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還不會走路!」浙江一36歲壯漢,一查就是癌症晚期!病根20歲...

2021-01-16 浙樣紅TV

不聽醫生勸的「樂天派」

最終在病床上後悔不已

案例二

杭州餘杭的王大爺今年76歲,他從16歲開始吸菸,是個有著60年煙齡的老煙槍。今年春節期間他感覺口腔略有不適,本以為是普通的口腔潰瘍卻遲遲不痊癒,到醫院一查發現竟是舌癌。

「他因為舌頭上長了一個腫瘤,十幾天前我們給他做了一個氣管切口,還有把舌頭上的腫瘤切除。「國科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郭良介紹說,「大概三分之二的舌頭切掉了。再做了一個胸大肌肌皮瓣補了一個舌頭,現在就是也可以講話也好吃東西了。」

案例三

周先生63歲,寧波人。靠海吃海,當了幾十年的漁民。不到20歲,周先生便開始幫著家裡打魚,船上無事可做再加上海上風大,氣溫低,他逐漸養成了閒暇時抽菸打發時間、喝酒禦寒的習慣。基本上每天兩三包煙,一斤多自家釀的白酒。

兩年前開始,周先生感到吃飯時有些許的吞咽困難,直到連喝水都困難,才到醫院檢查。一檢查,就是多原發性腫瘤——周先生同時患有口腔癌、喉癌並伴有食管癌。吞不下東西就是因為腫瘤幾乎堵住了整個食道。

圖文無涉 圖片來源:包圖網

「與病人多次溝通之後,他最終只選擇了化療。」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罕見病與頭頸內科方美玉主任醫師說,6次化療之後,周先生的病情暫時得到了控制,返回寧波在家休養。「可患者脾氣比較倔,每次勸他煙、酒不要再碰了,他都是一臉不耐煩的樣子。這樣下去,復發只是時間的問題。」

案例三

22歲的大學生小澤第一次接觸香菸,是在高中時期。那時候,看到身邊有同學在抽,他覺得很酷、有個性,也試著抽了起來。

當時沒錢買煙的他,回家後偷爸爸的香菸,等到上了大學沒人約束,他開始肆無忌憚,菸癮越來越大,一天要抽兩包。要是遇上期末考試或者心情不好時,他一整天都會煙不離嘴。

圖片來源:千庫網

直到有一天,一位要好的同學善意地提醒他,「身上的煙味太刺鼻」,他才意識到問題。

於是,他開始每隔兩周準時到戒菸門診報到,謹遵醫囑,按時服藥,不再碰煙。為了轉移注意力,他還打起了籃球,整個人都變得陽光起來。

很多年輕人比老年人更難戒菸

這幾樣東西和尼古丁「狼狽為奸」

有研究表明,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抽菸,會讓大腦變薄;年輕男女抽菸的時間越長,他們大腦區域中負責決策制定的灰質數量就會越少,對香菸的渴望也就越強烈。這一發現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從青少年起就開始吸菸的人難以戒斷菸癮的原因。

「戒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遲。」陳眾博說,想要戒菸,就得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很多年輕人戒菸比老年人困難,就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導致的,愛熬夜打遊戲,喝咖啡,這些都不利於菸癮的戒斷。」

陳眾博表示,「晚飯後不要動腦,要動動腳」對於戒菸很有幫助,要把晚飯後的腦力活動轉向輕體力活動,如散步、或者是休息一段時間以後的適當運動,這些都是可以緩解大腦疲勞的。

很多人喜歡喝濃茶、咖啡、烈酒,其中分別含有茶鹼、咖啡因和酒精,都會刺激大腦,使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而尼古丁也有類似的作為,它們混在一起,就是「狼狽為奸」的壞搭檔,能讓彼此加重成癮的感覺。因此想要戒菸的人,也要遠離濃茶、咖啡和烈酒。

抽菸真的會得肺癌嗎?

年輕人看過來

在醫學上有這樣一組數據表明香菸的數量是能夠導致肺癌的:如果你每天抽菸40根左右,那麼你患上肺癌的概率約為未吸菸者的20倍。這是一組非常恐怖的數字,因此如果你身邊有抽菸抽得非常「猛」的親友,一定要勸他們戒菸,以減少患上肺癌的概率。

抽菸人群請注意!

