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醫生勸的「樂天派」
最終在病床上後悔不已
案例二
杭州餘杭的王大爺今年76歲,他從16歲開始吸菸,是個有著60年煙齡的老煙槍。今年春節期間他感覺口腔略有不適,本以為是普通的口腔潰瘍卻遲遲不痊癒,到醫院一查發現竟是舌癌。
「他因為舌頭上長了一個腫瘤,十幾天前我們給他做了一個氣管切口,還有把舌頭上的腫瘤切除。「國科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郭良介紹說,「大概三分之二的舌頭切掉了。再做了一個胸大肌肌皮瓣補了一個舌頭,現在就是也可以講話也好吃東西了。」
案例三
周先生63歲,寧波人。靠海吃海,當了幾十年的漁民。不到20歲,周先生便開始幫著家裡打魚,船上無事可做再加上海上風大,氣溫低,他逐漸養成了閒暇時抽菸打發時間、喝酒禦寒的習慣。基本上每天兩三包煙,一斤多自家釀的白酒。
兩年前開始,周先生感到吃飯時有些許的吞咽困難,直到連喝水都困難,才到醫院檢查。一檢查,就是多原發性腫瘤——周先生同時患有口腔癌、喉癌並伴有食管癌。吞不下東西就是因為腫瘤幾乎堵住了整個食道。
圖文無涉 圖片來源:包圖網
「與病人多次溝通之後,他最終只選擇了化療。」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罕見病與頭頸內科方美玉主任醫師說,6次化療之後,周先生的病情暫時得到了控制,返回寧波在家休養。「可患者脾氣比較倔,每次勸他煙、酒不要再碰了,他都是一臉不耐煩的樣子。這樣下去,復發只是時間的問題。」
案例三
22歲的大學生小澤第一次接觸香菸,是在高中時期。那時候,看到身邊有同學在抽,他覺得很酷、有個性,也試著抽了起來。
當時沒錢買煙的他,回家後偷爸爸的香菸,等到上了大學沒人約束,他開始肆無忌憚,菸癮越來越大,一天要抽兩包。要是遇上期末考試或者心情不好時,他一整天都會煙不離嘴。
圖片來源:千庫網
直到有一天,一位要好的同學善意地提醒他,「身上的煙味太刺鼻」,他才意識到問題。
於是,他開始每隔兩周準時到戒菸門診報到,謹遵醫囑,按時服藥,不再碰煙。為了轉移注意力,他還打起了籃球,整個人都變得陽光起來。
很多年輕人比老年人更難戒菸
這幾樣東西和尼古丁「狼狽為奸」
有研究表明,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抽菸,會讓大腦變薄;年輕男女抽菸的時間越長,他們大腦區域中負責決策制定的灰質數量就會越少,對香菸的渴望也就越強烈。這一發現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從青少年起就開始吸菸的人難以戒斷菸癮的原因。
「戒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遲。」陳眾博說,想要戒菸,就得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很多年輕人戒菸比老年人困難,就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導致的,愛熬夜打遊戲,喝咖啡,這些都不利於菸癮的戒斷。」
陳眾博表示,「晚飯後不要動腦,要動動腳」對於戒菸很有幫助,要把晚飯後的腦力活動轉向輕體力活動,如散步、或者是休息一段時間以後的適當運動,這些都是可以緩解大腦疲勞的。
很多人喜歡喝濃茶、咖啡、烈酒,其中分別含有茶鹼、咖啡因和酒精,都會刺激大腦,使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而尼古丁也有類似的作為,它們混在一起,就是「狼狽為奸」的壞搭檔,能讓彼此加重成癮的感覺。因此想要戒菸的人,也要遠離濃茶、咖啡和烈酒。
抽菸真的會得肺癌嗎?
年輕人看過來
在醫學上有這樣一組數據表明香菸的數量是能夠導致肺癌的:如果你每天抽菸40根左右,那麼你患上肺癌的概率約為未吸菸者的20倍。這是一組非常恐怖的數字,因此如果你身邊有抽菸抽得非常「猛」的親友,一定要勸他們戒菸,以減少患上肺癌的概率。
抽菸人群請注意!
1、戒菸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途徑;
2、低劑量胸部CT檢查,可以篩查早期肺癌;
3、煙齡超過20年、年齡5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篩查肺癌;
為什麼戒菸這麼難?
上癮原理是什麼?
科學戒菸怎麼做?
綜合:浙江經視新聞、浙一醫院、寧波晚報、19樓、央視新聞
編輯: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