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地圖,除了以昆昆崑山、喜馬拉雅山脈、長白山、天山為中心的中國大山脈外, 另一條山脈總是橫亙在中國的中部,東西走向,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這就是著名的秦嶺。
秦嶺有多重要? 首先從地理上看,由於其存在,可以說中國南北有著不同的氣候和地理差異, 其次從歷史上看,它曾經成為中國一些偉大王朝的天然屏障,是中華文明繁榮發展的堅實後盾, 白居易、李白等文人墨客面對它時表現出的無限知覺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秦嶺的跨度太大,根據最新的推算,那東西長到了1600多公裡,令人吃驚, 所以如果你想問秦嶺哪裡值得去, 有山不得不說。
從知名度來看,熟悉秦嶺的朋友一定以為今天筆者會介紹華山, 但是,今天介紹的這座山被稱為太白山,雖然越是五嶽之一的華山知名度越低,但實際上太白山首先超過了華山。
唐代詩人杜甫說華山高「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因為華山南峰以2154.9米的最高海拔位居五嶽之首。
但是,橫跨山西太白、周至、眉縣三地的太白山最高海拔比華山高1616.3米,達到3771.2米, 這個海拔不僅使太白山成為秦嶺最高峰,而且使青藏高原的東第一高山。
因此,首先從地理位置和自身條件決定了太白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景觀資源, 筆者站在最高分的「無仙臺」上真正感受到的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言而喻。
但是據說「山不高,有仙則名」, 所以筆者在登太白山之前,唯一擔心的是這座山高得沒有仙氣, 幸運的是,隨著筆者一行人慢慢深入山中,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 因為太白山不僅有仙氣,還有奇景。
其中兩處最讓筆者著迷, 首先,這第一個地方也是偶然的, 秦嶺位於中國中部,但筆者的印象是,無論是在網上看到的照片還是在電視上介紹,秦嶺都和雪山沒什麼關係,更何況筆者當時登山是6月, 但是,筆者們爬到半山腰時,抬起眼睛看,遠處的山脈被白色的復蓋著。
據同行朋友介紹,這是自古以來記載的有名景觀, 杜甫也為此寫了一首詩「猶太人看到白雪,高興地遇見武功天」, 更不用說當時是6月初夏。
你為什麼在爬山之前沒說這樣的話? 後來發現,這種「太白積雪六月天」是關中八景之一,從北魏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太白山的象徵景觀之一。
但是,由於近年的溫室效應變大,在降雪減少和高溫的日子增加的情況下,看到積雪的機會變少了,所以這次沒有放棄,恐怕筆者會很高興, 也就是說,這反而給筆者創造了驚喜,正是自然的禮物。
欣賞了銀光燦爛的太白山積雪後,因為意義無窮,下次拔掉仙臺呆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打算回去後回顧雪的奇景,畢竟今後看的機會越來越少。
但是,拔出仙臺回來不久,眼前突然出現的大池塘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現在筆者們還記得海拔比拔仙臺的地方低,但後來查了一下,這個大池塘的海拔正好在山的其他地方, 我們看到它的時候,整個池塘都是圓形的, 如果不說的話,我以為池塘是人工造的, 但其實這是一個天然的池塘, 不僅如此,還是中國最好的。
說到高山湖,眾所周知的長白山天池不僅水深373米,而且海拔2189.1米, 但事實上,玉皇池是中國海拔最高的高山湖, 因此,當時筆者一行人去池塘邊俯視整個池塘時,唯一的感覺就是像鏡面一樣沒有汙垢, 太白山,甚至秦嶺的自然環境優良可見, 說到長白山,長白山曾經也被稱為太白山, 也就是說,中國曾經有兩座太白山。
當然,秦嶺太大了,秦嶺本身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太白山這座山峰,其物一直距離約達61公裡,美麗的景色真是數不勝數。
幸好筆者看到了積雪和天池,但不想在這裡停下來, 因為在太白山等待著冰川、寺院和峽谷等, 現在是夏天,如果你想去探索太白山的美麗,請答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