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西瓜用保鮮膜,細菌含量會升高

2021-01-09 科學闢謠

西瓜,有「盛夏之王」的美譽,是炎夏消暑解渴的佳果,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不斷的育種過程中,現在的西瓜傾向於形大汁多,對於消費者而言,切開的西瓜如何保存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一般而言,包括水果店出售西瓜的商戶,都會選擇用保鮮膜密封,放到冰箱儲存。

不過這樣的儲存的方式卻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先是有記者的實驗數據證明,包了保鮮膜的一半西瓜,與對照組的一半西瓜相比,在冰箱儲存17小時後,細菌數量多了十倍。後又有多人因吃了用保鮮膜冷凍過夜的西瓜住進醫院了,一時間保鮮膜成了助長細菌滋生的罪魁禍首。

保鮮膜存放的西瓜,細菌含量會升高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暴露在空氣中的西瓜為什麼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西瓜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蘋果酸、果糖、蛋白胺基酸、番茄素及豐富的維生素C等,這些都是細菌喜歡的物質,因此極易滋生細菌。所以在西瓜切開後,西瓜上含有的細菌來自許多方面,包括刀面上的菌,空氣中的細菌以及瓜皮上的細菌等。

其次,我們要知道西瓜表面附著的細菌有什麼特點。自然界中的細菌按照對氧氣的需求可分為需氧菌、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需氧菌只能在有氧條件下生長繁殖;厭氧菌只能在低氧分壓的條件下生長,而不能在空氣(18%氧氣)和(或)10%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固體培養基表面生長;兼性厭氧菌呢,在有氧的環境下就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無氧的環境下可進行無氧呼吸但一般不繁殖,僅維持生存。而食品上容易滋生的細菌多為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

最後,再介紹一下保鮮膜的成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保鮮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從物理角度出發,保鮮膜都是有適度的透氧性和透溼度的,調節被保鮮品周圍的氧氣和水分的含量,阻隔灰塵,從而延長食品的保鮮期。PE主要是用來保鮮水果蔬菜,PVDC主要是用來保鮮一些熟食,PVC則多應用在生鮮、散裝食品區。由於PVC的保鮮膜在透明度、拉伸性和黏性方面都高於PE,且價格便宜,其市場份額佔到六至七成。但聚氯乙烯(PVC)的保鮮膜含有致癌物質,安全性較差,是不建議購買的,尤其是用來包裝生肉,熟食及水果。

了解了以上幾點後,回看一下關於西瓜覆膜冷藏會加速細菌繁殖的解釋。一,保鮮膜有保溫作用,使西瓜切面溫度下降慢,細菌有更多的繁殖時間。二、保鮮膜有密封作用,水分不易揮發,二氧化碳無法排出,附著在西瓜表面的細菌會產生厭氧反應加速食物變質。

通過之前的介紹我們可知保鮮膜並不是完全不透氣的,西瓜被保鮮膜覆緊放進冰箱後,2個小時足以讓覆膜西瓜的溫度與不覆膜西瓜的溫度相差無幾,中科院能源研究所微生物實驗室嚴謹的實驗結果表明8小時內,冷藏覆膜,冷藏不覆膜與室溫覆膜,室溫不覆膜的西瓜細菌數量沒有較大差異並且細菌數量很少。而厭氧反應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汙染食品的細菌一般是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假設保鮮膜創造了一個缺氧的環境,那麼這兩種細菌的繁殖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受到抑制。而且缺氧或少氧的環境還可以抑制西瓜果肉的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分解,使其保鮮。

為什麼會得出覆蓋保鮮膜會使細菌增長的更快的結論呢?

其實實驗的嚴謹性已經遭到很多專家的質疑,我們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由於保鮮膜的品質不過關或者存放不當,使膜的表面帶有細菌,在使用的過程中,增加了西瓜表面的細菌基數,我們知道細菌的增殖都是指數式增長的,雖然低溫可以減緩細菌的增長,但並不能完全抑制,基數的大小,對於幾個小時後細菌的總數是有巨大影響的。另一方面,手在接觸保鮮膜的過程中也會沾附一部分細菌,同理,也是增大了細菌繁殖基數。

所以我們建議,購買保鮮膜時應該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PE膜,使用保鮮膜時,手儘量不要接觸覆蓋面,接觸空氣的最外層要捨去。儘管保鮮膜使用有不當之處,但在生活中,冰箱內部各種食物的存放會使其內部存在諸多細菌,不覆膜會沾染更多的細菌,也會有串味的風險,所以還是要使用保鮮膜。

