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簡無「零」:古代中國人有沒有「零」這個概念?

2020-12-03 文匯報

0這個後起的整數是否屬於自然數?這在現代數學學界仍有爭議。從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的簡牘中可以看到,至少在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算術中還不存在「整數零」這個數學概念。

眾所周知,相較於其他整數,「零」出現得相當晚。現代數學的整數符號「0」是印度人在公元5世紀發明的,傳入中國就更晚了。中國先秦秦漢的古籍中,找不到任何表示這個整數的字眼,「」壓根兒沒有,「零」也只有「零落」一類的意思,尚未表示數字。

學者研究指出,古代中國人是有類似「零」的概念的。比如中國哲學很早就有了「無」的觀念,和「有」相對。再比如古人利用算籌進行計算時,會以空位表示該位「沒有值」。但是,這些大多都是「空集」、「空位」之類的觀念,而非嚴格意義的「整數零」的概念。那麼,早期中國是否確實不存在作為整數概念和符號的「零」呢?如果不存在整數「零」,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處理相關的數學計算的呢?

學術研究「言有易,說無難」——為不存在的事物找到證明它不存在的證據是很困難的。幸運的是,證明中國古代沒有「零」的材料,居然在出土的漢代簡牘中找到了。

1970年代,甘肅居延肩水金關遺址出土了萬餘枚簡牘,2016年由上海中西書局出版。其中編號為73EJT23:54的一枚木簡,簡首題有「第三」,下面分十二欄記錄了如下一些數字:「負十五、負十三、負十一、負九、負七、負五、負三、負一、得二、得四、得六、得八。」與之類似的西北地區出土漢代簡牘還有幾枚,可惜均殘損,比如敦煌漢簡第1063號:「……第三負十三、第三負十一、第三負九、第三負七、第三負五、第三負三、第三負一、第三得二、第三得四……」

這些木簡應該是用於考核相關人員的工作績效的。漢簡中這類考評功績的材料很多,比如居延漢簡第206.4號:「萬歲候長充:受官錢定課四千,負四算;毋自言堂煌者第一得七算。相除定得三算,第一。」簡文是說有個叫充的人參加考核,參評的兩件事體,一件被折算為「負四算」,另一件被折算為「得七算」,兩件事體相加總成績為「得三算」,評定等第為「第一」。這類考評中的「算」,類似現代的「工分」;而考核等第,應該是「第一」至「第九」共九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考功名》中描述了一種考評天下官員的理想體系,「以一為最,五為中,九為殿」,大概就是源自漢簡反映的這類在社會中實際運用的考績方式。前面所舉肩水金關73EJT23:54這枚木簡,就來自一份折算考評等第的表格。簡首的「第三」指考核等第為第三等,後面十二欄的數字,表示每月考評中第三等對應的「算」數。例如,假若是一月考評,負十五算就是第三等,依次類推。從漢簡材料看,「算」這種「工分」,扣除起來是非常殘酷的。居延新簡EPT50.2記錄了一個叫「範尚」的戍卒,一次考評涉及八件事,全是負分,共扣了三十多算,可考評等第仍為「第四」,屬中上水平。可見這類考核,有過失扣分的多,有功績加分的少。所以第三等的考績以負數開始,就不難理解了。

特別引人注意的是,作為計算考評等第的得負算數值,本應該是等差數列,但無論是肩水金關漢簡還是敦煌漢簡,在從負算過渡到得算時,均出現了異常。「負五、負三、負一」之後,難道不應該是「得一、得三、得五……」嗎?怎麼會是「得二、得四、得六……」?其實,這種看起來非常奇怪的數列,仍然是以等差的關係排列的。這種「等差數列」,證明了當時的中國人不用「零」。這裡所說的不用「零」,不是說當時的人知道有「零」這麼回事兒但還沒有發明專門的符號去表示,而是徹徹底底就不存在「整數零」這個數學概念。上舉簡牘的年代均屬於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也就是說,直到那個時代,中國人在考核工作量這種常規的民用算術中還沒有「整數零」的概念。

