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孩子在家沉迷遊戲 媽媽背20多斤電子產品上班

2021-01-12 網易教育

杭城中小學期末考結束,一大群孩子開始放飛,玩電腦、看電視、玩遊戲……總之,電子產品玩得根本停不下來。

最近,一位武漢的家長出了個狠招,把家裡所有電子產品都沒收,裝進背包,自己走哪背哪,目的只有一個:讓娃遠離!

地鐵工作人員找到背包失主葉女士。葉女士沒收了放假在家兒子的遊戲機、平板電腦、手機、電子手錶等全部電子產品,每天背著上班。 武漢晚報 圖

結果不小心,背包丟在了地鐵上。地鐵工作人員調集了周圍的監控錄像,好不容易找到了這位失主葉女士。

葉女士說:「每天背著二十多斤家當出門,都是為了防止熊孩子在家玩樂。」這兩天放假了,12歲的兒子經常待在家裡,為了防止他在家沉迷電子遊戲,葉女士沒收了遊戲機、平板電腦、手機、電子手錶等全部電子產品。這些東西放在家裡孩子肯定能找到,所以她就找了個背包,裝好,隨身攜帶!就差把電腦也背出來了。

她還說,這方法看著笨,但卻是經過實踐總結的最佳辦法。以前,她還試過只背路由器出門,可到家發現熊孩子連單機遊戲也能玩半天。索性把可娛樂的設備全掃光,作業的完成率才是最高的。

家長使出這招,也算是「被逼無奈」了。

武漢葉女士每天背進背出的電子產品。 長江日報 圖

期末考一結束

初中學生在便利店裡打遊戲

孩子一放假,很容易報復性反彈,瘋玩遊戲,這也是不少家長最擔心的事情。杭州熱點公辦小學的一個五年級男生,考完試當晚,就拎著手提電腦去同學家,組隊玩遊戲了。

孩子愛打遊戲,如果只是放鬆一下,很多家長都會允許。就怕沉迷起來,上癮,就難戒了。

有位爸爸最近很頭疼,他說寒假裡已經定好出遊計劃,準備帶兒子出去玩幾天,放鬆一下。誰知道兒子聽了幾句,直接拒絕,說:「不想出去玩,不如把時間留給我,我要和朋友打遊戲。」爸爸簡直是急火攻心!

組隊打遊戲的學生,可不止這一兩個人。

一位初中班主任吳老師向記者報料,昨天考完試,她抱著一沓卷子下樓,前面走著兩三名男生,正相約打遊戲。

「一個說晚上8點上線,另一個說不行,媽媽還沒睡,只能約在10點。接下來,還討論了遊戲裝備、戰術等話題。兩三人談得非常投入,根本沒有發現有老師走在後面。」吳老師說,前兩天有位學生家長來和她訴苦,期末考前,她兒子說一個人複習沒氛圍,要和同小區的同學一起複習,誰知道臨走前悄悄帶走筆記本電腦。家長發現了,擔心兒子玩遊戲,就在家附近找起來。找到第三個便利店時,抓到戴著耳機正在打遊戲的兒子,回家一頓打。

「這個家長說到一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抓到兒子在玩遊戲時,一巴掌拍在他頭上。兒子抬眼看了她一下,又低頭,目光直直地看著屏幕,就像沒發生這件事一樣。」吳老師說,這麼沉迷遊戲,課堂上又能有多專心?成績自然也是一言難盡。

玩遊戲太厲害

有男生被禁用平板電腦一年

初中生玩網路遊戲,小學高段的孩子玩手機遊戲比較多。有的娃連做夢說夢話,都要玩遊戲。一位小學四年級家長發朋友圈說:「兒子說夢話,喊著3號快點,快點。問他在幹嗎,說是玩吃雞遊戲!」

前兩天,網上還有個笑話,說遊戲玩家在抱怨網速慢了,猜測是不是熊孩子放假,開始聯網玩遊戲了?

不過,不管是什麼遊戲,家長們都視如洪水猛獸,據說每家都要為此鬥智鬥勇幾個回合。

四年級男生豆豆,和同學之間為了相互問作業,央求父母申請微信號,建起微信群。

「平時,大家在群裡問問作業,也還方便。有次豆豆@一個男生,有人跳出來說,『別@了,他一年之內都不會有任何回復的』。原來,這個男生用平板電腦玩遊戲太多,被媽媽禁用一年。」豆豆媽媽說,後來這個群名被熊孩子改成「吃雞群」,她覺得不好,就「勒令」兒子退了群。

