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海拔3600米草原深處的堅守

2020-12-03 每日甘肅

民警在執勤卡點核查登記車輛信息

每日甘肅網2月1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達久灘位於夏河縣城南邊約60公裡處,藏語意為「跑馬灘」,跟青海省澤庫縣接壤,總面積853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環繞,中間草地平坦、開闊,這裡的平均海拔高達3500到3600米左右,連手機信號都時有時無,達久灘聯防聯控執勤卡點就設在這裡。

達久灘聯防聯控執勤卡點相對於夏河縣其它防控點,條件更為艱苦,達久灘附近沒有建築物,更沒有村莊和集鎮。近日,夏河縣又多次出現降雪天氣,面對惡劣的氣候條件,達久灘聯防聯控執勤卡點的7名公安民警、輔警,4名醫護人員、2名縣交通局工作人員以及6名桑科鄉鎮工作人員,24小時輪崗堅守。

白天對過往車輛開展不間斷的引導、協查、勸返,冬夜還要經受寒風刺骨和疲睏倦意,吃住更是一頂帳篷和一份盒飯就草草對付。他們每天都緊繃著與疫情鬥爭的這根弦,默默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平安。

對跨省車輛進行嚴格登記

生活用水緊缺,執勤民警就去較遠的河邊自提;而廁所問題目前還未解決,風大天氣又寒冷,口罩很快就會凝結出水汽甚至結冰,影響正常呼吸,但是防護口罩資源實在太過緊缺,執勤民警和醫療等工作人員不得不在空曠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甩掉口罩裡的水汽再進行二次循環利用。一二月份的高原上,紫外線極強,執勤卡點的工作人員幾乎每個人都出現了脫皮、嘴唇開裂、輕度高原反應等症狀,但仍然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 甘肅在行動」24小時值守問天 蘭州中心氣象臺連發疫情...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從1月31日製作《春運及疫情防控專題氣象服務》以來,我們已經製作7期,以傳真、電子郵件和微信群形式發送,特別增加了服務單位——省衛生健康委……」「好的!你辛苦啦!自1月21日開始值班,你一直堅守到現在,真是不容易!」
  • 看特戰隊員如何徵服海拔3600米的甘南高原
    6月12日下午兩點整,隨著導調命令下達,武警甘肅總隊甘南片區第二季度「魔鬼周」極限訓練拉開戰幕。  依託甘南高原地形優勢,進行實戰演練。通訊員供圖  在海拔3600米的甘南高原,來自甘南、臨夏、定西支隊的特戰隊員圍繞山地反恐戰課題,立足甘南高原複雜的地形特點和多變的氣候溫差,開展實戰化極限訓練。
  • 集團公司領導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堅守奮戰在疫情防控...
    連日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寧,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郵儲銀行黨委副書記郭新雙分別前往郵政生產經營一線,檢查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問堅守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員工。
  • 海拔3600米藏區成功試種出稻穀
    在海拔超過3600米的藏區高原試種出稻穀了。10月29日,記者在甘孜州理塘縣甲窪鎮俄曲村的瑪吉阿米花園農莊看到,大棚裡試種的兩畝旱稻已穗滿枝頭,即將成熟收割。在高原種稻穀,是從未有過的嘗試。該農莊負責人丁方麗告訴記者,旱稻種植的海拔最高極限是2000米,這裡試種的旱稻基地是已知海拔最高的實驗基地。「高原旱稻種植最大的問題是氣溫,我們在大棚上特意蓋了一層『棉被』,即使棚外溫度在零下20攝氏度,棚內也能保證在10攝氏度左右。」丁方麗說,基地大棚是特意打造的,一個大棚1畝地,造價在32萬元左右,目前實驗有2個大棚。
  • 西藏拉薩海拔3600米,最受遊客歡迎的交通方式卻是人力三輪車
    三輪車從什麼時候出現在拉薩街頭,沒有多少人去深究,只是在不知不覺間,它便深入了這座海拔3600米的高原城市 漸漸的,你會發現,拉薩確實是一個很適合騎自行車的地方,雖然海拔高,但路面很平坦,沒有坡度,其次拉薩城市很小
  • 【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撫寧區城管執法局「六大招」築牢疫情防控...
    【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撫寧區城管執法局「六大招」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2021-01-15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我們回憶「疫情」下的2020年時,刑事律師在回憶什麼?
    我總覺得,你會認為:「疫情」這件事,已經從一件事,變成了一個符號。這符號仿佛代表了很多,也仿佛空洞得就僅僅是一個詞語。這個符號,在2020年,起碼是強大的。因為它未完成,也就是還沒有真正的結束。我們需要「老同學」「老同事」「老師長」「家庭」「同行」……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時,他們不說拉我們一把,起碼不會讓我們感到寒風刺骨。因為人多的地方雖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也是能聚集出溫暖的。
  • 【共同行動 e起抗疫 】不忘初心顯擔當 堅守防控第一線
    【共同行動 e起抗疫 】不忘初心顯擔當 堅守防控第一線 2021-01-14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我們在行動
    【疫情防控,我們在行動】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疫情防控形勢卻更加嚴峻複雜。近日,國內部分地區陸續出現本土病例,再一次敲響了疫情防控的警鐘,各地文化和旅遊系統也迅速行動起來。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進一步做好文化和旅遊場所疫情防控工作,中高風險地區,經當地黨委、政府同意,要及時暫停文化活動,關閉文化和旅遊場所,旅行社不得組織遊客前往。
  • 疫情防控|河南汽車經銷商在行動!_鳳凰網汽車_鳳凰網
