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童話故事會令人戰慄?

2020-12-05 縱橫史觀

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的民間故事,都描述了許多「殘忍的情節」。譬如在「小紅帽」中,小紅帽被大野狼吞下肚;在「沒有手的女孩」中,父親砍下親生女兒的雙手;在「糖果屋」中,父母為了解決飢餓的問題而拋棄孩子。格林兄弟雖然將「糖果屋」的母親改寫成繼母,但在原版的故事裡卻是親生母親。

東方的故事也充滿了殘忍的情節。「喀擦喀擦山」中的狸貓,不僅把老奶奶殺死,還煮成老奶奶湯給老爺爺吃。這段情節過於殘忍,所以很多「喀擦喀擦山」的童書繪本都將這個部分刪去。在「螃蟹與猴子」的故事中,雙方也發生了極為殘忍的交戰,螃蟹被猴子殺掉,小螃蟹為了報仇而把猴子的頭剪下來等等。

類似的例子多到不勝枚舉,但有些人質疑民間故事中的殘忍性,因此在說給孩子聽的時候,擅自將故事改編。話說回來,格林兄弟確實也將「糖果屋」與「白雪公主」中的親生母親改寫為繼母,日本童話「螃蟹與猴子」中原本應該被剪下腦袋的猴子,在改編的故事中卻變成哭著道歉就得到原諒。市面上的繪本很多都以這樣的「和平共處」收尾。

在這裡先探討:所謂的「殘忍」到底是什麼?

其實,如果把民間故事解釋成發生在內心深層之處的真實故事,就會發現民間故事中描述的「殘忍」,就如同家常便飯般發生。嚴格禁止女兒與他人來往的父親,這不是就和「砍下女兒的雙手」一樣嗎?把孩子當成「食物」的父母很多,被封在「水晶棺材」裡的女孩也確實存在。而且孩子為了成長,甚至需要在內在完成「殺父弒母」的儀式。這麼一想就會發現,大人一邊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殘忍」的事情,卻又一邊禁止殘忍的故事,或是將其改寫,最後還是會以更愚蠢的形式露出馬腳。

對殘忍沒有免疫力的孩子,最後將成為殘忍的犧牲品

前面提到的這些事情,孩子其實都知道得很清楚。但關於這裡的「知道」,必須稍微下點註解。

大人一般所謂的「知道」,難免都會過度聯繫到智能的運作。大人會將新事物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與自己的知識體系相互對照,由此產生「知道」的感受。譬如提到狸貓的時候,大人會對照自己的知識,判斷狸貓是一種動物、與貓差不多大、住在山裡面等等,然後才會說自己「知道」狸貓是什麼。但孩子不一樣,他們知道狸貓單純只是動物不是妖怪,但同時也知道狸貓是狡猾、會騙人的傢伙,而且狸貓不只住在山村,也住在都會,甚至住在自己的心裡。孩子的「知」,靠的不是頭腦,而是一種模模糊糊的感受,而且是全人的、有生命的。

當孩子聽到大野狼在可愛的小紅帽面前露出真面目,將她整個吞下肚時,能夠對照自己的經驗,把這件事當成「常有的事情」來體驗。他們也確實能夠透過深入的智慧,看穿很多家庭都經常在晚餐端出「老奶奶湯」。更了不起的是,他們清楚知道這些事情不可能發生於外在的現實當中。大家應該不曾聽說過有哪個孩子在聽了「喀擦喀擦山」的故事後,想要把老奶奶煮成味噌湯吧?也不曾聽說過有哪個孩子在聽了螃蟹與猴子的故事後,試圖拿剪刀把同學的頭剪下來吧?

