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臨床用血費用直接減免

2020-12-05 騰訊網

國內醫訊

1

北京市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

臨床用血費用直接減免

1月20日起,在北京市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在北京市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可享血費直接減免服務。此前,無償獻血者用血後減免費用,需到指定地點報銷。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2

孕婦喜怒無常或是「生殖應激」惹的禍

為何孕媽情緒多變,喜怒無常,更易抑鬱?寶寶不開心,媽媽會有啥反應?近日,湖南農業大學文利新教授團隊16年的研究成果「生殖應激假說」和首張「生殖應激」圖,解釋了「寶媽」與「媽寶」的各種「神反應」,這些成果日前發表在生殖與醫學領域權威期刊《生殖》上,為闡釋妊娠期多種經典、重大併發症如妊娠期高血壓症候群、妊娠期糖尿病、產前產後抑鬱症等的發病機理和預防提供了理論指導。

3

內蒙古: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可報銷50%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實施方案》規定,未納入現有門診慢病保障範圍的城鄉居民醫保「兩病」患者,其服用的降血壓、降血糖藥品,門診保障不設起付線,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50%,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為高血壓300元、糖尿病600元、「兩病」並發的600元。

4

藉助「秘密隧道」開闢清除血中致病物新療法

來自福州大學省級腫瘤轉移藥物預防重點實驗室、閩江學院海洋研究院的賈力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開闢了一種精準清除血中致病物的治療新模式,即藉助之前發現的一條「秘密隧道」,研發了一種新型智能生物材料作為「運輸載體」,僅需幾小時便可快速將血中致病有害物質運送到腸道中,進而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5

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黑匣子正在緩緩打開

國際頂級期刊《自然》日前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的李天晴教授和季維智院士等與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們首次建立人胚胎三維培養系統,首次系統揭示了原腸前人胚胎和多能幹細胞的發育過程。他們所繪製的分子和形態發育全景圖,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為研究胚胎著床後早期發育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礎。

6

國產機器人完成首例輔助關節置換術

北京積水潭醫院近日使用自主研發機器人成功完成輔助全髖關節置換術。這是我國國產機器人完成的首例此類手術。

圖片來源:新京報

自主研發機器人醫生團隊負責人、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說,與進口機器人相比,國產機器人不僅精度上毫不遜色,而且還可以為患者設計個性化置換方案。

7

南醫大發現與肥胖相關的炎症「剎車」蛋白

南京醫科大學課題組近日研究發現,巨噬細胞中有一種蛋白,能像「剎車」一樣減輕慢性炎症對機體的損傷,該發現對治療與肥胖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有啟發意義。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8

阻擊超級細菌我國科學家從抗菌肽找到思路

日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天然藥物功能蛋白質組學課題組賴仞研究員和張治業副研究員等人設計改造了一種強抗菌活性、高穩定性和低毒性的抗菌肽——ZY4,為應對當前越來越嚴重的耐藥性鮑曼不動桿菌和綠膿桿菌的傳播及感染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候選藥物分子,也為設計高效低毒的抗菌肽提供了參考新策略。

國際醫訊

1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近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

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

2

既能抗菌又能消炎新型水凝膠可治癒創傷

傷口感染會增加全身性併發症的風險,如敗血症,而且由於抗菌素耐藥性的增加,治療可能會很困難。瑞典隆德大學的馬努基·卜泰等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水凝膠,其中含有一種凝血酶衍生肽,即TCP-25,它可以殺死細菌並減少炎症。

3

AI檢測癌症能力超越放射科專家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了一款特殊的人工智慧(AI)系統,利用大型資料庫評測的結果顯示,其檢測乳腺癌的能力甚至超過了人類放射科專家。該深度學習模型或能推動前瞻性臨床試驗,提高乳腺癌篩查的準確性和效率。