    1月28日攜手李書福公益基金會,設立2億元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專項基金,並向全集團員工發起「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全球總動員,吉利在行動」的倡議,調動全球資源,支援疫情嚴重地區的防控工作。 以及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捐贈批量口罩、消毒液以及食品等物資,他們不顧自身安危,守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及安全,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 【積極防控疫情 助力復工復產】非公經濟團組織在行動(七)
    _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各級非公經濟團組織發揚「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優良傳統,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按照各級團委的具體指導,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 「戰疫|天眼前線」「時代楷模」黃大發當起疫情防控義務宣傳員
    鼠年剛到,這場規模浩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氣勢洶洶地來臨,連地處大山深處的團結村也感受到了它的兇猛。「這個疫情防控工作很重要,不要認為我們沒有事就不放在心上,疫情防控人人都有責任,不準打牌、不準辦酒。」時代楷模黃大發說。
  • 海拔4500米以上的綠色守護人
    成立15年來,武警西藏森林總隊官兵堅守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世界屋脊,將青春與熱血融入西藏的浩瀚綠色中,以堅強的意志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守護近1500萬公頃森林和13億畝草原安全,守衛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 滿城:眾志成城抗疫情,我們在行動!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眾志成城抗疫情我們在行動滿城鎮:堅守崗位踐初心 嚴防疫情擔使命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滿城鎮全體人員舍小家顧大家,日夜堅守工作崗位,拉起了疫情防控網,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讓鮮紅的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 助力國際疫情防控,海航技術在行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球,疫情兇猛,防控形勢嚴峻。在這特殊時期,疫情就是命令,海航技術有這麼一群機務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始終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安全第一」的宗旨,全力保障民航安全運行。堅守使命 勇當先鋒 3月底,海航技術首次接到保障赴南美洲委內瑞拉國際客改貨包機任務,這是海航第一次用客機客艙裝貨執行的物資運輸緊急任務。由於航程長,飛機需要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做技術經停。海航技術派駐在布魯塞爾的機務主管張紀坤在得知這個保障任務時,第一時間主動請纓:「這個航班對公司非常重要,在布魯塞爾經停時不能出半點技術上的紕漏。
  • 助力國際疫情防控 海航技術在行動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全球,疫情兇猛,防控形勢嚴峻。在這特殊時期,疫情就是命令,海航技術有這麼一群機務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始終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安全第一」的宗旨,全力保障民航安全運行。堅守使命勇當先鋒3月底,海航技術首次接到保障赴南美洲委內瑞拉國際客改貨包機任務,這是海航第一次用客機客艙裝貨執行的物資運輸緊急任務。由於航程長,飛機需要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做技術經停。
  • 「4000億隻蝗蟲」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沒的|大象公會
    蝗災已經困擾了中國農民幾千年,而此次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為「史上最嚴重蝗災」更是讓困守家中的中國人民提心掉膽。然而弔詭的是,就在2月17日晚上8點,新華社刊登消息稱,「印度當前蝗災基本已經結束」。能讓「數千裡牛馬毛皆盡」的看起來勢不可擋的蝗蟲大軍,似乎一夜之間悄無聲息地撤走了。這不免讓人困惑:這刷爆朋友圈的4000億隻蝗蟲,跑到哪裡去了?
  • 防控疫情 泰安行動丨泰山區上高街道實行「四保一」制度,推進疫情...
    防控疫情 泰安行動丨泰山區上高街道實行「四保一」制度,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2021-01-12 15:47責任編輯:宋曉彤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麗寧 通訊員 張杰)春節臨近,疫情防控的不確定性、複雜性、艱巨性加劇。
  • 高原上的電力線路建設者:堅守13個月 每天凌晨被凍醒
    這個年僅27歲的年輕人在施工現場一駐紮就是13個月,是甘肅院在該項目中堅守時間最長的。(資料圖)中國能建甘肅院供圖  薩嘎220千伏變電站是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變電站工程中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也是目前全世界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變電站,採用了藏式風格建築及圍牆,建築色彩以灰白色和藏紅色為主,造型簡潔大方,既具有工業建築特色,同時也體現了當地民族特色。  「坐了十小時的班車終於抵達現場。到的時候薩嘎剛下完雪,白茫茫的一片。」
  • 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有一種青春叫「線」青春
    他深知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能突破自我,哪怕提升一秒是多麼的不容易。 「戰場通信一線牽,通信保障我爭先!作為一名有線兵,是確保戰場通聯最安全,也是最後的底線。」個子不高,黝黑壯實的副班長黃華說道。