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話的原始版:殺死白雪公主的是親生母親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格林童話的原始版和初版

  開欄的話:

  關於什麼是經典,義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一書中說:經典,是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新發現的書﹔經典,是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的書。如果把這個定義引伸到兒童文學上來,那就是,兒童文學的經典是指那些我們小時候讀過、當我們長大成人了以後還想推薦給孩子繼續閱讀的好書。不過,經典並不意味著完美無缺,沒有缺點,此欄目推薦的作品常常會遭到人們的批評,甚至引起爭論,而這也正是它們的魅力。

  一

  即使你從未讀過格林童話,也一定知道《白雪公主》和《小紅帽》《亨舍爾和格萊特》(糖果屋)《玫瑰公主》(睡美人)《灰姑娘》這些童話。我們對它們早已爛熟於心。要不《兒童文學的樂趣》的作者佩裡·諾德曼和梅維絲·雷默怎麼會說:「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上面的幾個童話故事,熟悉到忘記了他們是如何知道這些故事的,忘記了他們第一次是在哪裡聽到這些故事的,仿佛他們生來就知道這些故事。」

  可以這樣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本童話集像格林童話這樣深入人心。它不但是世界上版本最多的童話集,也是發行量最大的童話集,時至今日,已有一百多種語言的譯本。在德語圈及英語圈,它的傳播範圍之廣,甚至堪比《聖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格林童話已經成為了人們童年記憶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格林童話不是格林兄弟,即哥哥雅各布·格林和弟弟威廉·格林創作的,是他們根據收集到的民間童話進行整理和改寫而成的。《格林童話全集》一共收錄了二百篇童話。

  那麼,這二百篇童話,都是格林兄弟風餐露宿,不辭辛苦,長年跋涉於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從一個個目不識丁的農民、漁民或是獵人那裡聽來的嗎?傑克·齊普斯在《格林兄弟:從魔法的森林到現代世界》一書裡描繪了這樣一個事實:「長久以來,人們相信他們兩個人在德國四處遊蕩,從強悍的農夫嘴裡收集故事,所以所有的故事都是純粹的德國故事。」其實事實正好相反,格林兄弟一次也沒有去過鄉下,而且給他們講述那些民間童話的人,也不是泥土氣十足的鄉巴佬,最主要的講述人,竟是一群來自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女子。格林兄弟常去她們的家裡,或是把她們請到自己的家裡來,請她們大聲地講故事,然後把它們記錄下來。除此之外,格林兄弟還直接從書本上摘錄他們認為合適的故事。

  不管格林童話是不是採自於口頭傳說,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近百年來,格林童話一直是作為兒童文學被孩子們廣泛閱讀。今天沒有人會懷疑格林童話不是兒童文學。可是,現在卻冒出來一本名叫《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的書,它的勒口上印著這樣一段話:「白雪公主和生母爭風吃醋﹔灰姑娘沒有了魔法仙子的幫助﹔長髮公主是巫婆報復男人的工具﹔睡美人和王子結婚後發現丈夫有了外遇……」雖然這本書的封面上署名是格林兄弟,但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格林童話,它脫胎於桐生操(日本兩位女作家的共同筆名)所著《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及其續篇《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Ⅱ》。這是她們假借格林童話之名,創作的成人童話。

  格林童話雖然沒有成人版,但並不等於它沒有原始版,沒有初版。格林童話不是一錘定音,不是從開始到最後只有一個版本,它不斷被改寫、不斷被修飾,一版又一版,是慢慢被改寫成適合孩子閱讀的兒童文學的。