愈是不安的大人,愈無法信賴孩子。很多「為了孩子好」而把殘忍故事改寫成溫和形式的大人,都沒有發現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是為了減輕自己在面對內在真實時所產生的不安。無論再怎麼試圖矇混,都無法騙過孩子。

前面已經說過,孩子就算聽了殘忍的故事,也不會變得殘忍。那麼完全沒有聽過殘忍故事的孩子,又會變得如何呢?首先可以想到的反應,是孩子自己編造出殘忍的故事。這其實是非常健康的反應,或許也有大人記得自己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當父母給的故事全都過於「安全無害」時,孩子就會自己幻想出殘忍的故事,或是從他人之處尋求這樣的殘忍故事。畢竟孩子的靈魂渴求無限的自由。

如果父母給的故事全都過於「安全無害」,而孩子也不具備反彈的能力,並因此被塑造成人為的「好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會急劇發生反轉現象,對父母施加「殘忍」的暴力。我想各位可以透過最近日本急速增加的家庭暴力事件充分了解到這件事情。

孩子聽到「殘忍」的故事時,可以知道這是發生在內心世界的事情,並且將其意義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就不再需要做出殘忍的舉動。但是對於殘忍沒有任何免疫力的孩子,最後將成為殘忍的犧牲品。

說故事的意義

肯定民間故事中的殘忍,不代表肯定「殘忍」本身。但民間故事中的殘忍,真的如同前面所說的,完全不會刺激孩子的殘忍性嗎?關於這點,我還是必須指出「說故事的方法」,以及「說故事者」的重要性。

外在的真實即使是通過書本也能清楚傳達,但是想要清楚傳達內在的真實,只能透過人與人,或是人的靈魂與靈魂的直接對話。如果說故事的人已經如同前述一般,明確知道殘忍性的意義,那麼不管他說的故事有多麼殘忍,都不會發生問題。這裡的「知道」,指的也是全人意義上的「知」。

民間故事只有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才能傳達內在的真實。因為孩子即使被故事中的殘忍與可怕嚇得尖叫,也能以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消化聽故事時的恐怖體驗,將其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麼如果把民間故事寫成書,又會如何呢?

如果孩子能夠在閱讀之前獲得支持自己存在的良好人際關係,我想他們即使自己閱讀故事,也仿佛能夠聽見「說故事的聲音」。正因為民間故事是經過漫長歲月形成的內容,所以才具有極高的普遍性,具備某種能在心底深處產生共鳴的性質。

但如果孩子在人際關係上沒有前述穩定的根基,就可能在閱讀民間故事的時候,被強烈的不安襲擊,繼而受到不良的影響。將民間故事寫成書,已經有點困難了,畫成繪本或是做成電視節目,更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因為繪本或電視節目在孩子聽到故事、建立自己內在現實的印象之前,就已經給了他們來自外部的影像,而這些影像將成為一種外在現實。因此製作民間故事的繪本,需要仔細的考量與相當程度的技術。理想的繪本不能灌輸孩子既定的印象,而是要幫助孩子將他們的印象擴展得更加豐富。但到底有多少製作民間故事繪本的人,擁有這樣的自覺呢?

適合電視的題材,要多少有多少,想要多少符合新時代的故事,都能創作得出來,完全沒有必要將民間故事製成電影。這麼做反而只會破壞孩子好不容易創造出來的、充滿個性的世界吧?讓孩子在電視上看到民間故事中的殘忍場景,想必也只會帶來壞處。但是話說回來,現在又有多少說故事的人,有能力把民間故事中的殘忍,當成真正有意義的內容說給孩子聽呢?

