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家發現DNA鹼基合成新路徑 |
有助於開發出高選擇性新型抗生素 |
胸腺嘧啶是四種DNA鹼基之一,美國科學家在4月6日出版的《自然》(Nature)雜誌上表示,他們發現了新的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路徑,該化學反應與其他已知的生成DNA鹼基的反應的不同之處在於使用了一種獨特的酶。該項研究有助於科學家開發出以這種酶為靶標的,具有高度選擇性的新型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
美國愛荷華大學化學系教授阿姆龍·科恩領導的研究團隊稱,這個化學反應使用了黃素依賴胸苷酸合成酶(FDTS),該酶主要在細菌和病毒(包括幾個人類的病原體和生物戰劑)體內出現,科學家們將來可據此研發新的抗細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
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在生成胸腺嘧啶的化學反應中,胸苷酸合成酶(TS)是主要的酶,TS出現在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多細胞生命形式中。
新的化學反應和傳統的化學反應都通過添加一個甲基群——1個碳原子同3個氫原子結合產生脫氧尿苷磷酸(dUMP)的雛形分子,隨後產生胸腺嘧啶。
兩個反應都完成了產生胸腺嘧啶的關鍵步驟,但是,因為它們分別被胸苷酸合成酶和黃素依賴胸苷酸合成酶所催化,產生的脫氧胸苷酸的結構並不相同。
科恩指出,該研究表明,某些有機物通過這個新機制製造了胸腺嘧啶,這個新機制也不同於人類合成胸腺嘧啶的方式,利用該生物合成路徑產生的藥物攻擊病原體,不太可能影響人類的胸腺嘧啶,副作用應該很小甚至可能根本沒有副作用。
這兩個化學反應機制都被用於產生DNA鹼基胸腺嘧啶,人類DNA與細菌和病毒的DNA在結構上很不相同,用來催化化學反應的酶也不同。
該發現可能有助於抗體和抗病毒藥物的研究,研究人員通過有選擇性地抑制FDTS酶的活動,就可能打敗導致炭疽、肺結核、肉毒中毒、梅毒、肺炎、萊姆病和其他疾病的病原體,同時這種方法對人類DNA的合成幹擾卻較少。
更多閱讀(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