「負二、負一、得一、得二、得三」,用現代數學常識來看,這種數數方法顯得十分彆扭。但對於西漢中晚期的西北邊陲的戍卒而言,這樣計數再平常不過了。他們眼中整數的序列,就像現代人乘坐電梯一樣——從一樓往下一層,不是零樓,而是負一樓。當時人的整數概念,與現代人大不相同。抽象地說,在他們看來,整數不是現代定義中數軸上的點,而是數軸上的線段:正整數線段缺少左端點,負整數線段缺少右端點。通俗地講,他們的整數計算就是「囫圇數字,論個兒數」(其實嚴格地講,當時也還沒有現代數學意義上的「正負」概念)。這種原始樸素的數學觀念,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風俗傳統,直至今日仍有痕跡可循。比如中國人舉辦傳統典禮,無論紅白喜事,不管是從第一天的何時開始,只要經過午夜進入第二天的凌晨,就算滿兩天了,不必滿48小時。從數軸的角度理解中國式的計時方法,所謂「兩天」,只需要起點終點分別為第一天、第二天這兩條線段的任意點,而不必積累滿兩個整天的長度。中國傳統的服喪制度正是如此,按規定嫡子為父服喪須滿三年,這裡的三年是指二十五個月,而非三十六個月——因為無論怎麼算,二十五個月都能經過三個「年線段」。既然正整數的概念均為缺少左端點的線段,且沒有零的概念,自然計數的起始點就是一而非零了——計算歲數的方式正是如此,出生就算一歲,中國人的傳統是沒有零歲的,所以除夕出生的嬰兒,大年初一就已經兩歲了。這種計「虛歲」的古老方法,很多現代中國人很難理解,其實正是早期中國整數觀念的孑遺。

這種原始樸素的計數方法,在「0」被發明之前的各大文明中應該普遍存在。又因為這種計數方式本質上是「以段代點」,所以在可以「成段數數」的時間計算的領域常有存古現象。由於羅馬數字中同樣沒有零,因此使用這種數字的東羅馬帝國僧侶在創製「公元紀年」時,規定「公元1年」的前一年是「公元前1年」,沒有設置「公元0年」。

儘管整數的概念是數軸上的線段而非點,古代中國人仍在很早的時候就發明了分數。出土的先秦秦漢數學文獻中頻頻見到發達的分數計算。古代中國發達的分數計算與相對落後的整數觀念並存了至少幾百年,遲遲不產生「零」,儘管很難想像,卻偏偏就是事實。

