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了解清華大學的建校史

2021-01-11 繁讀書

清華大學的原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剛開始並不是一所大學,而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是清朝政府用美國「退還」的一部分庚子賠款辦的。

現清華大學工字廳、怡春園一帶原來叫熙春園。作為皇家園林康熙行宮(御園)的熙春園,始建於清朝中葉康熙年間,建成於1767年(乾隆32年),它與北京西郊的圓明園等五個苑囿號稱」圓明五園」。道光年間,熙春園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仍叫熙春園,賜於五子奕綜,西部叫近春園,賜於四子奕詝(zhǔ)(鹹豐),俗稱」四爺園」。鹹豐即位將熙春園改為清華園。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而非大學。

1911年清華學校開辦,學生可以選擇10門課程:哲學、中國文學、世界文學、藝術與音樂、歷史與政治、數學與天文、物理與化學、生物、地理、體育與手工。

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

1925年設立大學部,清華正式設立了四年本科項目和1個研究生項目,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招收了第一屆國學班。

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由文學院、法學院、理學院、工學院4所學院構成,擁有17個科系,提供很強的理科教育和寬泛的文科教育。

1935年,清華成為中國研究生教育的重鎮,當時的中國一共有30個研究所,10個在清華。此外,清華畢業生獲得了世界範圍的認可。

從1937年到1946年,因為日軍侵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被迫撤退到昆明,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那八年有時被視作中國高等教育的黃金時代,特徵是擁有相對自由的學術氛圍和一流學者之間的密切合作——他們從前分散在三所校園。清華最知名和最有創造力的一批校友,比如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與李政道,均在這一時期完成學業。

