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電鏡成功解析大腦神經突觸

2020-12-03 人民網

  突觸是大腦行為、意識、學習與記憶等功能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也是多種腦疾病發生的起源。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畢國強、劉北明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周正洪組成課題組,利用冷凍電鏡技術對完整突觸進行了系統性定量分析。美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刊《神經科學》日前以封面形式對此進行了報導。

  精確解析突觸的分子架構及活動過程,被認為是解密大腦奧妙的最有效方式。早期的研究者發現了突觸中的分子和細胞器組份,揭示了突觸的各種功能特性和規則。但由於手段局限,對其機理還遠沒有充分觀察和解析。

  近期,課題組利用冷凍電鏡技術,結合自主研發的冷凍光電關聯顯微成像技術,實現了對中樞神經系統中兩類最主要突觸——興奮、抑制性突觸的精確區分以及結構特徵的定量化分析。他們將大鼠的海馬神經元培養在冷凍電鏡的特型載網上,快速冷凍並直接成像,獲得了一系列完整突觸在近生理狀態下的三維結構。結合定量分析手段,了解了抑制性突觸的均勻薄片狀突觸後緻密區結構,獲得了突觸在分子水平的精細組織架構,實現了在突觸原位直接觀察單個神經遞質受體蛋白複合物及其與支架蛋白的相互作用。

  (均據新華社電)

(責編:袁勃、常紅)

深度閱讀

解讀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密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類命運共同體、反腐鬥爭、精準扶貧、「一帶一路」……2017年歲末,20位蘇丹政府部級官員來到中國參加國家行政學院的培訓交流。蘇丹政府決策者們希望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國和中國共產黨,學習借鑑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解讀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密碼」 。【詳細】

真正的改變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可以說,馬克思的思想遺產在今天不僅依然切中現實,而且生氣勃勃。形勢的發展正讓越來越多有思想的人質疑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而當人們如此展開思考時,他們遲早會學習並運用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性見解。 【詳細】