0這個後起的整數是否屬於自然數?這在現代數學學界仍有爭議。我國的小學數學課本曾經一直將0從自然數中排除的。但近些年的修訂版教材,不得不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改將0定義為自然數——據說是因為國際上認為0屬自然數的學派佔了上風。數學學界對0是否屬於自然數的爭論,當然都是從數學理論的角度出發的。不過,如果改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根據漢代出土簡牘所見的情況,「零」的確既不能說是「自然產生的數」,也不能說是「數起來很自然的數」,確實一點也不「自然」。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前沿:識別「零」和「無」
    我們開始學習實物計數,直到後來才引入了零的概念,或者不妨說空盒子裡的蘋果數。在印度阿拉伯學者和義大利數學家斐波那契之後,「零」的概念徹底改變了數學界,將其引入了我們的現代編號系統,今天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數學運算中使用「零」。
  • 要是沒有「沒有」這個數字,你現在可能什麼都沒有了
    人類天生就能理解「無」的概念,但是將它用數值定量地表達出來卻耗費了人類數千年的時間。雖然這個概念已經被最古老的人類理解並且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了,將它寫下來並賦予它明確的數值卻要晚的多。今天帶來的,就是數字「」的發明歷史,及其帶來的重大變革意義。
  • 吃油也是一門大學問,零反食用油開啟零負擔輕生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飲食健康,於是金龍魚食用油推出「零反系列食用油」,主張零反式脂肪酸概念,在傳統健康食用油的基礎上,做到了零反式脂肪酸。一直以來,金龍魚食用油都在堅守健康營養的理念,立足於消費者需求,接連推出金龍魚陽光零反葵花籽油、金龍魚金滴零反玉米油、金龍魚葵花亞麻調和油等健康食用油,滿足當下人民追求健康的需求。
  • 要是沒有這個數字,你可能連買菜都困難重重
    人類天生就能理解「無」的概念,但是將它用數值定量地表達出來卻耗費了人類數千年的時間。雖然這個概念已經被最古老的人類理解並且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了,將它寫下來並賦予它明確的數值卻要晚得多。今天帶來的,就是數字「0」的發明歷史,及其引發的重大變革。在數學的世界中,「無(Nothing)」的概念對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於「無」,我們實際上指的是數字0,也就是什麼都沒有的狀態。
  • 零是自然數嗎 0到底是不是自然數
    大家有沒有聽到過實數呀,小時候,老師肯定教過你啊,1,2,3,4,5……,這些數就叫自然數。那麼零是自然數嗎?咱們一起接著往下看吧。0其實是個非常重要的數字,雖然它表示什麼都沒有,但是這個符號的誕生卻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宇宙中有沒有質量等於或小於零的物質?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家比劉韓未是貧,每天小編都會跟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科普內容,本文由家比劉韓未是貧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轉載,接下來我們就步入正題:如果我們問,是否存在質量為零的蘋果?或是否存在質量為負數的橘子?對此,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
  • 零代碼=零門檻?
    普惠金融讓每個公民都有能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而且操作簡單。這一變化非常神奇,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完成,讓傳統銀行和從業者不得不做出改變。這一變革一方面來源與強烈的需求,另一方面來源於技術的進步。兩者缺一不可。近幾年,編程領域也颳起了一股低代碼風,公民開發概念由北美發起,國內各大領域高手各顯神通,紛紛跳上前臺,風口又一次刮來。如果把全民開發換一個詞,稱之「數字普惠」可能更準確一點。
  • 數的幾次大發展:古埃及人好傻,古代中國人聰明
    正因為不同的經歷,所以自然數的表現形式就有很多種。就進位來說,當今最流行的是2進位(計算機方面)、60進位(計時,角度)、10進位,但是歷史上也出現過七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等非主流的進位,中國古代就有十六進位。就位來說,中國人很早就在算籌中體現,每加位表示一個進位,算籌後來發展成為珠算盤。
  • 重生六零,家裡無糧她開啟空間,大魚大肉還有空調吹!空間文
    重生六零,家裡無糧她開啟空間,大魚大肉還有空調吹!空間文要說小編最喜歡看什麼小說,小編告訴各位,小編最喜歡看的就是空間小說啦。所以說小編最近在看空間文的小說,小編覺得這類型的小說超級給力,文筆順暢。重生六零,家裡無糧她開啟空間,大魚大肉還有空調吹!第1本:《重回六零:俏媳要致富》——作者:七月菟絲花精彩片段搶先看:每個月的月底,是財務室最忙的時候。現在發工資可不是銀行轉帳,都是發現金的,一點不許錯。唯一的優點是大家的工資基本是固定的,按照一定的級別發。
  • 零壹空間:從零到壹,從無到有
    一方面,作為國內最早的民營航天企業之一,零壹空間創立之初,並沒有多少競爭者,市場廣闊。另一方面,SpaceX公司的表現,讓不少投資者對國內剛剛放開的民營航天市場充滿期待。    成立不到半年,零壹空間便拿到了第一筆融資:由聯想之星、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聯合投資,規模超過1000萬元。    這筆資金不算多,卻讓初創的零壹空間步入正軌。