當然,吃西瓜最安全的方式還是在6個小時內消滅,儘量不要超過8個小時。如果儲存的話,我們建議趁早用乾淨的保鮮膜覆膜冷藏。

相關焦點

  • 西瓜用保鮮膜,細菌含量會升高?保鮮膜質量和存儲時間都應考慮
    西瓜,有「盛夏之王」的美譽,是炎夏消暑解渴的佳果,深受人們的喜愛。在不斷的育種過程中,現在的西瓜傾向於形大汁多,對於消費者而言,切開的西瓜如何保存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一般而言,包括水果店出售西瓜的商戶,都會選擇用保鮮膜密封,放到冰箱儲存。
  • 關於西瓜的這些謠言,你真的相信了嗎?
    西瓜雖好,但是一直以來,卻有幾個關於西瓜的謠言一直迷惑著很多人,其中相傳最廣就是說無籽西瓜不能吃,因為裡面含有激素。還有人說切開的西瓜不能用保鮮膜保鮮,這樣會讓細菌滋生的更快等。今天瘦猴就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幾個關於西瓜謠言都是從何而來,並將這些謠言粉碎掉,讓大家在這個夏天放心愉快地吃西瓜。
  • 被保鮮膜包裹的西瓜細菌大量繁殖,嚴重的會食物中毒?如何安全吃
    被保鮮膜包裹的西瓜細菌會大量繁殖? 早在前幾天,網上就有視頻流出:分別做了兩組實驗,一組是被保鮮膜包裹的西瓜,第二組是沒被保鮮膜的西瓜。第二天的結果卻指出,被保鮮膜包裹的西瓜,反而有大量細菌滋生,更容易增加食物中毒的概率。 後來得到證實,這則實驗並不嚴謹,且沒有注意到保鮮膜的問題。一是保鮮膜自身的質量是否過關,二是保鮮膜有沒有受到汙染。
  • 黑心商家會給西瓜打針增甜?專家:謠言
    由於西瓜只是升糖指數高,其它相關數據均較低,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吃西瓜,血糖就會立刻升高一點,如果一次吃得不多,西瓜對血糖的影響並不會很大,但是,如果糖尿病患者一次吃得太多,量變到質變,那麼就有可能造成血糖較明顯升高。
  • 西瓜封上保鮮膜細菌增10倍?!那吃不完的西瓜 到底怎麼辦……
    不過,「瓜紅是非多」 特別是 關於西瓜要不要包保鮮膜放冰箱一到夏天,就爭論個不休 保鮮膜包西瓜,等於給細菌造了豪宅?如果把實驗數據整理成圖表, 也許會更直觀一些: 實驗證明,西瓜切開後封蓋保鮮膜,確實對細菌的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不至於細菌數量增加10倍那麼誇張。 這個要看放冰箱前西瓜表面的菌落情況。
  • 【網絡闢謠】西瓜蓋保鮮膜更容易滋生細菌
    流言:西瓜裹保鮮膜後不僅不會起到保鮮抑菌作用,反而會繁殖更多的細菌。炎熱的夏天,由於擔心西瓜變壞,我們都會給吃不完的西瓜貼上保鮮膜,連在超市裡賣的西瓜,切開後也都會裹上一層保鮮膜。不過有說法稱,食物裹保鮮膜後不僅不會起到保鮮抑菌作用,反而會繁殖更多的細菌。保鮮膜還能放心使用嗎?保鮮膜,顧名思義,是為了幫助食物保鮮而設計製作的一種薄膜。
  • 保鮮膜裡含有致癌成分?別緊張,沒你想的那麼可怕
    不少家庭都會用保鮮膜,當天沒有吃完的菜,用保鮮膜一裹放進冰箱,明天拿出來加熱後還能接著食用。 不過,保鮮膜也要正確使用,用錯了可能對身體有害。但市面上的保鮮膜種類那麼多,到底要怎麼挑、怎麼用?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那些年,一直被用錯的保鮮膜!
  • 西瓜「拍了拍」你:安心吃瓜,這些謠言別信了
    謠言一:西瓜切開是空心,一定是用了膨大素/劑其實某寶或者農資店內銷售的一般都是這種膨大素西瓜是一個密閉個體,外邊的瓜皮可以有效防止瓜肉接觸到細菌,並保證內部水分不易流失,使西瓜在正常狀態下可以儲存而注入了「甜蜜素」的西瓜,瓜皮的密閉性被針孔破壞,從而導致「甜蜜素」中的細菌和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西瓜內部,導致西瓜在短時間內迅速腐爛。
  • 疾控緊急提醒:這樣吃冰西瓜可能會喪命!
    冰箱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 " 安全箱 ",細菌有嗜冷菌、嗜熱菌等多種,冰箱的溫度有很多細菌可以在這個溫度生存。西瓜放入冰箱後,表面依舊會滋生細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種營養物質,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原料,而這些致病菌往往會導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瀉等。
  • 為啥吃西瓜不能用勺子挖著吃?好多人常這麼吃,快看看吧