為了防孩子多玩平板電腦,有位媽媽說,平板電腦藏在哪裡,都能被娃找到,最後只能不斷改密碼。「但是有啥用?改過幾次,孩子都能破解開。據說是關注一個公眾號,就能幫助破解。唉,現在只能全憑信任了,玩之前約法三章。不過,確實有點大禹治水的感覺了,堵不如疏,現在玩平板電腦的時間控制得還行。」

五年級男生

偷偷玩了一夜手機

期末考緊了一段時間,一松下來,不少孩子會控制不住自己。

前晚,五年級男生皓皓就偷偷在被窩裡刷了一夜手機。媽媽簡直氣炸了。

皓皓在一所公辦小學讀五年級,平時就愛擺弄手機,一個不注意,就摸著奶奶的手機鑽進衛生間,以上廁所之名,就能玩上十分鐘。眼下到了寒假,更沒人管得了他,媽媽非常焦慮。

「就像新聞裡這位媽媽一樣,我把家裡的筆記本電腦鎖到辦公室,平板電腦擱到朋友家,叮囑爺爺奶奶的手機隨身放好。」媽媽說,給兒子報了個寒假班,集訓一下英語,只是還有三天才上課。

萬萬沒想到,百密一疏!

臨睡前,媽媽走進皓皓房間,他正在看本故事書。「我和他說,看會就睡,不要熬夜。」媽媽說完去睡了,大概半夜11點,再去兒子房間看看,燈已經關了。

「凌晨4點多,我因為晚飯吃太辣,肚子有點不舒服,去上廁所。路過兒子房間,發現門底下有亮光。推開門一看,簡直氣瘋了!被子拱起一個大包,他縮在裡面,正在玩一隻舊手機!」媽媽揪住兒子的耳朵,甩手痛打幾下。

兒子這才招了,說在家無聊翻抽屜,找到一隻爸爸六七年前用過的手機,屏幕摔爛了一個角,電池也不好了。他就偷偷找到個充電器,連著插座,玩起來。等到媽媽巡查過,他又悄悄爬起來玩。因為不能上網,就玩著手機自帶的小遊戲,玩了四五個小時……

一年級小男生連刷十集動畫片

看到凌晨3點

低齡的孩子不太沉迷遊戲,但是,也不會省心,他們會迷戀動畫片。

前幾天,有個一年級男生連刷十集動畫片,從晚上10點,看到凌晨3點。媽媽差點崩潰了。

「我兒子看的是動畫片《爆裂飛車》。上學時,周一到周五不允許他看電視,周末只能看半個小時。他很委屈,說同桌的學霸,看電視的時間都比他長。」媽媽說,期末考結束後,兒子成績不錯,再加上平時表現也還好,就給他發個「福利」,允許看十集動畫片。

但是,讓媽媽懊惱的是,沒有講清楚,十集動畫片是分開看的。

到了晚上,兒子提出要求,要媽媽兌現諾言。母子倆看完一集,媽媽準備關電視,兒子不樂意了,說:「你答應我的,我要一次性看完,你沒有權利阻止我。」

被抓住「漏洞」,媽媽也沒辦法,考慮到承諾過,只得讓他看。

「小傢伙得意死了,在茶几上擺好了哈密瓜、香蕉、爆米花等一大堆零食、水果,樂呵呵地開始看了。看的過程中,還不時給我介紹下劇情,氣得我牙痒痒。」媽媽說,熬到11點多,她太困了要去睡,交待兒子看完就上床。