  二

  說起來你或許不會相信,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在原始版和初版格林童話中並不是我們今天讀到的樣子。比如在原始版《白雪公主》裡,一次次殘忍、不擇手段地殺死白雪公主的,不是她那壞心腸的繼母,而是她的親生母親。最後救了白雪公主的,也不是年輕英俊的王子,而是她那從國外徵戰歸來的父親……格林童話的原始版,是格林童話成書之前由格林兄弟親手記錄下來的原始手稿。不過,格林兄弟還在人世時,這份手稿就已經下落不明了。沒有人會想到,1920年,這份像睡美人一樣沉睡了一百多年的手稿竟會在一座人跡罕至的修道院裡重見天日。因為這座修道院名叫厄倫堡,所以這份手稿又叫「厄倫堡手稿」。初版格林童話,也就是第1版格林童話,問世於將近二百年前的1812年和1815年。

  從初版開始,格林兄弟一直不斷地對童話集進行增刪與潤色,特別是弟弟威廉·格林,幾乎花費了大半生的時間,一版接一版精雕細刻地改到了1857年的第7版,其時間跨度竟然長達四十五年之久。這一版問世的第二年,即1859年,威廉·格林與世長辭,童話集的修訂也隨之被畫上了一個終止符。我們今天讀到的格林童話,都是從被稱為「決定版」的第7版翻譯過來的。

  讓我們以《白雪公主》為例,看看威廉·格林到底進行了怎樣的修改。他做的最大一個改動,就是把殺害白雪公主的親生母親改成了繼母。為什麼這樣改呢?他用繼母替換母親,是出於母親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過於殘酷這樣一種憂慮。因為這種冷血的母親形象,實在是與孩子們所熟悉的集母性、溫柔、慈愛於一身的母親形象相距太遙遠了。一個剛剛還許願想要一個「像雪一樣白、像血一樣紅、像烏檀一樣黑的孩子」的母親,怎麼轉身就能親手殺死這個與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呢?這顯然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這哪裡是母親,簡直就是一個嗜血成性的女巫。還有就是如同瑪麗亞·塔塔爾在《格林童話的客觀事實》中所說的那樣:「隨著《格林童話集》的一版再版,威廉·格林一定是深刻地感覺到,這本童話集不是為了娛樂大人,而是要成為孩子們就寢時間的一座民間故事的寶庫。」他肯定是意識到了,沒有一位母親願意在孩子臨睡之前,為他們朗讀這樣一個母親殺死自己女兒的故事。

  三

  或許有人會問,包括《白雪公主》在內的格林童話,為什麼會有那麼持久的魅力呢?這是因為雖然經過改寫,但格林童話還依然保留著口傳文學那些便於記憶的特徵,加上它情節曲折,又有不可思議的魔法和邪惡無比的女巫,每一個故事裡邊都充滿了你死我活的較量,表達了人類那些最單純、最樸素的願望,當然會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前來閱讀了。不過,說到更深層次的原因,雪登·凱許登在《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一書裡揭示說:「但童話故事不只是充滿懸疑,能激發想像的冒險故事,它所提供的並不只是娛樂效果。童話故事在追逐奔跑,千鈞一髮的情節後,還有嚴肅的戲劇起伏,能反映出孩童內心世界發生的事件。雖然童話故事最初的吸引力可能在於它能取悅孩子,但它的魅力持久不衰,則是因為它能幫助孩子處理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內心衝突。」查爾斯·弗雷和約翰·格裡菲思在《重讀童書》中,也強調了格林童話這種內在的力量:「格林童話人氣不衰的秘密之一,就是它探討的是圍繞著自我與信念、家庭的紐帶、敵意、生存、性、地位、權力而展開的恐怖和欲望,擁有一種能觸及講故事的人和聽故事的人心靈的力量。不論你是心理學者、社會學者、道德家,還是不具備批判眼光的一般讀者,也不論是你站在什麼立場,都能從中清楚地看出人類生活的種種側面,幾百萬人都能從中尋找到自己的身影。」