    夏天天氣比較炎熱,最爽的事情莫過於是在空調房裡吃著西瓜,玩著遊戲,而且吃西瓜最爽的一種狀態就是用勺子挖著大大的西瓜直接吃,這樣吃起來特別的過癮,尤其是將西瓜放在冰箱當中兵站一下這樣甭提有多滋潤了。為啥吃西瓜不能用勺子挖著吃?
  • 一塊冰西瓜,差點要了命!這些食物千萬別往冰箱放
    冰箱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安全箱」,細菌有嗜冷菌、嗜熱菌等多種,冰箱的溫度有很多細菌可以在這個溫度生存。西瓜放入冰箱後,表面依舊會滋生細菌,再加上西瓜富含葡萄糖、果糖等多種營養物質,為細菌的生長繁殖提供原料,而這些致病菌往往會導致人食物中毒,引起腹瀉等。
  • 一塊冰西瓜下肚,竟導致休克…「罪魁禍首」令人意外
    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儘快搶救。所幸的是,經過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 這種說法始於2013年,當時有媒體做了個對比實驗,發現包了保鮮膜的西瓜上的細菌,比沒用保鮮膜的西瓜多出了將近十倍。
  • 西瓜別再用勺子挖著吃了
    5大謠言別輕信不過,關於西瓜的各種傳言,也隨著夏天的熱浪滾滾而來。不搞清楚這些問題,怎麼在夏天一起做個放心的吃瓜群眾!1、西瓜又紅又甜,是打了針?一方面,在西瓜打入色素、甜味劑,無法保證在西瓜瓤中均勻擴散;另一方面,針眼給西瓜增添了傷口,會成為細菌的通道,西瓜會很快壞掉!再說了,西瓜皮這麼厚,要給它打針是很有難度的:太溫柔了針頭插不進去,太過用力它就很可能裂給你看!那為啥現在吃到又甜又紅的西瓜?
  • 這樣用冰箱就是在「養」細菌
    >細菌會被抑制那麼這細菌又是從何而來呢?誠然,冰箱中低溫的環境可以有效地抑制喜高溫的細菌的生長。但是抑制不代表停止,更不是"殺滅",一旦溫度升高細菌仍然會快速繁殖。沙門氏菌容易在雞蛋、肉類中繁殖,感染後會患傷寒、副傷寒、食物中毒、敗血症等。這些做法會讓冰箱中細菌更多很多人喜歡把熟食、剩菜整盤放入冰箱,長時間不取出。事實上這些放入冰箱超過 3 天后細菌數目會非常驚人,再吃下去食物中毒風險較大。
  • 較真| 西瓜變甜是因為打針?史上最全季節性闢謠匯總
    謠言七:桃子和西瓜不能同食較真鑑定:桃子與西瓜在營養成分上並不特殊,除水分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還有一些維生素等常見成分,同食後不會發生任何反應。謠言八:西瓜又甜又紅靠打針較真鑑定:西瓜本就是自然成熟的水果,且容易保鮮,給西瓜打激素、糖水和色素並不會使其變紅變甜,還會讓針眼附近的果肉腐爛變質,縮短儲藏時間,得不償失,果農不會這麼做。
  • 吃了塊西瓜,女子兩眼發昏差點沒命!千萬別再這樣做了…
    檢查發現,其體內的感染指標是正常值的幾千倍,是嚴重的細菌感染情況。醫生考慮為細菌從腸道進入了血液,引發了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儘快搶救。經過強抗感染、液體復甦、升壓抗休克等搶救和對症治療,劉女士的情況逐步穩定了下來。
  • 吃太多西瓜的七大危害 有必要看一下!
    冰涼的西瓜入肚趕走炎熱清爽了不少,很多小夥伴都在研究西瓜最美味的吃法,不過我還是在這裡提醒大家吃太多西瓜可是有不少危害的!不服?來看看我給小夥伴們總結的~糖尿病人大家都知道西瓜含糖量很高的,所以微博裡經常會說,吃一塊西瓜相當於幾碗飯的說法,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還不是吃多少量的西瓜,其實平時像這些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還是儘量不要吃比較好的。
  • 保鮮膜的保鮮原理是什麼 保鮮膜的生活妙用好點子
    (1)保鮮原理保鮮膜具有適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溼性,以此來調節被保鮮食品周圍的氧氣含量和水分含量,由於內外氧氣可以交流,所以可以有效阻止厭氧菌的繁殖,並且阻隔空氣中的灰塵,從而延長食品的保鮮期。所以保鮮包括『保水』、『保質』和『保護營養』,一般而言,正確使用保鮮膜的食品大概可以在常溫下保鮮到一周左右。
  • 不是謠言!這種保鮮膜會致癌!
    康康姐的工作呢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為大家傳播市場監管的相關知識所以面對一些市場監管謠言的時候康康姐絕對會毫不留情地懟他們!>最近就有一條信息引起了康康姐的注意信息裡說市面上很多保鮮膜都不能用會致癌……嗯……怎麼說呢這條信息康康姐給出的是這樣的評價假作真時真亦假……停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