「凌晨快3點,小傢伙躡手躡腳鑽進我們的被窩,說自己床上冷。我一看,小傢伙眼睛都熬紅了。」第二天,兒子睡了個懶覺,醒了之後再沒提過看電視。

「可能一次看傷了,不想再看吧。要是這樣,也算一件好事。」媽媽苦笑著說。

本文來源:長江網-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 楊卉_NQ4978

相關焦點

  • 媽媽每天背著20多斤家當出門,就是為了阻止兒子……
    隨著中小學期末考結束,一大群孩子開始放飛,玩電腦、看電視、玩遊戲……總之,電子產品玩得根本停不下來。最近,一位武漢的家長出了個狠招,把家裡所有電子產品都沒收,裝進背包,自己走哪背哪,目的只有一個:讓娃遠離!武漢葉女士每天背進背出的電子產品。
  • 如何讓孩子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有的孩子是老人帶,老人實在沒什麼轍,就大半天的在家看電視,真是令爸爸媽媽很頭疼!是啊,3-5歲的整個幼兒園階段,是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這裡先給大家鼓鼓勁,方法是有的,只要用對了,孩子是可以做到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為什麼那麼熱衷於電子產品呢?
  • 孩子多大可以接觸電子產品?早於這一年齡,有個危害可能伴隨一生
    「兒媳+妻子+媽媽,三重身份的重壓下,沒個三頭六臂還真難成事。」 小文忍不住對著閨蜜訴苦,她直感慨,好想回去上班,全職媽媽真的太累了。 閨蜜心疼之餘,教給了小文一個小妙招——平時在家忙不過來,可以給寶寶放動畫片。
  • 「小創客」爸媽:陪孩子沉迷,養出機器人高手
    他玩機器人的歷史,必須追溯回喝奶期。現任東南科技大學老師的金爸爸金萱回憶,金克傑從一、兩歲就開始玩大樂高,每天都要完成一件作品才肯睡覺。到了學齡前階段,金克傑拆組的能力大增,也為父母添了不少困擾。從金克傑上幼兒園開始,從事皮件生意的金媽媽日子就不得安寧,常常上班到一半接到老師告狀的電話,說金克傑把門把給拆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層出不窮。後來金媽媽為了「贖罪」,一直到兒子念初中,都在學校當義工媽媽。所幸,金克傑雖然好奇、調皮,但在校成績都維持得很好,又靠著動手做的能力拿下科展大獎。
  • 袋鼠家:用大數據「拯救」沉迷手機遊戲的孩子
    這款應用背後的生存邏輯是:幫助家長用大數據「拯救」沉迷手機遊戲的孩子。  IT老爸用「軟體」管理孩子手機  2014年,一位從事IT行業的父親在網絡論壇上參加了一次家長討論,當時他正因為9歲的兒子無休止地看手機小說而感到焦頭爛額。在論壇討論中他發現,許多家長也都為類似的問題感到十分困擾。
  • 沉迷網路遊戲會讓孩子頹廢,荒廢學業,父母該怎麼做
    學習這種行為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片段中,比如學習如何去處理情緒、如何去使用高科技產品、又或者如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孩子過分的沉迷於網絡怎麼辦?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孩子是這個家庭最寶貴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成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是每一個爸爸媽媽最希望看到的,但是現在有不少的孩子整天沉迷在網路遊戲當中,甚至有一些孩子因為自身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被騙子套入了網貸當中。在生活裡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畫面:老師和家長知道孩子逃課了以後,第一反應就是到附近的網吧去找。
  • 「媽媽,我能玩手機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未來!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對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 / 爸爸我想玩手機。不同的家長面對孩子同樣的請求時,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而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回答孩子「那就玩一會兒」。 的確,面對孩子要求玩手機的請求時,不同家長給出的不同回復,有可能會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 媽媽和女兒捉迷藏,女兒秒變鴕鳥:愛玩遊戲的孩子未來有出息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生來就是好動的,以遊戲為生命的。小孩子天生就喜歡玩遊戲,而且不管是多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裡似乎都有一種遊戲,那就是捉迷藏。、 小李是一名全職太太,平時的任務就是在家帶孩子,當初為了帶孩子她毅然決然的辭掉了自己的工作,為的就是不想錯過孩子每一個成長的瞬間
  • 小男孩迷戀王者榮耀,知道媽媽為妲己配音者後,這遊戲沒法玩了
    現在有很多孩子沉迷於打遊戲,別說學習了,就連吃飯都「能免則免」,抓緊一切時間來玩,真是很讓人頭疼。 洪海天老師是王者榮耀的配音總導演,為其中的妲己、蔡文姬、楊玉環、魯班七號(電玩小子)配音,還為多部影視劇以及多款遊戲配音
  • 班主任直言: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就對了,不然才有問題
    家長擔心孩子玩手機,看太多無聊的視頻,玩太多沒有營養的遊戲,對眼睛不好,耽擱學業,影響成長發展。但是,關於青春期的孩子愛玩手機,家長還是要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不能把孩子愛玩手機,當成不能容忍的大錯。 上次我和一位班主任交流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位班主任直言不諱地說,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天性使然,如果孩子接觸過手機遊戲,但是毫不動心,才有問題呢?
  • 喜歡打遊戲又害怕藍光?檸檬防藍光眼鏡來為你「保駕護航」