  • Jackiw-Rebbi零模:在非馬約拉納體系中實現非阿貝爾編織
    過去二十年間中,許多研究者對能夠在超導序參量系統中實現非阿貝爾編織的一種奇特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以及這種粒子在零能量時的特例——馬約拉納零模進行研究。 最近,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謝心澄教授團隊與西安交通大學等單位合作,闡述了實現非阿貝爾編織的一種新途徑,即利用拓撲絕緣體中廣泛存在的Jackiw-Rebbi零模實現非阿貝爾編織。
  • 零號避難所
    「好,連接零號避難所地圖,準備喚醒零號避難所!」  羅承看著零號避難所的地圖,他們現在正位於零號避難所正南五十公裡的地方,零號避難所所處的地方,是最為危險的地域,羅剎海。  羅剎海,其實就是變異獸的樂園,因為它的恐怖,人類才給他起名羅剎海。但是在羅剎海,卻有可以試地球走出冰河時代的物質,恆晶。
  • 零誤差 零事故 零投訴
    整個比賽期間,累計調派大巴、中巴3000車次,服務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裁判人員及工作人員等近10萬人次,圓滿實現了「零誤差、零事故、零投訴」的工作目標。高度重視 精心籌備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變化多等難題,市交管總站黨委堅持多措並舉,多點發力。
  • 貢獻幾乎為零,中國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
    我開頭從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技術遠遠比西方發達,但是為什麼沒有產生現代科學,這個所謂「李約瑟難題」開始。這個問題告訴我們大家的一個共識:中國沒有產生現代科學。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史,我們非常驕傲,但在我們的科學教科書裡面,包括天文的、包括其它所有的科學教科書裡面,基本上找不到中國人的名字。這也就是說,我們中國人對現代科學是沒有貢獻的。所以我當時說,我希望對這件事情有所改變,這是我回國的動機。
  • DNF:從零開始的地下城生活,這個遊戲還會有新人嗎?
    脫坑已經一年多了,今天突然心血來潮,想試試在地下城從零開始,看看多長時間才能追上大部隊。計劃是除了黑鑽以外不投資一分錢,搬磚養號,只要能混到大部分玩家的基礎水平就算完成了目標。以後還會繼續建角色,畢竟在這個充錢就是爹的遊戲裡,想要當零氪黨,日子肯定難過,只能靠多個號搬磚養豬才能維持得了生活。在這裡希望大佬們能推薦幾個操作簡單易上手,裝備需求還不高的搬磚職業,離開一年多,仿佛剛從監獄放出來的犯人一樣,脫離了社會,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會。活動加上回歸(曾經建過一個角色,已經刪除),一種濃濃的頁遊風味撲面而來。上線就是一個字:送!
  • 漢族、漢語、漢字、漢服、漢朝,這個「漢」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漢」字緣起何處?本意是什麼?知道答案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漢」篆書書法)漢族的前身是華夏族。所以我們先來說說華夏和華夏族。研究可知,這更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稱謂。「華」與「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 「零風險」概念飛機出現了,就算高空發生意外,乘客也能得救
    不過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為了降低飛機出事的概率,不少科學家紛紛站出來,想要研究出安全的飛機,甚至是無損的飛機,但是至今都沒有結果,可是他真的做了,於是世界上第一架「零風險」概念飛機的出現了。,據說是零風險,因為設計了一個逃生艙。
  • 台州:「汙水零直排區」建設首戰告捷
    建設工作會議召開後,台州迅速啟動「汙水零直排區」試點工作。  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勠力同心,按照「三無不實施」(無規劃、無方案、無審核)的原則,市、縣(市、區)、工業園區管委會、鄉鎮(街道)、村(居)多級聯動,紛紛出臺「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相關方案,明確工作時間節點,有序推進治水。
  • 上小學時老師就告訴我們零不能做除數,但若除以了零會是啥結果?
    在學校期間,老師就告訴我們,在數學中有一條規則是不能被違反的。即:零不能當除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數字0,在進行簡單的算術運算時,如除法,為什麼它會造成那麼多困難呢?讓我們看看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用同一個數去除以一些較小的數,我們就會得到這樣的值。
  • 金龍魚零反食用油外媒熱議,5G零反食用油國際論壇成績非凡
    日前,中國上海舉辦的零反食用油國際論壇引發了覆蓋北美、歐洲、亞太地區10國權威媒體的關注報導。中國通信領域的5G成就讓世界矚目,這一次,金龍魚開創的零反式脂肪食用油加工工藝及系列產品更是讓中國的食用油成為又一個"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