  比如,當孩子們在閱讀《白雪公主》時,就會從白雪公主身上發現自己的虛榮心,並學會如何面對及處理。從表面上看,這個故事說的是白雪公主在七個小矮人的幫助下,如何戰勝歹毒王后的故事。但如果請孩子們深思一下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王后能連續三次置白雪公主於死地呢?孩子們就會發現,不是白雪公主沒有記性,也不是王后裝扮得有多巧妙,因為七個小矮人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你要小心,我們不在的時候,你不要讓任何人進來。」讓白雪公主上當受騙的,就是她自己的虛榮心。束腰帶和梳子可以讓她變得更加美麗,面對這種誘惑,她完全沒有一點抵抗力。格林童話是想告訴孩子,對於一個女孩來說,虛榮心真是一種致命的誘惑。故事的最後,王后死了,她被迫穿火紅的鐵鞋跳舞,一直跳到倒在地上死去為止。王后必死,女巫一定得死,這不僅僅因為她是這個故事裡的邪惡化身,更因為她還是白雪公主的虛榮心的象徵。

  以前說到格林童話,總會說到它裡面的人物善惡分明,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現在回過頭來再看,其實也不一定。像白雪公主這樣一個好女孩,其實身上也有惡的一面,就如同王后在密室裡用巫術做的那個蘋果,紅的一半有毒,白的一半沒有毒。關鍵是看你能不能發現它,徵服它。

  古老的格林童話,實在是教會了我們人生太多的東西。

  推薦中文譯本:魏以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楊武能楊悅/譯,譯林出版社,2006曹乃雲/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9