相關焦點

  • 色情版「格林童話」令人戰慄更令人不恥
    近日,一篇題為「『色情版』格林童話杭州新華書店開售,內容不堪入目」的新聞報導,引起網友熱議。     原版的格林童話內容,多家出版社均有出版,給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不僅令人戰慄,還令人不可思議,令人不恥。
  • 新華書店現《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很黃很暴力
    據今日早報消息 白雪公主是因為與父親亂倫,才招來王后的追殺;白雪公主逃入森林,夜夜與七個小矮人交歡;王子之所以愛上死去的公主,是因為他有戀屍癖……  如果說以上橋段是真實版的「格林童話」,你相信嗎?眼下,在新華書店的暢銷書裡放著這樣一本「格林童話」,書封言之鑿鑿地說「當下通行的格林童話竟是屢經修飾後的第七版,揭開美麗的帷幕,還原人性的真實面貌。」
  • 成人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
    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內容非常不健康。        ■原本膾炙人口的童話在這裡都涉及到暴力和色情        ■國家有關部門已發出通知,要求所有書店將該書下架,並全部銷毀        湘潭在線12月18日訊(文/圖 記者 吳珊)  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這些美好的童話故事陪伴著一代代孩子成長,這些故事都來自於一本經典的童話書——《格林童話
  • 殘忍童話戕害青少年(圖)
    日文版《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的封面  「殺人魔!快跑啊!往哪兒跑?看我把你們都吃掉……貌似善良的白雪公主不緊不慢地依次將幾個疲憊不堪的小矮人吞進肚子裡。」這個內容摘自最近在韓國網上流傳的所謂「殘忍童話」,是十多歲青少年的原創小說,充斥著暴力和搞怪內容。本應純真的童話,卻受到「另類、殘忍」思想的影響,扭曲成充滿殘忍和刺激的恐怖童話。而寓言故事的「快樂結局」則改編成充滿血腥味的結尾。
  • 格林童話的原始版:殺死白雪公主的是親生母親
    要不《兒童文學的樂趣》的作者佩裡·諾德曼和梅維絲·雷默怎麼會說:「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上面的幾個童話故事,熟悉到忘記了他們是如何知道這些故事的,忘記了他們第一次是在哪裡聽到這些故事的,仿佛他們生來就知道這些故事。」  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童話集像格林童話這樣深入人心。它不但是世界上版本最多的童話集,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童話集,時至今日,已有一百多種語言的譯本。
  • 最初的格林童話簡直毀童年?
    或許你從未真正閱讀過格林童話,但也一定知道《白雪公主》和《小紅帽》、《睡美人》、《灰姑娘》這些童話,我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早已對它們爛熟於心。《兒童文學的樂趣》的作者佩裡·諾德曼、梅維絲·雷默如此評價《格林童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上面的幾個童話故事,熟悉到忘記了他們是如何知道這些故事的,忘記了他們第一次是在哪裡聽到這些故事的,仿佛他們生來就知道這些故事。」
  • 新版「格林童話」被指內容涉及暴力、色情(圖)
    [現象]暢銷的「格林童話」內容不堪入目  一疊厚厚的《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你沒讀過的初版原型》,被擺放在杭州慶春路購書中心新華書店二樓。書店人員說,這本書是10月中旬到的,賣了近150本,而且沒庫存了。
  • 姊弟誤闖禁地與屍體驚悚同房《戰慄糖果屋》近年最佳恐怖片
    記者羅凌筠/綜合報導《它》爆紅女星蘇菲亞莉莉絲(Sophia Lillis)恐怖新作《戰慄糖果屋》全新預告發布,釋出更多關於黑魔法、布滿屍體的房間等駭人場面,導演奧茲柏金斯(Oz Perkins)透過陰森詭譎的美學風格,重新詮釋經典童話《糖果屋
  • 親悅讀丨原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其實是盜版日本小說惹得禍
    上期咱們了解了,很多源自民間的童謠和故事,囿於歷史的原因和認知的局限,最初的版本會帶有一定的暴力血腥等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內容。比如《鵝媽媽童謠》和《格林童話》中的一些童謠和故事。但是,這幾年,社會上流傳原版《格林童話》不僅恐怖血腥還涉黃 ,「很黃很暴力」。這是真的嗎?上期我們分析過,《鵝媽媽童謠》當中很多是反映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內容,顯得比較血腥恐怖。
  • 這部被禁播的格林童話,能直接把網友看到崩潰