相關焦點

  • 中美學者用冷凍電鏡解析大腦神經突觸「黑匣子」
    新華社合肥2月12日電(記者 徐海濤)突觸是大腦行為、意識、學習與記憶等功能的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也是多種腦疾病發生的起源。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畢國強、劉北明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周正洪組成課題組,利用冷凍電鏡技術對完整突觸進行了系統性定量分析。
  • 冷凍電鏡助力破譯大腦的分子密碼
    大腦中有上千億個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它們之間通過百萬億個突觸聯結形成複雜有序的神經網絡與環路。神經網絡中高度有序的神經活動則構成了認知、思維、意識和語言等高級腦功能的基礎。就像通訊系統中,信息的收發和存儲依賴於通訊網絡的基站,神經信息的傳遞與存儲的最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則是神經突觸。
  • 神經突觸高精度三維結構獲解析
    抑制性突觸中受體等蛋白分子與細胞器組織分布的三維可視化圖。深圳先進院供圖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周正洪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
  • 中國科技大學:冷凍電鏡助力破譯大腦的分子密碼
    大腦中有上千億個神經細胞,又叫神經元,它們之間通過百萬億個突觸聯結形成複雜有序的神經網絡與環路。神經網絡中高度有序的神經活動則構成了認知、思維、意識和語言等高級腦功能的基礎。就像通訊系統中,信息的收發和存儲依賴於通訊網絡的基站,神經信息的傳遞與存儲的最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則是神經突觸。
  • 【中國科學報】神經突觸高精度三維結構獲解析
    深圳先進院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周正洪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神經科學》。  大腦中每個神經細胞通過上千個微小的「突觸」與其它神經細胞相互連接。
  • 【學術前沿】畢國強團隊利用冷凍電鏡原位成像揭示抑制性突觸受體...
    突觸的異常則可能是導致如抑鬱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精神與神經疾病的起源。精確解析突觸的蛋白分子結構和組織架構、及其在神經活動或異常過程中的變化是解密大腦奧妙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最基礎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由於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神經突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個「黑盒子」。
  • 畢國強團隊利用冷凍電鏡原位成像揭示抑制性突觸受體組織分布規則
    突觸的異常則可能是導致如抑鬱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精神與神經疾病的起源。精確解析突觸的蛋白分子結構和組織架構、及其在神經活動或異常過程中的變化是解密大腦奧妙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最基礎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由於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神經突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個「黑盒子」。
  • 中科大解密神經突觸中受體蛋白組織規則
    記者11月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科大、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冷凍電鏡技術解開了抑制性神經突觸中受體蛋白組織規則的秘密。成果日前發表在 《自然·神經科學》上。
  • ...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結構
    突觸是大腦行為、意識、學習與記憶等功能的最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同時也是多種腦疾病發生的起源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的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
  • 【安徽日報】中科大解密神經突觸中受體蛋白組織規則
    本報訊(記者 陳婉婉)記者11月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中科大、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冷凍電鏡技術解開了抑制性神經突觸中受體蛋白組織規則的秘密。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
  • 朝破譯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
    突觸是大腦行為、意識、學習與記憶等功能的最基本結構與功能單元,同時也是多種腦疾病發生的起源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的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
  • 【領航新徵程】中科大科學家解密神經突觸「黑匣子」
    記者2月10日從中科大獲悉,該校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冷凍電鏡技術對完整神經突觸進行系統性定量分析,既推動了對突觸超微結構與功能這一「黑匣子」的解密,又為突破冷凍電鏡技術在複雜細胞體系中原位解析生物大分子複合物的組織結構這一技術難題奠定了基礎
  • 科學家首次解析腦神經突觸高精度三維結構
    ,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上,這項工作對於探索腦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破譯大腦運轉密碼具有重要意義。中心主要通過發展和應用冷凍電鏡斷層三維重構顯微成像、高通量全腦三維光學顯微成像、高時空精度的電生理與電化學檢測和智能計算等技術,獲取和分析腦神經系統精細結構和活動的海量數據信息,揭示神經系統信息處理的機制和原理,而這些基礎研究成果除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也可能會啟發新一代人工智慧和腦疾病診療技術。」
  • 我國科學家破解抑制性神經突觸中受體蛋白的組織規則
    神經突觸是大腦中眾多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和存儲的最基本的結構與功能單元。突觸的異常則可能是導致如抑鬱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精神與神經疾病的起源。精確解析突觸的蛋白分子結構和組織架構、及其在神經活動或異常過程中的變化是解密大腦奧妙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最基礎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由於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神經突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個「黑盒子」。
  • 科學家首次解析腦神經突觸高精度三維結構—新聞—科學網
    中心主要通過發展和應用冷凍電鏡斷層三維重構顯微成像、高通量全腦三維光學顯微成像、高時空精度的電生理與電化學檢測和智能計算等技術,獲取和分析腦神經系統精細結構和活動的海量數據信息,揭示神經系統信息處理的機制和原理,而這些基礎研究成果除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也可能會啟發新一代人工智慧和腦疾病診療技術。」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畢國強團隊破解抑制性神經突觸中受體蛋白的...
    ,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在神經突觸的分子組織架構與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神經突觸是大腦中眾多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和存儲的最基本的結構與功能單元。突觸的異常則可能是導致如抑鬱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精神與神經疾病的起源。精確解析突觸的蛋白分子結構和組織架構、及其在神經活動或異常過程中的變化是解密大腦奧妙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最基礎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由於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神經突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個「黑盒子」。
  • 中國科大/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畢國強團隊破解抑制性神經突觸中受體...
    ,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在神經突觸的分子組織架構與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神經突觸是大腦中眾多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和存儲的最基本的結構與功能單元。突觸的異常則可能是導致如抑鬱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精神與神經疾病的起源。精確解析突觸的蛋白分子結構和組織架構、及其在神經活動或異常過程中的變化是解密大腦奧妙的一個關鍵環節,也是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中最基礎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由於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神經突觸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一個「黑盒子」。
  • 基於冷凍電鏡的新技術MicroED解析1.4埃晶體結構
    Alpha-突觸核蛋白(Alpha-synuclein)是路易小體(Lewy body)的主要成分,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病變密切相關。日前,科學家們使用尖端技術MicroED(micro-electron diffraction)解析了Alpha-突觸核蛋白的毒性核心,獲得了解析度超高的晶體結構。程亦凡博士在九月九日的Nature雜誌上發表文章,探討了這一重大進展在結構生物學中的意義。  程亦凡博士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副教授,他原本是物理學博士,後來改用物理學方法研究生物問題。
  • 浙大冷凍電鏡中心首次解析蛋白質原子解析度結構—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訊(記者 江耘)輾轉反側睡不著的夜晚,你的大腦可能處於異常興奮的狀態。
  • 【南方日報】給大腦迅速繪張高清「地圖」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畢國強和劉北明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通過發展前沿冷凍電鏡斷層三維成像技術,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在分子水平的高精度三維結構,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這項工作對於探索腦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破譯大腦運轉密碼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