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冥王星高清照首曝 盤點那些以名人命名的小行星
史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冥王星發現者 克萊德·湯博
美國東部時間14日上午7:49(北京時間19:49),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號飛掠冥王星。NASA預告稱在此新視野號離冥王星達到最近距離之前,終極冥王星照片會發布在Instagram上,而全像素的影像則會在整個掠過冥王星的過程完成後發出。
在照片中,我們總算是看到了比過去細節都更加豐富的冥王星,以前的影像中是看不到坑洞之類的部分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暗黑赤道帶。
此後還會有更多冥王星的照片放出,首張真正高像素拼接照片會在明天下午放出,本周晚些時間也會有少部分照片公布。大量照片的公布則需要等到9月份。
除了緊鑼密鼓的觀測外,探測器上還搭載著一個神秘的載荷,這就是冥王星發現者克萊德·湯博的骨灰。
85年前,克萊德·湯博發現了這顆位於數十億公裡外的神秘天體,如今克萊德·湯博的骨灰也抵達了冥王星,似乎一切都圓滿了。冥王星的發現者終於抵達了冥王星,雖然以一種比較特別的方式,美國宇航局以此紀念冥王星的發現者。
「新視野」號上還搭載了一枚1991年的美國郵票,上面寫著「冥王星還未探索」, 美國郵政服務發言人馬克·桑德斯認為,我們的郵票從來沒走這麼遠。同時還有兩個州的硬幣,第一個是「新視野」號的發射場,位於佛羅裡達州;另一個是「新視野」號的開發人員與飛行控制中心,位於馬裡蘭州。
搭載於「新視野」號上的小禮物一共有九個,比如一個刻有數十萬人名字的光碟和「新視野」號任務小組成員的照片資料。當然還有美國國旗,以及代表私人資助探測器製造的標誌等。克萊德·湯博的家人屆時會抵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見證克萊德·湯博的骨灰掠過冥王星。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06年1月發射升空。一年後探測器接近木星,最近距離為230萬公裡,向地球傳輸了關於木星大氣和磁層的全部信息以及有關木星衛星的數據。
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為神秘和鮮為人知的星球之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預計,新視野號探測器不僅將獲得關於冥王星和其衛星的新數據,還將揭示地球的起源和太陽系整體的形成。2006年時,冥王星仍然是望遠鏡上的一個小點,現在已經近在咫尺。當然克萊德·湯博的骨灰攜帶量只有一盎司,象徵意義更多一些。
足壇,克裡斯蒂亞諾-羅納爾多是最閃亮的明星之一,如今,他的名字成為了一個星系的名稱。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日前將一個最新發現的星系命名為「CR7」,而官方正式全稱是「宇宙紅移7號」(Cosmos Redshift 7),其縮寫正是C羅的標識。
裡斯本大學的戴維-索布拉爾是這一天文學家團隊的負責人,他表示,這一命名,是為了向葡萄牙球星C羅致敬。
而根據天文學家稱,「CR7」的亮度,是人類已知其他遙遠星系亮度的三倍。
2014年底,臺灣業餘天文觀測家蔡元生和大陸天文愛好者陳韜於2009年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發現一顆新的小行星,本月初,國際天文總會小行星中心確認了這顆小行星的存在,正式任命為「林書豪」。
據悉,蔡元生非常喜歡打籃球,而在兩年前「林瘋狂」席捲聯盟時,蔡元生就成為了林書豪的鐵桿粉絲。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非常喜歡打籃球,在2012年看到林書豪的表現,(2013年提交申請)時非常振奮,就想將小行星命名為林書豪。」
2008年,為了表彰納達爾在網球賽場的出色成就,西班牙著名的馬洛卡天文臺宣布,將一顆2003年發現的小行星以「納達爾」的名字命名。
這顆被命名為「納達爾」的小行星是在2003年被馬洛卡天文臺發現的,其直徑為4公裡,約以每秒20公裡的速度運行。之前,這顆小行星的名字僅僅是個代號「128036」。
據西班牙馬洛卡天文臺的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納達爾」,是因為這位西班牙網球明星不僅在今年實現了法網四連霸,而且在西班牙選手最不擅長的草地賽場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瑞士天王費德勒,為西班牙捧回了42年來的第一個溫布爾登冠軍獎盃的輝煌成就。與此同時,納達爾也恰好出生於馬洛卡,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是向位「歷史上最偉大的網球運動員之一」的納達爾表示致敬。
楊丞琳的「Rainie」
2011年8月7日,楊丞琳在臺北舉辦新專輯籤唱會,唱片公司宣布,在太空中將有一顆小行星以她的英文名字「Rainie」命名,已得到國際天文組織認證,此舉讓楊丞琳驚喜,稱是自己長這麼大收到最好的禮物。
3、蕭亞軒的「ElvaHsiao」
據媒體報導,8月1日,蕭亞軒和羅志祥高調籤約索尼音樂,並在北京隆重舉行全球籤約記者會,與此同時,索尼音樂為其送上豪華大禮——一顆小行星,並以兩人的英文名進行命名。
4、周杰倫的「周杰倫星」
由臺灣高雄天文學會蔡元生等4人共同發現,他們都是周董粉絲,決定將小行星命名「周杰倫星」。
6、林青霞「林青霞星」
2000年8月,一位天文愛好者發現了一顆後來被編號為38821的小行星,這也是他在美國發現的第四顆小行星,這位發現者給這顆星星命名為 「林青霞星」。直到2006年得到國際小行星命名中心批准和公示。
7、徐克的「星星」
編號23258,發現者是香港天文學家楊光宇,因徐克在電影屆的貢獻而被命名,認證歷經十年。這是第一位獲得小行星命名的香港導演,科學家認為,這很符合他有些科幻的個性,而徐克也曾表示,有機會想去看看這顆名為徐克的「星星」。
8、羅美薇的「MAY」
羅美薇於1985年拍攝電影《痴心的我》與張學友認識,二人開始戀愛,如同大多數情侶一樣,兩人歷經分手複合最終於1996年結為夫妻,婚後羅美薇退出娛樂圈全力輔佐張學友,1999年,世界小行星協會給予張學友一顆小行星命名的機會,而張學友為了感激妻子羅美薇的當年的不離不棄,以及多年以來的全力付出,將此顆行星命名為羅美薇的英文名「MAY」。
10、李宇春的「Li Yuchun」「Chris Lee」
2009年,李宇春獲得了兩顆星星,一個是「Li Yuchun」,另一個是「Chris Lee」。據悉,這兩顆行星是李宇春的海外粉絲是通過參加美國航天局的一個幫助捐款計劃,為李宇春認領的。
壓軸行星:以美國副總統的名字命名——發現粉色星球
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斯考特·謝潑德(Scott Sheppard)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一顆粉紅色星球,並以美國副總統(VP,Vice President)的名字命名它。 這是一顆矮星,被命名為2012 VP 113。它的直徑為450公裡,位於冥王星更外側的太陽系邊緣地區,科學家曾認為那裡沒有行星。這個由粉紅色冰和巖石組成的行星在圍繞太陽運轉。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