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 idea 被偷走,我的 idea 要多少有多少!」才剛大學畢業的金克傑,如蘆葦般高瘦,說起話來沒太多表情,語氣堅定冷靜。他話才說完,身旁的金媽媽立刻搭著兒子的肩膀,昂起下巴讚許:「是不是很自信、霸氣,像郭臺銘!」
臺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一年級的金克傑,是製作機器人、鋼彈模型、電子玩具的玩家兼專家。他是各種比賽、展覽的常勝軍。製作過的紙箱機器人「阿愣」、金龍扭蛋機,因為造型可愛,在展場上吸引了不少小粉絲。四月,他的作品受到3D列印公司三緯國際的青睞,受邀前往米蘭設計師周解說3D列印技術,並且接受國外媒體的採訪。
他玩機器人的歷史,必須追溯回喝奶期。現任東南科技大學老師的金爸爸金萱回憶,金克傑從一、兩歲就開始玩大樂高,每天都要完成一件作品才肯睡覺。到了學齡前階段,金克傑拆組的能力大增,也為父母添了不少困擾。
從金克傑上幼兒園開始,從事皮件生意的金媽媽日子就不得安寧,常常上班到一半接到老師告狀的電話,說金克傑把門把給拆了,諸如此類的事情層出不窮。後來金媽媽為了「贖罪」,一直到兒子念初中,都在學校當義工媽媽。
所幸,金克傑雖然好奇、調皮,但在校成績都維持得很好,又靠著動手做的能力拿下科展大獎。小五時以「電磁列車新幹線」參加科展奪得全臺最佳創意獎、初中時自製太陽能車參賽,奪得北縣太陽能車博覽會第一名。
陪孩子逛街只為找一個零件
由於是家中獨子,父母對他的興趣不僅百分百支持,更一起沉迷機器人世界。一家三口每年去兩次日本看模型、買零件。有時候爸媽陪兒子逛十多間店就為了找一個零件,「走得我腳都要斷了,」金媽媽抱怨。前幾年,金克傑想看東京臺場的十八公尺高鋼彈機器人,爸媽二話不說,三人買了機票就去了日本。金克傑也立志未來要做出一樣巨大的鋼彈機器人。
現在爸媽成了兒子的最佳隊友,金克傑參展、比賽的照片、錄像文件,金爸爸手機裡都有一份。問金克傑行程,爸爸媽媽也馬上回答得出來。金克傑完成的作品,也是頭一個給父母點評,父母的眼光也被他訓練得愈來愈精細。
金克傑在家裡有兩個工作室,分別做為3D列印、組裝,以及噴漆使用。因為噴漆有毒,金克傑用金屬軟管自製了抽風管,還打算自己架攝影棚,把成品跟製作過程記錄下來。
金克傑對自己的技術要求完美、近乎苛求。像是焊接必須焊成圓潤的水滴狀,整個電路板在臉上刮都不會痛才算及格。噴漆也必須反覆的上漆、拋光,甚至還要拿放大鏡來操作細部。這也是為什麼金克傑的模型就像買來的一樣精緻。
(金克傑與他的模型作品)
鼓勵孩子,用夢想養活自己
看兒子這麼沉迷於製作機器人,金媽媽也曾經擔心「做這個有用嗎?」但金爸爸說,他觀察到兒子不只沉迷,還有產出。為了製作機器人,金克傑考了無數的硬體裝修、軟體應用等證照。而且小小年紀,就有不少人以每小時臺幣一千六百元的高薪聘請他授課,讓爸媽不擔心孩子會玩物喪志。
「我從小就想做機器人,但現在是要靠機器人養活自己,」金克傑很清楚夢想要追,現實也要顧。不能只埋頭自娛,更要抬頭看看外界的需求。他進入業界教課,也走進校園帶孩子的社團、營隊,一方面賺錢自立,一方面也更了解外界喜歡什麼樣的作品。
去年,他在學校成立了「電子玩具研究社」,希望能號召更多同好自己製造玩具。課程從最簡單的小阿愣做起,接著教鋼鐵人的反應爐,最後是用LED燈製作的光劍。
金克傑小抱怨了一下,因為社團簡稱「電玩社」,常被人誤以為「連打電動也能成立社團喔!」加上一伙人湊在一起做機器人,實在很難不被貼上「宅」的標籤。有時也會碰到不識貨的人拿著光劍說:「這不就是日光燈嗎?」
雖然如此,但是當成品出來,大伙兒關起燈,想像自己是絕地武士,揮舞著彩色光劍時的成就感,就更堅定了他們靠自己雙手圓夢的志氣。
★版權所有,轉載請加注作者及出處,出處為親子天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cn-parenting)
★點擊標題下方的【親子天下】就可關注我們,隨時收到最新、最實用的親子好文
★若您喜歡本文,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選擇【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