得日本氣象廳命名,8月7日5時許被中央氣象臺升格為颱風,8月7日23時許被中央氣象臺進一步升格為超強颱風,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向浙江沿海靠近;8月8日下午17時,「利奇馬」強度已超過2019年2號颱風「蝴蝶」,成為2019年風王。
  • 浙江省屢遭強颱風,網友:如果沒有颱風打擾,GDP妥妥的進前三
    【超強颱風「」桑美」】2006年,超強颱風「桑美」於8月5日在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桑美」強度之強、風力之大為百年難遇,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中國沿海最強破壞力最大的一次颱風,堪稱「風王」,其降雨量達到606毫米,此次超強風暴導致254.9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96.58億元人民幣。
  • 颱風利奇馬停止編號是什麼意思?颱風利奇馬被除名的詳細情況
    颱風利奇馬停止編號是什麼意思?颱風停止編號和被除名有什麼區別?8月1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消息稱,熱帶低壓「利奇馬」於當日14時停止編號。颱風停編什麼意思?是不是以後再沒有利奇馬這個颱風了?整理「颱風停編」和「颱風除名」的相關內容。
  • 【颱風科普十一】關於颱風的命名
    是十八世紀的時候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用女性名字給颱風命名,其動機現在亦不得而知,或許是一種榮譽一種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歐美國家紛紛效仿之,其中有一位美國的氣象員,將颱風名命名為他不喜歡的一個政治人物,藉此譏諷;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有名字的颶風「哈裡」則是因為當它襲擊佛羅裡達州時,美國總統哈裡斯·杜魯門正在此地視察;不久,有一次更狂的颶風,掃蕩了佛羅裡達州,這次人們將其戲稱為總統夫人
  • 【颱風科普二十】解析歷史上的經典雙颱風
    然而在莫拉克靠近臺灣之時,2009年第7號熱帶風暴「天鵝」於8月5日6時20分在廣東臺山沿海登陸。它的路徑異常複雜。在「光臨」了廣東之後,繼續向西移動,進入北部灣以後,又繞海南西部沿海盤旋幾乎將近一圈,才依依不捨地減弱消失。  與「莫拉克」的「洶湧」相比,「天鵝」登陸前後「舉止優雅」。
  • > 認識颱風
    是十八世紀的時候澳大利亞氣象學家突發奇想,用女性名字給颱風命名,其動機現在亦不得而知,或許是一種榮譽一種紀念,贈予自己的女友、愛妻或是受冷遇的政治家,歐美國家紛紛效仿之,其中有一位美國的氣象員,將颱風名命名為他不喜歡的一個政治人物,藉此譏諷;而1949年大西洋第一個有名字的颶風「哈裡」則是因為當它襲擊佛羅裡達州時,美國總統哈裡斯·杜魯門正在此地視察;不久,有一次更狂的颶風,掃蕩了佛羅裡達州,這次人們將其戲稱為總統夫人
  • 颱風如何命名,2017年會出現哪些名字的颱風?
    颱風和颶風都是對於熱帶氣旋的不同說法,一般把出現在太平洋海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出現在印度洋或者大西洋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圖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受到颱風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不少颱風登陸,有的甚至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2006年的「桑美」颱風,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
  •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什麼是颱風?
    無論叫什麼名字,颱風就是快速旋轉的大氣渦旋(中心風力12級以上)。1970年11月,造成孟加拉國30萬人死亡的波拉是世界當之無愧的惡魔之首。2005年8月,卡特裡娜颶風襲擊美國紐奧良市,洪水淹沒了80%的城市,一千多人死亡。
  • 盤點登陸浙江的颱風之「最」
    據歷史資料統計,1949至2014年期間,影響我省的颱風共有218個,其中登陸我省的就達42個,登陸月份跨度也很大,早些的在5月份就有出現過,遲的要到10月份才出現,但主要時間段一般發生在7-9月。讓我們來悉數羅列下它們之「最」。
  • 溫州歷史上的大颱風
    桑美:2006年8月10日,超強颱風「桑美」在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桑美」逼近時,近中心風力17級以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強度最強的颱風。全市共有259個鄉鎮(街道)受災,全市因災死亡154人,失蹤2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17.33億元。因颱風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亞太颱風委員會將「桑美」從颱風命名表中刪去。
  • 那些年肆虐了我們的颱風—利奇馬
    驚心動魄的回顧之旅開始啦~率先登場的是19年風王09號颱風利奇馬,她也是建國以來登陸台州的最強颱風,搬好小板凳! 時間回到去年這個時候,《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打榜,人們並不知道幾個月後新冠疫情會席捲全球,台州市民們正從利奇馬的影響中恢復,許多人永遠也忘不了這個本屬於越南水果的名字,只要一張照片就能喚醒清晰的記憶
  • 層層揭秘2018年風王——颱風「玉兔」
    連日來,超強颱風「玉兔」備受關注,其從生成地一路走來,先後影響了塞班島、天寧島,登陸了菲律賓呂宋島,又來到了南海,成為2018年當之無愧的「風王」。在10月下旬11月初這個時期,為何還會誕生超強颱風?每年這一時期的颱風都具備什麼特徵?作為遠海颱風,其和近海颱風相比又有什麼特點?是什麼原因促使它快速增強?
  • 盤點颱風登陸福建之最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強勢來襲,預計於今天晚上到明天凌晨在臺灣臺東到花蓮一帶沿海登陸,並於明天下午到晚上在福建晉江到福鼎一帶沿海再次登陸。那麼歷史上,登陸福建最強、最早、最晚的颱風分別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