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平面圖形的穩定性,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三角形!
沒錯,三角形是所有平面圖形中穩定性最好的。四邊形相對來說,穩定性就要差很多,拉伸與擠壓都產生變形。三角形就不會,除非受力過大,三角形被壓斷了。
要將一個四邊形讓它穩定一些,怎麼辦呢?很簡單,只需要添加一條線段,讓它變成兩個三角形即可。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也隨處可見,比如說我們自行車的車架、比如塔吊、人字梯、比如斜拉橋等等。
什麼是三角形呢?由三條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組成的平面圖形稱為三角形。
三角形的性質非常多,初中、高中會有專門的章節。不過在小學階段所要掌握的內容比較少。只需要了解任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都等於180度。利用這個性質,給出兩個內角的度數,求第三個內角度數。
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等於180度,在小學期間只要記住這個結論就可以。至於這個證明,有很多種。到初中學了平行線性質之後,證明就非常簡單,根據內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或者同旁內角互補就可以證明。
在同一個三角形當中,有大角對大邊或說大邊對大角的這樣的性質。
所以如果說一個三角形,它有兩條邊相等的話,那這個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它的兩個底角是相等的。比如只要告訴我們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麼直接就可以知道它的兩個底角都是45度。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最特殊,叫等邊三角形也稱之為正三角形。
由於大角對大邊,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相等,那麼它所對應的三個角它也相等,所以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是60度。
根據定義,三角形是由三條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線段首尾相連組成的,那麼是不是任意長度的三條線段都能組成三角形呢?不是的,這三條線段的長度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必須滿足一定範圍。
也就是組成一個三角形,必須滿足: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這是個定理,當然我們也可以證明一下。這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兩點之間,他有無數種連接方法,可以拐個彎或者說繞曲線。
但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所以a+b>c,另外兩條邊,同理可證明。
檢驗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是不是每一條邊都要去這樣進行驗算?那倒大可不必,我們只需要選取較短的兩條線段相加,如果大於最長的那條線段,說明這三條線段是可以組成三角形的。
根據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可以推導出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差(大減小)小於第三邊。
比如說我們判斷三條長度分別為3釐米、 6釐米、 10釐米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因為3+6<10,顯然不能組成三角形。
如果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兩條線段的長度,可以推導出第三條的範圍。
也就是第三條邊的長度是大於已知兩條邊的差且小於這兩條邊的和。
比如要組成一個三角形,有兩條線段,長度分別為3釐米和9釐米,第三條線段a,它的長度範圍多少?
我們直接可以根據這個性質來計算:9-3<a<9+3,也就算a介於6釐米與12釐米之間,當然這兩邊是不能帶等號的。
下一篇我們將簡單介紹下三角形的分類。敬請期待……
有喜歡我文章的朋友歡迎大家關注訂閱、點讚、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