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核桿菌研究新進展:乙醯化修飾圖譜公布
近年來科學家都非常有興趣致力於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本文中作者首次全面鑑定了結核分歧桿菌的乙醯化修飾。這也是繼公布首張結合分歧桿菌琥珀醯化修飾譜後,景傑生物與國內科學院合作在該致病菌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研究中的又一重大成果。賴氨酸乙醯化修飾是一種研究較早的重要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廣泛存在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調節多種生物進程。
-
為「餓死」病菌,70歲老人半年只吃稀飯暴瘦40斤,結果……
醫生建議規範用藥治療,但郭爺爺不知從哪裡聽說只要少吃點飯 ,結核桿菌就可以被「餓死」,於是不顧家人反對,拒絕服藥,每天只吃點稀飯度日。結果半年下來,體重暴瘦40斤,整個人虛弱無力,精神狀態極差,這才同意來醫院檢查和治療。
-
iScience:增強免疫系統殺傷結核桿菌的能力
最近在《i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作者利用細胞中的RNA「感受器」來檢測入侵病原體的RNA,從而使宿主細胞更好地殺傷結核桿菌。 「RNA感應「是我們天然免疫防禦的一部分。波士頓兒童醫院細胞與分子醫學計劃的醫學博士Anne Goldfeld領導的研究人員首次表明,一旦結核桿菌進入細胞,RNA感應對於抑制細菌的生長至關重要。
-
科學家有了新想法:餓死瘧原蟲
但是這可沒完,同樣的過程在兩三天後還會再來一遍,就這樣周期性的反覆發作。說回不幸得了瘧疾的康熙皇帝。當時的御醫們為了給皇上治病絞盡腦汁,把自古以來醫書上所有的相關記載都試了個遍(宮裡專門養了一批瘧疾病人用來給皇上試藥),卻毫無收效。無奈,只得張榜公告,向全國徵集能人良方。
-
抗癌|美國科學家找到新方法,一招餓死癌細胞,天冬氨酸是關鍵
圖片來源於網絡科學家們在低氧的腫瘤細胞中發現了代謝特性
-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學者發現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新方法,雙管齊下「餓死」癌細胞 周舟/新華社 2018-04-03 16:59 來源:澎湃新聞
-
科學家又有了新思路:餓死瘧原蟲
但是這可沒完,同樣的過程在兩三天後還會再來一遍,就這樣周期性的反覆發作。說回不幸得了瘧疾的康熙皇帝。當時的御醫們為了給皇上治病絞盡腦汁,把自古以來醫書上所有的相關記載都試了個遍(宮裡專門養了一批瘧疾病人用來給皇上試藥),卻毫無收效。無奈,只得張榜公告,向全國徵集能人良方。
-
自殺、催眠、餓死 科學家研究手段"弄"死癌細胞
(聲明: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該刊聯繫) 新現代人提癌色變。作為一種絕症,癌症一直是科學家力圖攻克的堡壘。2007年,科學們各顯神通,或借用外力,或誘使癌細胞休眠乃至自殺,或乾脆設法餓死癌細胞……種種療法使人相信,攻下這座堡壘,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
-
為消除飢餓創建了種子庫的科學家,餓死了
世界上最早建立種子庫的科學家們其實已經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所付出的代價是生命。守著一個存儲著數噸糧食種子的倉庫,蘇聯人寧願餓死也沒有動過哪怕吃一點的念頭,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驅使著他們?這一段關於種子庫最早的記憶,在殘酷的戰爭歷史以及狂熱的學術爭鬥之下,顯得那麼不起眼,可其中的光芒卻足以衝破這一切黑暗。
-
解碼人類結核桿菌賴氨酸乙醯化修飾譜
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是肺結核(TB)的病原菌,人類公共健康的強大威脅成員之一。全球每年有900萬新結核感染病例,約160萬例死亡。已有研究表明結核桿菌中賴氨酸乙醯化蛋白的存在,因此推測結核桿菌蛋白質組中含有更多不為人知的乙醯化蛋白。。
-
華裔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可用來構建超強量子計算機
華裔科學家發現「天使粒子」:可用來構建超強量子計算機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1日消息,美國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張首晟及其團隊今天凌晨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重大發現:在歷經80年的探索之後,他們終於發現了「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的存在
-
60年前,一群解決人類飢餓的科學家,餓死了-虎嗅網
世界上最早建立種子庫的科學家們其實已經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而且所付出的代價是生命。守著一個存儲著數噸糧食種子的倉庫,蘇聯人寧願餓死也沒有動過哪怕吃一點的念頭,究竟是什麼樣的信念驅使著他們?這一段關於種子庫最早的記憶,在殘酷的戰爭歷史以及狂熱的學術爭鬥之下,顯得那麼不起眼,可其中的光芒卻足以衝破這一切黑暗。
-
樹袋熊快餓死了咋辦?竟通過吃同類的便便來解決
作者 | 卡麥拉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近年來,隨著樹袋熊(考拉)棲息環境的不斷喪失,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新招
-
3驢友黑竹溝失聯追蹤:一驢友父親稱兒子是餓死的
3驢友黑竹溝失聯追蹤:一驢友父親稱兒子是餓死的 2014-10-13 10:43:16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我兒子是餓死的。」
-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口罩 稱可高效消滅新冠病毒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口罩 稱可高效消滅新冠病毒】據英媒報導,一位來自諾丁漢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抗病毒口罩」,聲稱其殺死新冠病毒的有效性超過90%。據英國諾丁漢現場新聞報導,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TU)的科學家和納米技術專家加雷斯·凱夫博士開發了這項專利技術,並設計了這種口罩。口罩所使用的銅離子,來自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團隊自主研製的納米銅。這種口罩的特點是有一層防流體的外層,以減少吸入攜帶新冠病毒的飛沫的可能性。
-
美科學家發現一種利用疊加態原子測量引力的新方法
美科學家發現一種利用疊加態原子測量引力的新方法 來源:科技日報 • 2019-11-12 11:19:50
-
《自然》:科學家發現DNA鹼基合成新路徑
《自然》:科學家發現
-
美科學家稱發現太陽系第九行星
《科學》稱,儘管研究人員目前尚未觀測到X行星的本尊,但他們在近距離觀測太陽時發現六個星體的排位很奇特,因此他們確信一定存在X行星。科學家稱,這樣奇特的排位若是純屬巧合,其機率僅為0.007%,因此他們堅信這一定是因為有第九顆行星存在的緣故。美聯社稱,科學家們相信五年內他們一定能用望遠鏡觀測到這個行星。So where did this possible planet come from?
-
世界最大峽谷,被譽為「打開地球歷史之門的鑰匙孔」,無人敢涉足
也許你曾經聽過各種各樣的峽谷,可你知道中國最深的峽谷在哪兒嗎?今天小編就帶領小夥伴們領略一下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它作為世界第一大峽谷,峽谷之深令人十分的恐懼。峽谷自然帶種類眾多,從冰天雪地還是熱帶雨林,不同的環境下孕育了不同種類的生物,其所擁有的寶貴資源與神秘的自然環境引起世界各個科學家的注意。雅魯藏布作為水資源最密集豐富的地方,同時作為青藏高原最神秘的地區,被科學家們譽為:「打開地球歷史之門的鑰匙孔」。
-
【1640】中國科學家治癌新突破:氣體栓塞療法可殺死癌細胞,遏制腫瘤生長
中國和法國的科學家說,用超聲波在目標血管內產生微小氣泡,可能是以一種非手術方式,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並提供抗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