1、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

2、低劑量胸部CT檢查,可以篩查早期肺癌;

3、煙齡超過20年、年齡5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篩查肺癌;

為什麼戒菸這麼難?

上癮原理是什麼?

科學戒菸怎麼做?

綜合:浙江經視新聞、浙一醫院、寧波晚報、19樓、央視新聞

編輯:強薇

相關焦點

  • 「國嘴」趙忠祥患癌去世,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我是趙忠祥先生的兒子趙方。家父於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父親於2019年底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身患癌症,已經擴散。為了不影響家人的心情,父親一直樂觀而積極地配合治療。他非常尊敬醫護人員,多次向他們表示感謝。住院期間,母親一直陪伴在身邊,盡心照顧,直到父親安詳離去。
  • 一滴血就能查癌症? 驗血查癌神話破裂
    一滴血就能查癌症?常見癌症早期篩查取得新突破?近年來,很多打著「一滴血查癌症」的篩查項目層出不窮,號稱用一滴血可篩查10餘種癌症,由於簡便的篩查方式,很多人趨之若鶩。但好景不長,日前,創立血液檢測的企業「西拉諾斯」掌門人伊莉莎白·霍姆斯同意交出企業控制權,了結監管機構對她「大規模欺詐」的指控,由她主導的「抽指血查癌症」神話正式破裂。
  • 全國患病率第一的癌症,一查就是晚期?其實身體早就給出了警告!
    在亞健康盛行的如今,很多人幾十年身體都沒有大毛病,結果不舒服去醫院一查就是大病。像這種情況很常見,是因為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小毛病」視而不見,認為去醫院成本太貴,所以「小毛病」就不斷積累,直到最後才被病魔打了個措手不及。
  • 熱衷體檢的中國人,為啥癌症一查還是晚期?
    隨著癌症發病人數的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對體檢很上心。  人們對體檢抱有篩查癌症的期待,甚至不少人直言體檢就衝著篩查癌症,每年都踴躍參加,抽血、拍片、尿檢、指檢統統不落。  然而,近年來打臉新聞也不少:  原因有三:  一是技術有限。
  • 5歲兒子癌症晚期,年輕父親要幫他實現50個願望
    他就是來自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大成鎮的牟聰。自2010年,牟聰的母親、父親相繼生病。2019年,他的兒子牟熠又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如今,六七十萬元的花費,以及孩子仍未可知的未來,讓他已然直不起腰。在剛剛過去的元旦,牟聰為孩子列了一張心願清單,上面包含著去吃一次漢堡、去一次動物園、去學校體會一次上課……「不管將來怎樣,我得想辦法讓他享受一次正常孩子該有的童年。」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全文共 3907 字 , 閱讀需 10 分鐘▼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而根據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①所以,不看病並不代表沒病,認識到自己身體存在什麼問題,積極治療,才是真正有效的對策。
  • 章子怡汪峰為兒子慶祝一周歲,一歲兒子罕見出鏡,圓滾滾超可愛
    就在剛才章子怡曬出為兒子慶祝一周歲的照片,談到兒子現在爸爸媽媽叫得很清楚,自己可以扶走,小胖手會直接拍胸口說這裡想媽媽;醒寶剛過五歲,每天一小時練琴,天天喊著做學霸…孩子都成長很好。關於她自己,則是新的一年不會再過分減肥章子怡本人提到自己兒子一歲了,講話十分清晰的樣子,自己也可以走路了,小胖手更是直接會指著胸口說想媽媽了,至於女兒則是品學兼優擅長歌舞的好孩子,變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關於今年的願望則是不在過度減肥。畫面中汪峰抱著兒子,其小兒子圓滾滾的超級可愛,而一旁章子怡的兩個女兒特別喪大女兒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完全就是個大姑娘的模樣。
  • 海報深度丨5歲兒子癌症晚期,年輕父親要幫他實現50個願望
    他就是來自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大成鎮的牟聰。自2010年,牟聰的母親、父親相繼生病。2019年,他的兒子牟熠又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如今,六七十萬元的花費,以及孩子仍未可知的未來,讓他已然直不起腰。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牟聰為孩子列了一張心願清單,上面包含著去吃一次漢堡、去一次動物園、去學校體會一次上課……「不管將來怎樣,我得想辦法讓他享受一次正常孩子該有的童年。」
  • 二胎小寶不滿1歲癌症晚期,大寶拿200個硬幣向媽媽求救
    去年10月,不滿1歲的小寶患上神經母細胞瘤,一經查出就是癌症晚期,可憐的大寶剛喜得弟弟不久,又要直面即將失去的傷痛,原本淘氣頑皮的他變得沉默內向,為了爸爸媽媽能繼續救弟弟,他掏空攢了3年的存錢罐,拿著200個硬幣求媽媽救弟弟一命……32歲的王芳家住河南信陽一農村,她和丈夫都是鄉鎮衛生院的基層醫務工作者。