4

殘存多年的化學汙染物仍可對胎兒產生影響

一項新研究表明,土壤等自然環境中殘存數十年的人造化學汙染物一旦進入孕婦體內,哪怕含量極低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這些汙染物主要包括殺蟲劑滴滴涕(DDT)、多氯聯苯(PCB)、有機氯農藥和阻燃添加劑等。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育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小兒科》期刊上發表文章說,他們檢測了美國2284名孕婦的血樣,並用B超監測了她們體內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這些女性都在懷孕的頭三個月參與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孕婦血液中汙染物的含量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速度。

5

德研究揭示瘧原蟲對青蒿素的耐藥性機理

青蒿素是現今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但有些瘧原蟲逐漸對它產生了耐藥性。德國研究人員近日表示,他們找到了惡性瘧原蟲對青蒿素產生耐藥性的機理,這一發現有助於未來改善針對瘧疾的藥物。

德國伯恩哈德·諾希特熱帶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惡性瘧原蟲體內有一種名為Kelch13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如果變異,就會使瘧原蟲對青蒿素產生耐藥性。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中國廣播網等)

相關焦點

  • 河南無償獻血者用血直接減免 累計獻血1000毫升可終身免費用血
    >6月11日上午,記者從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的無償獻血者臨床用血費用直接減免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更好地服務無償獻血者,今年省衛生健康委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無償獻血者省內用血費用醫療機構直接減免工作,並作為2020年改善醫療服務十大舉措進行推廣。
  • 四川醫療用血收費新標準 無償獻血者減免
    新華網四川頻道訊:據華西都市報報導,記者昨日獲悉,四川省醫療臨床用血價格將從7月15日起執行新的收費標準。其中,醫院供患者醫療臨床用全血每200ml分為240元和203元兩種價格。物價部門強調,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用血仍然實行減免政策。
  • 無償獻血者臨床用血費用將直接減免 | 兒童...
    無償獻血者臨床用血費用將直接減免,河北省明年1月底前實現據悉,國家衛健委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省內用血費用醫療機構直接減免工作。根據各省(區、市)血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情況,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和雲南省等省份應當在2020年1月底前全面實現無償獻血者及其親屬在省內醫院用血費用直接減免;其他省份(除新疆、西藏外)在2020年8月30日前全面實現。(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快來看!
  • "無償獻血免費用血返還"成空文 家屬用血仍需交費
    中央臺記者走訪長沙多家三甲醫院採訪發現,各醫院臨床用血基本上沒有庫存,預計本月底至9月初將徹底告急,到時候,這個省會城市將面臨著手術無血可用的緊急狀態。湘江血庫難題能不能軟著陸,不僅考驗相關單位的統籌分配,還要考志願者的給力表現。  提到獻血志願者,相信不少人都有獻血的經歷,大家也可能還記得「無償獻血,免費用血」,「一人獻血,全家受益」這些獻血站鼓勵市民無償獻血的宣傳語。
  • 獻血無償,為何用血有償
    (一)血是無償的,但制、存血有成本    中國輸血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單藕琦告訴「中國網事」記者,血液本身不是商品,不能用金錢衡量,但血液從採集到臨床使用存在成本消耗產生的費用,部分需要由用血的患者承擔。
  • 《臨沂市獻血條例》出臺 獻血滿1000毫升可終生免費用血
    降低了獻血者本人終身免費用血的標準,從過去的2000毫升,降低到了1000毫升,最大程度的回饋獻血者的愛心。  在獻血者用血費用報銷辦理上,也簡化了報銷流程,減少了報銷證明,增加了網上辦理途徑,落實一次辦好要求,讓群眾只跑一次腿或零跑腿,為獻血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 中國發布丨國家衛健委: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6月14日啟用 可查詢...
    中國網6月12日訊國家衛生健康委日前發布《關於啟用全國統一電子無償獻血證的通知》,通知明確,全國電子《無償獻血證》將於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正式上線運行,登陸查詢平臺包括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中國政府網、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和支付寶、微信、百度小程序。
  • 工人日報:用血需證明「我媽是我媽」,能否以「告知承諾」替代
    據河南電視臺8月11日報導,河南鄭州的張女士從2004年開始無償獻血,共計九年時間,2018年其母親有病需要用血,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可以免交或減免一定費用,可血站要求證明張女士母親和張女士的關係。張女士把所有證明都拿出來了,但血站還是不認。最終,經記者協商,血站負責人表示可以報銷。
  • 網友稱給親屬互助獻血要交費 各區收費標準不一
