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一張圖看懂1900年以來全球碳排放增長曆程

2020-11-2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Nature/Global Carbon Project製作了下面一張圖,呈現了1900年以來全球各國碳排放不斷上升的歷程。1900年全球碳排放為19.57億噸,到2018年已經達到168.31億噸,其中中國佔27%、美國佔15%、歐盟佔9%、印度佔7%、俄羅斯佔5%、日本佔3%。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數據】預計2020年全球碳排放下降7%,跌幅創二戰以來的紀錄!
    根據Carbon Brief報導,由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全球氣候變化計劃(GCP)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使用了4種不同的方法來評估2020年全球排放量。
  • WWF數據:全球野生老虎數量自1900年以來首次上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4月10報導,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於10日宣布,自1900年以來,全球野生虎首次出現數量上漲。據報導,近日,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和全球老虎論壇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野生虎的數量已經遠超2010年的3200隻,上升到3890隻。
  • BP:2018年的全球碳排放令人失望
    BP:2018年的全球碳排放令人失望   氣候變化早已成為全球性議題之一,與此息息相關的一次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更加引人關注,然而與所期望的碳排放逐漸可控進而實現轉型遞減的理想恰恰相反,2018年的令人失望數據再次為氣候變化鳴鐘
  • 自1900年以來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抽象自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隨時間變化,但其影響因素仍知之甚少1。先前的評估發現,冰塊損失,陸地儲水和海洋熱膨脹的總貢獻與觀測到的全球平均海平面變化不一致,這意味著海平面變化或對這些變化的某些貢獻很差約束2,3。觀測數據的最新改進,我們對海平面變化的主要貢獻過程的理解以及估算單個貢獻的方法,意味著有必要進行和解的另一種嘗試。在這裡,我們提出了一個概率框架,利用獨立的觀測及其固有的不確定性來重建自1900年以來的海平面。
  • 預計2020年全球碳排放下降7%,跌幅創二戰以來的紀錄!
    根據Carbon Brief報導,由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全球氣候變化計劃(GCP)在《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使用了4種不同的方法來評估2020年全球排放量。
  • 2018年全球碳排放創新高 美國創多項紀錄
    據悉,人類社會的碳排放達到了十年未見的高度。首先是能源增長,2018年一次能源消費增長達到2.9%,是2010以來的最快增速;而碳排放的增長則為2%。碳排放的增量,相當於全球去年三分之一的汽車排放。  這一期的報告標題也用罕見的語氣發出警告:2018年的能源市場,一條不可持續的路。「2018年是我多年以來沒有見過的、最有意思的數據。」
  • 「全球碳項目」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反彈
    2017年11月13日,「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波恩氣候大會上發布的《2017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到2017年底,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計將比上年增長2%(不確定度在0.8%~3%之間)。  《全球碳預算報告》由76位科學家撰寫,他們來自15個國家的57家研究機構。
  • 2018年碳排放再創新高,全球氣候變暖加劇
    根據國外科學家最新預測,2018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化工業社會中使用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劇增加,加之地表森林植被不斷遭受破壞,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變暖問題迫在眉睫!
  • 外媒:中國人均碳排放首超歐盟 減排任務艱巨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9月22日報導,調查顯示,歐盟是2013年碳排放量有所下降的少數地區之一,因為經濟增長疲軟,歐盟去年的碳排放減少了1.8%。中國現在的碳排放量則超過了美國和歐盟的總和,人均碳排放比全球平均水平高45%。據路透社9月21日報導,一項新研究報告稱,受中國經濟增長的驅使,世界二氧化碳排放今年創下新紀錄,這背離了全球需大幅減少碳排放以限制氣候變化的軌跡。
  • 國際能源署:2018年全球碳排放創新高 需採取行動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國際能源署公布一份報告稱,2018年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但高效再生能源發展速度跟不上需求,導致煤炭使用增加,從而使碳排放自2017年反彈升高後再次攀升。
  •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
    1961年,我國近代氣象科學奠基人之一涂長望先生發表論文,在國內率先討論了全球變暖與社會經濟的密切關係。不過,直到上世紀後期,碳排放造成氣候變暖的問題才真正引起科學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廣泛關注。當前,國內外大量觀測事實和研究結果表明,近幾十年到一兩百年時間尺度上,全球和中國氣候正經歷著一次近千年來從未有過、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
  • 星球圖說 | 一張圖看懂全球數字貨幣監管態度
    ↑交易所看這裡↑ 數字貨幣在各國繳多少稅 往期圖說 「一棵樹」看懂區塊鏈產業結構 一張圖看懂「主流比特幣礦機哪家強」 一張圖看懂「新四大」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平臺幣 一張圖看懂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的區塊鏈布局 一張圖帶你感受幣圈代碼抄襲有多瘋狂
  • 煤炭使用量的強勁增長推高了CO2排放 2018全球碳排放將達歷史最高...
    一項新的研究警告稱,儘管英國減少了自己的碳排放,但今年全球碳排放仍將創下歷史新高。研究人員表示,煤炭使用量連續第二年「強勁增長」,以及石油和天然氣低速但持續增長,推動了碳排放量預計將增長逾2%。在過去的十年裡,英國是僅有的19個碳排放減少、經濟增長的國家之一。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是本周在波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4)上各國政府採取行動的進一步呼籲。
  • 2019碳排放與2018持平 為10年來首次停止增長
    北極星大氣網訊: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報告稱,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停止增長,總排放量較2018年同比持平。IEA根據發達經濟體的碳排情況推估出了一個樂觀結論: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已經觸頂,進入2020年代有望開始下降。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們有機會通過更雄心勃勃的政策和投資,來推動更大規模的減排活動。」
  • 箭在弦上:鋁行業碳排放交易
    近期,中國再次承諾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國家自2011年進行全國碳排放交易試點研究以來取得重大成果,鋁行業雖未正式進入碳交易市場,但已有多家鋁相關企業的自備電廠被納入近期發布的《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徵求意見稿)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鋁行業碳排放交易箭在弦上。
  •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長2.9%,近年最...
    《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不忘初心,為當下的思考與判斷提供客觀可靠的數據支撐,期待通過啟發公眾討論,推動能源轉型,為低碳,卓越前行!   根據我們匯總的數據,全球能源消費和使用能源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在2018年的增速達到了自2010/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與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加快轉型的目標背道而馳。
  • 《全球碳預算報告》:2017年全球碳排放強勁回升
    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36.2GtC (1GtC為10億噸碳)。2017年的數字預計將比2016年增加2%(不確定性為0.8%-3%),達到36.8 GtC左右。  根據該報告,2016年全球碳排放中,煤炭佔40%,石油佔34%,天然氣佔19%,水泥佔6%。
  • 一張圖看懂亞克力(PMMA)
    相關閱讀:一張圖看懂聚碳酸酯5大工程塑料之「聚酯」全球聚甲醛市場研究報告液晶高分子材料市場研究報告一定會用到的材料——PA(聚醯胺)一文讀懂
  • 碳排放權交易按下能源轉型「加速鍵」 形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辦法》明確指出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主體,並將確保碳排放數據真實性和準確性的責任壓實到企業,力圖通過市場倒逼機制,鼓勵增加碳減排的投資,促進低碳技術的創新,形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啟動只是第一步,未來仍要在《辦法》的基礎上加快制定細則,做好試點與全國碳市場的銜接工作。
  • 2018全球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增長2.5%
    據《洛杉磯時報》3月25日報導,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這給地球帶來了很重的負擔。 在這份3月2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中,國際能源署表示,不僅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增加,而且世界對能源的日益渴望導致燃煤發電廠的排放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