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DNA多了兩個全新的鹼基!

2020-12-05 生物谷

5月8日,一篇刊登於《自然》(Nature)雜誌的論文描述了一例能穩定包含「非自然」人造鹼基 DNA 的半合成生物。通常,一個由兩對鹼基對(A 和 T,C 和 G)組成的「遺傳字母表」構成了所有生命形式的 DNA 。而通過擴展遺傳密碼來包含非天然鹼基對,可以開發出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定製生物。

美國加州拉霍亞斯克裡普斯研究所 Floyd Romesberg 及其同事之前曾開發出一對非天然鹼基對(d5SICSTP 和 DNAMT),這對鹼基對可以在一個純淨的無細胞系統中實現 DNA 複製過程。但把這個結果推衍到一個細胞中並非輕而易舉,例如,如何把這些非自然的鹼基對引導入細胞就是一個挑戰。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在擁有非天然鹼基轉運蛋白的大腸桿菌細胞中,這對非天然鹼基可以在不明顯影響細胞生長的情況下融合到一個正在複製的質粒中,完成質粒 DNA 的複製並且不會被 DNA 修復機制識別為異常。因此,該研究給一個生物體可以穩定地使用擴展遺傳字母表進行複製提供了證據。

創建使用非天然核苷酸的新生物一直是合成生物學的目標。這樣的生物可以為很多細胞工程(使用非天然胺基酸合成新蛋白)提供平臺。

另外,相關人士在分析合成生物學領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的同時,還調查了該領域中渴望專利和支持所有內容免費開放兩方之間的摩擦。與此同時,一組合成生物領域的專家呼籲應讓在哺乳動物中的更多研究能經受住演化的設計。(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8鹼基DNA的誕生,會是外星生命的遺傳密碼麼?
    當然,這種全新的DNA並非自然界產生的,而是由科學家Steven Benner帶領研究組合成出來的。隨後,擴展遺傳字母表的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1)鹼基間通過疏水相互作用配對。美國Floyd E. Romesberg教授團隊則創造出了兩種疏水性人工鹼基XY,並通過改造tRNA,成功創造了包含ATGCXY 6種鹼基的全新生命體,將遺傳字母表擴展到六個字母。儘管只多了兩個鹼基,但細胞可以合成的胺基酸數目已經可從20種變成172種。
  • 8鹼基DNA誕生,會是外星生命遺傳密碼?
    撰文丨楊心舟 哈佛大學帶頭的科學團隊報導了一種全新的DNA,它不是由4種鹼基構成,而是8種。當然這種全新的DNA不是自然界產生的,而是由科學家合成出來的,其被稱作hachimoji DNA(在日語中hachi代表8,moji代表符號)。
  • Nature綜述:鹼基編輯的前世今生
    鹼基編輯器主要可分為DNA編輯器和RNA鹼基編輯器。DNA鹼基編輯能夠對基因組進行不可逆的、永久的改變,而RNA鹼基編輯則對細胞遺傳物質進行可逆修改或RNA表觀轉錄修飾。(整圖見nature)(圖片來源:nature)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主要還是基因晶片市場比較小,但dna晶片的研究比較多,工業化也有一段時間了。比如這次的迪昂巴沙(dnare巴沙、drabahacheberzo)通過測序與dna序列做了對比,可以用來分析該序列的突變和基因轉移。但是,在一篇新聞中還提到了基因晶片測試smallmrna的一個實驗,特斯拉高級經理通過測序後得到了smallmrna樣本轉換效率不高,而dna通過試劑測出的產物轉化率要高一些。
  • Nature和Science同日打擂臺發表新型DNA/RNA鹼基編輯器,可...
    相比之下,鹼基編輯並不切割DNA雙螺旋,而是在組成DNA或RNA的四個鹼基中,利用酶精確地重新排列其中的一個鹼基上的一些原子,從而將這個鹼基轉化為一個不同的鹼基,同時不改變其周圍的鹼基。這種能力大大增加了改變遺傳物質的選擇手段。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CRISPR研究員Erik Sontheimer說,「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補充,應當會佔有一席之地。」很多人類疾病是由單鹼基突變引起的。
  • Nature Biotechnology:新的CRISPR C-G DNA鹼基編輯器
    新的鹼基編輯器也被設計成最低化可能導致不良副作用的意外(「偏離目標」)突變。新的CRISPR引導的DNA鹼基編輯技術旨在有效地誘導DNA鹼基的「易位」改變,同時最小化不需要的「看熱鬧的」突變水平。這篇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文章描述了這款名為CGBE1和一個更小的版本miniCGBE1的概念驗證,Ibrahim C.
  • 科學家首次合成包含六種鹼基的生命體,自然法則對生命40億年的統治終於被人類打破|科學大發現
    改良後的tRNA識別密碼子這一試驗的成功表明,人工合成的鹼基對也能完成信息的儲存和提取。意味著人類真正意義上打破了「上帝」定下的規則,即所有生命都由ATGC四個字母控制。 此外,在未公開的研究中,Romesberg教授還表示,他們目前已經成功的將人工合成的鹼基對插入到對抗生素耐藥細菌基因的關鍵位點上,可以使表達這種鹼基的細菌對於青黴素類抗生素異常敏感。
  • CRISPR鹼基編輯器!讓失明小鼠重建光日的新療法
    「這次概念驗證研究展示了鹼基編輯器(base editors)在臨床應用的潛力,它可以糾正視網膜遺傳疾病引起的突變,修復視覺功能,」Krzysztof Palczewski博士接受採訪說。雖然此前已有用基因組編輯技術拯救失明小鼠的研究,但他認為他們這次結果是迄今最為成功的一次。
  • 美國科學家合成新鹼基可體內複製 基因語言多了兩個字母