相關焦點

  • 最初的格林童話簡直毀童年?
    [摘要]格林童話的原版是格林兄弟親手記錄的原始手稿。不過,格林兄弟還在人世時,這份手稿就已遺失,沒人會想到,1920年,這份像睡美人般沉睡了百年的手稿竟會在一座人跡罕至的修道院裡被人發現。這是她們假借格林童話之名所創作的成人童話,當然,這三觀極其不正的書籍已經被禁。格林童話並無成人版,但並代表它沒有原版,原版黑暗程度並不亞於後人們的改編。比如原版《白雪公主》裡,一次次不擇手段要殺死白雪公主的,不是她壞心腸的繼母,而是她的親生母親,最後救了白雪公主的也不是年輕英俊的王子,而是她從國外徵戰歸來的父親。格林童話的原版是格林兄弟親手記錄的原始手稿。
  • 很久很久以前,《格林童話》想說的是什麼?
    這些人和格林在同一個生活圈子中,不少還有法國血統,她們的先輩在上流社會的沙龍中講述這些故事。到了第二版中,講述者的圈子雖有擴大,但為全書提供了一半故事、被格林兄弟認為是「理想的民間童話講述者」「農民妻子」的多蘿西婭·菲曼,實際上是擁有法國血統也受過教育的鄉村裁縫之妻,她講的許多故事也是出自書中。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童話不可愛在徐睿知嘴裡的,或許都是童話故事黑暗版的詮釋,但事實上,我們現時在讀的童話故事,原本就是這樣黑暗邪惡的。由德國格林兄弟所撰寫的《格林童話》最早於 1812 年出版,其實作品的原意並非為孩童而創作的,反而是用一些童趣風格來包裝著寫給成年人看的故事。
  • 新版「格林童話」被指內容涉及暴力、色情(圖)
    ……  如果說以上橋段是真實版的「格林童話」,你相信嗎?  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袁某手中的《初版格林童話》,他手頭都有,照片都附在郵件裡。  「中國友誼這本書,是把格林童話與桐生操(兩位日本女作家合用的筆名)的作品混到了一起。即使是在白水社的《初版》中,也沒有那樣的描寫,那是現代小說。」  這名業內人士給出了白水社版中的《白雪公主》日文原版掃描件,還附上他的譯文。
  • 新華書店現《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很黃很暴力
    「汙穢版」的《格林童話》。  據今日早報消息 白雪公主是因為與父親亂倫,才招來王后的追殺;白雪公主逃入森林,夜夜與七個小矮人交歡;王子之所以愛上死去的公主,是因為他有戀屍癖……  如果說以上橋段是真實版的「格林童話」,你相信嗎?眼下,在新華書店的暢銷書裡放著這樣一本「格林童話」,書封言之鑿鑿地說「當下通行的格林童話竟是屢經修飾後的第七版,揭開美麗的帷幕,還原人性的真實面貌。」
  • 成人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
    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內容非常不健康。        ■原本膾炙人口的童話在這裡都涉及到暴力和色情        ■國家有關部門已發出通知,要求所有書店將該書下架,並全部銷毀        湘潭在線12月18日訊(文/圖 記者 吳珊)  白雪公主、青蛙王子這些美好的童話故事陪伴著一代代孩子成長,這些故事都來自於一本經典的童話書——《格林童話
  • 格林兄弟是否穿越至現代,童話小說暗藏人工智慧,專家無法解釋?
    許多人小時候在夜晚睡覺前,經常會讓父母講睡前故事,其中《格林童話》不但是學校的課外讀物,還是我們晚上經常聽的童話故事最多的一部,而裡面好幾部的作品,我們都是耳熟能詳,例如三隻小豬,白雪公主,天鵝湖,海的女兒,灰姑涼,睡美人,想想這些故事,特別是卡通片,兒童讀物,我們都了解得非常的多
  • 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讓讀者走進童話世界
    五月十一日,在重慶圖書館格林劇場,舞臺劇《白雪公主》正在上演。……當天下午3點半,距離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開始還有4個小時,重慶圖書館內已經人山人海,眾多參加「格林童話之夜」活動的市民就早早地來到現場。「活動太火爆了,我們總共準備了1500張門票,但開票僅20分鐘就被一搶而空。」重慶圖書館有關負責人說。   晚上7點30分,「格林童話之夜」系列活動準時拉開序幕。
  • 白雪公主吃小矮人? 殘忍童話戕害青少年(圖)
    日文版《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的封面  「殺人魔!快跑啊!往哪兒跑?看我把你們都吃掉……貌似善良的白雪公主不緊不慢地依次將幾個疲憊不堪的小矮人吞進肚子裡。」這個內容摘自最近在韓國網上流傳的所謂「殘忍童話」,是十多歲青少年的原創小說,充斥著暴力和搞怪內容。本應純真的童話,卻受到「另類、殘忍」思想的影響,扭曲成充滿殘忍和刺激的恐怖童話。而寓言故事的「快樂結局」則改編成充滿血腥味的結尾。
  • 最初的童話啟蒙,動畫「格林童話劇場」推薦
    蛋糕最近在B站上發現了寶藏,是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的動畫片「格林童話劇場」,不過小時候並不知道這部番劇的名字叫什麼,只知道有一個系列動畫以格林童話為基礎改編製作而成,十分符合蛋糕當時的審美,而且格林童話又十分的有趣發人深省,而且現在再看一次,蛋糕覺得值得推薦給大家看看。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5部我們熟知的童話細思極恐