    周末「賤」片是《噠噠良品》的周末形態,每周六日準時冒泡,歡迎圍觀~你知道童話原本的面貌嗎?那背後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往往能瞬間毀掉你童年裡最美好的想像。2003年,島國曾出過這麼一部童話電影,名字是《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三個人們所熟悉的童話故事,不過卻貼著十八禁的標籤。
  • 聊聊童話,這顆「薛丁格的糖」
    童話故事:一顆「薛丁格的糖」從字面簡單來說,童話,為兒童講述的故事。我們最早接觸童話,是年幼時的睡前故事,是圖書中七彩斑斕的插畫,是動畫作品中那些離奇魔幻的情節;它有著豐富想像,有著大量誇張和擬人,通俗且生動。
  • 很久很久以前,《格林童話》想說的是什麼?
    《格林童話初版全集》(全註解本),[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著,[美]傑克·奇普斯注,[美]安德莉婭·德索繪,姚了了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10月。去年十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格林童話初版全集》,在幾年前「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下架風波後,中國讀者終於有機會能夠見到初版真正的面貌,看一看那些以「很久很久以前」開頭的故事從前的模樣。
  • 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優秀作品分享展示活動在張家港舉行。童話世界,美好童心。故事的敘述看似不可思議,卻具有強烈的現實象徵意味,小作者以戲劇性的情節和童話的幻想,讓我們想到了正在進行的「抗疫」鬥爭,弘揚了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社會正能量。
  • 亞青會開幕式像"童話故事" 40分鐘展現四季變化
    劉瀏 攝  昨天,亞青會開幕式進行了最後一次彩排,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次亞青會開幕式,緊扣了「青春」主題,各式表演都是青少年們「喜聞樂見」的形式,40分鐘時間唯美展現了四季變化。  昨天,亞青會首場比賽也已經打響,中國代表團首次亮相亞青賽場。在與伊拉克的手球比賽中,中國隊以25比27不敵對手。雖然丟掉了第一仗,但賽場中的幾個鏡頭卻令人印象深刻。
  • 看《九星殺神》笑傲群雄,榮登大道之巔,這裡殘酷而令人戰慄!
    看《九星殺神》笑傲群雄,榮登大道之巔,這裡殘酷而令人戰慄!小可愛們好呀,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小編也算是一個老書蟲啦,各種類型的小說都會去看一些,可以給大家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哦。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看《九星殺神》笑傲群雄,榮登大道之巔,這裡殘酷而令人戰慄!真的是超級好看的,喜歡這類小說的小主趕緊收藏起來啦,關注小編會有更多的好文推薦哦。
  • 《火影忍者》:曉組織令人戰慄?娘化後的他們讓人為之傾倒
    《火影忍者》中的曉組織是故事主線劇情中的主要反派勢力。曉組織各成員登場時都帶有空靈詭異的音樂,極具壓迫感。那麼當他們娘化以後會是什麼樣子的呢?蠍之所以會加入曉組織,主要是因為他內心對親情的渴望,渴望到哪怕是用傀儡父母來欺騙自己也好。本該是天才的他終於是徹底扭曲,執著於自己所謂的「永恆」藝術,成為了叛忍。
  • 生命的意義丨為什麼我建議你選擇《王爾德童話》做親子閱讀文本
    我家裡要是有女兒,我作為母親應該不太會喜歡讓女兒迷戀上《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豌豆公主》和《小美人魚的故事》這一類的童話故事,我會更願意讓女兒從小就看看《王爾德童話》,這個是可以讓男孩和女孩一起來看的童話故事,是更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童話形象的背後有著怎樣的現實寓意?
    故事的最後,小裁縫娶了公主,而最初想要陷害裁縫的鞋匠惡有惡報地成了瞎子。乍看起來,這不過是兒童睡前故事中最普通的一個,但實際上,小人物一路如有神助贏得勝利,而壞人惡有惡報地吃下自己種的惡果的劇情,是很多童話故事的原型。
  • 《地產大亨7:童話故事》簡體中文漢化版發布
    遊戲名稱:地產大亨7:童話故事英文名稱:Build-a-lot : FairyTales 遊戲類型:模擬經營類(SIM)遊戲遊戲製作:Hipsoft遊戲發行:Bigfish遊戲平臺:PC發售時間:2012年點擊進入《地產大亨7:童話故事》簡體中文漢化版下載地址【運行說明
  • 戰慄空間圖文攻略 全劇情流程解謎攻略+道具收集
    感興趣的玩家可以看看戰慄空間圖文攻略,本文帶來遊戲全劇情流程解謎攻略,以及系統操作和全道具收集。一起到遊戲的陰暗空間中去感受戰慄的心跳吧! 戰慄空間(Solarix)   遊戲介紹:   《戰慄空間(Solarix)》的故事設計受到了各種各樣科幻/恐怖遊戲和電影的影響,包括《2001太空漫遊》、《網絡奇兵2》、《半條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