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設有文、法、理、工、農等5個學院,26個系。

1949年後,清華大學一分為二,臺灣以新竹清華大學之名於臺「復校」,而清華大學本址歸屬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華大學」。並於1952年進行了院系調整,並興建了誠齋、立齋、強齋等數十座樓房;60年代又興建了中央主樓;從70年代開始主要興建教職員工宿舍。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清華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綜合性工科大學,為祖國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棟梁之材。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的百年校史
    實際上關於校史爭議的話題,也並非只有山東大學一家。比如武漢大學就有是否可以追溯到1893年自強學堂,真有120年校史的說法。又如,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兩校校史爭端等等。這或許就是大家對高校動不動就是百年,真有那麼長歷史的共同質疑吧。
  • 建校70周年 川北醫學院徵集校史資料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校史是學校辦學傳統與校園文化的永恆依託,也是川北醫精神薪火相傳的不竭動力。為更好地挖掘、搜集寶貴的校史資料,讓川北醫記憶更有溫度、有情懷,現面向廣大海內外校友、離退休教職工及家屬,以及全校師生員工和社會各界人士徵集反映學校發展歷程、辦學成果的「老物件」。
  • 中國高校學科精度排行出爐,清華大學無緣榜首,上海中醫完美逆襲
    今天讓我們通過了解這份出爐的中國高校學科精度排行,認識下排在前列的高校吧。 TOP2,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
  • 福建一級達標高中校史排行榜,第一名竟是泉州這所學校……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看看 福建省97所一級達標高中哪所校史最悠久? 是名副其實的百名名校呢? 因為是人工統計,數據不全之處 可在下方寫留言告知小編,下次補齊 具有百年校史的省一級達標高中 *據學校官網公布信息統計整理
  • 文郡洋沙湖中學被授予「清華大學優質生源中學」
    2020年10月17日,清華大學為文郡洋沙湖中學授牌!確定文郡洋沙湖中學為清華大學「優質生源中學」!10月17日,清華大學唐子龍教授、蔡堅教授、瞿衛菁教授、姚丹亞教授一行四人,與我校黨支部書記鄧曙光、副校長李建剛、副校長鄧偉等校領導,在學校行政樓二樓會議室舉行了熱烈的「清華大學優質生源中學」授牌儀式,這是文郡洋沙湖中學發展史上的極大盛事,必將載入校史!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叢兵,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國際數學大師、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樂、嚴加安、王詩宬、席南華、周向宇、江松、方復全以及來自全國數學界、科教界的專家學者,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20多個兄弟院校相關負責人,華羅庚家鄉金壇區與金壇華羅庚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華羅庚的親屬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
    同心築夢 共創未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清華新聞網11月14日電 (記者 方鍶)11月12日上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在主樓舉行。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檀勤良,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處長鄒暉,北京市科委醫藥處處長程偉,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許瑞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施一公,學校老領導張孝文、方惠堅、顧秉林,清華大學生物系老領導、原系主任趙南明、周海夢、陳應華、陸懋榮,生命學院資深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隋森芳、王志新、饒子和、孟安明、李蓬、陳曄光等參加座談會
  • 清華大學資產管理處、清華大學後勤管理處2019-2020年度清華大學...
    北京科技園拍賣招標有限公司受清華大學資產管理處、清華大學後勤管理處的委託,就「2019-2020年度清華大學物業管理服務企業庫」項目(項目編號:KJY20182753)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KJY20182753
  • 簡單了解一下勒洛三角形
    今天我們來簡要了解一下勒洛三角形。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清華新聞網6月8日電 6月3日上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7屆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大廳正式開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建院61年來,師生秉持「為人的衣、食、住、行服務」的辦學方針,立足當代,服務大眾,面向未來。這次展覽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學院的學術底蘊和優良學風,作品中既有探索前瞻的理念呈現,也有基於傳統的創新再現,既有寓意深刻的思想表達,也有服務民生的落地設計。
  • 清華大學有兩個?北京清華大學實力毋庸置疑,新竹清華大學呢?
    新竹清華大學坐落於我國臺灣省新竹市,與北京清華大學同屬於中國的頂尖研究型大學,大家都知道北京清華大學在大陸排在前兩位,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這所大學來歷是什麼?實力如何呢?是不是比大陸的清華大學要厲害?今天我們來對比下這兩所中國頂尖高校的水平。
  • 【中國夢·踐行者】科研「夫妻檔」刷新校史 成果被刊入世界頂尖...
    一對被調劑去學獸醫的學生 20多年後讓華農刷新了校史獸醫是華南農業大學最好的專業之一,如今,慕名前往華農學獸醫的女生不在少數。然而在20多年前,不少華農獸醫專業的學生都是被「抓」進來的,馬靜雲、藍天夫婦就是其中兩名。他們於1993年被調劑進該專業,從事禽病、豬病科研20多年。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進行線上主題教育活動
    清華新聞網4月29日電(通訊員 江國琛 劉思捷)4月16日晚,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研究生團支部、黨支部齊聚線上,以「從我做起,同心戰『疫』」為主題,舉行雲上聯合主題教育活動。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秀梅、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陳華、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黨委研究生工作組組長宋成、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黨委組織員孫潔、武漢理工大學團委書記張巍,以及兩校材料學院共135名研究生團員、黨員參加活動。活動由清華大學材料學院2019級博士生楊樂萍主持。
  • 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路陽)今天,記者從清華大學證實,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清華成立國關係李肇星出席建系典禮
    3月1日下午,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以下簡稱國關係)建系典禮在主樓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是以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為基礎,根據校務會2007年12月20日通過的《關於成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系的通知》(清校發〔2007〕69號),成立國際關係學系,簡稱國關係,英文名稱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中國知名國際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出任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
  • 一文了解清華大學材料考研(300分圓你名校夢)
    2016年News發布了最新的2016世界大學工科排行榜,清華大學強勢崛起,超越麻省理工躍居全球第一;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7位;2020年發布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清華大學有三個學科進入全球前十名,其中包括材料科學。可見清華大學的實力不僅在國內受到認可,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來清華不單是讀書和科研,更是一種生活。這裡的各項活動都充滿了清華特色。
  • 清華大學已開學,盤點19年考入清華的「名人」,個個不簡單
    8月14日,也就是今天,清華大學正式開學,19級大一新生們正陸續趕往學校進行新生報到,有的是父母陪同,有的帶著高中老師一起來,還有的同學趕往清華的方式令人吃驚,今天和大家盤點下19年考入清華的「名人」。
  • 清華大學校長的他,一生培養了3位諾貝爾獎得主,死後卻無錢下葬
    他以不同凡響的教育智慧和由賢入聖的人格魅力,奠定了清華大學自由思想和獨立精神的靈魂。他的「大師論」奠定了清華乃至中國大學的辦校風格,為清華大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在清華校長任內,他積極延聘國內國際著名學者來校執教,對師資人才進行嚴格遴選和延聘,推行一種集體領導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