    《白雪公主與獵人》改編自:《格林童話之白雪公主》,將原本充滿童趣的故事改編得充滿懸疑與危機,講述了皇后派出獵人追殺白雪公主,然而獵人卻心軟放過公主。為躲避王后的追捕,獵人和公主一起踏上逃亡之路的故事。《愛麗絲夢遊仙境》改編自:《愛麗絲夢遊仙境》。
  • 格林童話能否給孩子看?裡面的情節太血腥,大人看了都會做噩夢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這些童話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就算沒看過,也有耳聞,這些都是來自於《格林童話》,這是歐洲德國的民間文學,總共收集了200多個故事,所謂"童話"自然是給孩子看的了,但《格林童話》中許多故事其實都很血腥暴力,看人令人毛骨悚然,並不適合孩子
  • 為何童話中的母親,總將孩童拒之千裡,而父親往往軟弱無能?
    懦弱的父親,邪惡的母親 在〈白雪公主〉和〈小紅帽〉故事中,都出現了一名可視為無意識中父親形象的男性:受命要殺死白雪公主,卻饒她一命的獵人。除了代理父親,還有誰會看似受到繼母支配,卻為了救孩子,膽敢違抗繼母命令呢?
  • 色情版「格林童話」令人戰慄更令人不恥
    近日,一篇題為「『色情版』格林童話杭州新華書店開售,內容不堪入目」的新聞報導,引起網友熱議。     原版的格林童話內容,多家出版社均有出版,給無數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這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不僅令人戰慄,還令人不可思議,令人不恥。
  • 親悅讀丨原版格林童話「很黃很暴力」?其實是盜版日本小說惹得禍
    而最初被作為文化遺產被整理出版的《格林童話》,最多算得上有一些「性暗示」,也根本談不上色情童話,並且在45年間經過7次修訂之後,基本剔除了兒童不宜的情節,變得適合孩子們閱讀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社會上流傳的《格林童話》色情的「暗黑」內容,完全是以訛傳訛。
  • 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圖書館上演,孩子們都玩嗨了
    1500張門票20分鐘內就被搶空,距離活動開始還有4個小時,孩子和家長們就已擠滿重慶圖書館……5月11日晚,重慶圖書館第三季格林童話之夜如期舉行。重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化身王子和公主,跟12臺跳舞機器人一起帶著孩子們走進了一個精彩紛呈的童話世界。「在這樣的現場來跟孩子講《格林童話》,感覺很不一樣。」帶著8歲女兒專程趕來參加格林童話之夜的媽媽謝琳方告訴記者。
  • 這部被禁播的格林童話,能直接把網友看到崩潰
    周末「賤」片是《噠噠良品》的周末形態,每周六日準時冒泡,歡迎圍觀~你知道童話原本的面貌嗎?那背後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往往能瞬間毀掉你童年裡最美好的想像。2003年,島國曾出過這麼一部童話電影,名字是《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三個人們所熟悉的童話故事,不過卻貼著十八禁的標籤。
  • 今天是安徒生逝世145年,他寫的都是暗黑童話?還能不能給娃讀?
    文/阿基米145年前的今天,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逝世。《醜小鴨》《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些名篇童話,你還記得嗎?你有沒有把這些故事再講給你的孩子聽?有一種說法,近年來不斷被人們提及。那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一樣,都屬於暗黑童話,既黑暗又殘酷,並不適合給兒童讀。這是個誤讀。
  • 為什麼童話故事會令人戰慄?
    譬如在「小紅帽」中,小紅帽被大野狼吞下肚;在「沒有手的女孩」中,父親砍下親生女兒的雙手;在「糖果屋」中,父母為了解決飢餓的問題而拋棄孩子。格林兄弟雖然將「糖果屋」的母親改寫成繼母,但在原版的故事裡卻是親生母親。東方的故事也充滿了殘忍的情節。「喀擦喀擦山」中的狸貓,不僅把老奶奶殺死,還煮成老奶奶湯給老爺爺吃。
  • 火箭童話之變!德帥「安德森童話」破滅,莫雷「格林童話」逆襲
    安徒生在瑞典語裡就是安德森的意思,安徒生的藝術成就肯定比格林兄弟高點,影響力大點, 但格林童話卻更多童真,既真實又有夢幻感,安徒生童話則表現窮苦人民的現實感更多。安徒生童話破滅在火箭隊也有同樣的童話版本,先來看「安徒生」童話:大前鋒安德森出生較好,成就頗高,2016年為給德安東尼打造立體空間進攻體系,莫雷重鎊引援以4年8000萬合同籤下了大前鋒萊恩-安德森,當時,其實國王給安德森開除了更高合同,但是由於火箭多年追求,他還是選擇了休斯頓,這筆籤約在當時讓雙方都感到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