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我經常聽身邊有家長抱怨,孩子到了青春期,開始不服管教,痴迷手機,一到周末休息,就抱著手機不肯撒手,玩得不亦樂乎,像中邪一樣,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確實,自從手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它也成為家長的一塊兒「心病」。家長擔心孩子玩手機,看太多無聊的視頻,玩太多沒有營養的遊戲,對眼睛不好,耽擱學業,影響成長發展。但是,關於青春期的孩子愛玩手機,家長還是要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不能把孩子愛玩手機,當成不能容忍的大錯。
上次我和一位班主任交流孩子沉迷手機遊戲,這位班主任直言不諱地說,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是天性使然,如果孩子接觸過手機遊戲,但是毫不動心,才有問題呢?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主要是由生理特點決定的
仔細觀察生活會發現,沉迷手機遊戲的人,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但是要說因為手機遊戲,反應最激烈的,好像是青春期的孩子。今年五月份,都市現場綜合廣西臺新聞中心報導,南寧某小區12歲的男孩,因為玩手機遊戲,被父母打罵,想不開就選擇輕生了。還有今年「江蘇網警」,也報導了安徽的某初中生,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意欲輕生,留言讓父母再生一個更好的。
青春期的孩子沉迷手機遊戲,以至於難以自拔,做出衝動的行為,主要和他們的生理特點有關係。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大的一個變化就是,產生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能夠刺激人的大腦,讓人感到快樂。而手機遊戲的反饋機制,讓孩子獲得極大的快感,更是容易加劇多巴胺的分泌,讓孩子特別容易玩手機遊戲上癮。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危害重重
當然,青春期的孩子喜歡玩手機遊戲,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並不意味著,家長就可以不用管了。畢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危害重重,不容忽視:
孩子習慣在虛擬世界尋找情感寄託,現實生活中很難交到朋友
在還沒有手機遊戲的年代,孩子們打發時間,獲得遊戲的快樂,主要依靠積極地參加社交活動。現在,孩子閒暇無聊,宅在家裡,足不出戶,玩手機就能享受到極大的樂趣。可以想像,如果孩子沉迷手機遊戲,習慣在虛擬世界尋找情感寄託,那麼他連門都很少出,在現實生活中就很難交到朋友。
孩子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眼部容易出現疾病
孩子玩手機,手機上的畫面讓人應接不暇,孩子眨眼的頻率就會減少。早前,英國倫敦眼科診所的格倫·卡爾說過,當我們長時間盯著手機時,眼睛每分鐘只眨4-7次。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眼睛每分鐘至少眨18-20次。孩子長時間盯看電腦屏幕,眼部容易出現乾眼症、視力模糊。
孩子容易在遊戲的過程中,產生衝動消費
現在的手機遊戲,很多都涉及到遊戲中虛擬化的裝備、貨幣等等。孩子想要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是需要花錢購買的。孩子自制力不強,再加上有的孩子沒有好的金錢觀,沉迷手機遊戲,就容易產生衝動消費,最近幾年,不乏有「熊孩子」用家長的血汗錢,充遊戲幣,並且數額巨大,高達成千上萬元。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對一個家庭來說,存在潛在的風險。
不想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最好防患於未然
據我觀察,現在多數家長都被孩子玩手機遊戲困擾著,不知道怎麼教孩子戒掉。說實話,當孩子染上手機遊戲的癮,真的很難戒掉。不想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最好還是防患於未然。
家長要以身作則,少玩手機遊戲。現在,有一些家長自己玩手機遊戲就很著迷,上廁所也帶著手機,吃飯也捨不得把手機放下。這種情況下,家長教育孩子不能玩手機,玩手機不好,對孩子來說也沒有什麼說服力。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以身作則、少玩手機遊戲,孩子也不會對手機遊戲感興趣。
合理引導孩子使用手機。手機並非洪水猛獸,只要妥善使用,它能幫助孩子獲得很多資訊,豐富孩子的見識。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陪孩子制定使用手機的準則,向孩子科普使用手機的利弊,孩子就能從手機中獲益,也不容易被手機遊戲吸引。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