    但它們要麼是不能在體內穩定複製的人工鹼基,要麼是在生物體內從「普通」鹼基修飾而來,在嚴格意義上,都不是真正的「新鹼基」。這怎麼能讓科學家們滿足呢?新研究的通訊作者、美國加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化學家弗洛伊德·羅姆斯伯格(Floyd Romesberg)有更大膽的想法:製造全新的鹼基。「如果英語只有四個字母,也許你有三個輔音和一個元音,也許可以寫幾個詞,用它講幾個粗糙的故事。
  • DNA、摺紙與分子馬達
    隨著研究人員對生物運動理解得更深刻,就能創造出越來越多可以模仿生物運動的機器,從宏觀尺度一直到最小的分子尺度。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能研究生物機器是如何驅動生物的方法。無論是收縮肌肉還是複製DNA,無論是物質運輸還是細胞分裂,在分子水平上,生命體的一切機械運動都依賴於能採用微弱到幾乎無法被檢測到的旋轉角度的分子馬達。
  • :看DNA摺紙「72般變化」
    本文亮點本文作者證明了亞微米尺度的六螺旋束DNA摺紙納米結構(meta-DNA)可以用作單鏈DNA的放大模擬物,並且兩個包含互補的元鹼基對的meta-DNA可以形成具有程序化利手和螺旋螺距的雙螺旋。e、兩個剛性M-dna和三個柔性M-dna形成一個亞微米結構,模仿雙交叉結構。f、在距離M-DNA末端三分之一位置處的主鏈被移除,導致形成一個帶有粘性末端的Y形M形連接。g、粘端雜交後得到樹枝狀大分子結構。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DNA技術的一個裡程碑當然是dna摺紙的發明,其中一個長單鏈dna(Ssdna)在數百條短dna短纖鏈的幫助下被摺疊成指定的形狀,」嚴解釋道。
  • 全新技術首次實現線粒體DNA的精準編輯
    今日,《自然》雜誌刊登了一項新研究[1],科學家們利用一種細菌毒素DddA開發了針對線粒體DNA的單鹼基編輯器DdCBE,可直接針對雙鏈DNA將C-G鹼基對編輯為T-A鹼基對,而且編輯效率很高,也幾乎沒有脫靶效應。該研究通訊作者為劉如謙和Joseph D. Mougous。
  • 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首次測出
    原標題: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首次測出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聶翠蓉)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官網8日發布新聞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利用特殊實驗裝置,首次成功測出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內兩個鹼基對之間微弱的堆積力(也叫範德華力),大小只有2皮牛頓(10-12牛頓
  • Nature:揭示人體最為常見的DNA突變如何發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人類DNA中的兩個通常不匹配的鹼基---鳥嘌呤(G)和胸腺嘧啶(T)---如何能夠改變形狀,從而在DNA螺旋「梯子」上形成一個不顯眼的橫檔。這允許它們通過躲避身體對基因突變的天然防禦而存活下來。
  • CRISPR C-G鹼基編輯器誘導人類細胞靶向DNA顛換
    CRISPR C-G鹼基編輯器誘導人類細胞靶向DNA顛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1 15:12:57 哈佛醫學院J.
  • Nature:以DNA為基礎的編織機被發明
    當髮夾閉合時,它的單個結合位點的兩個就不能接觸到。但是,如果一個相配的DNA鏈與他結合時,髮夾就會彈開。 兩個DNA鏈之間的反應還能釋放一個被附著發急上的暴露位點,從而導致它再次閉合。 在電腦程式中,這種髮夾充當了互相聯繫的「邏輯門」。這種基本的部分有一個輸入端和兩個輸出端。它們能夠相互作用,即輸入端能夠接收另外的輸出端的信息。
  • 德科學家首次測出DNA鹼基對之間作用力
    據來自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官網的消息稱,該校研究人員利用特殊實驗裝置,首次成功測出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內兩個鹼基對之間微弱的堆積力(也叫範德華力),大小只有2皮牛頓(10-12牛頓)。該實驗裝置用微型光棒層疊而成,光棒兩端各攜帶一個鹼基對。兩個光棒間通過柔性聚合物連接在一起,另一端的鹼基對分別與微型球配對,當用雷射鑷子移走微型球後,兩個光棒的鹼基對端會相互作用。該裝置不僅能測出兩個鹼基對之間的作用力,還能測出堆積力作用持續的時長。研究人員利用該裝置測出兩個鹼基對之間的堆積力只有2皮牛頓,且只能持續幾微秒。
  • 維生素C參與產生一種全新的DNA修飾—新聞—科學網
    後兩種修飾經由胸腺嘧啶DNA糖苷酶(TDG)耦聯的鹼基切除修復或DNA複製等途徑從基因組上被移除,完成DNA去甲基化過程。但有關TET雙加氧酶在進化過程中的保守性,以及其在低等生物中的酶活與功能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在最新發表的工作中,研究者以萊茵衣藻作為模式生物,鑑定到了8個TET同源蛋白。
  • 中美學者各自開發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同時實現兩種單鹼基編輯
    幸運的是,隨著基因組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疾病相關的基因被相繼發現,科學家們也由此認識到可以通過改變患者的DNA序列從而從根本上治癒人類遺傳病。  2016年4月20日,David Liu(劉如謙)等人在 Nature 發表論文,在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