    一位身穿護士服的工作人員證實,可以向指定的直系親屬獻血,但必須提供獻血者和患者身份證、醫院診斷證明,還有獻血者和患者的關係證明,「如果戶口在同一個戶口本上,拿戶口本來就可以。」東方網記者了解到,指定獻血的法律依據源於1998年頒布的《獻血法》,其中第15條規定:「為保障公民臨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國家提倡並指導擇期手術的患者自身儲血,動員家庭、親友、所在單位以及社會互助獻血。」
  • 合肥: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原標題: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獻全血、血小板或者造血幹細胞一次以上的獻血者,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享受優惠。」記者近日從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頒布實施《合肥市獻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保障「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 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孔向陽介紹說,合肥市無償獻血工作顯著成績,先後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但是近年來合肥人口數量集聚,病人大量增加,醫療臨床用血量逐年上升,獻血、採血不能滿足需求。
  • 好人有好報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終身免交用血費用
    意見提出,要在全社會營造「救在身邊——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和無償捐獻光榮的良好氛圍,普及紅十字應急救護和造血幹細胞、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開展助醫助困行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實施意見提出,各級紅十字會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和配合,依法落實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及其親屬的優惠用血政策。對於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將有以下福利措施:1.捐獻者本人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其配偶、父母和子女終身按照不超過800毫升的獻血量免交臨床用血費用。
  • [兩會觀潮]代表為「血荒」獻言獻策:給獻血者適當補貼
    王天佑:一二百塊錢記者:這不會違背無償獻血獻愛心的初衷嗎?王天佑:是少量的補償,跟賣血不一樣。是社會對獻血者的尊重和肯定,對愛心的鼓勵。  鼓勵愛心是一方面,一段獻血者和採血工作人員的對話也暴露出了制度上的缺陷。獻血者:請問獻血證和醫院聯網麼?
  • 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2、適量獻血可預防心臟病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調查研究發現,從不獻血者比獻血者的心臟病發病率竟要高出2倍。5、獻血者享有優惠政策參加過無償獻血的人會有無償獻血證,憑此證在自己或是家人發生意外需要緊急輸血時,可以得到優先用血權。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獻血者捐獻的血液是不能直接用於患者輸注的。
  • 20年間全國無償獻血量增5倍 血液供應基本滿足需要
    2020年臨床用血全部來自自願無償獻血  目前,我國獻血模式以自願無償獻血為主,包括個人和團體自願無償獻血,此外,還有少量互助獻血。有消息稱,今年3月底前國家衛健委已發文要求各地停止互助獻血。對此,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僅有少數偏遠地區如西藏、新疆等,還存在極少數互助獻血情況,爭取到2020年臨床用血100%來自於自願無償獻血。  互助獻血的缺席會否引發新的「血荒」?
  • 無償獻血者注意啦!網上可查血液檢測結果和記錄
    當無償獻血者的血樣回到了哈市血液中心實驗室,便意味著血液做了一次「高規格」的血液體檢。既保證了臨床用血安全,又保證了無償獻血者的健康篩查。
  • 無償獻血,你不知道的幾個知識點……
    獻血前獻血登記表獻血者需填寫表登記。正因為如此我國獻血法才規定成年男性獻血者體重不能低於50kg,成年女性獻血者體重不能低於45kg。就是因為人體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體重過輕的人獻血以後,他們獻出的血量佔體重的比例就會相應的增加,獻血以後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的症狀,對獻血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體重不達標的人不能夠獻血,就是因為身體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
  • 衛健委舉行我國無償獻血、老年健康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
    首先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們無償獻血事業的關心、支持和宣傳報導。再過幾天,就是6月14日,也就是第16個世界獻血者日,這個日子是無償獻血者的節日,也是廣大血液工作者的節日,在此也借這個機會,向廣大無償獻血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無償獻血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也對長期工作在一線的血液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