    隨著電子產品的盛行,各種網路遊戲層出不窮,裡面天馬行空的場景,驚險刺激的打鬥,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在遊戲世界裡,我們可以獲得全新的體驗,為枯燥無聊的生活增添很多樂趣,但是我們的雙眼也因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從而受到藍光帶來的危害。經常沉迷於遊戲的人可能會出現眼乾、眼澀、眼疲勞等症狀,這意味著你的雙眼已經在向你「求救」了。
  • 孩子多大年齡可以使用電子產品?
    孩子多大年齡可以使用電子產品?孩子上網如何管理?孩子逆反,言行乖張,父母如何應對?孩子厭學,沉迷網遊,抑鬱煩躁產生輕生念頭,怎麼辦?手機和電腦,成年人用來工作,處理各種事務。孩子們可以用來學習,但多被用來玩遊戲。諮詢室中,大多數青少年心理問題,都伴隨著電子產品使用不合理的行為,比如,手機依賴,遊戲沉溺。比如,孩子上學玩手機,不好好聽課。回家玩手機,不好好寫作業。休息時玩手機,不好好休息。吃飯時玩手機,不好好吃飯。與同學教師交往,與父母交流,不直接互動,而是通過手機軟體交流。
  • 教育部提出管控電子產品使用,廣州有學校規定如超出使用時間可停止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指出,需要管控電子產品的使用,包括不能讓青少年沉迷手機遊戲,細緻鑑別哪些電子屏幕的使用要嚴格控制,哪些方面要適度控制,哪些方面不得不用。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廣州一些中小學校上課時需要使用平板電腦,接受安全教育需要用手機,老師布置作業也會使用手機、Q群、微信等工具。如何能減少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記者採訪了相關學校老師並走訪了眼科醫院。
  • 如果覺得自己是好媽媽,陪孩子過一個暑假試試
    在此特別感謝為孩子辛勤付出的每一位老師以及保育阿姨,門衛大叔等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後),感謝他們為媽媽不用再帶孩子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可惜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年的夏天又來得更為猛烈一些。上海的第一個高溫警報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半月。一個半月什麼概念,也就是說35度以上的高溫以往在我們這個地區,只會出現在盛夏的三伏天啊。
  • 電子產品讓孩子變笨!法國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人們把生於網絡時代或者成長於此的這代人稱之為「數字原住民」,而數字原住民智商變低的事實已經在丹麥、荷蘭、挪威、芬蘭和法國等多國有了明顯體現,「弗林效應」已經在慢慢消失殆盡。而造成這一趨勢的「罪魁禍首」非電子產品莫屬。經諸多權威機構的多項研究結果證實,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與智商和認知發展呈反比,看的時間越長,越會阻礙智商健康發育。
  • 幼兒園延期開學,老人在家看不住孩子?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讓家長...
    不僅如此,幼兒園開學日期也是一延再延,小朋友們宅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搶手機,對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的傷害。時間一久,孩子在家裡待不住,總是鬧著爺爺奶奶要出去玩,家長復工上班管不了,這可怎麼辦?  別擔心,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在家幫你輕鬆帶娃!
  • 妻子生孩子後一直不上班,你願意嗎?孩子爸爸:不上班就離婚
    終於熬到孩子三歲的時候,給孩子找了一家幼兒園,本想等孩子適應幼兒園後,我就會出去找份工作,只要能掙錢就行,可還沒等我行動,丈夫先開口了:「你都在家裡待了三年了,為什麼還不找工作,難道想在家待一輩子?」我聽到這話,把原本自己的想法隱藏起來,說了很多氣話,兩個人大吵了一架,差點鬧到離婚。
  • 孩子近視到底誰該承擔責任?不是電子產品,而是這些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增加,所以每個家庭裡的電子產品是越來越多,然後家長們以及自己都把電子產品成為人們成為近視眼的罪魁禍首。電子產品的出現是為了剛人們的生活變成豐富多彩,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更便捷,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與人的關係變得親密,可以更好的促進人們之間的關係,但是電子產品不斷的發展,卻成為了人與人疏遠的一個工具,成為了人們日以夜繼都離不開的東西,大部分人現在喜歡從手機去跟周圍的人聯繫,卻往往忽略了就在面前的人,而人們每天沉迷於電子產品而且電子產品是帶有輻射的,所以人們都會把近視歸功於電子產品
  • 比爾蓋茨透露真相:為什麼我們有錢人,都不讓孩子玩遊戲?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甚至從中衍生出來很多職業,而電子遊戲正是其中之一。但是家長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在電子遊戲中,如果是成年人的話,那麼他的工作多半比較清閒,如果是孩子的話,那麼他們的家庭條件一定不會太好,因為遊戲只是有錢人給窮人設計的消遣工具罷了。
  • 學生在家上網課,防藍光眼鏡銷售火爆,靠譜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不用背起書包,前往學校集中學習,就可以在家上網課,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風險。目前,利用網絡平臺授課,成為一些中小學生主要學習方式。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為保護孩子眼睛,很多學生家長購買了防藍光眼鏡。一時間,號稱能保護視力,防藍光眼鏡熱銷。那麼,市場上防藍光眼鏡真的靠譜嗎?對眼睛能起到防藍光作用嗎?學生上網課該注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