  • 12歲男孩癌症晚期!媽媽崩潰說出幾個細節……再不重視就晚了!
    眾所周知,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一,發病年齡平均為50-60歲,好發於長期大量吸菸的男性患者。而最近卻有12歲孩子不幸中招! 12歲男孩查出肺癌晚期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胸部內二科收治了一名12歲的孩子,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他應該坐在學校的教室裡。 今年7月底,黃女士發現兒子的左邊鎖骨上長有一鵪鶉蛋大小腫塊,質地較硬,不痛不癢,於是連忙前往醫院就診。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是因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特殊的症狀,沒有症狀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到醫院去檢查,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雖然很多人願意去醫院檢查,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因為只有晚期,癌症發生了明顯的遠處轉移,患者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
  • 癌症到了晚期,要不要放棄一切治療?50歲的他抗癌兩年卻人財兩空
    ,而分期屬於晚期,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那麼,確診晚期癌症,究竟該怎麼辦? 50歲的老賀兩年前被確診為晚期肝癌,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是一名B肝患者,早在16歲的時候就發現了B肝,但他並沒有重視,兩年前因為肝區疼痛到醫院檢查,一發現就是肝癌晚期,沒有手術機會。 不想死。
  • 「蜘蛛人」李世增 兒子3歲半不會走路1/112016-12-01 06:30
    11月30日深夜,連續接受了幾天表彰、採訪的李世增著急回到商河縣孫集鄉李廟村的家裡,他惦記著自己3歲半的兒子,因為患多種疾病還不會說話走路。 編輯 / 張曉博
  • 三分之一的年輕癌症倖存者45歲之前會患重疾!
    數據分析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年輕癌症倖存者45歲之前會患重疾,其任何原因死亡的風險幾乎高出同年齡段普通人群將近6倍。青少年和年輕成年癌症倖存者有患晚期慢性疾病和早逝的風險。 長期隨訪、定期篩查十分必要。
  • 揪出致癌基因,精準診療使晚期癌症患者延壽十年——專訪北京武警第三醫院腫瘤科主任張建忠
    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我國的腫瘤發病率仍高居不下,同時死亡率也在攀升,雖然歐美國家的腫瘤發病率也在升高,但其死亡率與此前持平,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顯得越來越重要」,北京市武警第三醫院張建忠說,腫瘤發病率這麼高,與人的壽命延長不無關係,「腫瘤發病的高峰值有兩大類,一個是在70歲左右的人群,另一個就是
  • 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有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
    本文審稿:陳海旭博士,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10月29日,李詠妻子哈文發文: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 這些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而根據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①所以,不看病並不代表沒病,認識到自己身體存在什麼問題,積極治療,才是真正有效的對策。
  • 腫瘤指標都正常卻是肺癌晚期?項目錯了就是「假體檢」
    腸鏡檢查,醫生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確定為癌症晚期。圖/都市現場得到這個結果一方面是深受打擊另一方面吳女士家人也深感迷惑每年體檢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為什麼一查竟是癌症晚期
  • 20歲女生胃癌轉移失去手術機會 中青年發病率比30年前翻一番
    錢江晚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我國近5年來,19歲至35歲年輕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每年全球新發的胃癌患者大約有100萬人,有半數在中國,其中20萬例的人因為胃癌而死亡。」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錢報微信「浙江名醫館」空中診室中的胃腸外科專家程向東說。他解釋,死亡率這麼高,是因為我國大部分胃癌患者確診都晚了。不少年輕人一查出胃癌,往往是晚期甚至轉移,失去手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